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講)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八頁,庚三、結示證入。

馬鳴菩薩在因緣分講到造作本論的宗旨:使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換句話說,本論語言文字的安立,它不只是一種知識學術的研究,而是能夠真實的改造我們的生命,使令我們的生命從痛苦的因緣,而成就安樂的因緣。

離苦得樂這樣的一個宗旨,在本論當中的修學重點有兩個:第一個是生滅門的修學。生滅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對立,這種對立的修學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有相行,第二個是無相行。

一、有相行

我們剛開始所修學的是一種有相行,有相行就是說依止一念的信心,歸依三寶、斷惡修善。有相行的修行所緣境有兩個:

第一個、三寶的所緣境:就是我們剛開始面對清淨莊嚴的佛法僧三寶,禮拜、讚歎、咒願,透過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名讚歎、意業的觀想歸依,滅除我們重大的罪障;

第二個、所緣境是眾生法界:我們有時候也離開佛堂,面對雜染的眾生法界來修學佈施、持戒、忍辱,透過持戒修福、安忍不動來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

因為我們修學剛開始的重點,不管是三寶的所緣境、或者是眾生的所緣境,都是一個有相的境界,所以叫做有相行。透過有相行,能夠滅除罪障、積集資糧,使令我們的生命能夠遠離三惡道,而趨向於人天安樂的果報。

但是這個安樂的果報,我們內心在受用的時候,會感到躁動不安,就是內心當中有這種愛取的煩惱。所以這樣的果報就在安樂的過程當中產生了障礙。因此在有相行的階段,我們希望能夠從有相行而趨向於無相行,尋求更殊勝的安樂。

二、無相行

無相行它所觀的境界是一個無相的真理,跟前面的三寶、眾生所緣境不同,它是一個無相的真理。就是說我們從前面的斷惡修善,開始去修無常觀、無我觀,觀察這些種種安樂的果報,它的相貌是生滅變化。這個生滅變化的意思,就是無常變化給我們一種不安穩性;這不安穩性當然就是苦,無常所以是苦,我們沒有安全感,我們不知道所擁有的這些安樂果報,什麼時候會失壞。所以說無常故苦,從苦當中我們了解到這是虛偽無主的,我們對於果報沒有主宰性的,無我故空。所以這個時候,從有相的果報,就進入到一種無相的空性,假藉無常、無我的引導,從一種有相的境界當中,進入到無相的真理去了。因為所緣的境界是一個空性的真理,所以安立做無相行。

不管有相行、無相行,內心當中都是有所得相應,一個是對有相的執取,一個是對空性的執取;既然有所執取,當然它的方向都是向外攀緣,有這種所謂的生滅相、垢淨相、增減相,所以在本論當中全部判作生滅門,當然這兩個都是成佛之道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庚三、結示證入

現在這一科結示證入,當我們已經開始修習有相的業力,也開始在內心當中起動無常、無我的觀照,我們應該怎麼從這種對立的生滅門,而趨向於平等的真如門?這以下講出它的一個修學方便。

再講這一科之前,我們把這一科的內涵作一個說明,首先我們翻到第十五頁解釋分,解釋分有三科: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我們現在這一科是戊二、正解,這當中又分成了三科:己一、顯示正義,先顯示大乘佛法的正義。又有三科:庚一是總標二門;庚二是各釋二門,各別解釋二門;這是庚三、結示證入。前面是把生滅門跟真如門各別的內涵加以說明,以下就引導我們如何從生滅門的有相行、無相行這種對立的修學,而趨向於平等的真如門,說修學的方便法門。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這一科的第一段是作一個總標。這一科的重點是顯示從生滅門而入真如門。這個門前面也說過,門有兩層意思:第一個是區別義,第二個是通達義。說生滅門它是一個對立的思考、對立的修學,真如門是平等的修學,所以它有差別;但是這兩個門也有通達,我們也可以從真如門而進入生滅門,當然也可以從生滅門而進入真如門,只要懂得方法,這兩個門是可以互相的通達的 。

