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1講

我們從今天起跟大家學習淨土學的最後一個課程,就是《楞嚴經》的《念佛圓通章》。在講這個課程之前,我們也是按照慣例,簡單的說明這個課程主要的修學宗旨。在中國佛教二千年的歷史當中,有兩個宗派對我們的影響特別的深遠:第一個是禪宗,第二個是淨土宗。因為這兩個宗派的修學,都是非常的簡單扼要,所以它整個法門在推動的時候,很容易讓大家接受,所以修學的人特別的多。

禪宗修學的特色,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禪宗的人,不管跟什麼樣的人事因緣接觸,他不管外境怎麼樣的,外境對他來說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他跟人事因緣接觸的時候,他是迴光返照自己這個心念。他是怎麼觀照呢?簡單的說,就是觀察這一念心,覓之了不可得。說我這個心念,是由根塵的接觸而創造出來的,所以它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所以它的自性是畢竟空寂的。從覓心了不可得當中,就把自己的心念慢慢的安定下來,也就是他開始達到一種返妄歸真、轉凡成聖的效果,所以他這個覓心了不可得的功力是太厲害了。

淨土宗的修學宗旨為什麼簡單呢?他就是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反正遇到什麼事情,就把他的法寶現出來、把他的本尊現出來,心就在安住在佛號上,他相信阿彌陀佛會好好的加持他、保護他,他的所緣境是阿彌陀佛的功德,當然這當中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嘆,也包括意業的觀想。從對阿彌陀佛的皈依當中,真實的達到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效果。

這兩個宗派,基本上,禪宗是偏重理觀,淨土宗是偏重事修。所以在隋唐時代,這兩個宗派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交集的,各走各的,一個是觀心,一個是觀佛。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因為很多禪宗的大德,開始轉入淨土宗,因為他對來生沒有把握。他以前是修禪,當他轉到念佛以後,就開始試圖把以前禪宗的修行,跟念佛的方法加以結合,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禪淨雙修的思想,這在宋朝的時候慢慢的醞釀成熟。

特別值得我們一提的是宋朝的永明延壽大師,這位大師對禪淨雙修實在是貢獻良多,他作了一部《宗鏡錄》,可以說把禪淨之間融合的思想表達出來。六祖的永明延壽大師如此,乃至後面的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更是把這個思想發揚光大。也就是說,其實到了淨土宗的末流,禪淨雙修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也就是說淨土宗到了末期,它不只是事相的皈依彌陀,它開始吸收禪宗的觀心法要,來調伏自己的妄想。

講到禪淨雙修的修學,我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可以說是把禪宗的止觀,跟念佛的憶佛、念佛的方法,把這個理觀跟事修完整的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兩個講次,主要的就是探討禪淨雙修主要的理論是什麼、修學方法是什麼、修學次第是什麼?這個就是我們學習《念佛圓通章》的主要宗旨。好,我們看《講義》第一頁: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首先我們看大科的說明:

大科說明: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甲三、結示勸修  今初

這當中有三科:第一科甲一是解釋標題,這個標題有兩個,一個是解釋經題。因為《圓通章》是《楞嚴經》的其中一章,所以它的思想跟《楞嚴經》有關係;第二個就正式解釋本章的章題:先解釋本經,再解釋章題。甲二、隨文釋義,隨著經文來解釋其中的義理(我們整個《講表》、科判,都是參考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這當中有三大段:乙一、白佛歸敬之儀,先說明菩薩在白告佛陀之前,他歸敬的儀式;乙二、正述所修法門,就正式的說明菩薩圓通的法門;乙三、結答圓通方便,菩薩說明修習圓通第一個下手的方便。總共三大段。最後甲三、結示勸修,我們以一個偈頌來總結整個《念佛圓通章》禪淨雙修的心要。

甲一、解釋標題(分二:乙一解釋經題;乙二解釋章題)乙一、解釋經題(分二:丙一總標;丙二別釋)

