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己二、仰仗佛力 分五:庚一、聞名得福願;庚二、常修梵行願;庚三、修行具德願;庚四、清淨解脫願;庚五、聞名不退願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我們看己二的仰仗佛力 —— 彌陀大願必定救拔。

在我們大乘的傳承當中,淨土宗的念佛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因為一般的聖道門的修行是單向式的修行,而淨土宗是一種雙向式的修行。

什麼叫單向式呢?就是我們在面對我們的生命的時候,不管是面對外在的業力,還是面對心中的妄想,只有一種力量,叫作心靈的力量。我們必須靠心力去修習種種的波羅蜜,來消除我們的障礙,來成就我們的功德。所以,你的心力釋放出去以後,這個心靈的力量直接就表現在你的果報上,就一種力量。你釋放多大的心力,你的果報就顯現什麼樣的水平出來。

淨土宗不是這樣子的,淨土宗的修行是兩種力量的結合,是內有心力,外有佛力。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你的生命出現了兩種力量:第一個,來自於你心靈的皈依;第二個,彌陀的大願的結合。所謂的心力啟動佛力,佛力加持心力。所以,念佛的人,心力釋放出去的時候,它表現出來的你生命的功德,是經過一種彌陀本願的轉換。就是說,你的心力出去,它不是直接出現你的功德,而是先到彌陀的本願那邊去了。我們的心是先去彌陀的本願,然後得到彌陀功德的加持回饋,然後再反應到我們的果報上去。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受用的功德其實不是你自己創造的,你只是釋放一種力量去把彌陀的功德啟動起來,然後那個功德再跑到你的身上。這哪是你創造的呢?我們只做了一件事情,叫作「轉他成自」。我們只是把佛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包括你今生的消業障,包括你臨終的往生,都不是你心靈的力量。你只是成功地跟彌陀感應道交而已。

所以,聖道門的修學跟淨土門的修學,兩個核心思想是不一樣的。聖道門的思想重在斷惑證真,這叫各憑本事,那叫一步一腳印。你有多大的本事,它就直接顯現在你的功德上,一點都不能夠增加,也不能減少的。彌陀的本願就不一樣了,你本事再大,如果方法錯誤,你就沒有效果,因為淨土宗不是你自己心力的顯現,是你得要啟動彌陀的功德。

所以,淨土宗的方法就變成很重要了,因為你不是把自己的力量直接顯現在你的功德,而只是用你的力量去啟動彌陀的功德,然後再轉換成你的功德。一旦方法錯誤,你不能啟動彌陀的功德,淨土宗就叫作失敗。

所以,修淨土宗的人,你最好早一點清楚什麼叫「感應道交」,否則你念的佛號都是事倍功半。你的力氣再大,你不得其門而入,這個佛號就沒有力量,因為淨土宗本來就不是你的力量。哪是你的力量?你有那個本事到淨土去嗎?十萬億佛土,你去得了嗎?所以諸位!一定要找到打開彌陀功德的門,你才能夠得其門而入。所以,淨土宗的人,你要念佛之前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情,什麼叫作「感應道交」。你最好早一點知道這件事情,你才不會盲修瞎煉。

感應道交,講得最詳細的就是《觀經》的一句話。這句話你懂了,你大該就知道什麼叫感應道交了。《觀經》上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個地方講到兩件事情。你要談感應道交,你先談談佛陀是怎麼回事。就是說,你今天要啟動彌陀的功德,彌陀的功德是怎麼回事呢?「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佛陀的功德是大自在的。什麼叫法界身?以諸法為身,所以佛陀的功德是遍滿的,「佛為法王,於法自在」,這個是他的自受用。

但是諸位,你別忘了下面那一句話,下面這句話對我們凡夫太重要——「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句話講了兩個重點:第一個,佛陀的功德既然能夠入我們的身心世界,表示佛陀的功德是有他受用。他的確有能力救拔我們,這是事實。我們看《阿含經》,我們看不出阿羅漢的功德能夠跟我們分享,不可能。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沒有發菩提心,他沒有把這個「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放到他每一個修持當中,所以他得到果報的時候也就能夠自受用。佛陀在因地修佈施的時候,他為一切眾生佈施,他為一切眾生持戒。他每一個因地的法都帶有眾生,所以他果報現前的時候,「如來現起他受用」,他的功德就能夠跟一切眾生分享。

但是,你別忘了一句話,「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分享,那就落入了因緣所生法了。我再講一次,佛陀的功德是非因緣所生法,他是超越因緣的,他哪有什麼障礙呢?他今天要變成一隻牛就變一隻牛,要變成一隻馬就變一隻馬,「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是,當佛陀的功德要輸送到我們的生命的時候,那就必須要遵守因緣所生法的規則,就是說他的自在力就消失了,那麼這個時候就由眾生的念想來決定了。

就是說,佛陀不能夠說,我要給你多少就多少。不是!當它變成眾生的功德的時候,那就由眾生決定了,就是由眾生的心想來決定佛陀給你多少功德了。因為這個就是因緣所生的軌則,佛陀也必須遵循。

