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中的頓與漸

在《壇經》中,「頓」與「漸」的問題,是貫穿全書的一個主要問題。六祖大師正是圍繞這一問題來展開他一生教化的。因此,學禪的人對這個問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楞嚴經》上講:「理則頓悟,事非頓除。」頓悟,在教下叫「見道」,在宗門下叫「開悟」。見道、開悟,是一剎那間的事情,所謂「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前幾天,有位參禪者提出禪宗三關的問題。「三關」實際上意味著,在見道方面、在悟理的境界上,有一個深淺、高低的次第問題。

古來祖師就有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之說。可見,開悟雖是頓悟佛性、頓見因緣法的實相,但是,它還有一個深淺次第問題,並不是一悟百了。一悟百了的那種徹悟,只有在佛的境界上才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從而展開了他四十九年說法,那種悟就是頓悟,一悟百了。

那麼,什麼是「悟」呢?悟,是一種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這種境界,只有通過生命的大搏鬥才能夠擁有。沒有生命的大搏鬥,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

開悟,不管是在教下,還是宗下,既然是一剎那間的事情,那應該說,只有「頓」,沒有「漸」,所謂「頓見佛性」是也。「頓見佛性」就是「三際坐斷,豁然開朗」,就像天空的閃電一樣,頃刻之間,黑漆桶被打破了,窗戶紙被捅穿了,眼前的黑暗在剎那之間都消失了。

關於開悟,若把它同修聯繫起來,有「漸修頓悟」,有「頓悟漸修」。應該說,修總是漸次推進、漸次提高的,它的區別僅僅在於是先有漸修後有頓悟,還是先有頓悟後有漸修。像六祖大師,他是先頓悟、後漸修的。

關於頓悟和漸修的關係,可打個比方來說明:晚上,我們來到一間講堂,裡面的燈沒有打開,漆黑一團,我們要看清裡面的東西,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電源開關。

那麼開悟是什麼呢?就如同要找到這個講堂的電源開關。由於我們是新到,對這個講堂的結構佈局並不熟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東摸摸、西摸摸,東找找、西找找。這種摸和找的過程,就類似於我們所說的漸修。當我們找到了電源開關,按一下,整個講堂忽然一下明亮起來。這是一剎那間的事情。這一剎那間,就是我們所說的頓悟。當然,實際的開悟並不是這麼簡單,這僅僅是一個比方而已。

開悟,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找到了通向解脫的修行道路,故而教下把它稱為「見道」。見道的「道」有三層意義:

一、指境界。通過用功,見到了自性,有一種實際的體驗,有一種受用,這裡的道可以作為境界來體會。

二、指道路。在沒有開悟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所走的修行道路是否正確,很迷惑;一旦開悟之後,就等於打開了電燈開關,我們就知道該走哪一條道路,該怎樣登堂入室,心裡很明白。

三、指方法。找到了路之後,這個路究竟該怎麼走,還有一個方法問題。嚴格來說,見道之後,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在這之前,都屬於探索階段,但是這個探索階段卻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開悟之後,也並不是一步到位,也還有一個漫長的修持過程。不管是漸修頓悟,還是頓悟漸修,開悟之後,還得經過長時間的修持。

六祖開悟之後,過了十六年的隱居生活,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漸修的過程。開悟之後,並不是馬上就出來弘法,還必須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來逐步地消磨自己的習氣,淡化自己的煩惱,還有一個「保任」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悟後起修」,也就是教下所說的「修道」的過程。只有通過見道修道,最後才能達到「無學道」,沒有修道的過程,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因此,禪宗與教下相比,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僅僅是在見道的方法上,比教下更直截了當一些,至於說修道的過程和次第,則沒有根本的不同。因為禪宗畢竟是佛教的一個流派,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它和其他的宗派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如果說禪宗與其他宗派相比,完全不同,那實際上就意味著禪宗不是佛教。所以,在看待禪宗與教下諸宗的關係時,我們不要人為地製造對立,不要人為地抑此揚彼。

實際上,佛法從本質上來講,沒有頓漸的問題,只是我們眾生的根機有利鈍之不同,所謂「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因此,我們在了解禪宗、學習《壇經》的時候,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悟始終是一剎那的事情,悟不是一悟百了,悟了以後還要修,悟境還會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

禪宗還講到,在沒有開悟之前的修,往往帶有盲目性,只有開悟之後的修,才是真修。在這個地方,大家也許會產生一個疑問:在現時代,學禪的人當中有多少人能夠開悟?有多少人能夠進入真修階段?學禪學了大半輩子,還沒有悟,是不是在枉費功夫?問題不能這樣簡單地看,因為悟有證悟和解悟之不同。

證悟就是實際的體驗,解悟就是我們在知性上對修行道路和方法的一種了解。我們不能夠一下子有證悟,但是我們能夠有解悟,這對我們修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經常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在知性上,力求對佛法有一個正確和透徹的把握,這就叫「深入經藏,智慧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