這個〈圓通章〉是《楞嚴經》的一部分,但事實上《楞嚴經》的整個經題叫做:《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有十九個字,這十九個字蕅益大師在解釋的時候是分成三段,我們看:丙一、總標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講到《楞嚴經》主要的修學重點,它中心的根本思想是大佛頂。《楞嚴經》把眾生的心態分成兩種:一種是攀緣心,一種是常住真心。這個常住真心的特質,它是我空、法空相應的一念心性,這個常住真心的特質,本經當中用三個字來代表:第一個是大,這個大指的是體性的廣大,說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故名為大。我們凡夫的攀緣心,基本上是有愛憎取舍,有愛憎取舍就產生很多的對立不能平等,所以攀緣心的胸量是狹小的,不像常住真心這麼廣大,所以這個大就代表平等的意思,所以廣大。

第二個是佛,這個佛就是了了常知,無有昏昧,這個地方講的是相大。我們凡夫攀緣心基本上的特色,都是屬於情緒化的、盲目的。這個常住真心是跟智慧的理性觀照相應的,所以他是佛,了了常知,無有昏昧,他經常保持在一種清醒的理智狀態。

第三個是頂,頂指的是作用,用大,最極尊貴,妙用無窮。我們凡夫一旦落入情緒的時候,這種情緒化的心態一定特別的卑賤,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在一種常住的理性狀態,他的心情就能夠成就廣大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這個大佛頂就代表一種廣大的胸量、一個覺悟的胸量,跟一個尊貴妙用的胸量,所以本經以大佛頂三個字,來攏總的讚歎我們生命追求的目標,就是一個大佛頂的心量。

那這個大佛頂的心量有什麼好處呢?這以下就正式說明在菩薩道當中的功德。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就是說菩薩依止這個密因,能夠修證了義,而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為什麼大佛頂叫密因呢?因為你心中的心量廣大,心中的覺悟跟心中的妙用,只有你自己知道,自造自了,不為人知。你在修行的時候,你依止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心量,只有你自己知道,沒有人知道,所以這個叫做密因。也就是說,三世諸佛都是依止大佛頂的心量來修行,才能夠成就佛道的。

在利他方面,諸菩薩萬行首楞嚴,一切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必須以大佛頂做根本,才能夠達到首楞嚴的境界。這個首楞嚴就是究竟堅固,簡單的講就是不退轉。菩薩為什麼在整個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遇到順境的誘惑、逆境的刺激,都能夠不退轉?因為他的心中依止大佛頂,所以他能夠成就利他的功德。所以說,整個《楞嚴經》是依大佛頂性而成就修證了義;也依止大佛頂性,菩薩完成整個六波羅蜜的首楞嚴。這是一個簡單的說明。這樣的思想,我們從經文當中簡單的發揮一下。事實上今天解釋《楞嚴經》的經題,就是在解釋禪觀的部分,就是理觀的這部分。

丙二、別釋

這當中有兩段,先看第一段的總說:

《楞嚴經》云: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兩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第一段、說明眾生流轉的因緣,為什麼會流轉?眾生流轉的相貌,佛陀告訴阿難說:一切的六道眾生,這個眾生當然有很多差別,他從無始劫以來,眾生是形成三種相貌在流轉:第一個是有種種的顛倒,第二個是種種的業種,第三個是種種的自然。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自然指的是一種生死的果報,這個果報為什麼叫自然呢?就是說這個果報體不是由誰來主宰的,那是一種很自然的力量、一種自然的業力所招感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當中,都有很多差別的果報,這是一種現象,有一種果報的受用。第二個業種,為什麼會有果報呢?因為我們過去生累積了很多善惡的業力。為什麼一個人會造業呢?因為我們心中有了顛倒。你看一個人會犯罪,他第一個一定是先起顛倒,他對整個情況產生錯誤的判斷,他才會犯罪;他想是這樣子,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子。所以一個人會犯罪的心理,第一個是先生起顛倒,他要是不顛倒,他不會犯罪的。

