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六頁。

這一科是講到持戒門。這個持戒在大乘的菩薩戒是分成三聚淨戒,前面一科是講到攝律儀戒。攝律儀戒它的所對治的是一個惡法,所以它的一個態度是斷惡;這個攝善法戒它的所觀境,所面對的是一個善法,對善法它的修學。我們看

第二個、攝善法戒

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這個地方馬鳴菩薩的意思是說:前面的斷惡,修習十善業來破十惡業,這是通於出家、在家;這以下的修善,是偏重出家。那出家眾跟在家居士的差別在哪裡呢?

為折伏煩惱故。

一般的在家居士,多分就是修習福報,他的內心基本上是向外追求,積聚一點善業,做來世福報的一個根本;但是內心這些雜染的因緣,沒有辦法去調伏。但是我們出家眾不行,我們追求解脫,我們也修習善業,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向內觀照來折伏煩惱。折伏煩惱,這當中講出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遠離憒鬧,常處寂靜。

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當中,假設你的生命只是要追求一些很粗糙的功德,你就是佈施,做做慈善事業,那就罷了,你就不一定要遠離憒鬧,就在這個熱鬧的人群當中打滾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對生命的規劃,你要成就一些比較精緻的功德,特別是達到臨終的正念,這種止觀的力量要現前,你一定要遠離憒鬧。就是這種清淨莊嚴的禪定跟智慧,一定是在寂靜的心中生起的,沒有例外的。

所以《遺教經》上說:這個憒鬧的過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即使你有高深的禪定跟智慧,你一天到晚在那個地方人事往來──今天我找你、明天你找我,這樣子你的禪定智慧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要注意:菩薩雖然有時候為了攝受眾生的緣故,也會到熱鬧的場所;但是菩薩的內心,他的心情是遠離憒鬧,好樂寂靜的,這個是重點。在寂靜當中,過著少欲、知足的一個簡單朴素的生活,這是我們修習善法的一個基礎。因為你要求生活的資具愈多,你就要跟居士多多的祈求;你對眾生有所求,他對你也有所求,這樣你的精神體力就耗損在應付這些居士上。所以我們少欲、知足,能夠保存更多的精神體力來修行,當然這是前方便。

第二個是重點,修習善法最重要的就是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產生慚愧心。

慚愧心的基礎來自於對佛法的正見,這是一種智慧。你能夠看到善業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你自然就會崇重賢善,輕拒暴惡,對惡法就自動的排斥,對善法就盡量的讚歎。我們一般人的正見非常薄弱,就是對佛法的思惟太過少;太過少的時候,你內心產生罪業,這個罪業的相續心就很難斷。你今天造這個罪業,你明天也一定造這個罪業,這個罪業在你生命當中不斷的累積。一個有大乘正見的人,他內心當中也會出現罪業,但是他這個罪業生起的時候,他會產生一個嚴重的慚愧心,會產生警覺,知道這個是一個過失相。然後這個警覺心、慚愧心生起,就會帶動你內心的止觀。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關鍵點,而這個止觀就能夠調伏煩惱。所以他這個地方的慚愧心,就是生起大乘的正見,所有的善法以正見作根本。

第三個、攝眾生戒

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這個地方是講攝眾生戒。我們應該要具足一個出家眾美好的威儀,因為三寶的住世來自於僧寶的住世,所以我們今天僧寶的威儀,等於是代表整個三寶。我們有美好的威儀,使令眾生未生信心令生信心,已生信心令倍增長。

這是講到三聚淨戒。這三聚淨戒持戒的功德,從內在的善根來說,它能夠對治惡業、增長善業,就是我們善業強的人,內心會感到安穩,內心安穩就容易生起菩提心;從外在的福德來說,持戒能夠引生尊貴身,這尊貴身就是兩隻腳。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只有佈施而不持戒,我們這個福報可能是在三惡道受用,就是只有福報但是不尊貴,在卑賤的果報裡面去受用福德。

