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剃頭匠,很不會說話,每次說話都傷人,常惹人不樂意。他怕砸了飯碗,所以給人剃頭時就不說話。有個地方官聽說這事後,很想見識見識。於是,便去找這個剃頭的幫他剃頭。剃頭的見當官的來剃頭,光用手比劃不敢張嘴。地方官見他不說話,就問:「你為什麼不說話呢?」他說:「我不敢說話,我一說就傷人。」地方官說:「我不怪罪你,你說吧。你有兒子嗎?」剃頭匠說:「我哪有兒子?我要有你這樣一個兒子,我也不用幹這活了。」地官一聽很生氣,就說:「你這樣不會說話,不好不幹這活嗎?去找點別的什麼活幹幹不行嗎?」剃頭的用手摸了摸地方官的頭說:「我要是不幹這活,你這玩藝兒找誰收拾?」

哈哈!大家一看就知道,這個剃頭匠並不是個惡人。可是他說出的話讓人渾身不舒服,讓人怒火騰升,因為,他已經出口傷人。

所謂出口傷人,詞典解釋:說出話來污辱人;說出的話有損人的尊嚴。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的,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傷人的話就像刺刀一樣在人心上挖出一個個傷口,亦即「出口成傷」。

曾經聽過一對妯娌倆吵駕,嫂子的晚生子取名重了弟媳的名兒,而且該弟媳過門十多年,兒子已經十歲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兄嫂這樣做本身就是不尊敬人家,可是她不但不道歉,還惡言相罵。她惡毒的話語就像毒蛇的信子頻頻進攻。罵得弟媳心臟病復發,直至罵得弟弟也精神崩潰。聽者無不嗟嘆,「舌真軟刀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像那位剃頭匠,為無意成傷;像那位嫂子,為有意成傷。常言道「傷人者傷己」,只不過換了方式而已。有意傷人是人的品性問題,那種人往往事事以自己為中心,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無意傷人常常與性格有關,他們大多比較不在乎,形成了心直口快的習慣,當然還有一些心理不晴朗者。

生活中無意出口成傷者為多。看到人家穿件鮮艷衣服。「這種衣服適合年輕女孩子穿。」弄得人家尷尬滿臉「有充嫩之嫌」;看到人家新買的家居色淡,就直言:「這種傢具用不了幾天就像抹布一樣難看。」「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在別人未買未做之前,你怎麼說都可以,那是同志間的親情關愛。但是一旦歸屬已定,就不要再說反對的話了。其實東西的好否只要主人喜歡就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嘛。

有人認為誇獎別人顯得虛偽,其實,那也叫禮節,叫教養。有時候說一些善意的謊言未必不可。給別人一個好心情,自己也可以多看張笑臉。總比潑人冷水壞人心情好吧?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有些人正話也常反著說,鬧出一場場傷人心的誤會。我的一位同學,她四歲的兒子摔倒蹭破了膝蓋,她心疼得淚都要溢出眼眶,嘴裡卻說:「老是不小心,咋不摔死你?」我想她心裡一定想說:「寶貝疼嗎?以後小心。」為什麼喜歡用「惡」言來表達「愛」意呢?這豈不是讓孩子既受「外」傷又添「內」傷?

莫要出口成傷。來個換位思考,說話前在心裡考慮一下,換一種方式,或者乾脆換一句話。如果人人都口吐蓮花,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