生滅門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因緣果報,它有所造作,有這種造作的因緣,有所招感的果報;真如門它是非 因緣、非果報的,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個平等法界 。應該怎麼證入?這以下有三段的說明,先看第一段的總說。

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當然要趣向真如門,還得依止生滅門,所以我們應該推求,這個推求就是一種如實的觀察,觀察我們生滅的果報體。這個五蘊的果報體有色法跟心法:心法就是受、想 、行、識,有明瞭性的;色法是一個執愛,沒有明瞭性的;開出來的是六塵的境界。

第一個破除所取相

就是剛開始先破除所取相,所取的因緣就是種種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我們 觀察這些境界是畢竟無念。無念,法藏大師的解釋:無念就是沒有真實的體性。沒有真實的體性,這個地方有很多的觀法,不過在大乘的角度,它的觀察法門都是從一心,萬法唯是一心來觀察。也就是說我們觀察我們在斷惡 修善所招感的果報,雖然有殊勝的人天色聲香味觸法的果報,或者在涅槃當中也有寂靜的這種果報,但是這種所取的果報都是心中所現的影像,它是如夢如幻的,所以這樣子叫不可得,從大乘角度是這樣觀察,它只是一個心中所現的影像。就是這一心真如,你用持戒修善的業力去熏習,它出現了人天果報;你用無常、無我的業力來熏習,它現出了涅槃寂靜:所以這些都是畢竟無念的,它的體性是畢竟空寂的,這樣子來破除對於所取相的執著。進一步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第二個就是破除能取相

既然一切法是由心所變現,這個心又是一個什麼相貌?我們觀察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這個地方心無形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內心沒有一個決定不變的形相。一個人要是不打坐,就不知道你的心有什麼形相,你的心就是在外塵的境界裡面活動,心隨境轉;你要有時間經常打坐,就把外在的所緣境給消滅,就迴光返照這一念明瞭分別的心識,你就發覺我們的是躁動不安的形相。當然這個形相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這個地方空的安立,是用這種推求的方式。怎麼推求?

就是說:先假設一切法是由心所變現,這個能變現的心到底有沒有自體?我們先假設它有自體。它有自體,就一定有存在的空間跟時間。先看看它存在的空間哪裡?在空間上,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它不在東西南北上下,不在身內、不在身外,我們找不到它存在的體性。從時間上,我們可以從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我們之前也說過:觀察這個心,從時間上觀察說是未生無潛處,說我這善念的心還沒有生起時,它潛伏在哪裡?假設它有自體,它應該有一個潛伏的處所,但是找不到它潛伏在哪裡。正生無住處,這個心在我心中剎那生滅的時候,它也沒有一個依止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當它走了以後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所以從時間上觀察,也是覓之了不可得。

只要有一個東西,它在時間上、空間上找不到,就可以安立說這個東西是自性空的,它的自體是不可得的,它只是暫時的一個因緣所生法所現的一個相狀而已,當因緣結束了,這個相狀就消失了。所以我們也可以知道,雖然說大乘安立的一切法是心所變現,但是它能變現的心也是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它明瞭心性的本性也是畢竟空的。

這個地方就是說,基本上從生滅門悟入真如門的一個重點就是破執,破除對外境的執取跟對內心的執取,這是一個方便。

以下講出一個譬喻,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說有一個人他起了迷惑,把東方當做西方,雖然他把東方當做西方,但是東方西方不會改變,東方畢竟還是東方,西方還是西方,不會因為我們迷惑而有所改變。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雖然無始劫來,我們內心自從一念不覺、以後,真如不守自性,我們不願意安住在一真法界的平等法界,我們喜歡去追求,總是覺得一定要有所得才快樂。這種有所得的心,就造成一種對立的思考,就是要無明,一個我相、法相自性的執取,這樣就產生一個念,這個念就是一種生滅心。雖然我們依止生滅心不斷地在九法界流轉,但是我們親近的一心真如還是一樣寂靜不動,不會因為我們在這邊打妄想而有所染污、有所改變。