《楞嚴經》上說三種相續:果報的相續、業力的相續、顛倒的相續。說你前生跟今生是不一樣的,但是也有一些相續的,其實你前生的果報體跟今生的果報體,有一些是一樣,有些是相續的。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業力有相續,因為你前生造了某種業,今生又造了某種業。我們雖然有時候因為一些刺激,造了一些我們平常不造的業,但是我們也經常造一些習慣性的業,所以我們在生命當中,有些果報有些人是經常會出現的,就是這個果報會相續。為什麼呢?因為你某種行為會相續。為什麼你前生造這件事情,今生還造呢?因為你的思想有相續。你的前生是這種思想跟別人不一樣,你今生還是這種思想,所以你繼續造這個業。所以我們在流轉當中,雖然惑業苦是有一些改變,但是也有一些是相續的,它沒有辦法改變的。

這三種相續,就像是惡叉聚,這個惡叉聚是印度的一種水果,它不生則已,一生則三個水果。也就是說,你要是有這個顛倒,我就知道你會造這個業,你以後會得這個果報,都不用去看未來。就是這個東西,你要嘛一個,你找到了一個,你就可以看到其他兩個。這個地方就說明眾生的流轉,是三種力量──顛倒的力量、業力的力量跟果報的力量,三種不斷的重複,如此的情況。

好,這個地方先把眾生顛倒的相貌說出來,這以下說出修行人的偏差。諸修行人,很多人在惑業苦當中也得到覺悟,開始產生想到離苦得樂的出離心,他雖然想要離苦得樂,但是他最後的結果,還是不能成就最究竟圓滿的佛果菩提。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想要究竟離開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但是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還是產生偏差。什麼偏差呢?別成聲聞、緣覺,他變成阿羅漢、變成辟支佛,他跑到偏空涅槃去了,這還算是不錯的。

或者說變成外道,這個地方外道,《楞嚴經》講的是仙道,他變成修習長生不老去了。或者說變成諸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到了諸天享受一時的安樂。更嚴重的是變成魔王及魔眷屬,你本來想要離苦得樂,怎麼到最後專門干擾修行人,變成魔王、或者魔子魔孫!也就是說,即使大家在惑業苦當中得到覺悟,有心想要出離,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還是產生偏差,這個偏差有三種相貌:二乘、人天跟天魔外道。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去探討它的原因,第三段就說明問題的根源、偏差的根源。

皆由不知兩種根本,錯亂修習。為什麼大家在佛法當中,同樣是佈施、持戒、忍辱,做種種善法的加行,但是卻產生不同的結果?這當中主要的理由,《楞嚴經》上說:因為他在修行之前,沒有徹底的了解內心當中兩種的根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他沒有先掌握根本,就在枝末當中一味的加行,很努力的佈施、很努力的持戒、很努力的修習忍辱,結果因為他的本質有所差錯,所以最後加行的結果就產生差錯。為什麼說本質有差錯、結果就有差錯呢?這以下講一個譬喻,比如說煮沙,欲成嘉饌,你本來想要吃美好的食物,你應該拿米去煮,結果你本質拿錯了,你拿沙,這個沙的本質當然是不能吃的,你把它煮了一輩子,它頂多是叫熱沙,因為它的本質是沙,你用再大的火去烤它,它也不可能變成飯的,因為本質不一樣。也就是說,你用沙的本質去煮,煮了很久很久,你煮了這麼多塵點劫的時間,你還是得不到飯,因為你沒有掌握到真正的根本。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一般的修行有兩種:一種叫做業力的修學: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意業的觀想,這個我們叫做事修。第二種叫心念的修學:心裡的觀照、對真理的觀照,每個人心中的道理各式各樣,這種道理的觀照我們叫理觀。我們剛開始覺得心念跟業力是獨立的,事修歸事修,理觀歸理觀,其實這兩個是分不開的。你心念的偏差,一定會帶動你錯誤的業力,所以我們唯識學常說心為業主,同樣業力的造作,因為你心態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你看南北朝的時候,鳩摩羅什講《般若經》,當時很多王公大臣都去參加《般若經》的法會,很多的比丘、比丘尼聽了以後,他真實的跟聖道相應了;但是王公大臣聽完《般若經》以後,回到他的宮廷裡面,斗諍得更加厲害。這個時候有人就問鳩摩羅什大師說:大師,您的學生當中,這些王公大臣聽你講完《般若經》,回去不但個性沒改,更嚴重?羅什大師說:他聽完以後沒有去改變他的心念,他只是把般若的空觀──我在宮殿裡面斗諍累了,回來用空觀休息一下,沒有從心念上、本質上去改變。也就是說,這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沒有改變,思想沒改變,所以這個空觀變成他斗諍更大的資糧。