這個地方的持戒,它的一個根本精神,從大乘佛法的持戒來說,主要就是增上慚愧,就是你內心出現惡法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防非止惡的警覺性。我們一般人不太可能止觀隨時現前,你內心當中有止有觀的法寶,一般來說是保存在內心的種子階位。當我們惡法生起的時候,第一個的警覺是持戒,所以持戒是第一個關卡。就是你要先產生一個警訊,當你的心出了狀況,這個警覺性就把你內心的法寶止觀帶動出來,來調伏煩惱。假設你沒有持戒,這個止觀就沒有一個引導者,雖然你有止觀的力量來調伏煩惱,但是沒有人把這止觀調動出來,所以這個持戒,是止觀的基礎。

壬三、釋忍門

這是忍辱。我們先把這個忍辱作一個定義,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什麼叫忍辱呢?於諸境緣,內心不動。你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內心不動。龍樹菩薩說:這個禪定也是內心不動,忍辱也是內心不動,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龍樹菩薩說:這是粗、細的不同。禪定的不動是比較精細的,這個忍辱的不動是比較粗糙的,但是本質都是不動。好,我們看忍辱的內涵: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這個忍辱當中有兩個所緣境:第一個是生忍,第二個是法忍。

一、生忍: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

忍辱的基本定義就是於諸緣境,內心不動。這第一個境緣就是一個有明瞭性的眾生,這個眾生對我們產生一種非理的惱害,身為一個菩薩對於這種非理的惱害,最低的標準是心不懷報。

菩薩戒的意思:身為一個菩薩,內心安住在菩薩種性,我們依止大乘信心建立的菩提心,當然有菩提心的眾生,也會起瞋心,這很正常。當菩薩遇到境界刺激的時候起瞋心,沒有結罪;但是你把這個瞋心累積成恨,就結罪了,所以菩薩瞋心的最低的底線是終不結恨。說你發脾氣,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這個菩提心也夾雜很多煩惱,你不可以刺激他的,你刺激的時候起瞋心,這個菩薩就應該趕快修習止觀加以對治。而這個菩薩沒有對治,把這個瞋心轉成一個長時間的恨,乃至對方來懺悔,我們都不能接受,這樣子就是結罪了。所以第一個,我們對眾生的惱害,起碼不結恨,要趕快化解自己的瞋心,這是所謂的生忍。

二、法忍:對於這個因緣所生法——世間八法的安忍:

利、衰:這個衰是逆境,我們初學者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有很多很多的損耗、侵害這種逆境,我們應該安忍不動。慢慢慢慢地,你經過長時間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衰境界消失了,變成了利,對於財富榮耀的境界這種順境,這個時候你也要安忍不動,你要告訴自己:這些路旁的小花,只是一個小資糧的境界,你追求的是無上菩提的廣大的功德,你應該繼續往前走。所以我們剛開始對於利、衰的順逆境界安忍不動,跟著我們當初的生命規劃繼續的往前走。

毀、譽:譭謗跟稱譽,這個毀、譽跟稱、譏很類似。這個毀、譽是超越之法,就是你沒有這種情況,他講得超過了,不管是好、是壞都是超過了。

稱、譏:是如實之法,你原來就是這樣,那別人也是講這樣,不管是稱讚、不管是譏嫌,這都是如實之法。前面的六個法,都是偏重在內心感受的刺激,不管是苦、不管是喜、不管是憂,總是偏重在心受。

苦、樂:是偏重在色身的感受。就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遇到了炎熱、寒冷等等的這樣一個環境逼迫所產生的苦受跟樂受,我們都應該安忍不動。

忍辱的功德,從內在的善根,能夠對治瞋恚成就安忍。一個人能夠安忍的心,他的一個特點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人成就安忍以後,內心心無憂悔。你看有些人的心,經常感到憂愁,產生悔恨、懊惱,他修止觀就靜不下心,憂悔,這個悔箭穿心,就是他不能忍。所以我們成就忍辱,能夠心無憂悔。從外在的福德,能夠功德不失,你已經成就的功德,能夠不失掉。

