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頁,丙二、詳喻感應道交。

《本經》所開示的念佛圓通法門,實際上就是一種禪淨雙修的法門。也就是說它整個修學的過程,是把大乘的禪觀跟淨土的念佛結合在一起。因為這個法門的特色,是下手易而成就高,你只要能夠掌控它的修學綱要,其實修行上是非常的簡易;但是他所成就的功德,卻非常的殊勝圓滿。所以,宋朝中國佛教以後,就很多人修習這樣一個禪淨雙修的法門。它的整個內涵,我們簡單的作一個說明。大乘的因緣觀認為: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道理是說,我們生命整個外在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世界所變現的,所以當我們要去改造外在的世界,首先我們要先修正我們內心的世界。應該怎麼修正我們內心的世界呢?從《本經》的開示,有兩個重點要修學:

第一個是體性上的修學,這個就是根據大乘禪觀的思想,我們開始觀照我們內心的根本,所謂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我們心中的念頭一生起來的時候,你要去找它的根源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凡是你內心生起的因緣,是由外境的刺激產生的,就是我為什麼生起這樣的念頭?誒,我來到了三寶的環境,我生起了善念;我到了染污的境界,我生起了惡念,這種由外境引生的善念、惡念,都是虛妄性的、都是生滅的、都不足以依靠的。

第二個是依止我們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而引生的,這種念頭就是不生滅性的。所以說依外境而生起的是虛妄的,依道理而生起的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剛開始,就是慢慢的遠離虛妄、慢慢的加強我們心中的真實,所謂的返妄歸真,這個是從體性上的理觀,這個就是禪的部分。那麼有這樣子的返妄歸真還不夠,我們進一步的從作用上修學。從作用當中,我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道交,慢慢的成就種種的莊嚴。所以整個念佛圓通,就是一方面返妄歸真,從體性上攝用歸體返妄歸真;一方面依體起用,成就種種的莊嚴。

我們在禪觀的部分,前面講得比較詳細,以下就開始講到念佛了。念佛當然重點在成就功德莊嚴,而它整個宗旨在於感應道交,所以《本經》在正式講念佛方法之前,先講感應道交的道理,先把這個道理講清楚。

丙二、詳喻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這一段經文,是把感應道交的道理作一個詳細的說明,我們分兩段: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一段先講譬喻,它說:感應道交的道理,譬如世間上有兩個人,這兩個生命體在整個法界當中,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第一方面,一專為憶,一人專忘。說這個某甲他的內心,很專心的、相續的憶念某乙;但是某乙對某甲卻完全的忘失,他的心中根本沒有憶念某甲,也就是他心中根本沒有某甲的存在。這樣子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如是二人,這兩個人在生命當中互動的結果,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即使在生命當中,他們兩個剛好生長在同一個世界,縱然是相逢,也聽到對方的名字,但是如同不逢一般;更進一步的,兩個人縱使互相的見聞,也是如同不見。也就是說他們兩個沒有互相的憶念,只有單方面的憶念,這樣子的相逢、這樣子的相見,是不能產生作用的,可以說是視若無睹,當面的錯過。這是一種情況。

我們看另外一種情況。假設這兩個人的關係是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他們兩個人彼此之間,某甲憶念某乙,某乙也不斷的憶念某甲,而且是長時間的憶念,慢慢慢慢憶念的功力,非常的深厚,這樣的結果,如是二人,他們從生命當中,或者一生,乃至於多生,都能夠猶如身形跟影子一般,不會分開來。