所以結論,「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當你的心態是什麼程度的時候,你就出現什麼功德。你如果「是心作娑婆」,那「是心是娑婆」。所以諸位!當你提起佛號的時候,重點不在於佛號,重點是:你是怎麼想的,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帶動這個佛號!這個是關鍵。你的因地發心,你啟動佛號當初的想法是怎麼回事,這影響到佛號的去處。它可能往娑婆世界跑,當然它也可能往極樂世界跑。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念佛人分成兩類:

第一種人,為了現世的安樂而念佛。「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很多人念佛,平常都是為了今生的安樂:我今生有障礙,我沒法處理,我至誠懇切,一心歸命,把彌陀的本願給啟動起來。所以,很多人念佛,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創造諸多的感應。你看淨土宗的感應裡面,平時的感應可以寫好幾大本,因為他問題不難。因為這種心態每一個人都有,你想離苦得樂,我也想離苦得樂,他也想離苦得樂,這種心態不必要學習。「追求安樂此心同」,連畜生都知道離苦得樂,它都知道去追求食物、追求洞穴。離苦得樂是人的本性。所以,你一直用本性的離苦得樂來念佛,那你得到的是彌陀的「糖果」,因為你的心理的水平就這麼回事!所以,這種平時的感應道交,所謂的破除業障,這一塊不難。

但是問題來了,淨土宗難就難在這個佛號要能夠超越生死,要過生死關。所以你看,往生的感應在淨土宗數目太少了,平時的感應太多了,因為淨土宗大家不重視心靈的栽培。我們淨土宗最大的盲點,就是你根本不在乎心理素質的提升,也就是佛號的檔次念得都不高。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這個佛號要能夠把你念到了生脫死,最低的標準叫作「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個是我們最低標準,而不是離苦得樂。

我們昨天也花了很多時間來談這兩個概念。「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什麼概念呢?善導大師用兩種信仰、三種心態來解釋。

什麼叫兩種信仰?

第一個,你相信自己「業障深重,求出無門」。

如果你要把今天的佛號操作成了生死的佛號,而不只是離苦得樂的佛號,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最好先了解自己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般人對佛號不能夠通身靠倒,答案很簡單,就是你高估了你自己。你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看到自己會拜佛,看到自己會念佛,看到自己會佈施、持戒,但是你忽略了你邪惡的一面——業障深重。我們今生的美好一面只是生命的一個水泡,這個水泡也像那個大海,很多的污泥都是潛伏在裡面,隨時要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首先要看到自己生命的全部:原來我們無量劫來累積很多的生死業力,而這個業力已經沒法處理了。這個很關鍵。「業障深重,求出無門」,這是你對自己的一種覺悟。

第二個,「彌陀大願,決定救拔」。

這兩種信仰就開出三種心態。就是說,臨終的時候以什麼樣的心態念佛,能夠啟動十八願,把阿彌陀佛給感應出來?為什麼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念佛,念了半天佛陀沒有來?為什麼有些人他造了這麼多的五逆罪業,臨終還業障現前,他就念了幾聲佛號,就能夠使令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為什麼?因為他的心態到位。

基本上,有三種心態是很重要:

第一個,怖畏生死。他必須對生死輪迴有一定程度的厭離跟怖畏。我想,你沒有了生死的決心,這個佛號就沒有辦法了生死,因為你的心態決定了佛號的狀態。你要看到無常,看到苦諦,看到輪迴的過失。

輪迴的過失,我個人覺得,最可怕的不是因為它給我們痛苦,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輪迴沒有結束的一天,這個最可怕。我們日常生活裡面的痛苦都有結束的一天,你生了一場病,幾個月或者是幾年就好了。日常生活的痛苦會給你希望,但輪迴沒有給你希望。輪迴你不解決,你永遠都出不去,它自己不會消失掉的。所以,輪迴的痛苦,反正你遲早要處理!你要有本事跟它耗,生死輪迴就跟你耗下去。等到有一天,你痛苦了、知道怕了,你還得處理。這件事情晚處理不如早處理。

所以,你對輪迴的觀照就是,你反正得處理,因為沒有人會幫你處理。你把它放著,不管它,那你就生生世世地深受老病死的折磨。所以你要知道,輪迴的可怕來自於它是一種無止盡的折磨,這個才可怕,它沒有結束的一天。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開始怖畏,這件事情你該是處理的時候,今生是時候該處理了。

從這個處理當中產生第二個思想:放棄主宰。放棄主宰是成敗的關鍵。

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要往生必須有個條件,叫作「帶業」往生,你必須把業打包起來才能夠往生。如果這個業沒辦法打包,它是一種活動的狀態,那對不起,佛陀也沒辦法。佛陀只能夠做一些有條件的救拔,他不能夠做無條件的救拔。很多人解釋佛力的時候,把這個佛力解釋成有自性的,就是佛陀可以沒有因緣地救拔你。你違背了感應道交的思想!「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個地方明明就講到,眾生的思想是主導佛力的強弱的。所以,你今天要跨越生死,就必須讓生死業力沉澱下來。生死業力的轉盤,你不能把它轉動起來,你必須對生死輪迴完全放棄。