龍樹菩薩說:佛陀講完佈施、持戒以後,為什麼講忍辱呢?他講一個譬喻說:譬如一個大富長者,積聚很多的珍寶,他接下來要做一個倉庫,把這個珍寶加以保存下來。我們菩薩亦復如是,我們透過佈施、持戒以後,積集很多很多的資糧跟善根,積集了無貪的善根,也積集了這個善業的善根,這個時候應該用忍辱來加以保護,否則這個善根就容易退失掉了。

佛法的忍辱,它不是強忍,它是用智慧來疏導。蕅益大師說:我們遇到逆境刺激的時候,有兩個觀想方法能,夠把這樣的一個負面的情緒加以疏導:

一、隨緣消舊業想:當我們內心跟這個逆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瞋恚,這是很自然的,但是你接下來要趕快觀想:這個境界會在我的生命出現,一定是我心中有這個業力,我內心沒有這個業力而招感這個果報,那佛法因果的真理就不能成立。所以我們信仰佛陀,對佛法歸依,我們相信因為我們修行的緣故,重報輕受,既然是我自己造的業,我們應該要安忍不動,這樣你就能從這個逆境當中悄悄的走過去。有些人他障礙現前,他走不過去,他就是沒有智慧的觀照;有些人他就是如夢如幻一樣的走過去,不當一回事的走過去。所以我們應該要隨緣消舊業想,當然這是比較消極。

二、當善知識想:那這樣子就很重要。就是說我們有些功德是在順境中成就,心平氣和的時候能夠禮拜、讚歎、修止修觀;但是有的功德是在逆境中成就。譬如:我們對一切眾生的寬恕、包容,而寬恕、包容是修大悲心的基礎。寬恕、包容這種功德,沒辦法在順境中成就,一定是在逆境成就。你因怨家的刺激,才能夠生起寬恕跟包容,這樣這個逆境對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的寬恕跟包容是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的。

也就是說:在成佛之道,我們所面對的境界,就像我們吃飯菜一樣,酸甜苦辣一個都不能缺少。一個人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你完全是順境,你這個人不吉祥,營養不良,你老是只吃某一道菜,你可能某一種功德會生起,某一種功德你就沒辦法生起。所以我們應該把逆境,當作你的善知識想,因為他對你的寬恕跟包容有增長的力量。

壬四、釋進門

癸一、總明精進意

這個精進的體性,在《成唯識論》的定義是說: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在斷惡、修善的時候,內心不管遇到什麼境界的刺激,他不感到畏縮,一定要把它做圓滿,這叫精進。這當中分兩科:先說明精進意它的內涵,再說明它的方法。先看精進的內涵: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法藏大師把這個精進內容分成三科:

第一個、勤勇精進(勤勇,勇敢的勇)——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勤勇精進。他精進的所緣境是善法,不管是佈施、持戒、忍辱種種的善法,我們應該要不懈怠、不退縮。這菩薩對於善法應該怎麼觀想?在經論上說:一個菩薩面對種種的善法,應該是如貧得寶想。這個貧窮人去追求珍寶,他的心情是多多益善,他不會得少為足的;菩薩亦復如是,對於種種的波羅蜜,內心當中心無厭足,永不懈怠,這是第一個精進。

第二個、難壞精進——立志堅強,遠離怯弱,這是難壞精進,很難破壞的精進。這個地方的精進,所面對的境界是惡法。菩薩對於惡法應該怎麼觀想呢?如病得藥想。一個生重病的菩薩,他在吃藥的時候,不是吃一天二天,他要不斷的吃藥,這個病才能夠徹底治好。所以我們在斷惡的過程當中,遇到任何的逆境決不放棄,不能有怯弱的心,一定要把它做究竟圓滿。