這個地方就是說,生命的一個存在現象,除了你的業力以外,我們講到作用。前面我們講到體性的時候,有真跟妄,但是這個作用生起的關鍵在於憶念。我們說過去、現在、未來,比如說你現在的生命,為什麼你會跟某一個人在一起、會生存在同一個道場?這個地方就是因為互相的憶念。為什麼這件事情會讓你出現、為什麼你會做知客師、當家師?這個法為什麼會在你的生命當中出現,而不是出現在別人身上呢?就是我們前生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情,有某特定的憶念,所以我們今生這個因緣就出現了。所以從因緣所生法當中,這個憶念是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個意思就是說,比如說我們在過去的生命當中,有很多佛菩薩的出世,雖然佛菩薩出世,但是我們卻不能跟佛菩薩在一起,這個重點就是我們沒有跟佛菩薩互相的憶念。我們現在的果報是由前生的憶念而來的,我們未來的果報是由今生的憶念而有的,所以其實我們所造的業力,只是讓我們心中的憶念早一點出現而已,業力本身沒有方向性,它只是一種資糧;而真正引導我們趨向十法界的力量,就是你心中的憶念,如果從作用上來說,憶念是扮演一個主導的角色。好,這個觀念建立了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入到主題了,我們看下一段: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前面是把憶念的觀念作一個說明,這以下講到眾生跟佛陀之間,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怎麼樣?就是說站在佛陀的角度,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身為佛陀,他的內心,是安住在平等清淨的大般涅槃。我們會想:到底佛陀的心是在想什麼事情?我們從這段經文可以知道,佛陀心中的想法是什麼──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事實上佛陀那個明瞭的清淨心,它也是產生一種作用。什麼樣的作用呢?他不斷的以他的大悲心,來愍念來憶念一切的苦惱眾生,就像母親在家裡面憶念在外面流浪的兒子一樣。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佛陀的清淨法身,事實上是攝持了無量無邊的本願功德,這個本願的功德是不斷的釋放出訊息,等待我們跟他感應道交,他是沒有停止的,就像母親憶念兒子是沒有停止的。

好,這個地方就有兩種情況了,身為佛陀,他的清淨法身,他是有很多的本願功德,在那個地方放大光明,等待我們去感應道交,但是我們眾生有兩種情況:第一種,若子逃逝,雖憶何為?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假設佛陀釋放出憶念的訊息,而我們卻沒有釋放出相對的憶念,就好像一個兒子,他離家出走,不再想念母親,這樣子母親單方面的憶念,自然是不能感應道交。

也就是說,雖然佛陀的法身有很多本願的加持力,你憶念我的名號,你可以不墮三惡道;你憶念我的名號,你可以所求如願。佛陀的清淨法身,有無量無邊光明的攝受力,但是我們卻對這種光明產生拒絕的力量,這樣子,這個攝受力不能對我們產生作用。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假設身為一個兒子,他能夠憶念在家的母親,就如同母親憶念兒子一般,這樣子,母子之間的關係就慢慢的靠近,而產生一種感應的力量。

這個地方是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在生命的修學當中,經常可以得到佛力的加被;而有些人卻要很辛苦的、單獨的面對自己的業力。有些人可以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些人必須單獨的面對業力,這個關係點不在佛陀本身,佛陀是平等的施舍他的加持力,因為有些人憶念佛陀、有些人沒有憶念佛陀,所以這個加持力就產生了差別相。這憶念有兩個觀念值得我們再深入的探討,我們看憶念淺深的問題,當然感應道交也有淺深,我們看短時間的憶念跟長時間的憶念。我們先看淺的感應: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比如說我們今天憶念佛陀,但是你是偶爾的憶念,其實你心中憶念了很多很多的法界,阿彌陀佛只是你憶念當中的一個法界,但是你在憶念的時候也是很虔誠的,念念相續……如在左右,但是這個憶念的因緣相當的淺薄,也就是說你並沒有產生一種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憶念,這樣子,我們就不保證來生能夠到淨土去,因為你心中有太多的憶念,而阿彌陀佛的憶念,並不是你心中主流的力量,這樣的憶念太淺薄了,整個功德相就隱沒了,那麼可能要到以後才會成熟。另外一種情況: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假設你對阿彌陀佛的憶念,就像孔夫子在學習堯、舜的聖賢之道一樣,他不斷的憶念聖人的思想、聖人的人格,有一天在散步的時候,突然間看到堯在牆壁當中顯出影像為他開示;也見到舜在肉羹當中,顯現他的影像。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說是他內心真誠的憶念,所以招感外在因緣的顯現,這個就是緣深相現。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憶念阿彌陀佛,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臨終的時候都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就是因為這個憶念有淺深的差別。

