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二頁,辰二、辨本覺義。

法藏大師在註解本論的時候,把本論的修學宗旨歸納成──要我們對大乘法生起信、解、行、證四種功德。什麼是大乘法呢?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眾生的現前一念心性。因為廣大的十法界因緣果報的緣起法,都是我們這一念心所變現,所以眾生的心就是大乘法。

大乘法應該如何建立信心呢?從本論的開導,就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對我們這一念打妄想的心,只要你能夠相信你這一念心具足體、相、用三大。我們平常這一念明瞭分別的心識,它本來是清淨的,而且這個清淨的本性,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而這樣的功德一旦被啟發出來,就能夠生起種種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應該相信我們這一念心具足了體大、相大、用大,這個是我們剛開始的大乘信心。

在《教觀綱宗》上說:什麼叫大乘信心?簡單的說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廣大的菩薩道,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整個功德,就是依止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信心開始發動出來。這就是我們在整個大乘修學當中,所要建立的第一個功德──建立大乘的真實信心。

有了信心以後,我們進一步要對大乘生起解的功德。這個解就是能夠對生命生起正確的觀照。應該怎麼樣觀照我們生命的現象呢?本論講到一心有二門。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可以從假入空,觀察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性,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但是善惡的念頭都是因緣所生法,從本性觀察它的體性是畢竟空寂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能夠安住在清淨平等的法界,所謂的一真法界。在這個法界當中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離開種種的對待,它是一種整體的生命。

當我們從一個清淨平等的法界再從空出假,這個時候我們觀察這個清淨的心性,它會受種種業力的熏習,就出現了所謂的生滅門。由於我們內心當中有覺跟不覺兩種差別,當我們隨順於覺悟的功能,就起動了四聖法界的安樂果報;當我們內心當中隨順於不覺,這個時候就起動六凡的痛苦果報。這個生滅門就是一種染淨、苦樂,一種對待性的個體生命,這種生命現象都是生滅門所收攝。

當我們能夠同時看到生命絕待圓融的本性,也能夠看到生命的個體相貌,透過一心二門的觀察,你就能夠正確而不顛倒的了解生命的全體相貌,這就是成就大乘解的功德。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生滅門,生滅門在本論當中主要是依止阿賴耶為整個生命的根源。阿賴耶識當中有覺跟不覺,在覺當中有始覺跟本覺。前面我們已經把始覺有四種的相貌都說過了,接下來我們講本覺的相貌:

辰二、辨本覺義

巳一、標二相

這當中分兩科,巳一先標出兩種本覺的相貌,我們看論文: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舍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本覺的相貌在法藏大師的註解當中,把它分成兩種相貌:第一個叫做隨染本覺,就是隨順染污以後產生對治,而恢復清淨的本覺,叫隨染本覺;第二個叫做性淨本覺,這個性淨就是它本性具足清淨的本覺。有隨染本覺跟性淨本覺這兩種。

在第一科裡面,它是先講到隨染本覺。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兩種相。這個本覺它隨順染污的因緣,產生一種對治的功能以後,它會生起兩種的功德相,這兩種功德相跟本覺的體性是不相舍離的。這一段我們說明一下。

天台宗講到覺它是分成三種:就是始覺、本覺跟究竟覺。當始覺跟本覺和合以後,天台宗是安立做究竟覺。本論是比較原始的論典,它名相安立比較簡要,所以本論只安立始覺跟本覺。這個地方的隨染本覺,事實上就是本覺經過始覺的熏習以後所產生的究竟覺。這個地方的意義跟天台宗的究竟覺是相同的。

這個本覺經過環境以後,它會產生兩種相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這個智淨相是一種自受用的功德,就是根據根本無分別智我空、法空的智慧,所成就的一種自受用的功德,叫智淳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這個不思議業相是成就他受用的功德,是這個後得有分別智。就是菩薩從空出假以後,依止他的善巧方便,廣泛的使令眾生生起種種的善根,成就一種他受用的功德,這個叫不思議業相。所以當本覺被啟動以後,就產生自受用跟他受用兩種功德相貌。這一段是先標出隨染本覺兩種清淨的功德相,以下巳二再詳細的解釋它的內涵。