第三個、無足精進——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這是無足精進,沒有滿足的精進,這個地方非常重要。就是說我們在斷惡修善的時候,為什麼能夠勇悍呢?就是我們應該觀想:雖然我們斷惡、修善的事情是很痛苦,我們必須違背我們的習氣,去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們過去生當中,在三惡道當中受刀山油鍋的痛苦,比現在的痛苦更為重大。而以前的痛苦,是白白的去承受,完全沒有增上的力量;我們現在這種痛苦,對生命是有大利益,有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要精勤的斷惡、修諸功德,成就自利利他的事業來遠離眾苦,這個就是精進的內涵。這以下說明精進的方法:

癸二、別示精進法

復次,若人雖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前面是講到精進的內涵,這以下講出它的方法。若人修行信心,我們一般人,你要不修行佛法,你過去所造的罪業,就是這樣很安穩的保存在阿賴耶識當中。但是你發了菩提心以後,就表示你的生命是從根本上要產生一個很大的扭轉,就是說你生命的方向要改變了,你本來是要再繼續流轉的方向,就轉成趣向無上無菩提的方向,這個時候你內心的障礙,就會浮現了。

從內在的業障來說,所謂的內因力,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就是說我們過去生,也不完全是生生世世都學習佛法的,有時候沒有遇到佛法的攝受,內心當中只好跟著感覺走,就造了很多的罪業。這個罪業等到我們現在要扭轉生命的時候,它就會被逼迫出來了,這個是內在的因,內因。

第二段是講外緣,外感報障。前面是內有業障,這個地方是外感報障。這當中有四段:

一、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就是有鬼神的障礙,鬼神障礙簡單的說就是冤親債主。就是說可能我們跟某一個人,過去生中結了一個很重大的惡緣,而不幸的是,這個人他到鬼神道去了。他到天上去,天上的福報很大,他也不會跟你計較;到畜生道、地獄,他也沒辦法跟你計較;到鬼神道,這個鬼神有神通,他看到你發了菩提心要出離三界,這個時候他來障礙你。

二、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有些人內心當中,就是人事的障礙特別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這個也是過去的業障。

三、或為病苦之所苦惱,這身體的病痛、四大不調特別厲害,當然這個地方跟殺生應該是有關係的。

總之,這些所有的障礙,都是跟罪業有關。我們修學佛法的人,第一個觀念就是莫向外求。我們遇到障礙,反求諸己,觀想這個是我自己的罪業,所以我們不去改變外境。那怎麼辦呢?應該去改造內心,勤加懺悔。

這以下講出懺悔五個法門: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

一、禮拜諸佛:法藏大師說:禮拜諸佛能夠破除我們的根本障業障。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拜佛的經驗,就是我們在拜佛之前的心情,跟你拜完佛的心情有明顯的不同。就是我們拜佛之前的心,是躁動不安;但拜完佛以後,心就安定下來。這個地方就是講佛力的加被,就是我們內心在念念禮拜當中,念念當中即眾生心,投大覺海,跟我們的本尊功德相應,所以破除罪障。

二、誠心懺悔:前面的禮敬諸佛是破除根本障;這個地方的懺悔,是對治惡業障,就是以這個懺悔心來拜懺,當然持咒也是可以。

三、勸請:破除謗法之障。我們應該經常的請求善知識的住世,來弘揚佛法,來破除我們過去的譭謗正法的障礙。第四個是隨喜,破除嫉妒障。

四、隨喜:破除嫉妒障。經常觀察: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就是說我們在修學善法的時候,我們的精神體力有限,不可能五乘的功德都去做,我們可能會選擇性的去做一些我們覺得比較重要的功德。一個修學淨土的人,他會偏重在加強達到臨終的正念,當然也要加強你的菩提心。這兩個功德成就菩提心,成就臨終的正念。但是我們對於所有的善法都要隨喜,有人蓋醫院、有人蓋寺廟,這種人天的善法我們也隨喜;有人修無常、無我,趣向偏空涅槃我們也隨喜。所有的功德我們都隨喜,來破除我們的嫉妒障。