我永遠記得懺公師父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他說:一個修行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個解門,你對法義的了解;第二個行門,你一天拜多少拜佛、持多少咒、誦多少經;第三個性格。懺公師父講完這三個以後,他說性格是最重要,他說:你這個人的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都沒有用。這句話,如果我們不看《楞嚴經》,也不知道為什麼性格佔這麼重要的因素。

比如說,你這個人的性格是自私自利,他的性格是為公為眾,你們兩個同樣去拜佛、持大悲咒,結果是不一樣的。你也拜佛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你們兩個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你的本質是自私自利的本質嘛!你所有的加行會加行在自私自利上。如果你的自私自利是清淨的,你變成二乘人;如果你的自私自利當中,又貪著五欲的快樂,那就變成天魔外道了。為公為眾也是這樣,你為公為眾,你的心是清淨的,你這個加行就成就菩薩的果位;如果你為公為眾的心,含藏著貪染心,那就是人天福報了。

所以我們大家要知道,你的思想影響到你的結果,其實你的加行只是產生一種力量,讓它快速成就你的結果而已,它只是一個動力,但是它不是一個方向,它不是一個生命的方向,你真正的方向是你的思想。我們講簡單的話就是說,你拿米去煮一定煮成飯,你火太小、你懈怠一點,頂多是煮得比較慢──火大火小是決定它的快慢,但是你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你拿地瓜去煮,最後一定變成地瓜;你拿綠豆去煮,最後一定變成綠豆:你不能說拿綠豆去煮,最後變成飯,不可能。也就是說你心念根本的本質,是影響你最後果報的結果。

這一段,我們知道十法界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因為剛開始的思想就有不同。思想有哪些不同呢?這以下就簡單的說明: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楞嚴經》剛開始先簡單的把眾生的思想分成兩種:第一個是這個思想會成就生死的根本,只要你有這種思想,不管你怎麼加行,你永遠在生死中流轉,因為這個根本一定會產生枝葉華果。那什麼思想這麼厲害,我不管是佈施、持戒、忍辱,有這種思想就流轉生死?它說:就是我們無始劫來的攀緣心,以攀緣心為自我。這個攀緣心簡單的講,就是一種心外求法,我們認為這一念心以外,有真實的名利可得,有真實的涅槃可得。只要你是以有所得的心向外攀求,這個就是生死的根本,這個叫做生死的根本。我們再看第二個: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第二種是涅槃的根本,這個涅槃的根本是我們眾生元清淨體,這個元就是本來就具足的,不是你修證而有,就是我們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清淨的自體,不是你修證而有的,我們只是靠修行的方法把它恢復而已。這個清淨體是怎麼回事呢?就是我們凡夫的識精元明,這個識就是我們明瞭的分別心,我們的分別心本來是精妙的、本來是光明的,但是我們這個精妙光明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產生了攀緣,我們認為有真實的外境可得,這個時候一念妄動,就能生諸緣,就變現了萬法。如果你這個攀緣是往善法的攀緣,就變現安樂的果報;如果是往惡法的攀緣,就變現痛苦的果報。

這樣的攀緣心一動以後,就創造了外境,這個外境又帶動你的攀緣,如此的展轉相續,緣所遺者,我們的攀緣心就永遠失掉了清淨的本性,我們再也找不到我們根本的家了。因為這惡性循環,你一念的攀緣,創造一個虛妄的果報,這個果報又帶動你的攀緣,使令我們離開我們的家愈來愈遠。一個可憐的眾生,就因為遺失了這種清淨光明的本性,被心中的慾望錯誤的引導,所以我們雖然終日修行,但是我們不能覺察這個攀緣的自性,結果我們所有的加行,只是枉入諸趣,在人天當中,暫時創造一個安樂的果報而已,因為我們生死的本質沒有改變。這個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能離開三界的主因,因為我們沒有抓到涅槃的根本。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我們作一個總結。整個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成苦、集、滅、道。佛法認為生命當中有兩種相貌:一種是雜染的緣起,一種是清淨的緣起,但這兩種緣起事實上是有根本的。為什麼一個人會觸動雜染的因果呢?是因為有攀緣心;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很快的進去清淨安樂莊嚴的果報呢?因為他找到了真實的清淨心,這個就是說你必須在修行當中,先找到你清淨的根本。

