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詳。於唐武宗在位時(840~846),每於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長齋宣講法華經,為俗講之第一人。然與假託經論而說淫穢之事之文淑是否同一人,則不得而知。[因話錄卷四(趙璘)] p143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處,持同戒,行同道,名和合僧。若有人以手段使他們分離,便叫做破和合僧,為五逆罪之一。...【欲勤心觀修有二種】 p0988 雑集論十卷六頁云:復次欲勤心觀修有二種。謂並因緣聚散遠離修,不劣不散彼二所依隨順...梵語 prayoga。舊譯方便。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之預備行。據成唯識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之說,接近見...資持記·釋二衣篇:「補方,舊云,即裁五彩畟方補合成者。」(事鈔記卷三二·二一·一六)...《大宋僧史略》,三卷,簡稱《僧史略》,宋代釋讚寧(919~1001)撰。讚寧在吳越國時代,已以戒律、博學知名當世。太...(流派)闍伊那者梵音Jaina,亦曰耆那教。開祖曰若提子Jātiputra,其起原與佛殆為同時代而少早。其開宗之動機,亦...【尸羅】 p0237 瑜伽八十三卷八頁云:言尸羅者:謂能寂靜毀犯淨戒罪熱惱故。又與清涼義相應故。 二解 如戒之異名中...(雜語)Vijaptimātratā,譯曰唯識。二十唯識述記上曰:毗若底,此雲識。摩呾剌多,此雲唯。...諸德福田經云僧五淨德: 一、發心離俗 謂出家之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習佛菩提,而能懷佩道妙,為世福田,...(經名)具名,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五卷,宋法護譯妙吉祥菩薩問:不生不滅是何增語?佛言:不生不滅是...即唱頌梵唄。據禪苑清規卷六看藏經條載,於宣說、念誦藏經之前,先由念佛闍梨作梵,止息喧亂,收攝心神。念佛闍梨者...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用心。 ...學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別人都是菩薩,自己是愚癡眾生。恭敬一切,衹要十種法不犯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動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費,帶來了各種慢性病;現在,越來越多追求健康的人士開始研究素食健康...
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講究順應,天、地、商、業,則代表為人處世、修身養性中都需順應的道。 順應天的剛健,因而勤奮...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達目前生滅,凡起一念,凡滅一念,俱要了知,則生死不待預期,...問: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因為師父少忙不過來,讓居士幫忙敲法器),居士們聚在一起練習敲法器可以嗎?不...
熬中藥喝都覺得苦,有時候調理身體卻不得不需要一些中藥。 麥冬: 麥冬是中醫常用的滋陰清熱藥,具有清心火、養脾胃...
人說世間的境緣,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緣。以這個痛來說,不論是生理痛,肚子痛,病痛,或者什麼痛,正好可以讓自己觀照...
文淑
【佛光大辭典】
上篇:文素 | 下篇:文理 |
(人名)明州天童山正覺,謚宏智,就鄧州丹霞子淳受法,與真歇清了共稱二弟子。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十月,手書請育王...
和合僧
欲勤心觀修有二種
加行
補方
大宋僧史略
闍伊那教
尸羅
毗若底摩呾剌多
五淨德
入諸佛境界莊嚴經
作梵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老先生與小偷
成就無上佛道,有兩種法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古人最看重的四種品格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

四種可代茶飲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