經常這樣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這個精進的果報,從內在的善根對治我們的懈怠,成就勇悍的體性,養成一種勇猛強悍,不畏縮的體性。從外在的福德呢,所修功德展轉增勝。前面的忍辱,他功德成就是就著已經成就功德的保護;這個精進是就著還沒有成就的功德,要急速成就。

其實這個六度法門,我們如果詳細的觀察,這個佈施、持戒跟禪定、智慧,都有它一定的體性跟修行的方法;但是這個忍辱跟精進,基本上這兩個沒有特定的方法,他只是就著把前面佈施、持戒、禪定、智慧的功德加以增上。

所以印光大師說:修行人要成功的兩大因素,就是你的性格上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一個人在大乘佛法修學要成功,一個是你要忍力,你要忍人所不能忍。你一個人遇到境界的刺激,你就馬上發脾氣,你絕對做不了什麼大事業,你不可能成就大功德,所以你這個安忍的力量要強,安忍不動,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要有行力,你遇到逆境的時候,不管斷惡修善,不能念要他念,煩惱不能斷要他斷,這個善法不能修要他修,你要有行力。你能夠具足忍力跟行力,你在修習佈施、持戒、止觀的時候,你就能夠成就廣大的功德,是這個意思。

壬五、釋止觀門

癸一、總標

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是一個道前基礎,是約著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地方的止觀,就正式的修習我們大乘主要的善根。這當中有三科,先看第一個總標: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

這個地方把這個止觀的體性作一個總標:

先看止。什麼叫止呢?就是止一切境界相。我們過去在講唯識止觀的時候,那個止的定義,叫做心一境性,內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或者是呼吸、或者佛號,專一相續的安住。但是這個地方止觀的定義就有所不同,它是停止一切的虛妄相,內心當中,一言以蔽之,就是無住,以無住為住,這個地方我們先作這樣的一個定義,這樣子就隨順了大乘的奢摩他。這個地方無住的意思,法藏大師說:他是先觀後止,先觀察萬法唯是一心,破除對外境的執取相,這個時候安住在一心的真如,內心當中是無住的,這個地方叫做止。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前面的止它的所觀境是真如;這個地方的觀是生滅門,是對治。這是觀察因緣生滅相,就是觀察業性。從無相觀來說,是觀察這個業性本空,觀察這個業性本身是無常、無我,觀察法性本來空寂。從有相觀來說,是觀察這個因果絲毫不爽,因緣合和,業果不失。這個觀它是有相觀跟無相觀來加以對治,所以它這個地方所依止的是生滅門。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最後的目標是漸漸修習,止、觀彼此不相舍離。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說:前面專修止跟專修觀,只是前方便,所以叫做隨順,隨順於止跟隨順於觀;那真正的正修止觀是兩個都要現前,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在修次第止觀的時候,這個止的所觀境都是有為諸法。譬如你觀察眾生法界,觀察我們的五蘊諸法,以不淨、苦、無常、無我加以訶責;或者觀察佛菩薩的功德莊嚴來當所緣境,這個是讚歎歸依。但這個地方的止,是安住在無為法,無為法是止一切境界相,是安住在真如的無住法門,就叫真如三昧。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他是圓頓止觀。所以這個圓頓止觀的正修是止,這個觀是對治。就是我們生起障礙的時候,以觀加以對治。

癸二、別釋

子一、釋止

丑一、明修相

寅一、修前方便

我們先看止的部分,止當中有四科,先看所修,修行的相貌。所修相當中,分成三科,先看修前方便: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修習真如三昧,有三個前方便:

一、修行的處所,要閑居靜處:你剛開始要找一個寂靜的處所,就是一個山林道場,遠離干擾。

二、端坐:在修習止的一個姿勢,行住坐臥當中以坐姿最為安穩,剛剛始的初學者,先以坐姿為下手方便。

三、正意:就是端正我們的心意。就是我們為什麼修真如三昧呢?不求世間名利,唯求無上菩提故,你要真正發心。這都是你在修習真如三昧之前,必須具足的前方便。

寅二、正明修法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大段。第一大段是真如三昧的正修,第二大段是對治。先看正修,說明真如三昧的所緣境:

