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龍藏本)...(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淨土生無生論 幽溪沙門傳燈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覺大導師,所說安養大乘經,了義了義至圓頓。妙德普賢觀自在,...蓮宗必讀總序 淨土法門者。乃諸佛究竟之法也。故彌陀因地。觀此理而大誓普收。釋迦果成。稱此理而廣舌深讚。彼則鉅賢...釋淨土群疑論序 屯田員外郎平昌孟銑撰 虛空無際。天地生其中。墟宇既形。品庶滋其內。於是群生競起。眾識齊奔。沉浮...慈悲藥師寶懺...《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壽廣增延 滅罪除愆 火焰化紅蓮 南無清涼...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佛說彌勒成佛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菩薩本緣經卷上 僧伽斯那撰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 毘羅摩品第一 若心狹劣者, 雖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淨,...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法界藏殿諸佛所會無邊道場,與大比丘眾、菩薩摩訶薩俱...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精舍中止。晨朝整服,呼語阿難:「汝請諸明士...僧伽吒經...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昔佛在世時,摩訶迦葉於諸比丘中,最長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緣起聖道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國,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佛說彌勒下生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阿難偏露...佛說大乘十法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五千人俱,無量菩薩眾。爾時彼...大乘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想蘊】 p1228 如五蘊中說。 二解 如名色差別中說。 三解 五蘊論二頁云:云何想蘊?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四解 廣五...多羅樹,梵語 tāla,為高大之植物,極高者可達二十五公尺。故譬物體之高大,常謂七多羅樹,言其較多羅樹高出七倍。...
我們常常無意中把世界過於美化,或者把世界過於丑化,其實世界本來就是那個樣子,每個人的本來也就是那個樣子。當我...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 眾生志性無定,這個志...
出家僧人應有三種責任: 一、為僧者,維護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長。 二、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在顯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視,顯教常用的兩部經典中均有特別介紹觀世音菩薩,一部是《楞嚴經》,...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熱心拯救他人的危難。 後來以醫術而聞名於世,並且更加喜好布...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怎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二當修習...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業成功、賺盡天下財富。有人告訴他:「只要每晚用最好的柴拜火神,錢財就會如熱火般滾滾而...
論佛法之淵源,總不外於現前一念之心。心也者,萬法之總持,聖凡之樞紐也,收之不見毫塵,放之圓賅空有,三千性相,...
一、信 念阿彌陀佛往生安樂世界一法門,約之不出信、願、行之三要。 信者,疑斷解成,志專心決之謂。約有:信自心、...
我們要永遠知道,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前生變現今生,是這個道理;今生創造來生,也是這個道理。這...有個信眾來問我,他說:佛難道一切都知道嗎?三千年前的佛會知道現在的電腦嗎? 我說:如果佛連現在的電腦都不知道,...
真正要把這個暇滿的人生,閑曠的心胸,去修行一個生命真實的目標,那麼休閑就會變成修行。所以我們看看,我們作為佛...
【註音版】念佛儀
上篇:【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 下篇:【註音版】淨壇儀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
正法念處經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淨土生無生論
蓮宗必讀
釋淨土群疑論
【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祭灶儀規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註音版】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註音版】佛說彌勒成佛經
【註音版】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菩薩本緣經
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註音版】僧伽吒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緣起聖道經
【註音版】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
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大乘十法經
大乘四法經
【佛教詞典】想蘊
【佛教詞典】七多羅樹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責任
聖嚴法師《觀世音菩薩的因行與果德》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四無量心
商人砍柴能得福?

十界聖凡不離現前一念

太虛大師《往生安樂土法門略說》

看看一天當中的念頭,就知道將往哪裡去了
三千年前的佛會知道現在的電腦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