換句話說,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所以我們在修學有相、無相行當中,你不要改變你的內涵,再加一個法門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你觀察我們內心當中,不管對安樂果報的執取、對空相的執取,這樣執取的心是覓之了不可得,這樣子就能夠隨順於悟入真如門。

這個地方的隨順入,法藏大師蕅益大師的註解都有說明。法藏大師把這一段分成隨順跟悟入兩個次第,法藏大師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依止有所得的心,不管是凡夫、不管是二乘,凡夫執著有相、二乘執著無相的空性,雖然他沒有進入到真如門,他也可以說是隨順真如門。隨順,離真如門的距離比較近。但是真實的悟入,那你就必須修知心無念,入平等法界。

這個入平等法界,法藏大師倒是沒有解釋它的方法;不過蕅益大師就有詳細的說明。他說:我們今天要從一個生滅門進入到真如門,最重要的關鍵點──你要能夠深觀動心,即不生滅。就是觀察你這念生滅擾動的心,它的本性就是不生滅,就是自他不二,妄想的本性它的本質就是真如。

我們諸位回憶一下: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說是得上品戒體。當然上品戒體不是你向外追求能夠得到的,是你能發願的那一念心,你的心情,在受菩薩戒的時候,能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雖然你這念心打妄想,但是你能夠很真實的肯定:你這個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就是一心真如;依止一心真如的心,發起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誓願,而得上品戒體。因為你這個平等法界沒有簡別,在因地就種下了一個圓滿的因種。

這個觀念在《法華經》也非常強調,《法華經》在〈信解品〉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大富長者,他有很多的珍寶。這個大富長者只有一個獨生子,這獨生子在小時候突然間發狂,離家出走再也找不到了,在外面流浪做了乞丐,展轉經過五十年。這個小兒子慢慢長大了,他已經忘掉了他的家在哪裡,就在外面做乞丐,有一頓沒有一頓的。這個乞丐有一天回到大富長者的家,他已經不認識這個家了,他看到這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也許能夠施舍我一點飲食。他在門外偷看的時候,剛好被他父親看到了,他父親就說:這是我流失的兒子。就叫侍衛去追,這小兒子他流浪太久了,害怕就暈倒了。暈倒以後,這個大富長者就想:現在不是宣佈他是我兒子的時候,因為他流浪太久了,個性卑劣,要廣設方便。

所以把他叫醒以後,請他除糞、掃廁所,發給他一點掃廁所應該有的工資。掃完廁所以後,慢慢慢慢這個人有資糧以後,對自己有信心;再進一步掌管庫房,掌管大富長者種種的珍寶;掌管庫房做得不錯,再升為當家;最後再正式的宣佈,長者付財,他就是我的兒子,應該繼承我所有的財產。  諸佛安立修學也是這個意思。剛開始你一定從生滅門有所得的心下手,或者從有相的因緣來積集福德資糧,或者你願意從無相行來尋求解脫;但是慢慢的,如果我們想要從九法界的因緣果報,而趣向於諸佛的清淨法身,你就必須要觀察知心無念,這個時候你的心就入一真法界的平等法界,這個時候你一念不生,一切法如的境界才能夠進入法身。就是說真如門它這個門你要進去有一個軌則,這個軌則你不具足,這個門你是進不去的,這個軌則就是知心無念。不管你對於雜染的果報,乃至於對清淨的果報,你都不能夠有一念有所得的心,這個是進入真如門的一個方法。

佛教的修學,它重視這個行動力,也重視觀照力。就你內心是怎麼觀照,就影響你對整個果報的果證。就是外道也斷惡修善,外道對於他們所歸依的境也禮拜、讚歎、咒願;但是佛教徒的禮拜、讚歎、咒願跟他們有所不同,就是內心當中多一個平等的觀照,這個時候你所積集的善業就不是人天福報,那是一個無上菩提的資糧。