商朝有一個亡國的國君叫商紂王,其實商紂王剛開始的表現是不錯的,但是晚年的時候,他的攀緣心就愈來愈顛倒,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一天有一個大臣,送給商紂王一雙象牙做的筷子,這個商紂王非常的歡喜,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把這雙象牙筷拿出來欣賞一下再吃飯。有一天他的大臣叫箕子,是一個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他飽讀聖賢之書。

他有一次去見商紂王的時候,看到商紂王拿起這雙象牙筷子吃飯,這個箕子心中非常的恐怖,他跟大王說:你這雙筷子是從哪裡來的?他說:這個是大臣送給我的,好不容易找到的。他說:你這雙筷子要趕快舍出去,你不能用這雙筷子。商紂王說:有什麼關係呢?這不就是一雙筷子而已嗎。他說:你這雙筷子不舍出去,你要因為這樣而亡國,這個國家會滅亡。商紂王說:哪有這麼嚴重啊,只不過是一雙筷子,怎麼會亡國呢?箕子說:大王你不知道,你今天用了一雙象牙做的筷子,用久了以後,你會覺得這個碗跟筷子不相應,過幾天你就把這個碗換成象牙了;這個碗、筷子是象牙,看看這個桌子又不對了,這個桌子跟碗筷沒有辦法配合,這個桌子又換成象牙了;再過一段時間,你覺得這個房子跟象牙不相應了,你這房子要拆掉重蓋了,最後你終於亡國。商紂王沒有聽進去這一句話,果然亡國,這就是歷史上很有明的勸諫,箕子的勸諫。

當然,今天箕子的重點不是在那雙筷子,而是他看到商紂王的攀緣心,他觀察商紂王在觀賞筷子的時候,那種神態,他看到他糟糕了,這個人起攀緣心了。攀緣心的可怕,並不是馬上表現出來,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夠覺察它的出現,它會展轉增勝的。

所以《楞嚴經》的意思是說,我們知道什麼是攀緣心,不表示我們能夠馬上離開攀緣心,但至少你對它有警覺性,你能夠隨時踩剎車的。商紂王今天為什麼會一步步的趨向滅亡?因為他攀緣心起來的時候,問題不在攀緣心,每一個人剛開始第一念都會有差錯,菩薩第一念都會有錯誤,但是他有覺照,所以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那個覺悟的功能沒有生起。所以說攀緣心之所以可怕,是我們自己雖終日行,而不自覺,問題是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說,攀緣心是一種擾動性的波浪,而清淨心是水,其實攀緣心一轉變,就變成水,就是清淨心。

《楞嚴經》的根本思想有兩個:第一個是講到菩薩云何應住,第二個是講到云何降伏其心。《楞嚴經》前面三卷半,廣泛的說明什麼是攀緣心、什麼是真心,七處破妄,十番顯見,講三卷半,把真心跟妄心用十種的差別詳細的分別。第一個最好的是純想(觀想的想),這種人完全沒有任何的攀緣,這種人馬上生到佛國的淨土去;最差的是純情,這種人的修行完全是攀緣心,一點觀照都沒有;然後是九想一情、八想二情,總共是十種。就是說你先知道,你所安住的根本是什麼,先講到菩薩安住的問題,云何應住,這個地方講到理觀的部分講了三卷半,就是說你剛開始修學之前,你看看你安住的心是什麼點。