不依氣息:以小乘的止觀來說,是偏重在觀這個氣息,或者數息、或者隨息;但真如三昧它不依氣息。

不依形色:我們在修不淨觀 的時候,修這個白骨,是依止形色;但是真如三昧是不依止形色。

不依於空:我們在修四空定的時候,依止虛空來當做所觀境;這個地方也不依於空。

乃至於不依地 、水、火、風,也不依見、聞、覺、知:

意思就是說:在修真如三昧之前,你這個所緣境,是先觀察:一切境緣,唯是一心故,一切的境界都是內心所現的影像,這個時候安住在這一念的一心真如當中,當做所緣境。這個地方,智者大師說這叫做體真止。這個止,你要先觀,要體達真如以後,再安住在這個真如當中。所以我們一般在次第止觀的修止,就直接修止了,不必先修觀;但是真如三昧的止是先修觀,先 觀察萬法唯心,對外境的執取都消滅了,這個時候在清淨本然的心性當中現前,就在那個地方安住。這個地方是講到這個止的所緣境,這以下說明能分別的心。依止什麼心來安住呢?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在真如三昧安住的時候,當一心真如的明瞭心現前的時候,你要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你內心當中不能有任何的名言妄想, 乃至於遣除,乃至於能遣除的這個想也要遣除。

我們說明一下:我們在對治止觀的時候心是有想,就是說我們假設在修習厭離法的時候,我們對於這種凡夫的五蘊身心,所謂的不淨、苦、無常、無我,以這種訶責的心來加以對治,產生出離。有時候我們要修歸依法的時候,我們是觀想彌陀的功德,或者是觀想彌陀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乃至觀想佛陀的名號,這個時候我們是讚歎歸依,這都是想。

但是這個對真如三昧來說,都是一個對治法門,他的正修是一切諸想,隨念皆除。這個時候內心當中是一念不生,不能有任何的想,就是在那個地方安住,如此而已。為什麼這樣子?以一切法,本來無想, 念念不生,念念不滅。就是說,其實一切法本來是沒有妄想,那就是本來面目。

我們正念真如的時候,這個正念真如跟一般對治止觀有什麼不同?對治止觀的修法,從一心的角度來說,是比較表層的東西;這個一心真如等於是把心帶回家,回到我們的本來面目,觀察到本來面目的時候,眾生的雜染法不可得,佛的法也不可得,這本來就是這樣。所以一切法是念念不生、念念不滅,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個次第止觀,它的法門是對立的,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對這個法產生執著,就用破斥:你對惡 法執著,用善法來破斥;你對有執著,用空 來破斥。這樣子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但這個地方的圓頓止觀,它的根本思想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你已經回歸到你生命最初的原點。這個原點怎麼說呢?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以一切法本來無想。所以這時候你就如實安住就好了。

如實安住《圓覺經》上說:這個圓頓止觀根本的精神,是知妄即離,離妄即真。當我們生起妄想的時候,在真如三昧當中,就是你不要管它,你知道它是妄想就好。因為你知道它是妄想,就表示你已經跟它脫離了,你要知道它是妄想,表示你的心安住在真如,它自然是虛妄的,它也不能障礙你。一個人會有障礙,是心隨妄轉,這妄想本身不是障礙,是你內心隨順它,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知妄即離,這是關鍵點了,這是講到正修。

這以下講到對治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當我們打妄想的時候,在真如三昧的根本思想是不加以對治的,以心除心。我們生起貪慾就用不淨觀的相來對治,瞋恚用慈悲觀來對治,以心除心;但是真如三昧不是這樣,當你遇到境界的時候,就觀想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其實它是心中的影像,你也不要去管它,它自然會消失掉,即使是能念的心,它本身也是自性畢竟空寂的,這就真如三昧。