外道的修學,內心沒有一種平等的法界觀,這樣只是一個人天福報。就是說他這樣的一個善業力,不能夠產生返妄歸真、轉凡成聖的力量,所以內心的觀照力非常重要。就是同樣是一個行持,你內心當中缺乏那個眼睛的引導,你這樣的善業就不能夠成就所謂的乘,波羅蜜不能夠到彼岸,這只是一個善業力。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可以廣泛的在生滅門當中追求我們的資糧解脫,但是你一定要加一個修行的重點,就是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剛開始你就要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你才不會在這過程當中得少為足,不知進取,喪失了成佛的機會。這個地方是把顯示正義這一科作個總結。

己二、對治邪執

庚一、總標二見

前面是顯示正確的義理,等於是生善;這個地方是破惡。就是我們在前面的修學,有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誤的理解,又產生一個虛妄的執著,這個應該加以對治。這當中有三科,先看庚一、總標二見,把執取的相貌作一個總說: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我們在對治邪執,先知道所對治的是有哪些。我們所對治的邪執,簡單的說就是我見。這個地方我見指的是無明,無明就是自性執,就是我們在生命當中認為有一個真實不變的自體,這個自體是不假藉因緣所生法,這樣子的執取就是我見。離開了自性執了,就沒有所謂的邪執可得。這個自性執開展出來有兩個:一個是人我見,一個是法我見。我們先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第二科再詳細的說明。

一、人我見:又叫做補特伽羅我見,就是對於生命本身的一種執取,就是我們在流轉當中,我們這個明瞭的心性、一念清淨的平等心,接受業力的熏習,會創造一個果報體。我們在每一個果報體,就認為有一個常一主宰,這個就是人我見。我們這個五蘊果報體,的確有時候也有一點主宰性,當你的善業具足的時候,你想要做這件事情、那件事情,有些因緣會讓你感到如願;但是你如果認為說這個主宰性是恆常住不能變化的,是永遠存在的,這樣就是人我見。就是說主宰性有時候會存在,當你善業現前的時候你能夠如意;但是有時候你的生命不能夠如意:所以它是不決定。但是我們認為這個主宰性是決定存在的,這個就是人我見。這個是從無常觀、無我觀就能夠消滅的。

二、法我見:這個法的範圍就比較廣泛。前面只是生命的一個個體的執取,這個地方的法是指一切的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有雜染的果報、有清淨的果報,我們觀察這些果報都是因緣所生法。這個因緣所生法,我們前面也說過。大乘的菩薩修法空觀,他的重點都是觀察萬法唯識。

什麼叫做法執?你認為這個法離開這念心有真實體性,離心別有,這個就是法執。破除這個法執的方法,就是觀察一切的法──雜染法、清淨法,都是一念心所變現。這是一個總說。

我們看東方的文化跟西方的文化有所不同。東方的文化,它的重點偏重在生命科學,就是對這個心有很多很多深入的研究,當然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執取。東方文化的整個生命的精神體力,都耗費在對心識的研究。對於去創造物質、船堅炮利,完全沒有興趣,但是它開展出一個非常精緻的人際觀系,所以東方文化的人我見比較重。西方的文化,它是比較重視自然科學,對大自然各式各樣的因緣法好樂去追求,像科學、醫學,所以西方文化它的人際關係比較單純,但是法見會比較重。這個就是眾生的等流習氣。總之,我們這個執取,一個是對生命的執取,一個是對一切因緣所生法的執取,這兩個重點。

庚二、別釋二見

辛一、人我見

別釋當中先講人我見: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依止這個生死凡夫,說有五種。先看第一個: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這個地方是分成兩大段,先提出我們執取的相貌,再說明對治的方法。先看

第一大段、執取相貌

一、大乘的經典上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佛陀說:佛陀所依止的身(這個身就是依止處),就是佛陀清淨明瞭真如平等的心,他也要有一個依止處。佛陀的心依止什麼?依止清淨的法身,不是我們凡夫這種老病死的業報身,佛陀真如平等的心所依止的法身他的一個相貌,是畢竟寂寞的,沒有這種生滅變化的相貌、沒有這種老病死,他是寂靜而不生滅,這樣的一個情況,猶如虛空。一般我們在了解譬喻,要取其義,不能取其相。

