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僧堂亦謂禪堂,言眾僧坐禪於此也。文字已出《首楞嚴經》云:『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摩訶止觀》云:「身開常坐,遮行住臥,或可處眾,獨則彌善。」《輔行》云:「或可處眾者,謂禪堂中,別處最勝,故云彌善。」

《續高僧傳·後梁法聰法師傳》云:「聰住禪堂,每有白鹿、白雀馴伏棲止。」

《人天寶鑒》云:「圓覺慈法師,解行兼備,東掖虛席;能、文二師,然指請師主之。慈至,法席鼎盛。盛暑講罷,歸方丈偃息,而文適至,謂師曰:『東掖道場,世世皆有道者主之,講罷不在懺室,即在禪堂,未有偃臥自恣者也。』慈聞,曰:『敢不敬命?』自後不少怠。」

《僧寶正續傳?月庵果禪師傳》云:「初至鵝湖,宴坐禪堂,聞二童子戲爭蒲團,其一舉起云:『你道不見,遮個是什麼?』師恍然有省。」

《柳河東集·巽公院五詠中禪堂詩》云:「發地結青茆,團團抱虛白。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柝。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心境本同如,鳥飛無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