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講)

《靈峰宗論》導讀。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73面,丙二,別明。

在我們大乘佛教的傳承當中呢,我們要出離三界的生死,有兩個主要的法門:

第一個法門叫做自力的法門。那麼自力的法門就是說我們依一念的煩躁擾動的這一念凡夫的心識,強迫它去熏習戒定慧。那麼慢慢地使令這個戒定慧的功德力去消滅我們無始的煩惱跟罪障,解脫三界的生死,那麼這種叫做自力法門。這個自力法門,蕅益大師說呢是事難功漸,這個因地的熏習戒定慧是很多的障礙,煩惱障、業障、報障,那麼他果地的功德他是有次第的,一分的戒定慧成就一分的解脫,兩分的戒定慧成就兩分的解脫,他是次第的成就。

第二種法門叫做佛力的法門。這個佛力的法門就是說,我們在內心當中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在一個寂靜明瞭的狀態當中把我們的信願行三資糧把它給現出來,跟彌陀的大悲心感應道交,往生到阿彌陀佛國土去,那麼這樣子的境界叫做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一念煩躁擾動的心去受用彌陀的功德海。那麼這樣子叫做事易功頓,因為他是一生能夠成辦的,所以叫做佛力法門,而且他是一個頓超的,直接去受用彌陀的大功德。

我們這一科是講淨土門,就是佛力加被的法門,這當中所要積集的三種資糧,前面的是一個總標,這一科丙二、別明。別明當中分三科,先講第一科,丁一、信。那麼這個信,淨土的信有六個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這個我們上堂課講過了。現在我們看論文。請合掌:

念佛功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養的可歸,熾然欣厭。次信現前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若不迴向,雖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迴向,雖誤作惡行,速斷相續心,起殷重懺悔,懺悔之力,亦能往生,況持戒修福,種種勝業,豈不足莊嚴淨土?只為信力不深,勝業淪於有漏,又欲舍此別商,誤之!誤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須改也。

一、總標:念佛功夫,只貴真實信心。

我們在憶佛念佛的時候呢,在剛開始的一個基礎,要緊是建立一個真實的信心。這個真實就是堅固不可破壞,遇到任何逆境的刺激,你對彌陀的信心、對往生的信心是不可以動搖的,叫真實。這個真實的信心,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三個信心:

(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

我們剛開始是以凡夫來修行佛法,不是以聖人的身份來修行佛法。那麼以凡夫的修行佛法,我們開始在觀照我們一念的心識,我們會發覺我們內心當中的確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垃圾在障礙我們,那麼以一個煩躁惱動的心思去憶念廣大功德的彌陀的名號,我們剛開始會有自卑感——彌陀是萬德莊嚴,我是業障凡夫,我怎麼敢說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

雖然我們剛開始對這句話很難承當,但是我們也願意念阿彌陀佛,好歹讓內心能夠靜下來。但是我們在佛法中不斷地聽聞大乘佛法、解第一義諦,突然間有一天,一念的光明出現,我們能夠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念的妄想是無自性的,妄想無性,就是——沒有錯,我們內心有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但是它都是如夢如幻的,都是自性空的。這個時候我們以這樣的一種清淨的本性的基礎點來憶念彌陀,我們再去體驗印光大師的那一句話「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內心當中起大歡喜心,我們能夠承當這句話的內涵。所以我們剛開始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

《大乘起信論》上說,這樣一種本性上的根本,大乘起信:信佛、信法、信僧,信外緣的加持力、三寶力,信根本,這個信根本要花一萬大劫,就是這句話要修一萬大劫。相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你相信你這念打妄想的心、煩躁惱動的心,彌陀的萬德莊嚴的心,從本性上來觀察,是無差別的。就是把這兩個心,我們把這個因緣所生法這些染淨的因果都消滅掉,把它會歸到原點來觀察的時候,是其體無二的。這是第一個信心,這個是講心力不可思議。

(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養的可歸,熾然欣厭。

這個是講佛的功德力。我們要相信娑婆世界是一種業力所感的,有漏業力所感的,是苦惱的;極樂世界是彌陀的本願功德所成就的,是一個歸依處,熾然地欣求極樂、厭離娑婆。

我們一般在佛法上修學,有一段時間,要厭離娑婆我覺得是不難,即使小乘的學者也可以做到。就是我們觀察我們的身受心法是不淨、苦、無常、無我,我們會對三界的流轉感到厭惡,會找一個寂靜的歸依處。但是對於彌陀廣大的功德的境界要生起好樂心,這件事不容易,這件事是不容易的。因為這個厭離娑婆,觀不淨、苦、無常、無我,它是可思議境,我們現前能夠感覺到這個臭皮囊是不淨、苦、無常、無我,容易感覺。但是極樂世界的功德,那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可以體會一下,比如說,一個有漏的眾生他只是在人世間花幾十年的時間修習五戒十善就能夠得到諸天的不老不病的果報體,特別莊嚴的果報體,神通自在,身相妙好。那麼阿彌陀佛以他法身的菩薩為出發點,經過塵點劫的積功累德,所創造的依正二報,那是不可思議的,塵點劫。