巳二、釋二相

午一、智淨相

未一、示相

巳二、釋二相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智淨相,再看第二科不思議業相。智淨相當中又分兩科,未一、示相,先指出智淨相的一個相貌,我們看論文: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這個智淨相是一種自受用的功德,它是怎麼成就的呢?剛開始是依法力的熏習,這個法力熏習就是一種始覺智慧的觀照力,具足來說是依止三寶力的熏習,三寶當中主要依止法,就是諸佛菩薩所開導的這些教法。我們依止教法而生起觀照,依教起觀如實的在心中一次一次的去修行這個觀照力。滿足方便,就是成就一種對治妄想的方便力。成就對治妄想的方便,以下講出兩個內涵:第一個是破和合識,第二個是滅相續心。這一段的開示,是整個《大乘起信論》下手的一個主要修行內涵。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解釋。

在蕅益大師註解當中,破和合識就是破阿賴耶識,破除阿賴耶識生滅的顛倒相,這個是比較微細的;滅相續心是破除前七轉識染污的現行:一個是破阿賴耶識,一個是破前七轉識。

從修學的次第上來說,我們剛開始是要滅相續心,主要的是持戒跟修定。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你要能夠持戒清淨,因為這個罪業它的體性是躁動的:你要是造了殺盜淫妄的罪業,你的心就會不安穩;不安穩的時候,你要修禪定、修智慧就會構成一種障礙。反過來說,當我們修學善業的時候,這個善業的體性是寂靜的,你一個善業心強的人,他的身心世界特別的寂靜安樂,能夠對你未來的止觀打下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所以我們在滅相續心的時候,剛開始是要以持戒作基礎;在持戒的基礎之下,修習這個止來止住我們的妄想。

當然,修止你應該先有一個所緣境,就是你心中要安立一個法寶來安住你的內心。站在淨土宗的角度,主要是以佛號為所緣境,所以你剛開始要對佛號修歸依,你應該要對你心中的法寶──萬德洪名的佛號,你要觀想:你相信你是業力凡夫,你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你自己沒有力量出離三界;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有大悲願力,他決定有能力救拔你。這個時候,你對心中的佛號生起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一種不共歸依;有這樣的一個信心以後,你就可以正式修止了。你強迫自己的心──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

當然剛開始是要勉強,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妄想不能斷要他斷。你的佛號在你一次一次專注的訓練之下,你的力量就慢慢的增長廣大。平常在寂靜處的時候先建立佛號的力量,等到煩惱活動的時候──若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這個時候你用佛號的力量來調伏你的妄想,或者說用佛號來取代你的妄想,轉念念佛。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滅相續心,剛開始是滅惡念的相續,就是我們剛開始的修學,透過持戒、修定來調伏我們現行的煩惱,進一步我們就可以破和合識。

破和合識就是說,在持戒、修定的基礎的心中,你的心從前面粗糙的相貌,達到了一種明瞭寂靜的狀態,這個時候你的觀照力現前。觀照你這一念明瞭的心性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覓心了不可得,這個時候我們就用一種有所得的生滅心,達到一種不生不滅的心性的意境裡面去了,這個時候心中就沒有所謂能所的分別──能所雙亡,諸相叵得。我們這樣子修的時候,我們阿賴耶識的生滅相就一次一次的被我們對治,我們的心就從生滅相,慢慢的慢慢的趨向於真如門。這就是剛開始是滅相續心,進一步破和合識,這個就是所謂的滿足方便。這個滿足就是成就一種對治無明的方便。

經過我們的破和合識跟滅相續心以後,有什麼樣的功德出現呢?顯現法身。這是大乘法不共小乘的地方。小乘法修習空觀以後,他的功德相是一種灰身泯智;大乘法在對治妄想以後是轉識成智,他這個時候有一種凊淨明瞭的法身現前,這樣的一個清淨法身我們安立做智淳淨,這叫做智淨相。因為他的智慧是離開了雜染,特別的清淨,叫智淳淨相或者叫智淨相。智淨相是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所要用功的一個自受用功德。