懺公師父曾經在齋戒學會的時候說一段開示,這段開示對憶念的觀念有很深的涵義,他說:有一次,除夕夜的時候,這一天特別的想念他在家的母親。他的家鄉在東北,懺公師父在水裡,這距離相當遙遠。這個時候,剛好他的母親在門外,也非常的想念懺公師父,而且叫著他的俗名,突然間,懺公師父頭一抬起來,就在虛空當中,聽到他母親呼喚他俗名的聲音,那個聲音很清楚的顯現出來。

為什麼會有這個聲音的影像呢?就是感應道交。因為彼此都互相的憶念,所以就會出現很多色聲香味觸法的影像出現。所以我們講到憶念,就有所謂淺深的差別。你對佛陀的憶念是淺,那不保證今生可以見佛;那你對佛陀的憶念相當的深,那這個就是決定性了。我們再看下一段: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憶念這當中,我們最主要的是講到對佛陀的憶念,《本經》的念佛三昧,所要感應的,我們講能應的是佛陀的本願功德,佛陀的清淨法身,有很多很多的本願功德力,等待我們去感應。我們現在要做的重點,就是能感自力這一部分。能感這一部分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我們能念的心必須具足自性功德力,要有一種很真誠的憶念的心;第二個、你所憶念的法,是名號的功德,這樣子才能構成感應道交。這樣子,大家就質疑:那現在我很想要跟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跟他的四十八願感應?這個時候你要具足兩個條件:

第一個、你能念的心要特別的強,你必須把對阿彌陀佛的憶念,在生命當中我們不可能只有一個憶念,你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希望,但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在你的心中,必須是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你那個能念的心要特別的強。

第二個、你所念的法也很重要,你說我想跟阿彌陀佛感應,但是我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這樣子的感應就間接了。因為你憶念某甲,你卻稱念某乙的名號,這樣子就是一種間接的力量,當然也是可以感應,但是這樣的力量就間接了。所以我們看,能感的是你內心真誠的力量,第二個是所念的名號,這兩個要加起來。

在清朝有一個老婦人,年輕的時候跟他先生兩個很努力的工作,創下了一番大事業,他先生因為太勞累了,後來生病死掉了,所以這個老婦人就獨自撐起家業。年紀大了以後,她覺得生命無常,就去聽聞佛法、學習佛法,後來親近道源老和尚。道源老和尚開示說:你現在年紀太大了,修什麼止觀都沒有用,你就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就好。道源老和尚又開示說:念佛的法門,最重要的就是要達到一心不亂,你就成功了。這個老婦人就以一心不亂為他的目標,整天的念佛,後來念了一段時間以後,她覺得功夫不得力,沒有辦法一心不亂。她就請教她的老師說:我實在沒有辦法達到一心不亂,念佛的時候夾雜著很多的妄想,不能專心的憶念。

道源老和尚說:你嘴巴念佛,但是你心裡沒有真實的皈依。你看,你念佛的時候,你家裡發生什麼事情,你還是一樣放不下。你念佛的時候看到兒孫,你也是生起貪戀愛著之心,你哪裡是真正的在憶念呢?你憶念的所緣境太複雜了!這個婦人聽了以後,就生起了慚愧心,後來給自己封一個外號叫百不管婦人,什麼事都不管了,真心的放下。

這個時候,她看到事情,以百不管、隨它去來自我勉勵,果然沒有多久就成就一心不亂。她大概念了半年以後,成就一心不亂,她要臨終之前,還跑去跟道源老和尚告假,說:感謝您對我的開示。我當初在修行的時候障礙沒有辦法突破,您幫我解開了。她跟老和尚告假回去以後,沒有多久就安然往生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如果有志於跟彌陀的功德感應道交,你必須要把對阿彌陀佛的憶念,當做你對整個法界憶念最重要的力量。這個就是我們講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個地方講到憶念的觀念。