所以說《華嚴經》說,佛的功德——「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第一句話是讚歎佛的功德的莊嚴,「與一毫端現寶王剎」,他那個法門的莊嚴、寶物的莊嚴互含互攝。那麼這種寶物的莊嚴有什麼好處呢?「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每一個佛的功德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塵的境界,他都能夠流露出無量無邊的法門,使令見聞覺知的人能夠念佛、念法、念僧,他有這個法的力量。所以第二個呢,我們要相信呢佛的功德力是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是我們真實的歸依處。

(三)次信現前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若不迴向,雖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迴向,雖誤作惡行,速斷相續心,起殷重懺悔,懺悔之力,亦能往生,況持戒修福,種種勝業,豈不足莊嚴淨土?

第三個是深信法力,就是我們所憶念的彌陀的名號。就是說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相信仰仗彌陀萬德洪名的加持,說我們能夠至誠的迴向,雖然我們誤作惡行,我們在沒有學習佛法之前也曾經造了罪業,但是我們「速斷相續心,起殷重懺悔」,這個也很重要。

這個淨土法門帶業往生,他是帶業種子,不能帶現行。就是說你本身對於這種過失的行為,那種相續心一定要斷除,假設我們內心當中還有想要造作罪業的相續心,那是不能感應道交的。就是你過去曾經造了罪業,但是你內心當中已經沒有了這樣的心情,這才可以,一定是斷相續心。那麼這種懺悔之力亦能往生,何況是我們的持戒修福種種殊勝的業力,豈不足於莊嚴淨土哉?

這個帶業往生,在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他有作一個說明:

曇鸞大師說,為什麼造了五逆十惡都能夠以臨終的十念佛號去消滅這個罪障、往生到清淨的國土呢?這個五逆十惡是一個很大的罪,念阿彌陀佛才十聲那麼薄弱,這怎麼回事呢?曇鸞大師說,這個關鍵點就是,他說:

我們念佛是一種真實的功德——稱性的功德。我們過去造的罪業,是依止妄想心,是一個妄想的境界,妄想是敵不過真實。

舉一個例子,光明能夠破除黑暗。這意思就是說,雖然我們過去造了五逆十惡,但是當時所依止的心是依止虛妄的心,虛妄的,覓之了不可得的那個虛妄心。那麼這個彌陀的名號是彌陀的那個真實的功德,所以真實能夠破除虛妄。

這是我們第三個要建立,對彌陀名號的真實信心。雖然我們過去曾經造了罪業,但是我們真實地懺悔,我們現在一心一意地歸依彌陀,我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仰仗彌陀的名號的加持,決定能夠往生,這是第三個。相信心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這中間三段。

看結勸:只為信力不深,勝業淪於有漏,又欲舍此別商,誤之!誤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須改也。

我們這個淨土法門這個信心的障礙有兩個:

一、信力不生:有些人他也是專心地念佛,他也是對彌陀名號能夠專一地憶念,但是他信心不夠,他不敢肯定他自己有佛性,他也不敢保證彌陀一定能夠救撥他,所以呢使令這樣一種勝業,本來念佛每一句佛號都不可思議,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是不可思議,所以念念之間都不可思議,那麼這樣的一種勝業,因為你信心不夠變成了人天可樂有漏的果報,就很可惜。這是第一個障礙,信力不生。

二、「又欲舍此別商」:他雖然念佛,他三心兩意,啊呀,這個念阿彌陀佛陀佛恐怕是不夠,再兼念地藏王菩薩、念觀世音菩薩,今日張三、明日李四,結果就耽誤了,把這個時間給空過了。

所以說蕅益大師的結勸呢——「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須改也。」我們在淨土當中最主要要先建立一個真實的信心,其它的你的行門,你拜八十八佛、持大悲咒那些都不需要去更動的,加強這個信心,這個根本,最重要。

