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Ca又,援,者。悉曇五十字門之一。一切法離遷變之義也,四聖諦Catur-āryasatya之聲也。金剛頂經曰:「左字門,一切法離一切遷變故。」文殊問經曰:「稱左字時,是聖諦聲。」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初靜慮至無所有處各有三種】 p0685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二卷十頁云:初靜慮、有三種。謂味相應、淨、無漏。味...又作別生抄、抄本、別抄經典。即抄撮經中之章品,並前後雜糅而自成一經者,稱為抄經,與「抄譯經」不同,然極易混淆...【眼處】 p0997 瑜伽五十六卷十四頁云:云何眼處?謂若眼、已得,不舍;於無間體,非斷滅法。 二解 如六處差別中說...涅槃經云七知:七知者,謂佛於涅槃會上,告諸菩薩,住於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 一、知法 知法者,...【瑜伽師地論總有五分】 p1244 瑜伽釋九頁云:今此論體、總有五分。一、本地分。略廣分別十七地義。二、攝抉擇分。...【近住律儀】 p0819 雜集論八卷一頁云:依止何等補特伽羅,建立近住律儀?依止不能遠離惡行,及不遠離欲行。是...為天台宗所立。妙,指涅槃;入於涅槃之法門有六,故稱六妙門。此處特指六種禪觀,即:(一)數息門,數息(從一至十)...心、佛、眾生三者沒有差別的意思。眾生本具的自性清淨心,凡聖一如,本無差別,其差別只在迷悟兩字而已,迷失了自性...(術語)胎藏大日生出大悲胎藏曼荼羅之三昧也。大疏九曰:如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指敘述佛陀一生事蹟之經典,或研究佛陀之事蹟、精神、教說,乃至基於人類思想價值之立場給予分析、評價之論著;此外...梵語 sarva-sattva 或 sarva-bhūta。指具有生命之一切眾生。又作一切含識、一切眾生。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今天我們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說說木魚的故事。以前有個歌叫《木魚石的故事》,比較流行,...一、唯識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識是講什麼的?唯識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華嚴經》講: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是什麼含義?這是說我曾經在監獄...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問題,我們算不算精進呢? 比如說我們一天從早到晚,一會上殿...
就著我們正報的身心來觀察,在正報的身心當中,先觀察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色身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所構成的。地水火風的...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後來禪宗興盛以後,有一位在家居士,學問很好,要註解思益經,...
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門下問: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南泉答:山下做一頭水牯牛去。僧人說:我也隨你去,可以嗎?南...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
左
【佛學大辭典】
上篇:平等 | 下篇:平等力 |
(565~633)梵名 Prabhākaramitra。中印度摩揭陀國人。又作波羅頗蜜多羅、波頗蜜多羅。或略稱波頗。意譯作明知識...
初靜慮至無所有處各有三種
抄經
眼處
七知
瑜伽師地論總有五分
近住律儀
六妙門
三無差別
大悲胎藏三昧
佛傳典籍
一切有情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木魚的故事
惟賢長老《學習唯識對淨土宗念佛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以無我的智慧觀察正報身心

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到山下做水牯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