所謂真如三昧,跟我們一般的無記不同,它是有觀照的智慧,它知道它是妄想,你不隨順它就可以了。套一句印光大師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個不隨妄轉是真如三昧的根本精神。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到後面會讚歎真如三昧,說這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在《楞嚴經》上把這個真如三昧安立做首楞嚴王三昧,它說:你一個人經常安住在真如三昧有什麼好處?你經常能夠把心帶回家,攝用歸 體,安住在真如三昧,你慢慢慢慢的從真如三昧出來的時候,你的心情跟以前會完全不同,就是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這時候你內心當中,不管是要調伏煩惱、滅除罪障,或者要修習廣大的善法,你會覺得很容易。有些人他惡法出現的時候要斷很困難,有些人他生起一個功德也很困難,就是因為你依止這個生滅心,所以斷惡、修善、度眾生就障礙重重。那你能夠經常觀修真如三昧的人,你斷惡、修善、度眾生,你會覺得這些都不是障礙,所以它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後面會把這真如三昧的功德再詳細的說明。好,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後面的真如三昧,的確有一點不思議境,不思議境希望大家能稍作預習。後面的真如三昧先作預習,你在聽講的時候就容易進入狀況。

我們回答三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上課時講到顯教大乘跟密宗金剛乘有所不同,講到金剛乘的殊勝處是依止真如門而修一切法。不知這與顯教的圓教菩薩所修的無作四諦或者稱性六度有何不同?法師也引用蕅益大師理持念佛的方法來詮釋金剛乘,所謂自他不二的修行法。是否顯教當中,也有金剛乘的觀念,只是中國祖師沒有強調出來而已?

【師父答疑】:四聖諦,以天台宗的教觀來說,它是認為所有的大、小乘都是觀察四聖諦。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基本上就是一個流轉門跟還滅門。苦集是流轉門,滅道是還滅門。就是我們生命基本上就是兩個選擇:一個是流轉生死,一個是安住涅槃。藏、通、別的四諦法門,要以天台宗的判教,都是方便法門,就是它沒有依止一心來修四聖諦,就是心外求法。

圓教的無作四諦,說四聖諦的安立,什麼是苦?其實就是你一念心的顛倒引生出來的,所以苦集的流轉是一念迷,就是苦集流轉;一念的悟,就是滅道二諦。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蕅益大師經常用迷悟來安立四聖諦,這個就是無作四諦,或者講稱性四諦,當然這種思想在金剛乘是完全一樣的。

金剛乘的思想也就是依止一心來修一切的法門。當然我們中國祖師理論上的傳承是有,我們是覺得密宗它是比較善巧,它有一定的傳承,一定的次第。但是在理論上,金剛乘的思想跟大乘的圓頓思想,根本的思想都來自於不二法門,不二法門的依止點就是一心真如,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

把十法界的差別相都消滅以後,就是十法界的每一個眾生都把心帶回家,這個時候我們看到十法界眾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切法如的心性。你從這個地方起修,所有的法門都是金剛乘,這個金剛乘的乘,當然就是到彼岸。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煩惱跟罪業在修行,但是有些人在破除煩惱跟罪業的時候,他特別快。三年前我看到他的時候,他有這種障礙,他現在過去了。有些人你看他剛出家的時候是這種境界,十年後還是這種境界。他也是不斷拜佛?他就是沒有找到這個乘,所以他增上的力量非常的慢。這是一個問題,一切法因緣生,他沒有找到一個快速消滅煩惱罪業的因緣,他內心當中所依止的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法門。當然這個也是個人的根機,也不能強求,你跟他講金剛乘,他也不見得能夠接受;不能接受,那只好是為實施權,只要你能夠踏出第一步,都好。但是你要能夠相信金剛乘,套一句蕅益大師說的話,那是日劫相倍。