我想,我們凡夫做了兩件錯事,非常嚴重:第一個就是去造業。當然,這個過去就過去了。第二件事情,你是把業力再激發起來。第二個錯更糟糕。

就是說,我們現在臨命終,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告訴自己,哎呀,那個時候不要造業多好!這個已經過去了,關鍵是現在。第一件錯誤不可彌補,說你不再造業,不可能,已經造了。你現在要做的只是第二件事情,你不要啟動業力。你的前面很多地雷,但是你可以不去碰觸它。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帶業往生。不是說他沒有業力。誰沒有個業力?他帶業往生,他是成功地閃過業力,他能夠正確地操作他的心態,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動,把身心放空,不執著心中的妄想跟念想,把妄想放掉。有妄想,但是無住。我們平常很想主宰我們的生命,當然,我們其實就是主宰自己的妄想。我們喜歡執著妄想,希望把妄想在日常生活表現出來,這種概念到臨終是非常要命的。

其實按照佛陀的說法,生命是不能主宰的。但是有些人,特別是福報大的人,他覺得,欸,我為什麼不能主宰呢?我現在要買一個房子,我就可以買一個房子;我喜歡買什麼車子,我就可以讓它如願啊!那不是你能夠主宰,那是因為你有善業力。諸位!你能夠心想事成,不是你能夠掌握生命,是善業滿你的願。你福報享盡,你試試!你把福報花完的時候,你有本事再來主宰你的生命看看?你一杯水都喝不下去!所以,生命本來就不能主宰,而我們去主宰,就弄得自己很多痛苦,弄得自己業障深重。你啟動無邊無際的業力!

其實我們平心而論,你放棄生命的主宰,對你一點損失都沒有,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你的,它本來就不是你的。我們一個人有錯覺,就說,我人生能夠這麼成功,是因為我做了很多的主宰,我打了很多妄想,我做了很多的追求。你今天如果沒有福報,你試試!世界上追求的人多了去了!那哪是你追求來的呢?生命是求來的嗎?生命的福報是修來的,那是你前生修來的!哪是你今生求來的?如果生命能夠求來,那因果思想就全部推翻了。

所以諸位!你首先要知道一個概念,放棄主宰,對你一點損失都沒有,但是對你有大好處,你可以讓業力沉澱下來,你可以把業帶走。就是說,沒錯,我的確業障深重,但是我有本事讓業力沉澱,我能夠讓業力不干擾我往生。關鍵在哪裡呢?放棄主宰!這是整個往生的非常核心的思想,重點在這兒。往生的人必須要想方法,讓抗拒你往生的、在向後面拉扯你的生死業力降到最低,然後你才有資格談一心歸命,把願力發動出來。走不出生死業力,你怎麼面對彌陀的光明呢?你連基本的業力都走不出來,阿彌陀佛在門外等你,你這個門邁不出來,彌陀本願也沒辦法。阿彌陀佛沒有來之前你就被業帶走了。

所以諸位!臨命終人什麼叫心不貪戀?什麼叫作意不顛倒?什麼叫正念分明?這三句話只有一句話,就是放棄主宰!這句話做到了,三句話都到位了。就是,我對未來沒有任何念想,我沒有意見,我全部交給佛陀來主導。當你提起佛號的時候,心中雖有妄想,但是你心中已經無所住。妄想打它的,你的心跟妄想開始脫鉤了,不隨妄轉。不隨妄轉的時候,你的業力就開始沉澱了。就這麼回事。

善導大師的慈悲智慧,他為什麼告訴你,你業障深重,你自己沒法處理你的生死?就在這裡了。就是你不要自己自作聰明瞭。我們無量劫來,每一次都想掌握自己的生命,就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業障深重。意思是說,是我們主動去攪動業力的。現在我們不能夠說業力繫縛我們,說難聽一點,是我們去惹業力的。諸位!首先你要知道一個問題,業力再怎麼可怕,它沒辦法主動攻擊你。你要永遠知道,地雷再怎麼可怕,地雷不會自動爆炸的。你不惹它,它不會爆炸。所以,處理生死業力,最簡單就是放下。業力不能處理!你永遠要知道,你越處理越糟糕。我們以前就是要去處理業力,結果搞得自己業障深重。其實處理業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你別處理,因為你根本沒法處理。這個水這麼多污泥,你不要去攪動它就是最好的處理了。

所以你看,所有往生人的相貌,他的心都是非常寂靜的。他的心寂靜,表示這個人已經對生命完全放下了,這樣才可能往生。這個往生的相貌,臉看起來他根本就不能有一種有所得的攀緣心。你臨終的時候,你的相貌只要出現「仁者心動」,你念頭開始動了,那你不會往生了。你業力開始在攪動,你怎麼往生呢?你業沒辦法帶!帶業,所以能夠往生;你業沒辦法帶,你怎麼往生呢?你看到哪一個人業力很熾盛往生了嗎?不可能!業要沉澱,你的心要先放下,這是基本概念。