丙三、合喻顯示深益

這個憶念到底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講到這個憶念,這個感應的功德。我們看經文: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好,我們看消文的地方: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前面是講到憶念的理論,這以下講到方法。身為一個眾生,假設我們像一個兒子憶念母親的心情來憶佛、念佛,這個憶佛跟念佛這個地方就是整個修學念佛三昧的重點,我們先看批註的地方: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我們憶念佛陀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用憶佛的,第二個是用念佛的。這個憶佛就是繫心佛境,恆審思量;念佛是注心一境,係緣不散。這個憶佛它的所觀境比較廣大,整個佛陀依正二報的功德,都是我們憶念的對像,我們對這個對像是恆審思量,他是要觀察思惟的,所以憶佛就是一種觀想,它是觀的部分。說我現在雖然沒有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但是我想到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有種種鳥類的說法、有種種的宮殿,對這樣的法生起好樂之心,這個就是在憶佛,就是你只要是憶念佛陀所有的正報、依報的莊嚴,這個都是憶佛,這一部分是屬於觀想的部分。

其次,念佛就是比較專注了,注心一境,係緣不散。前面的所緣境是佛境,這個地方念佛的所緣境是一個境,就是佛號,這個時候心於佛號是無分別住,不能想像的,這是止的部分。所以圓瑛法師在批註《念佛圓通章》,他說:憶佛之法是屬於暫念,暫念的法門,是暫時的,你不能憶佛太久,因為觀想是耗神;念佛的法門是常念的法門,你經常能夠去念佛的。總而言之,憶念有包括憶跟念,我們對佛菩薩有時候是憶佛的,有時候是念佛的。這個是講到念佛的因地,我們再看下面。

他的果地功德呢?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或者是在現生,或者是在來生。你憶佛、念佛有兩個特殊的功德:第一個、你能夠見佛;第二個、你可以成佛。見佛當然是見到外面的佛,成佛是見到你內心的佛。我們看第一個見到他佛: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你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憶念他的聖號,你不斷的產生這樣的訊息,你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在來生,就能夠跟阿彌陀佛產生一個見,這個見就是包括了見聞覺知,就跟他相應在一起了,相應以後,你就不離開佛陀了,得到佛陀的加持。長時間以後,你甚至於可以不假其他的方便,你慢慢的就能夠心意開通,成就圓通。

所以前面的必定見佛是見到他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你從念佛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慢慢的迴光返照,也見到了自性佛,這個就是憶佛、念佛的好處。關於這一點,我們看這個見佛跟成佛的內涵,我們先看必定見佛: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這個見佛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現生的見佛,第二個是來生的見佛。在現生的見佛,有三種的可能性:第一個夢中,第二個定中,第三個臨終。我們看夢中的出處:《法華經》云:若於夢中,見諸如來。我們如果是在今生見佛,絕大部分是在夢中,除非你成就禪定。在資糧位的菩薩憶佛、念佛,能夠見佛的,絕大部分是在夢中。

我們也講一個夢中見佛實際的公案,在《念佛感應見聞錄》當中講到一個台中蓮社的居士,叫李水錦居士。這個李水錦居士年輕的時候就受了菩薩戒,很虔誠的念佛,念到八十歲的時候得到肝癌,這個時候他找遍所有的醫生,醫生都覺得這個沒有辦法了,你準備回去處理後事了。這個人的行力很強,他雖然得到肝癌,他每天的早課、晚課還是忍痛起來拜佛、念佛。有一天早課起來拜佛的時候,他實在是痛得受不了,體力不支了,就在這個蒲團拜下去的時候睡著了。

睡著以後,就夢到阿彌陀佛現身──三十二相、放大光明。阿彌陀佛說:你不要緊張,醫生沒有辦法開刀,明天晚上我來幫你開刀。這個時候,李水錦居士醒過來,哎喲,他知道有這件事情。到第二天晚上他睡覺的時候,果然阿彌陀佛現身為他開刀,他的子孫睡在隔壁寮房,都還聽到剪刀的聲音。他就看到阿彌陀佛親自用刀子,切開他的身體,拿出很多黑色的血。從那一次睡醒以後,身體就慢慢好轉,一個月以後再去檢察,整個癌細胞完全康復。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就叫做夢中見佛。所以我們沒有成就禪定的人,大部分都是夢中見佛。

