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與發願是一回事嗎

發心也就是發願,只是願更為強烈與堅決,更具有目標性。而發心有的時候只是一個當下,一件事情,延續性不強,是佛教的一個「口頭禪」。比如你發心去做一頓飯,這個就很平常;如果你發願要成佛,那就很長遠。

《華嚴經·淨行品》講到,生活當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要轉事歸理。由於所有的事項都不圓滿,我們要和真理契合,把生活的目標純淨化、延續化,變為我們成佛或者認識生命的開始,佛教叫「嚴淨毗尼」,就是當下的淨願。為什麼是當下的?因為當下的事情有它不同的因緣。你看見大路,就希望所有人都走菩提道;你看見有人上廁所,就希望所有的眾生都去掉貪瞋癡,所以它有一個當下的相應,應機作意,所以叫淨行,就是能夠讓你的所有行為都得到一個殊勝的果報。當然這當中的義理是很深的,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去看看《華嚴經·淨行品》。

生活當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發願,大概有141個修行人經常用到的生活化體驗。發願的目的是什麼?是讓我們在複雜的人生萬事萬像當中學會轉念,因為所有的事情都帶有傾向性,都會為我們的人生留下後患。如果我們懂得轉念,就能成為生活中修行的一個方法,並且昇華它,所以叫做淨行品,不留後患的。

在每一個當下,當我們的正念能牢牢地支撐住我們的心時,空幻的生活就變成非常有樂趣、有內涵的一種對智慧的培養,以及對未來生命的方法的培養。就是說,你的心充滿了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生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