我們講到生滅門,生滅門就有所謂的因緣果報,在因緣果報當中,我們就不能夠忽略業力的因緣。我們內心當中有善業、也有罪業,所以我們剛開始先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懺悔業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什麼叫懺悔業障?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從大乘的角度來說,這個罪業是由心所生,所以也是由心來改造這個罪業,說是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我們想要消滅我們的罪障,你剛開始要知道這個罪障是怎麼生起的?就是為什麼會有罪障呢?把這個罪障的源頭抓出來,說是罪從心起將心懺,也就是說我們的身口二業是個工具,它是不能造業的,主要的根源是心中的顛倒、煩惱,才驅動身口去造業,所以心是罪業的一個主導者。所以你在懺悔的時候,要注意你要滅的是你這個心念的相續、惡念的相續。當你透過破和合識,滅相續心,心若滅時罪亦亡,當你的惡念消滅的時候,你的罪障才正式的消滅。就是你的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內心當中已經產生一種對治力,你以前有一種隨順顛倒的心念被你消滅了,這個時候你的罪障才正式消滅。

《龍舒淨土文》講到一個公案:

在宋朝有一個居士叫吳瓊居士(口天吳,這個瓊是左邊一個王字旁,右邊一個北京的京),這個居士從小生長在一個很貧窮的家庭,在貧窮的因緣當中,只好出家修行去了。在叢林當中,他是負責典座,在廚房裡面工作。叢林有很多人住,所以典座的工作也非常辛苦,後來他實在是忍受不了辛苦就還俗去了。還俗以後就到菜市場去賣雞賣鴨,自然就會殺生,把這個雞買過來,殺死以後切成小塊再賣出去。因為造殺業的關係,沒多久他的眼睛就長一個腫瘤,像一個雞蛋這麼大的腫瘤。

當然有善根的人跟沒有善根的人是有差別的,有善根的人他遇到惡因緣的刺激,他善根的觀照就現前,他知道這件事情是罪業的一個花報,他果報在三惡道,果報要出現之前先開花。這個時候他起大恐怖,生起了慚愧心,就趕快把這個工作停掉,在家裡面懺悔念佛。他一方面修懺,一方面念佛,在文中來看,大概是念了一年還是念了三年,這個時間不是念很長。

念了一段時間以後,有一天他就跟隔壁的鄰居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了,希望你們來幫我助念一段時間。鄰居就為他助念。念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就說佛來也,他看到阿彌陀佛現前,清淨光明的佛陀現前,就在大眾的念佛聲中安然的坐化。

我們可以從這個公案理解罪業的生起,跟罪業改變的相貌。

剛開始他一念的不覺,啟動一念的不覺,罪從心起造了殺業,他心中若不是起顛倒,他不可能去做這種事情,沒有人強迫他,是他自己要做的,以不覺的因緣起動了罪業。後來這個罪業要起現行之前,他馬上生起觀照,觀照力現前至誠的懺悔,這個時候一方面懺悔、一方面培養他心中覺悟的觀照。當然覺悟是一種真實功德,不覺是虛妄的相貌,所以他能夠以光明來破除黑暗。他從前面顛倒的心識,經過他的懺悔、修福、念佛以後,已經變成一種覺照的功能而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與其說改造業力,倒不如說是改造我們的心念。因為你要是不從心念改造,心外求法,無量無邊的業力你怎麼改造呢?

像基督教,基督教有它的殊勝處,但是它對業力的改造這個觀念不正確。譬如說你造了罪業,你只要把這個罪業向上帝發露,上帝就能夠代你受罪,你的罪業就得到救贖。大乘佛法不同意這個觀念。你只是把罪業發露,你這個罪業沒有產生一種對治力,你的罪業是沒有消滅的,你還是會繼續造罪業。

所以我們在研究本論的時候要注意,破和合識、滅相續心,特別是剛開始先修這個滅相續心──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就是你心中的這個法寶,最基本要能夠調伏你煩惱的現行,進一步再去對治你內心深處微細的無明顛倒,就是破和合識。這個就是我們在佛堂當中一個自受用的自利功德。

未二、釋成

前面是說出它的一個相貌;這以下說明這個因緣是怎麼成就的,解釋這個成就的因緣。看論文:

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先作一個簡單的略說。為什麼我們破和合識、滅相續心以後,就能夠顯現法身?以下就解釋這個道理。