所以善導大師的整個皈依的思想,在第二句話,「怖畏生死」。

稍微有一點智慧的人也會看到生死的過失,對阿彌陀佛的功德「一心歸命」,這個問題也不難,所以,善導大師的核心思想,所謂「順從本願」。什麼叫順從本願呢?我認為重點在第二個,放棄對你生命的主宰。你不要再主宰了!你生生世世都想主宰,搞到你現在「業障深重,求出無門」。你把身心放空,把生命交給佛陀。你交給佛陀,一定比你自己主宰好多了。所以善導大師這種皈依式的念佛,就是放下對生命的主宰,把生命全部交給佛陀,那麼這個時候就帶業往生了。就這個概念。

所以,我們的心態準備就變得很重要了。就是說,淨土宗是一種雙向的念佛,我們的心去激發彌陀的本願,彌陀的本願再回饋給我們。所以說佛陀是扮演被動的角色,你的心釋放一個什麼樣的信息是關鍵了。反正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圓滿的,他四十八願,他給你什麼樣的回饋,在於你釋放什麼樣的信息出去。所以我們要釋放三種信息:第一個,怖畏生死;第二個,放下主宰;第三個,一心歸命

怖畏生死、放下主宰,這個我們上一堂課也講了很多了。我們今天來談一談什麼叫「一心歸命」,來看看這個思想。我們今天要皈依彌陀,當然要首先了解彌陀的功德有哪些。

彌陀的功德,基本上四十八願,我們分成三大類:第一個講到未往生的功德;第二個是已經往生,你是怎麼樣受用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已往生的功德;第三個講臨終接引的功德,比方說十八願、十九願。已往生的功德,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到了《往生篇》再來詳細地談一談怎麼樣欣求極樂。我們現在來談一談「未往生」。

什麼叫未往生呢?有兩種情況:

首先,因為你死亡還沒到來,但是你的心態已經準備好了,在死亡到來之前,你也會得到一些未往生之前的功德,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什麼叫未往生呢?就是你做好了準備,但是你臨終的時候遇到障礙,遇到一些逆緣的刺激,結果你沒往生。你盡管沒往生,這個佛號也沒有完全白費。你在沒有往生之前,佛號會陪伴你,會給你某一部分的加持力,就是未往生之前的功德。

透過這個功德,我們對佛陀的功德有所了解,他當初為什麼叫作全盤的規劃。

在「未往生」的功德當中,我們提出了五點來做一個綱要的認識。

庚一、聞名得福願(四十三)

第一個,我們看「聞名得福願」。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 爾者,不取正覺。

彌陀的本願,在因地叫作願力,因為因地就要發願。但是他經過長時間的積功累德,成佛以後,這個就不是願力了,這叫作功德莊嚴,這是真實的功德力。你這個願已經滿了,已經有資糧力把它滿願了。我們來看看這個已經圓滿的願力,就是真的有加持力的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這個「他方國土」當然不是指西方淨土,就是他不是在西方淨土。發了菩提心、行菩薩道的這個菩薩眾,「聞我名字」。這個「聞我名字」是什麼意思呢?古德解釋說,這個地方有聞跟持:聽聞名號,心生歡喜;念念相續,受持不失。它有聽聞歡喜、受持不失這兩種概念。也就是說,他念這個佛號,他都有一種皈依歡喜的心,而且佛號在他的心中也不是點狀,他某種程度對佛號的操作,能夠「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

那麼,這個人經過這個佛號的身口意的熏習,有什麼好處呢?「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個尊貴家有三種解釋:第一個,有權力;第二個,有學問;第三個,有財富。也就是說,這個就是一種人天的資糧,他受到一種廣大的資糧力,受到人天的恭敬尊重。

這個尊貴家,行菩薩道是很重要。佛陀本來就警告菩薩,你不能墮入卑賤的果報。所以你看佛陀,為什麼六波羅蜜先修佈施?佛陀說為什麼先修佈施呢?讓你這個菩薩莊嚴,人家對你有恭敬心,你再弘揚佛法,人家容易生起信仰。

從聖道門的角度,尊貴身叫作自力壯嚴。你必須透過佈施成就福報,透過持戒成就尊貴,透過忍辱成就莊嚴。所以,按照聖道門的單向修學心地法門來說,這個尊貴身是三種法的結合,佈施、持戒、忍辱三個法門的結合,然後,啪,出現了尊貴身。但是這個地方不是這個意思,他不是自力莊嚴,他叫他力莊嚴。這種尊貴身是透過一種對彌陀的憶念,去啟動彌陀的這個願力以後,佛陀對他的加持回饋。這個地方的尊貴身偏重在他力莊嚴。

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的確是尊貴身。我們舉個例子,比方說懺公師父。當然,每一個菩薩都有他不可思議的地方。菩提心、空正見,這個是無形的功德,但是從身相來看,懺公師父的確有不可思議的攝受力。

舉個例子,過去台北有幾個做生意的,到蓮因寺去參觀。他們也沒有學佛,他們只是來參觀的。結果,突然間看到懺公師父從寮房走到大殿的時候,他們三個做生意的居士就情不自禁地,看到懺公師父就拜下去了,情不自禁地。尊貴!