三卷半以後,開始講到事修了,我已經知道攀緣心的相貌,怎麼對治呢?云何降伏其心?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再次的向佛陀請法說:我已經知道攀緣心的可怕,我也知道攀緣心的相貌,怎麼樣能夠棄生滅、守真藏呢?佛陀沒有正式回答,佛陀叫在座的菩薩講講個人的修行經驗,這個時候有二十五個菩薩,出來說明自己怎麼調伏攀緣心、怎麼成就清淨心的。在這個二十五圓通當中,我們介紹了其中一種,就是《念佛圓通章》。我們看下一段:

乙二、解釋章題(分二:丙一總標;丙二別釋)

丙一、總標

這個《念佛圓通章》,我們簡單的解釋它的章題: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從總標來看,它是人、法立題。這個人,《念佛圓通章》是誰修的呢?大勢至菩薩,能修行的人。他修習什麼法呢?他修習念佛跟圓通的法門,念佛是因地之法,圓通是果地之法,因為念佛而成就圓通。

丙二、別釋

這當中分成四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一、大勢至菩薩─《十六觀經》云: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這個菩薩為什麼稱為大勢至菩薩呢?這當中有兩個理由:從他自受用的功德來說,這個菩薩的特點,他的光明特別殊勝。怎麼知道呢?這個菩薩身上的一個毛孔,這麼微細的毛孔,它放出的光明,就等同十方諸佛的淨妙光明是一樣的,所以他這個菩薩叫做無邊光,光明特別殊勝。這是講到他自受用的功德。這個光明有什麼好處呢?講他受用,這個菩薩經常以他心中的智慧光明,來普照一切,使令眾生遠離三塗,而成就無上的威德,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這個大勢至菩薩的大勢至,簡單的說,就是他是一個具足大威德的菩薩,而這個大威德的意思,主要是指他的光明特別的殊勝,他經常用他的光明來照攝眾生,使令眾生能夠遠離三塗,成就無上戒定慧的功德,這就是這個菩薩的特色,叫做大勢至,他用他的光明來表示他的威德。他為什麼會有這種光明呢?他的功德事出必有因,這個地方在經文講到,這個跟他因地的時候有關係,因為這個菩薩在凡夫位的時候,選擇的法門是念佛,他經常以佛的功德當所觀境。念佛當中有四種: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一個是觀相念佛,我們擺一尊佛在前面,眼睛打開來,去取佛像的相狀,然後把它銘記在心,眼睛閉住以後,你在心中把這尊佛像的影像現出來,就一次一次的打開眼睛、閉上眼睛,直到你心中能夠很清楚的如鏡現像,像鏡子現出影像一樣的清楚,這個就是觀相念佛。

第二個是觀想念佛,它是沒有影像,完全靠文字──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的蓮華、宮殿,他從文字起觀,隨文入觀的。

第三個是持名念佛,以這尊佛的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創造出聲音以後,聽那個聲音,來跟佛陀感應。這三種都是念他佛,這是屬於事修的部分。

這個實相念佛就是理觀,念念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念念觀照這個妄想是不可得,這個是念自性的佛,這是理觀。本章的修行是理觀跟事修相互配合,自他俱念。從《楞嚴經》本身的角度,它是修理觀的,但是在二十五圓通當中,其中的《念佛圓通章》是重視事修。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這個念佛的目標就是達到圓通,圓融週遍,通達無礙,也就是回歸到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它是時空無障礙的、圓通的。

四、章──文字章句

第四個是章,就是文字章句。

我們這一章主要探討的,包括《楞嚴經》的首楞嚴王三昧的理觀,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先端正我們的內心,也就是云何應住?念佛之前要先找到一個真實的安住處,因為你這個安住處找錯了,你用攀緣心來念佛,你效果就大打折扣嗎,而且中間,《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你剛開始依攀緣心來念佛,你在過程當中可能會有差錯,到時候會產生五蘊的魔境。因為你剛開始是以攀緣心為根本,那佛號一加持下去,你的本性是雜染的,佛的功德是清淨的,真妄交攻,會出現很多錯誤的相貌出來。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你要先找到云何應住。安住了以後,你還有很多無量無邊的妄想怎麼辦呢?就講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憶佛、念佛,三業的專修。所以《本經》的宗旨,就是理觀跟事修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