虛空有二義:第一個是週遍義,它是週遍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虛空;第二個是無差別義,它沒有差別相的。你說房子、桌子、椅子,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相,但是虛空沒有差別相。佛陀就用虛空來比喻佛陀清淨的真如心所依止的法身,是無差別義、是週遍義,所以名之為法身。我們凡夫不知道佛陀講虛空是為了破我們這種有所得的執著,就把虛空當做佛陀法身的體性,以虛空的相狀來當做體性。當然這樣子就是一個障礙。

第二大段、對治方法

云何對治?我們看對治,

第一段、總說

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虛空其實是一個虛妄的生滅法,它的體性是虛妄性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依他起性,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怎麼說呢?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它是相對於一切的色法而存在的。我們說這是一個色法,色法以外都叫虛空,所以它是依止色法的相對而安立的,它是眼睛可見之色,可以用眼識加以了別的,所以它能夠使令我們心產生生滅的作用。這是總說,它本身也是一個因緣所生法。

第二段、別明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其實一切的色法,這個地方的色法包括有相的色法、無相的虛空,所以虛空也是色法,都是一心真如所顯現,實無外色。這個地方就是破除虛空的虛妄性。什麼叫做本來是心,實無外色呢?假設虛空是真實的,當然真實的意思就是它非因緣而改變。比如說:我們人去看虛空,看到的是一個無形相的東西;但是科學家說狗看虛空是灰色的;餓鬼道看虛空也是有不同的形像。

假設虛空是有真實的體性,那每一個眾生看到的虛空應該是無差別,所以說虛空它本來是心,它是心中的業力所顯現出來的,沒有一個真實的色法。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以離開了心外的法,就沒有虛空可得。

第三段:總結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所以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們這一念心的妄動,這個動就是業力的造作,才產生的果報。你這個業力消失了,果報就消失了,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所以諸佛的清淨心是清淨廣大的,它不像虛空是一個有為的生滅法。這個是以虛空為法身,我看佛弟子很少有這種思想,一般都是外道。就是說外道他也沒辦法聽聞佛陀所開顯的這些大乘真理,他就依止自己的胡思亂想,在胡思亂想當中得到一個結論:我們這念心是擾動相、是苦惱相。所以他怎麼辦?

他就想辦法把內心當中的擾動相停止下來,去修這個禪定。當然禪定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依止一個特定的所緣境,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繼安住,他整個心就透過專注集中,慢慢地慢慢地就從一個躁動的粗重相,到了一個寂靜輕安的相貌,就從欲界的心態提升到色界,這個時候的色法是清淨微細的色法,所以他有殊勝的輕安樂。

但是這個時候,當然因緣所生法都是有所得,就是這個有所得的果報體,這裡會有個問題,就是長者生厭。你看佛陀長時間安住在真如,他也不會有厭煩的心。凡夫的心、這個果報體、這個因緣所生法,它是對立的,有好就會有壞,所以他在這個寂靜色界的禪定當中,他覺得這個色法是一個障礙,如鳥在籠,不得自在,所以他一直想要去超越色法的障礙。佛法認為色法不是障礙,障礙我們的是無明。

他怎麼破滅色法?他就去攀緣無邊的虛空,以虛空為他生命的歸依處,他不斷地去觀取虛空以後(你這念心怎麼造作,就會出現什麼果報),慢慢慢慢地,粗重的業果色法就消失掉了,只有寂靜、只有精緻的定果色,這個時候就從色界而趨入無色界。因為他所依止的虛空,還是一個有為的生滅法,所以他禪定消失了以後,就繼續受三界的輪迴了。所以他剛開始的時候,以虛空為法身,這個地方是一個錯誤的知見,因為虛空也是心中的一個影像,是這個意思的。所以我們在後面,他有很多的執取。就是說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你今天心中的歸依處選擇的對不對?修行當然有所謂的目標、有所謂的過程,你在過程當中,我們可以依止生滅門來加以對治,但是你的目標、你的歸依處不能有錯謬,否則你在整個修學聖道的過程當中,就會產生一個迂迴錯誤的果報。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意思,就是你剛開始所歸依的目標,不能有錯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