當然,當我們出現一個果報的時候,我們世間人就是傻傻地看果報。有智慧的人看到,欸,他到底是怎麼修來的?我們重視他的因地。後來我發覺,懺公師父他老人家特別喜歡拜佛。他要去坐火車的時候,還有十分鐘,欸,我再拜幾拜!有時候一拜就把火車給耽誤了。當然重點不是他拜幾拜,表示他的心態,心心有這種憶佛的想法。你想想看,你還有十分鐘你會去拜佛嗎?你也不會去拜佛,對不對?所以他這個十分鐘會去拜佛,表示他這種心態——聞我名字,聽聞名號,受持。就是說,他把憶佛念佛當作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心中有佛。

心中有佛的時候,是怎麼回事呢?「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諸位!佛號進入你的心中,它不會空過,它會釋放香氣。就是說,沒錯,你的內心沒有香氣,但是你經常把佛放在心中,它就是不斷地熏,最後你也有香氣了。沾到什麼香氣呢?生尊貴身。所以你看喜歡拜佛、喜歡念佛的人,比那些不喜歡念佛、完全走自力的禪宗人……當然,內心的心地法門我們不予評論,因為這個無相的功德很難講,但是從有相的因緣來說,憶佛念佛的人真的比較尊貴。不是他修來的,是彌陀本願攝受。所以從這個願可以看得出來,從現實生活我們也可以感覺到這個願的存在。當然,這個是人天福報。

庚二、常修梵行願(三十六)

我們來看看,當我們把佛號在心中不斷轉的時候,有沒有更高等的東西?比方說,出世的解脫。我們看第二個,常修梵行。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 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是彌陀的其中一個願,常修梵行願。說,我成佛以後,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在諸佛世界的這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們(這個菩薩偏重在凡位的菩薩),那麼這個凡位的菩薩他做什麼事?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叫「聞我名字」。也是一樣,他聽聞以後,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觀想、皈依。

這個佛號在他的身口意長時間地運轉以後,會留下什麼功能呢?「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梵行,就是出離心最基本的一種表現,就是他對世間的五欲慢慢地淡薄。這個地方「常修梵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如果這個人功夫深,他兼修四念處,那麼這個時候他再操作佛號表現出的常修梵行,就是這個人會完全離欲,對世間快樂的五欲很自然地就沒什麼興趣了,就是功夫深。對於一個初學者的話,「常修梵行」指的是什麼呢?雖有五欲的現行,但是他做完以後,他會有一種增上慚愧,他心中會有一種抗拒的力量出現。就是說,雖然他沒辦法完全把這個慾望的煩惱消滅,但是他的那種抗拒力量已經出來了。為什麼?他有慚愧心了,事後增上慚愧。

這就看得出來,佛號在他心中已經釋放一種力量,叫作出世的常修梵行的善根。這個是講出世間的解脫。

庚三、修行具德願(四十四)

我們看第三。第三就進入大乘福慧的兩種資糧,菩薩道。作為一個菩薩道的人,他如果兼修佛號,對他有什麼加持力呢?我們看第三,修行具德願。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 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們解釋一下。就是「設我得佛」,在「他方國土」,非西方淨土的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聞我名字」,他做了兩件事:第一個,他身口意受持佛號;第二個,「歡喜踴躍,修菩薩行」。一方面他受持佛號,一方面他有做一些義工,主動積極地積集很多的資糧。

那麼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具足德本是什麼意思?蓮池大師說,這個「具足德本」,就是心想事成這種大福德境界。福報差的人,他的福報要透過追求,這個人福報的力量薄弱;福報大的人他不要求,他是用想的就出現了,心想事成。

我舉個例子,這是我自己親身看到的例子。我一九八七年讀佛學院,讀了三年。八七年的時候,有個班上同學跟我是師兄弟。其實剛出家的時候他的智慧並不是很高,福報力也一般般,但他很有善根。我們讀佛學院的時候課程很累,早上上課,下午也上課,晚上又做晚課。他老人家呢,他發願,他發願在讀佛學院的三年,每一天要拜三千拜阿彌陀佛,而且他課還得照上。每天三千拜,這三年就三百萬拜了。

那怎麼拜呢?他上課也不能少上,他就只好提前起床,所以他有時候兩點鐘起床開始拜,拜到我們三點半打板。我們冬天的時候三點半打板,大家穿著厚厚的棉襖,就像披個棉被起來。他老人家兩點拜的時候拜到滿身是汗,穿了一個薄薄的短衣,在刺激我們。所以我們打板的說,啊,你這麼早起床,乾脆打板就給你打好了,反正你三點半的時候順便打個板吧。好吧,我就打吧!所以他一打板的時候,我們就看到,哦,看他一直拜得滿身大汗的。

一年過去以後沒發生什麼事兒。到第二年的時候,他跟我講一件事。他說,界兄,我現在也不能打妄想。我說怎麼回事?他說,我現在想什麼事,這件事就會出現。比方說我那個時候杯子破了一個洞,心想要有一個新杯子該多好!結果有一個居士莫名其妙就送來一個杯子。他說我衣服破了,要有一件新衣服該多好!就有人送他一件衣服。心想事成!