這個信心,從大方向我們可以分成兩類。第一個就是自力的信心,就是前面說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是一個自力的信心。第二個是他力的信心,你相信彌陀一定能夠救撥你。雖然我過去造了罪業,但是彌陀的名號是真實的功德,過去的罪業是虛妄的境界,真實能夠破除虛妄,就是仰仗彌陀的加被我們決定能夠往生。

當然這個人也是各式各樣的,在我們淨土宗的傳承也是兩大派系。

一、有一類的派系是強調自力法門,以自力為主,以他力為輔,像天台宗的幽溪大師的《觀經妙中鈔》,他的念佛就是以自力為主:「托彼名號,顯我自性」,就是我內心當中,一念的心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彌陀是存在我的心中。但是呢,我還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以自力為主,他力為輔助,有一種是這樣的說法。

二、善導大師他比較偏重在他力信心,說唉呀,我是業障深重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但是沒關係,阿彌陀佛有大願力,決定能夠救撥我,我對彌陀名號通身靠倒。就是說我自己可是一無是處,不要說本自具足,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完全相信彌陀能夠救撥我。這也是一個方法,強調他力信心。那麼總之,這個信心應該是兩類,第一個、對內在的信心,第二個、對外在的信心,這兩類。好,我們再看

丁二、願

這第二個資糧。這個願呢,根據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它是分兩部分,第一個是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這兩個都是要具足的。

我們看論文,大家請合掌。

(一)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此事只問心,不必問知識也。知識亦勸淡世情,輕活計,專修出要耳!天平一頭低,一頭必昂。雖巧識強捻,不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漢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況下者乎?

一、總標: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

我們在佛法中建立信心以後,我們相信三寶能夠救撥我們,我們就來到了三寶的境界,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總之我們不斷地熏習佛法,每天也做早晚功課,也拜八十八佛,也放蒙山,作種種的定課。那麼我們怎麼知道佛法中的修行是不是有進步呢,是不是得力呢?

這個蕅益大師講出一個判斷的標準,他說怎麼知道呢?「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我們經過佛法的熏習以後,哦,發覺我們那種世間的感情雖然是有,但是呢比以前淡泊一點。那麼這樣子表示什麼呢?表示這個佛法的法義,你不斷地熏習,這個法義已經深入到你的內心深處,你跟法有相應,這是一個判斷標準:世情淡一分,佛法有一分得力,世情淡兩分,佛法兩分得力,這是一個判斷標準。

第二個,就是我們不斷地念阿彌陀佛,我們怎麼知道是不是往生呢?就是說,「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你對娑婆活計、娑婆世界這種財色名食睡的境界,輕一分,生西方就有一分的穩當,輕兩分,兩分的穩當。那麼這個是講到這個我們對於佛法的修證、對往生西方的一個判定標準的一個總標。

此事只問心,不必問知識也。知識亦勸淡世情,輕活計,專修出要耳!

那麼這個修行的事情,我們內心當中功德的境界,我們事實上是不要去向外攀緣去問知識,說我修得怎麼樣、是不是能夠往生。應該要去以前面的兩件事情來檢查我們這一念心,關鍵點。因為你去問知識,所有的善知識作種種的開示,他也是告訴你三個原則,就是淡世情、輕活計、專修出要,關鍵點還在這個地方。

第三段、總結:

天平一頭低,一頭必昂。雖巧識強捻,不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漢武秦皇,不能扭作一句,況下者乎?

那麼佛法跟世間法的關係呢,蕅益大師講出一個比喻,說這個天平,天平它一頭低,另外一頭一定是高昂。這意思就是說,世間法跟佛法是互相地對治,一定是互相對治的。因為世間法的根源是從無明妄想流露出來的,這個佛法的修證是隨順於真如佛性的,這兩個一個是光明、一個黑暗,這兩個絕對不能共存的。光明多一分,黑暗一定是少一分,這兩個一定是互相牴觸的。不過這個地方是這樣,我們在修證上,關鍵點在加強心中的光明。因為你除了加強心中的光明,你不可能讓你對世間的情感放下來,不可能。因為你一開始就要他把世間情感放下,這不可能做到的,他就作不了主。就是你要不斷地熏習佛法、加強心中的止觀力,去觀照諸法實相,然後你才能夠慢慢慢慢地覺悟、慢慢地放下。

所以說「雖巧識強捻」,雖然你的智慧很高、解門很高、行門很強,強捻,但是你也不可能做到腰纏十萬貫又要騎鶴上揚州,就是你要能夠享受世間的榮華富貴,你又要能夠逍遙自在地騎鶴上揚州、要成就佛法的戒定慧,這個世法跟出世法,是不可能說你又要腰纏十萬貫,你身體那麼重,又要騎鶴上揚州。這樣子的境界呢,乃至於中國當中兩個武功最高的、實力最強大的皇帝,漢武帝、秦始皇都不能把前面的兩句話把它扭作一句,都不能具足,何況是其他的人呢?這是一個譬喻。就是:

饒你的解門、行門多高,都不可能一方面貪求世法,一方面成就佛法的功德,這是不可能的事!