我們看定中,《大集經》云:至七七日,現身見佛。這個現身見佛就比較困難了,這是在定中見佛。這個慧遠大師在一生當中,有三次在定中見佛,到了第三次的時候,他看到的阿彌陀佛是遍滿在虛空當中現身。那個時候阿彌陀佛跟他開示,他就知道他的時間快到了,所以他在第三次見佛以後,就準備後事了。

第三種是臨終見佛,這個最重要了,《彌陀要解》云: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我們從念佛的角度,當然重點在臨終的接引,就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因為我們平常不斷的憶佛、念佛,臨終的時候現身,對我們開示慰導、光明攝受,使令我們能夠保持正念。這個是講到見佛,你不斷的去憶念佛陀、觀想佛陀,他的功德在現生當中有夢中見佛、定中見佛、臨終見佛。

這個地方有個觀念我要說明一下。憶佛、念佛可以見佛是事實,但是你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就東張西望看佛陀是不是現前(哈哈)。很多人就是不重視因地,他重視他的結果,其實這樣子,印光大師說很容易著魔的。就是說,感應道交它的重點,簡單來說有四個字,你要記住四個字──莫向外求。你要是向外求,我看你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這種攀緣心,所有的首楞嚴王三昧,第一個對治的就是攀緣心。所以印光大師說:念佛的重點在於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水到渠成,你念佛的時候自然出現。所以我希望我們在感應道交的時候,你要抓住這個重點──莫向外求。

好,我們再看下一個,當來見佛,這個是講來生,前面見佛是講今生。決定往生所念的佛土,見彼世界之佛。你不斷的憶念他,就往生到他方的國土去,假設你是念阿彌陀佛,你就到淨土去見到阿彌陀佛。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運十方供佛。你剛開始見一尊佛,可是你到了那個淨土以後,你成就了神足通,就能夠見到十方佛。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很妙,你剛開始是見一尊佛,但是你最後見到的是十方佛。下面這一段錯了一個字,至無明斷盡,至就是乃至的至。至無明斷盡,轉識成智,自性圓覺。前面的見佛,都是你修學過程的一種加持力,見到他佛,你見到阿彌陀佛,當然他就為你說法,你照著那個法義去思惟觀察,就轉識成智,就見到你自性清淨心裡面的圓滿覺性的佛,那你自己就成就了法身菩薩。

這個憶佛跟念佛的修行,我們說明一下。憶佛是一種觀想,重點在信願的培養;念佛在持名,成就一種三昧、專注。如果是我們平常個人的用功,你看打佛七的時候,你要先念佛,先成就止、寂靜的力量,然後再觀想。但是你遇到臨命終的人,處理就不是這樣。諸位我們身為一個法師,很多機會會接觸到臨命終人,而這個也是他一生的關鍵。

那你今天有這個因緣跟他接觸,他的成敗就是看你怎麼去引導他,他這個時候的心念是散亂的,他這個叫做胡思亂想,很多的憶念。你怎麼把他的憶念集中起來,這就是一個善知識的責任。他現在肯定有很多憶念,想他色身的敗壞、家庭眷屬、財富,他心中有無量無邊的憶念,這個時候你直接念佛是沒有效果的。這個時候,一個有經驗的人,是先讓他憶佛,不是念佛,是先憶佛,像印光大師講的:剛開始先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他這個時候心思散亂,你要把娑婆世界的苦、空、無常講出來,先破壞他虛妄的憶念;然後再講淨土的真實功德,把他的憶念集中到淨土上面;然後大家再輪班念佛以助淨念,先開導,再念佛。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說你去的時候,大家已經念了一段時間了,他的心已經集中了,你就不要開示了。所以這個憶佛跟念佛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要去調配,一個是著重在觀想的信願,一個是著重在專注的持名。但是總而言之,憶佛的時間不能太長,念佛的時間可以長。所以圓瑛法師說:憶佛是暫念,念佛是常念。