一切凡夫的生滅心,這種雜染的生滅心,都是由無明而引生的。無明的相狀,它雖然是顛倒相,但是它的本性不離覺性,它的體性沒有離開我們清淨的覺性;所以我們面對無明的態度,是非可壞、非不可壞。也就是說它的體性是覺性,所以你不能完全的斷滅;但是它的作用是顛倒的,所以非不可壞,就是你應該加以破壞。我們破壞的,或者說我們所轉變的,是無明的一個作用;但是我們保存了無明的體性。這個觀念是大乘的不二法門,斷滅不得,但是也隨順不得,這個觀念甚深甚深。以下講出一個譬喻: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舍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用我們用日常生活容易理解的情況,來比況這種深奧的道理:

這個大海水就譬喻我們的一心真如。這個寂靜的一心真如,因為有這個風,由這個風的因緣就產生了波浪,一念的無明風的妄動,就產生波浪的一個個體生命。這個時候水相、風相,不相舍離,水的濕性跟風所引生的波浪,它體性是不相舍離的。

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這個水指的就是濕性,濕性本身非動,是寂靜的;只要這種擾動的風停下來,這個波浪就消滅;波浪消滅的時候,這個濕性就現前,這個法身就現前。

這個意思就是說,清淨的法身在無量劫的流轉過程當中,我們一直被無明牽著走,就是在十二因緣當中不斷的流轉,由一念顛倒的心,無明緣行就造業;造業以後就創造一個阿賴耶識,這阿賴耶識就得果報。這個十二因緣雖然一次一次的起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濕性不壞故,就是我們的清淨本性決定沒有消失。

在大乘佛法當中,你一定要生起一個堅定的信心,就是你有恢複本性的可能性,就是本性沒有消失,本性從來沒有被污染過。就是說雖然波浪已經擾動很久,但是濕性不壞。這是一個譬喻,這以下合法: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舍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我們一念的清淨心,因為這個無明(就是愚癡),不知道老老實實的安住在清淨的本體,向外攀緣就產生一個動相,這個動相使令我們清淨心跟無明和合在一起;但是這二個都沒有形相,所以不相舍離,無明跟真如的本性是不相舍離。

這個不相舍離蕅益大師註解得好,他說:離開了清淨心就沒有無明,離開了無明也沒有清淨心。就是離開了水你就沒有所謂的波浪,離開了波浪你也找不到水。而心非動性,在體性上來說,我們的心本身是寂靜的,它不是擾動的,所以只要這個擾動的無明,它相續的功能被破壞以後,這個清淨的智慧(所謂的法身)就顯現出來。

這個智淨相,前面一段偏重在否定門,破和合識、滅相續心,剛開始是一種調伏,或著說是一種破壞的法來加以對治;在第二段釋成,又加以肯定:就是作用是可以破壞,但體性不能斷滅。

也就是說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的時候要注意,要經常以中道的思想來檢討自己。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出家煩惱比較粗重,可能會用比較極端的方式來面對我們的心性,你打那麼多妄想,我就讓你不動,用佛號、或者持咒,你煩惱一起動,我佛號也起動,就把你給調伏住了。就是說剛開始我們是用比較粗猛的藥,來對治這個粗重煩惱,這個是可以理解,所以剛開始是破和合識、滅相續心。

但是你的煩惱慢慢淡薄以後,你應該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你的心──其實我們的心性不是一文不值,就是你要想一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所以我們剛開始是用否定的法來調伏自己,後來用肯定,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諸佛的心性是沒有差別的,我們這一念心具足體相用三大,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剛開始我們用調伏,然後重新的肯定,先大死一番,然後再大活。所以馬鳴菩薩的智慧,你看他老人家,一開始先告訴你否定的法,在釋成的時候再重新的肯定。

這個地方就是在呵斥外道的無想定。外道的行者在禪定當中,他也能夠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而這些煩惱都是痛苦的根本。為了要調伏煩惱,就使令自己無想,無想的結果,的確是讓煩惱停止下來,但是也深深的傷害到我們的菩提本性,錯損菩提。我們在修智淨相的時候,這個地方馬鳴菩薩有兩段開示:第一個是否定法,破和合識、滅相續心;第二個是告訴我們無明的本性就是自性清淨心,因為自性清淨心並沒有破壞。這就是我們從論文當中了知如何修行的一個消息。