這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個是一件事情,從蕅益大師的開示:天平,一頭高,一頭必低。但是這個下手處,你只有加強你的佛法的熏習,你才能夠慢慢地厭離娑婆,只有你不斷地加強正念。就像這個古德說這個樹,這棵樹它平常經常往西方的方向跑,你把它砍斷了,它就是往西方倒下去。他那個內心的等流性,他不斷地思惟娑婆的苦,思惟極樂世界的樂,數數地熏習,數數地發願,他那棵樹就是往西方倒。這棵樹平常往東邊跑,你把它砍斷它就往東邊倒。它一定是選擇東方,要麼是西方,它不可能兩個具足的,不可能的,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個是講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這一科它是以煩惱障來簡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下一段就微細了,以所知障,就是一個知見的問題。前面是一個煩惱的障礙,有些人他沒有辦法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是他有煩惱有障礙。那麼這個第二段是講知見有障礙,使令他不能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們看論文,大家請合掌。

(二)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謂無,應用千變萬化,而不可謂有;三世諸佛,一切眾生,從無二體;十方虛空,剎塵差別,皆吾心所現之相分耳!是故四種淨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謂極樂不即唯心,則西方豈在心外,而吾心豈局東方者哉!人謂諸有為法,皆如夢幻。不知心性,不可喚作有為,不可喚作無為;因迷故即無為成有為,有三界輪迴因果,喻如夢幻泡影露電;若返迷歸悟,則又即有為成無為,如夢得醒,幻複本,泡歸水,影歸質,露不異濕性,電不異常光。

今念佛求生淨土,正返迷歸悟,至圓至頓,概以夢幻掃之,可乎哉?今人於夢幻妻子家緣,不能當下割舍;夢幻功名富貴,不能當下遠離;夢幻苦樂寒暑,不能當下覷破;乃至夢幻詩文機鋒轉語,不能當下唾棄;獨於夢幻西方,則不求生,亦大惑矣!夫依對待而論,娑婆活計,添夢者也,求生淨土,醒夢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絕待而論,惑業感於三界,惡夢也,念佛生於淨土,好夢也,亦不可不求生也!惑者又曰,當下即是淨土,何必西方?問曰,當下即飽暖,何必吃飯穿衣?當下即富貴,何必貨殖科甲?當下是學問,何必讀書?當下是帝京,何必北上?既世間法,毫不可廢,何獨於出世法而廢之?苟深思此理,淨土之生,萬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師雲,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釋迦復起,不易斯言!

好,我們把這段文分成三段。那麼這段文就是蕅益大師破除有些人對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之間的一些知見上的障礙,使令他不能真實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第一段是先說明實相的妙理:吾人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諸法實相,蕅益大師他以天台的思想,他就是以一念心性為出發點,當然這個是講本來面目,那麼這當中有三段。

一、從[時、空]來觀察:

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

就是我們一念明瞭的心思,它是沒有開始的,就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明瞭性?沒有開始。未來無終,我們一念心雖然剎那剎那生滅,但是它可又是相續,它沒有停止的一天,它是一個無量無邊的生命。第三個、現在無際,就是現前的這一念的當下這一念心思,它也是沒有邊際的。這個沒有邊際的意思是說,是講本來面目,我們一念的心識從時空觀察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但是我們說,我這一念心有邊際,我現在眼睛能夠看到的地方有限,耳朵聽到的聲音也是有限,我能夠見聞覺知都是有限。佛法說,這不是本來面目,這是你的妄想,你活在你的妄想當中。現在是講本來面目是這樣子的,本來的面目是這樣子的。我們現在這付德行不是本來面目,就是有這個遍計執,有這個業力,有業力的因緣,它顯現了很多很多的山河大地,這個是由遍計執所構成的。現在是說這個本來面目,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在無際,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個是本來面目。這是從時空上來觀察。

二、從[空、有]來觀察: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謂無,應用千變萬化,而不可謂有。

我們這一念心要觀察它的一個真實的體性,就是說我們心中有一個我,這個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是一樣的。這個自我的體性是覓之了不可得,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

那雖然自性不可得,但是不能夠說完全斷滅,所以佛法說叫自性空,自性是空的。這是講自性空。應用千變萬化,而不可謂有。我們要經常靜坐的人,會發覺我們這一念心是千變萬化的,是的,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有時候起善,突然間起惡念,有時候落入無計,它就是不斷地變化,那麼當然這個變化有各式各樣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夠說真實有,只能夠說是因緣有,某一個因緣它出現了某一個相貌,下一個剎那的因緣又出現了一個相貌,它不能說是自性有,叫因緣有。那麼這個是它的一個本來面目,就是自性空、因緣有。

三、從[體、用]來觀察:

三世諸佛,一切眾生,從無二體;十方虛空,剎塵差別,皆吾心所現之相分耳!