這個地方講到見佛,我們再看成佛: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自得心開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現前心開─多劫業識,消融至極,心豁然開。什麼叫心開呢?就是我們多生多劫的業障,這個業就像烏雲一樣把我們障住了,障住以後,你不斷的憶念佛陀,佛陀是一個大光明的法界,就把這個烏雲給破壞了,把這個烏雲撥開以後,心豁然開,這個地方的心豁然開是講到消除罪障。

消除罪障的相貌,如果你曾經有一段長時間的拜懺,你就會有這種感覺:拜懺之前的心是粗重的、暗鈍的,你經過長時間的拜懺以後,你覺得心感到輕安,而且特別的明瞭。你看很多老菩薩,他不認識字的,但是他每天念佛,不斷的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他能夠把《無量壽經》完全背起來,就是他那個心,不像我們是暗鈍的,特別的靈敏,這個就是講現前心開。你把這個烏雲業障打開了,當然這個還是凡夫。

下一個就是聖人了,當來心開─但見彌陀,聞勝妙法,心豁然開。前面的心開,是講到你在憶佛、念佛的時候,得到佛陀的加持,消除了罪障,但是心中的有所得心是在的。你到了淨土以後,能夠聽聞大乘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時候心豁然開,把我執、法執全部消滅了,清淨心現前,那這個是轉凡成聖了。當然從淨土的角度,是來生的時候才真正的轉凡成聖,今生的是消除罪障。這個叫做自得心開。前面是見到外在的佛,這個地方是講到內心的受益。

這以下我們看譬喻。說是憶佛、念佛能夠見佛的這種情況,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一個做香的人,本來我們的色身是沒有香氣的,是臭穢的色身,但是你不斷跟香在一起,受到香的熏習,你身上就有一股很濃的香氣,你怎麼洗都洗不掉,這個香氣已經跟你的身體合為一體,這種叫做香光莊嚴。這個香古德解釋為佛陀的本願功德,光是佛陀光明的功德。你不斷的憶佛、念佛,能夠得到佛陀的本願功德來攝受你的內心,使令你心不顛倒;由佛陀光明的加持,來攝受我們的色身,使令我們色身遠離遮障,這種香光來莊嚴我們的身心,這個就是憶佛、念佛的好處。

憨山大師講到這個憶念的問題,我們作一個說明。憨山大師說:我們心中的憶念,其實是通十法界的。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到三惡道去?說一個人會到三惡道的總相,就是你不斷的憶念十惡的法──殺盜淫妄、貪瞋癡。如果你是用上品的心,來憶念上品的十惡,你的心特別的強,這件事情你非做不可,而且你這個十惡的法又是特別惡劣的法,那就是地獄了;你用中和的心,來憶念中品的十惡,餓鬼法界;你用緩和的心,來憶念下品的十惡,這個就是畜生法界,這個是講三惡道也是由憶念而出現。

另外,如果我憶念五戒、十善,我整天想的都是五戒、十善這個法用,用五戒、十善不斷來引導你自己,那你來生是人天法界;你如果是憶念六度,這個就是菩薩法界了;憶念四諦法門,就是聲聞法界;憶念十二因緣,就是緣覺法界了;那你憶佛、念佛,當然就是直接跟佛感應。

所以我們講,我們這一念心一動,其實就是一種憶念,你不是憶念三惡道,就是憶念人天;不是憶念人天,就是憶念二乘,要不然就是憶念菩薩。憨山大師說:如果從成佛的角度,憶佛、念佛是最直捷了當。我們凡夫不可能無念,你說我現在開始都不要憶念,做不到,因為你念頭一定要動的,有動一定要憶念。所以這個地方憶佛念佛,就是我們如何把我們這個憶念的力量慢慢的集中,把它導向一個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