但是諸位你想,他在讀佛學院的時候,他就住我隔壁寮房,他也沒佈施,也沒持戒,什麼事也沒做,他只做了一件事情——憶佛、念佛、拜佛,就能夠拜出心想事成。那你解釋看看,諸法因緣生,這什麼因緣?當然不是他自己的心力去創造功德。我們只能夠說,他的心力去刺激彌陀的本願,得到彌陀本願的回饋跟攝受。他的一念虔誠皈依的心去啟動了彌陀本願,就是這個願,修行具德願。這個是我親自看到。

所以,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兼念佛號,對自己的資糧是有幫助的。

庚四、清淨解脫願

我們來看第四,清淨解脫願。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 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前面指的是大乘的福德資糧,這以下是指的大乘不可思議的智慧資糧。

說一個菩薩道的人,他在聽我名號的時候(按照合理的推論,這個人應該不完全只是「聞我名字」,他應該兼修大乘止觀)那麼這個時候「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

這個清淨解脫三昧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地方佛陀親自解釋,說什麼叫清淨解脫三昧?就是你的心住此三昧以後,「一發意頃」,就在一念之間,能夠「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是大乘的不可思議三昧,我舉一個例子。

在《維摩詰經》裡面,有一天,維摩詰居士在經行的時候,到了一個樹下,看到舍利弗尊者在打坐。他問舍利弗尊者說,尊者!你在幹什麼呢?尊者說我在打坐。他說,你是怎麼打坐的呢?舍利弗尊者說,我就是先把身體安坐,調飲食,調睡眠,調呼吸,然後再調心,調完以後再把心安坐。先把身安坐,心安坐,身心世界由粗到細,把這個詳細的過程跟居士說了一遍。這個居士聽了以後搖搖頭,說,你這個不是真正安坐。這個時候尊者舍利弗說,那這個不是安坐,什麼是安坐呢?維摩詰居士說,不起滅定而現威儀,是名安坐。不起滅定,就是說,如果你有一天內心安住滅盡定,同時又現出身口意的活動,這個是真實的安坐。

當然這句話對小乘的學者是打擊很大。在小乘的概念裡面,他的思想是二分法的:你要禪定,你就不能有活動;你要活動,你就得失去禪定。沒有人說在禪定當中又能夠現出威儀的活動,活動又能夠不失定意。

諸位!世間上只有大乘佛法是一種超越對立的中道思想,這個是大乘的三昧。你如果會讀大乘經典,你會發覺,大乘佛法的教法很少講一句話,除非他在對治你。一旦佛陀在顯第一義諦悉檀的時候,他一定是兩句話。佛陀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一定怎麼樣?「亦如日月不住空。」一定是這樣。他講「應無所住」,他一定會講「而生其心」,他一定是種 balanced,平衡的。

而這個法門是很難修行的,知道嗎?因為我們凡夫也好,二乘也好,是種對立的思考,要麼對,要麼錯;大乘佛法還一個非對非錯。我們要麼空,要麼有;大乘佛法有非空非有。你如果要走大乘佛法,你最好開始訓練雙向思考,一種平衡式的思考。當你講空性的時候,你要想它一定有妙用;而講妙用的時候,你要想它是離相、空性的。

大乘佛法的思考永遠是平衡式的。這種平衡式的思考,如果說要從你自己的修行,你光是建立一個正確的知見都很難。你要能夠讓你的身口意超越對立,落入平等法界,你就要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何況你要把它表現出來?但是這個地方指的是彌陀本願攝受,你很快地就能夠「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這是一種身口意的造作,關鍵還是什麼呢?而不失定意!那這個就不可思議。

這是講大乘的善根,就是說,你這個中道的善根很快地就能夠上路,具足。

庚五、聞名不退願

我們看第五,聞名不退願。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在四十八願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這個願。我把它解釋一下。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這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他做了一個很重要的事,「聞我名字」。就是說,他曾經在佛堂,或者參加佛三的時候,用這句佛號,經過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嘆、意業的皈依,這個佛號在他的身口意轉過一遍以後,他的身口意跟一般人不太一樣了,他有一種不退轉的善根。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不退轉當然不是指的你自己的力量,它是一種增上緣。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增上緣,什麼叫增上緣力的不退轉。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老人家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他說,有一個老人家退休以後,覺得在家裡面待著沒啥意思,就放棄了家庭到僧團要求出家。按照佛陀聲聞戒的規矩,你不能隨便剃度一個人出家。他要沒善根,結果一天到晚在僧團裡面待著,空空地浪費信施。所以你得怎麼樣呢?觀察他有沒有善根。所以諸大阿羅漢就次第地觀察,發覺這個人八萬大劫都沒有栽培善根。也不可思議了,八萬大劫跟三寶都沒有結緣!所以對他說,你沒有善根出家,你時間空過了,請你回去吧。僧團就不要他。他很傷心,覺得僧寶都不要我了,就在精舍外面哭了。哭一哭,佛陀回來了。佛陀看到他就明知故問,你為什麼如此傷心呢?這個時候他就如是如是報告。佛陀就叫目犍連尊者,就強迫目犍連尊者:你把他剃了。目犍連尊者銜佛的慈命就把他剃度了。結果沒有多久,他竟然證得阿羅漢果了。