午二、不思議業相

前面的智淨相是講到自受用的功德,這以下講到他受用: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不思議業相是怎麼產生呢?以依智淨相故。就是說你要修不思議業相,你要以成就智淨相作基礎,這個地方很重要。你要修大悲,你一定是先修清淨心,依止這個清淨心修大悲心,從空出假,廣攝方便,變現種種的勝妙境界。這個勝妙境界包括色法──種種美妙的顏色、音聲,乃至種種的香、味、觸五塵的勝妙境界。什麼叫勝妙境界呢?簡單的說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就是顯現種種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這種功德莊嚴在時間上、在空間上是沒有斷絕的──在時間上是盡未來際,在空間上是在整個無量的世界顯現種種的依正莊嚴。

這個依正莊嚴當然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幹什麼用呢?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這種依正莊嚴,會隨順眾生差別的善根,你會知道眾生心中的希望、煩惱的厚薄是怎麼回事。他過去所栽培的善根,他是持戒的善根強、或者禪定的善根強、或者智慧的善根強,應該如何的來啟動他的善根,你就很自然能夠相應,顯現他歡喜的相狀,使令眾生成就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種悉壇的利益,這個就是所謂的不思議業相。

這個不思議業相,簡單的說就是恆順眾生,廣設方便。就是說我們在成就這個隨染本覺,有兩個次第:第一個次第是一種內觀,就是你的心剛開始是善知識莫向外求,你觀照你這一念心來破和合識、滅相續心,一種自我的調伏。剛開始你的心是完全向內觀照,別人是怎麼樣子跟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慢慢的你的心清淨調伏以後,你的心就是從內觀開始外觀,觀察眾生差別的因緣,這個時候可以廣設方便來度化眾生,所以他的心是先內觀再外觀。你外觀以後,你有自在力,就變現五塵的境界來攝受眾生。

比如說我們娑婆世界主要的是音聲,在五塵當中是音聲最能夠感動我們的心。就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一開始他煩惱粗重,你要他受戒、聽經他有困難;你要他唱唱爐香讚,他爐香讚一唱下去,他內心起歡喜心,由歡喜心生恭敬心,由恭敬心生起信心,就觸動他過去的善根,然後開始受五戒、聽聞佛法。說是很多人都是唱爐香讚以後才相信佛法。

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楞嚴經》說有六根門頭,有六個門,六個門都能夠進入到我們的一念心性;但是這六個門,耳根這個門特別重要,就是我們對於音聲的感覺特別強烈,在五塵當中耳根這個門特別厲害,所以佛陀就恆順眾生。比如說香積佛國,香積佛國的眾生這個舌根特別厲害,在六根裡面舌根特別厲害。他修行有障礙,向佛陀請求開示,佛陀二話不說給他一碗飯,這一碗飯他吃下去,滅惡生善。你像天衣佛國,天衣佛國他修行有困難,佛陀給他一件衣服穿,他的皮膚跟衣服接觸的時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所以說度化眾生,你就應該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你在自利的時候,你可以完全觀照自己的相貌;但是你度化眾生這個法是別人需要的,你就應該恆順眾生,就是應以何身得度,你就施設什麼樣的方便,這個地方這樣的一個相貌叫不思議業相。就是從前面一個清淨的自受用,依止大悲心變現出種種的方便力,成就一種他受用的功德,這個叫做不思議業相,這兩個都是本覺的作用,本覺的作用就叫隨染本覺。

卯三、總顯四種大義

前面的本覺是一種作用,這個地方是講到本覺內在的體性。本覺內在體性叫做性淨本覺,性淨本覺有四種大義,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是當殊勝講,就是說這個性淨本覺有四種殊勝的功能,叫做四種大義。我們看論文: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這個地方是先總標。前面講到隨染本覺,是本覺跟始覺智慧和合以後,產生一種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講到我們本性具足的性淨本覺,它有四種殊勝的功能,我們簡單的以兩種譬喻說明:第一個是虛空,第二個是淨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