從體性上觀察呢,三世諸佛跟一切眾生是無差別的,這個前面說過了,從體性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麼從作用上來說呢,十方虛空的各式各樣的染淨的國土呢,是隨順我們一念心性的業力而有差別的相貌。這個是一個體、一個用的差別。這是蕅益大師要講唯心淨土,先把心性的相貌講出來,最後再把它會歸到唯心淨土:

是故四種淨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謂極樂不即唯心,則西方豈在心外,而吾心豈局東方者哉!

所以說呢,這個四種淨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都不在我們一念心性之外,才叫做唯心淨土。如果說極樂世界不在我們心中之內,那麼「西方豈在心外,吾心豈局東方者哉!」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講諸法實相應該從兩部分來觀察,就是攝用歸體的時候我們說萬法唯識一心,這是可以的,無量無邊的法會歸到我一念的心性,可以的。但是呢,在《楞嚴經》它也強調一個觀點,你講萬法唯心,你又要講唯心萬法,你一念的心性隨順染淨的因緣它會變現染淨的果報。所以《楞嚴經》講了萬法唯心的思想以後,它又講了這個六道的差別。佛陀又說,雖然萬法唯心,但是也是唯心萬法,也實際上有地獄的存在、有餓鬼道的存在、有畜牲道的存在,它都有一定的方所。

所以說我們在理性上說是萬法唯心,但是在事相上,也應該知道唯心會顯現萬法。就是由於有清淨彌陀的心性也的確有一個極樂世界存在,由於有染污的心性有地獄的存在,這無量無邊的這個國土都是的確存在的。所以這個唯心淨土應該是兩方面觀察,是這個意思。

到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我們先停一下。

【學員提問】:請問世情跟活計的差別?

【師父答疑】:世情是一種情執,這個活計是偏重在慾望,慾望是比較粗。執,情執。有些人對物質享受沒什麼慾望,但是他世間的感情重。情執跟慾望還不完全一樣,一個是對物質的慾望,一個是世間的感情。我們講情跟欲,欲應該是比較粗了,這個情執是比較輕,但是情執比較不容易對治。我們出家人剛開始放棄了世間五欲來到山中,我們要放棄世間的欲是容易的。

但是這個情執就不容易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感情的東西它無形無相的,不容易的。猶其你要閉關,你就會發覺,這個情執的現前,它一次一次的現前。我是聽說,結過婚的人,有過家庭的人,他這個情執要斷會比較困難,有這麼一說。當然我們平常心很粗,也感覺不出,但是你一開始專注修行的時候,心一寂靜下來的時候,你就看到你內心當中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有些人他慾望重,有些人他情執重,你就會發覺,然後你就會知道,原來生死的根本就在這個地方。

那當然佛法本身對這個是有對治力,但是問題是有些人佛法他沒有熏習進去。說唉呀,你學習佛法很久了,你都沒有進步。這其實怎麼回事呢?其實我們都沒有真正地修學佛法,很少人修學佛法,不是打妄想就是睡覺,你哪有修學佛法呢?就是你真正地有在寂靜處去體驗佛法,把文字的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正念力,那才算數的。所以蕅益大師在這個地方他特別劃出了一個標準,佛法是的確能夠對治我們心中的煩惱,問題是我們沒有真正地去消化佛法,但是佛法真正是有對治力,這個要的確能夠治病,但是我們有些人沒有真正吃藥,是這個意思。

【學員提問】:這個世情跟活計如果用見思惑來講的話,有什麼區別?

【師父答疑】:這兩個都是屬于思惑所收攝的,這個知見是對有見空見的執著,這個都是屬于思惑,都是屬於煩惱,只是粗細的差別。

【學員提問】:那後面這一篇呢?

【師父答疑】:後面這一篇是知見問題。這個地方先發明心性的道理,一念心性它能夠緣起萬法,但是萬法也會歸到一念心性。這是講出一個總標,那麼後面呢再個別地說明唯心淨土的真實義。這一段的話就是破除知見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