那麼諸大弟子就起疑惑了,說佛陀您不是說沒有善根不能出家嗎?他不能證阿羅漢果啊,他怎麼就能夠證阿羅漢果呢?佛陀說,你們阿羅漢的神通只有八萬大劫。他八萬大劫之前曾經是個樵夫,做樵夫的時候,有一次他遇到老虎(我們知道老虎跟豹最大的差別是什麼?豹會爬樹,老虎沒辦法爬樹),就趕緊跑到樹上去,他以為是安全的。結果老虎在下面一吼,他嚇了一跳,就念了一聲「南無佛」,這個時候跟三寶結下一個善緣。所以他在那邊哭的時候,佛陀就出現了。當然,我們在那邊哭佛陀不一定出現,這是因緣有淺深差別。

現在我們要說的一件事情,這個願好在哪裡?它能夠把佛號永久保存,這個很關鍵。就是說,其實他念南無佛的時候,他的心態有沒有到位?當然沒有到位。他有出離心嗎?沒有!他有菩提心嗎?也沒有!他有往生的心嗎?更沒有!所以他念這句佛號的時候,在當下沒有產生作用,對不對?但是你可以說他這個佛號白念了嗎?當然你說他白念也對。但是,它當下沒有起作用,不表示它以後不起作用。等到他想出家的時候,對不起,這個佛號就有作用了,佛號可以等待你!

就是說,你現在沒有善根,你這個佛號白念了,對不對?但是沒事,佛號先進入睡眠狀態,等到有一天你心理到位了,欸,這個佛號就有意思了,它就能夠招感釋迦牟尼佛的出現,它就能夠招感目犍連尊者為他剃度,它就能夠使令他今生成就阿羅漢道!所以,佛號還可以等你,等你成長。就是說,你現在不能把我啟動,沒事,我就陪著你成長,我就先進入睡眠狀態。等到你那念心到位的時候,這個佛號就能夠啟動了。還有這種功能,你想想看。

套一句蕅益大師說的:「譬如食少金剛,畢竟不消。」你把這個金剛吃進去,你的胃液沒有辦法消化它,所以金剛只能夠永久待在你的腸胃。那麼這個佛號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雖然你現在一天到晚攀緣,老想要主宰人生,把佛號念得亂七八糟的,結果你往生失敗了。往生失敗以後,你的人生就充滿不確定,隨著業力到了天上,佛號跟你到天上;你到了三惡道,佛號也跟你到三惡道。經過長時間的輪迴,你終於知道怕了,你想修行的時候,哦,這個佛號就有作用了!就是,當你準備好的時候,那些等待你的佛號也準備好了。這個願就這麼好,叫作畢竟不退,究竟不退。就是說,你雖然暫時沒辦法啟動,但是佛號會替你保留下來,等待你的成長。所以這個願它是有這麼一個好處,畢竟不消。

我們現在只看到佛陀的五個願,當然我們沒有看到四十八願的全部,但是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答案:阿彌陀佛設計四十八願是相當用心的,他可以滿足眾生所有的需求。你要安樂,有尊貴身;你要解脫,他有常修梵行;你要行菩薩道,他有這個不可思議的不起滅定而現威儀。作為阿彌陀佛,我們可以看到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就是說,阿彌陀佛你就別擔心了,你用不著擔心阿彌陀佛到底準備好沒有。你少操阿彌陀佛的心,你操自己的心就好了。感應道交是雙方準備,阿彌陀佛已經準備好了,你準備好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彌陀的功德是含攝整個大乘的五乘的功德。

戊三、會歸佛號

我們看最後,會歸佛號。

善導大師對淨土宗的貢獻是其他祖師不可取代的。他的貢獻來自於兩個:第一個,他提出了念佛的核心的心態,就是什麼樣的心態是最圓滿的念佛:「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開出了相信自己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相信彌陀大願決定救拔。他把這種順從本願的思想開展出來。第二個就是他強調持名,讓修行能夠快速成就。這是善導大師的第二貢獻。

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一)略開二宗

先看「略開二宗」。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四帖疏》—

我們看淨土宗的傳承,在善導大師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善導大師之前,其實在慧遠大師的時候,修觀想、觀像的很多。那麼為什麼到了善導大師開始強調持名?他要提出他的理由。

首先我們看,他說:「《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前面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談念佛的心態,因為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才有資格談所念的佛不可思議,眾生的心跟佛心之間都要雙方的準備。但是,做好準備還不夠,你必須有一個橋樑,就是說你的心有感應的力量。你的心有能感,佛陀有能應,但是你中間要搭起一個橋樑。畢竟我們眾生法界跟佛法界是有落差的,差了四個法界。所以,搭上一個橋樑,才能夠讓感應變成圓滿,不是只有心態準備而已,你必須有一個有相的橋樑。

