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不可輕拋,新友不能全信

常言道:「美酒越久越香,朋友越老越好。」親近了多年的老友,彼此之間有深厚的情義,不要因為看到對方的一些毛病,就厭惡嫌棄,從而輕易舍棄。

朋友的真正價值,在於有錯誤相互糾正,彼此都向好的方向勉勵。對於無關緊要的事,用不著經常斤斤計較、小題大做。

古人常說「故舊不遺」,就是讓我們要念舊。

歷代一些有名的帝王,如漢光武帝劉秀、明太祖朱元璋,雖然貴為天子,卻仍不忘舊情。

比如,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年輕時和他一起種田的老朋友田興,並親自寫信致老友:「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了---」

可是我們身邊有些人,一旦發達了,喜新厭舊的毛病就出來了,新鮮的朋友對自己很有吸引力,老友看上去已索然無味。

這些人給人一種薄情寡義的感覺,他們喜歡找「對味兒」的朋友,可得到的卻盡是曲意奉承、居心叵測之輩。就像鴟鴞王,正是因為依靠烏鴉做大臣,才最終把自己毀了。

往昔,鴟鴞與烏鴉累世為仇,相互攻擊,一直沒完沒了。爭鬥中,烏鴉的軍隊總是屢戰屢敗。

烏鴉國一位足智多謀的大臣,在仔細分析了敵我情況後,製定出了一條巧勝敵方的妙計。

它讓別的烏鴉將自己身上的羽毛拔光,扔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當鴟鴞軍隊經過時,禿毛的烏鴉大臣便悲啼哀嚎,高呼救命:「無情無義的烏鴉把我拋棄了!我無依無靠,求你們救救我吧!」

經過盤問,烏鴉大臣說:「我一直勸烏鴉國王,希望兩軍言和。可它不聽,一怒之下將我害得好慘。」

雖然鴟鴞國的大臣們一致認為這可能是奸計,但鴟鴞國王經不起烏鴉的哀求和甜言蜜語,在一味歌功頌德的「糖衣炮彈」攻擊下,鴟鴞國王破格收留了它。

之後,烏鴉大臣以各種方法博取國王的歡心,終於爬上了丞相的寶座。

一日,它對國王說,鴟鴞的巢穴不科學,需要改革:築巢的材料應使用乾柴,裡面墊上細軟的乾草,下面懸空以便通風,這樣晝夜休息都很舒適溫暖,同時因乾燥的緣故,也可免除風濕等惡疾。

鴟鴞國王聽後,大加讚賞,吩咐馬上照辦。

大家都知道,鴟鴞的生活習慣是白天睡覺,晚上外出尋食。一天中午,正當鴟鴞軍民在安樂窩中呼呼大睡時,烏鴉大臣點起一支火把,將鴟鴞王國燒得片甲不留。

鴟鴞與烏鴉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老友不可輕拋,新友不能全信,逐漸建立起來的關係,才能經得起考驗。

交友應尋找情義深長、穩重可靠之人。有些人今天對這個好,明天對那個好,跟誰都只有三分鐘熱情,這種說變就變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一個人若對朋友情誼不堅,從來不懂得以誠相待,遇到問題時只顧自己,那麼有誰願意與他交往呢?

以前有個鸚鵡王,它擁有部下三千之多。其中,有兩隻個頭大、身體格外健壯的鸚鵡,總喜歡想些有趣的花樣給鸚鵡王玩樂。它倆經常各叼一根木棍的一端,讓鸚鵡王站在棍子上,當成車子於空中飛來飛去,周圍簇擁著三千屬下,好不威風。

日子久了,鸚鵡王思忖:「若長期尋歡作樂,就會失去好的品性和修養。現在這些部下雖都盡心盡意服侍我,但不知它們是真心還是假意,我且裝病試試。」於是,鸚鵡王詐稱身體不適,悄悄躺在一邊,一動不動。

屬下們見後,草草地用樹葉往它身上一蓋,就各自離去了。鸚鵡王看看四週,沒有一個留下的,便獨自到深山去找吃的了。

它的屬下飛到另一座山林,去拜見另一隻鸚鵡王,並報告說:「大王啊,我們的國王死了,今來投靠您,願做您的奴僕。」

對方卻說:「你們國王真的死了嗎?我要以尸體為證,若是事實,我才接受你們。」

這群鸚鵡沒辦法,只好飛回原處,可怎麼也找不到鸚鵡王的尸體。它們飛來飛去到處尋找,最後終於找到了,但不是尸體,而是活的鸚鵡王。

眷屬們馬上又像過去一樣,跑去慇勤地侍奉它。鸚鵡王感慨地說:「我還沒死,你們就離我而去。你們只知尋歡作樂,見異思遷,世上再難找出像你們這樣的了。」說完,鸚鵡王就飛走了。

交友應尋找情義深長、穩重可靠之人。孟郊在《求友》中也說:「交友須在良,得良終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變。」有些人今天對這個好,明天對那個好,跟誰都只有三分鐘熱情,這種說變就變的人,往往不可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