那麼,這個橋樑有三種。我們解釋一下。

第一道橋樑叫作觀想念佛。觀想念佛就是說依文起觀。你沒有看到相狀,但是你從佛陀的經文,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八功德水中有蓮花,還放大光明。你從文字裡面依文起觀,這叫觀想念佛。

第二個,觀像念佛。觀像念佛,就是說你把佛像放在前面,你睜開眼睛去取佛像的相狀,然後閉住眼睛以後,你用自己的想像力把它在心中現出來。不清楚,再打開,再看,再取,直到你心中的影像像鏡子現出影像如此清楚,這個是觀像。

第三個就是持名。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所以搭上橋樑有三種情況,觀想、觀像、持名。

當然,善導大師意思就是說,從《觀經》來看,他認為觀佛三昧、念佛三昧兩個都對。《觀經》,你說它是觀想、觀像也對,說它是持名也對。《觀經》等於是認為,跟彌陀感應道交,你觀想蓮花也可以,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也可以,持名也可以。但是,重點在下面這句話,他說,雖然有定散二門(定,當然觀想、觀像、持名;散,就是淨業三福),但他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他說,我個人揣測佛陀的意思,佛陀是強調持名的。

這個持名一法,為什麼能夠得到善導大師如此的看重呢?蕅益大師做了一個解釋說,因為它「至簡易,至穩當」。因為我們的心思已經很散亂了,所以這個橋樑越簡單,門檻越低越好,下手易,成功高。我們看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曾講一句話,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他說,觀想、觀像有一個缺點,不是法門不好,是眾生心粗,觀難成就。觀想、觀像這兩個橋樑,不是這兩個法門不好,而是我們的心太粗重了,所以我們很難修觀。所以,這句話以後,《觀經》在淨土宗就落入非主流的修行,不是主流,頂多當助行。

持名,音聲是我們最容易跟佛陀搭上的橋樑。你創造一個聲音再聽回去……也就是說,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說,欸,我皈依彌陀的四十八願。對不起,四十八願是沒有形狀的。我們凡夫的心,在唯識學上說,我們不能攀緣一個無相的東西,凡夫的第六意識只能夠在有相的因緣活動。所以,盡管這個時候四十八願是我們的皈依境,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有相的因緣來引導,會變成橋樑中斷。所以音聲變成是最簡單的橋樑。

音聲作為橋樑,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這是出自《印光法師文鈔》。說在江蘇省有一個廚師,他不但自己到處去給人家做飯菜,他有時候還做義工。有人在寺廟打佛七,他就去那邊切菜、煮飯來供養這些念佛人。古時候的齋堂就是在大殿隔壁,所以他在切菜的時候,大殿旁邊就飄來陣陣的佛號聲音,他有時候也就跟著哼幾句。

幾年過去以後,他的兒子生了一場病,病得很嚴重,就沒法治了。臨終的時候,這個做廚師的父親就去看他。兒子就抓著他爸爸的手說,我這個病已經好不起來了,我今生造這麼多罪,我肯定要墮三惡道。我看你的身上有一道光明,你可不可以把光明分一點給我?他爸爸說,我也沒有做什麼善事,哪有光明呢?他兒子說,沒關係的,你不管怎麼樣就分一點給我就好了。他說,好吧,那就答應你吧。說也奇怪,他一答應他,這個兒子從一種躁動不安馬上變成安祥,就往生了。當然不是往生西方了,是往生而已。

往生以後,印光大師就解釋了,說為什麼這個廚師有加持力?因為他做了一件事情,他曾經聽到佛號的音聲。這個太重要了!諸位,在六根當中,你千萬不要忽略你的耳根,我們跟諸佛菩薩的所有溝通,最關鍵的渠道就在耳根,我們得到佛法的信息百分之八十都通過耳根,聽聞佛法、憶念佛號都是靠耳根。按照《楞嚴經》的說法,佛陀的功德是順逆皆方便,佛陀可以用任何的信息來釋放他的加持力。

但是我們凡夫沒有本事說順逆皆方便,我們要選擇圓通。為什麼佛陀在二十五圓通最後選擇耳根圓通?他的理由就是,「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就是說,娑婆世界,在六根當中耳根最為通暢,耐用、持久而且攝心,你用整天都不會壞掉。所以,用耳根來聽聲音作為我們跟佛陀的橋樑,這個是至簡易、至穩當的方法。反正它就是一個橋樑,你這個橋樑能夠快速搭起來,你聽到聲音,你就跟佛陀連線了,這個最簡單。

因為你真正的感應是心態,所以你沒有必要把這個橋樑搞這麼複雜。它就是一個橋樑,你不管怎麼樣,能夠感應就好了。所以,你心態準備好了的時候,我們要找一個最簡單的、最簡易、最穩當的溝通的橋樑,就是佛號聲音。所以,善導大師的解釋以後,唐朝以後基本上強調持名念佛,因為它操作簡單。

我們把善導大師的專修,包括他的順從本願的思想,包括他會歸佛號的概念,先講到這裡。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