我們今天從一個實際的角度說臨終的正念,如果諸位有志於來生求生淨土,你應該很清楚,臨終的正念是關鍵。求生淨土不是說你有多大的善業力,重點是你想辦法跟彌陀感應道交,因此印光大師再三強調:你要往生淨土,是彌陀本願力的攝受。你如果不仰仗佛力,不要說凡夫不能去,連阿羅漢都去不得。阿羅漢的神通力,不要說一般的阿羅漢,就是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的大阿羅漢舍利弗,他的神通也只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這個極樂世界有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我們生求生淨土,是來自於臨終的正念現前。當然你正念要現前,煩惱會障礙你、你的無始罪業也會障礙你、老病死也會障礙你,這三個法都是跟正念相違背。

為什麼有些人在臨終正念現前的時候,煩惱不能障礙他,罪業也不能障礙他?色身在家護病房,插滿了管子,這個老病死的臭皮囊也不能障礙他?這個地方諸位想一想,有些人會是障礙,有些人不是障礙,這個地方就是千差萬別。就是你那個法寶,法寶力量有薄弱的問題。所以我們經常的聽聞佛法,你在滅惡生善的時候,你會有方便力。所以智者大師為什麼要判教說藏、通、別、圓,這不是智者大師多事,而是佛陀的法門在操作當中,的確有快慢的不同,真的是有它的差別。你用這個法門來修,跟他用這個法門來修,當然我們說目標是一樣,但是過程的確有快慢不同。這個地方我們也應該清楚,的確是有圓頓跟次第的差別,所以祖師才要判教。當然金剛乘是圓教的法門,我發覺密宗的菩薩有大善巧,他們能夠講出一個比較好的名詞,安排出一個明確的次第。

【學員提問】:法師曾於課堂中講到本論的修學法要,第一個是觀照內心。依止觀照力,達到觀照內心。

【師父答疑】:我們前面說過,這個觀照力主要是成就大乘正信。因為大乘的信心是依止大乘的正見。依止一心、二門、三大的思想,由觀照力產生菩提心,生起直心,生起大悲心。這個菩提心以後,就產生所謂的行動,修習悟門。【學員提問】:又提到以我空、法空來消滅執取,再直下承當。不知修習我空、法空是屬於上面何等階位?

【師父答疑】:修習我空、法空的這個我空、法空,當然是屬於觀照力,就是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這後面會說。你在真如門的時候,你有時候很容易就能夠安住在一心真如,內心不偏空,也不著有。只是知道這一切法都是如夢如幻,知道而已。但是有時候會有困難,就是你對某一個人、或對某一件事,你會覺得這個影像經常出現,揮之不去。就是說我們一個人能夠修真如三昧以後,你馬上會發覺你對某一個東西特別執著,就是說他內心當中的影像,出現的次數特別多,甚至於已經干擾你安住真如,你的心隨這個境界的出現,已經開始躁動了,這個時候你可能要對治了,這個時候修我空觀、法空觀,觀察一切法自性不生,以不住生死故,用空觀來破除。觀察你心中所出現的影像是因緣所生法,它沒有一個真實的體性。

所以這個我空觀、法空觀是在修真如門當中的一個對治。或者,有些人實在偏空太厲害了,這時候觀察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所以這個我空觀、法空觀是在正念真如的一個對治,當然你對治完了以後,你繼續的又回歸到安住於一心真如,只是知道妄想就可以。

【學員提問】:兩者的修習次第,彼此的關係是先肯定,還是先否定?

【師父答疑】:一般人都是先修空觀再假觀。因為我們的執著比較重,剛開始都是否定以後再肯定。當然從對治的角度,你也可以看因緣,就是我這個時候好像內心比較沉默,你也可以修肯定法門,思惟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我們只要努力的修學,我們能夠成就諸佛的功德,修習這個假觀。如果我們今天對一切法的執著比較重,我們可以修空觀。這個是看個人的因緣來決定。

【學員提問】:法師曾提到佛法是心念跟業力的修學,平日除了斷惡修善之餘,更應時常觀照我們的真如。古人說修行人要常帶三分病,面對大小的病魔,是否也應該勤加懺悔,求佛力加被,來善觀病痛之源,取代世間醫藥?這個病痛的因緣,應該如何正確觀察處理?

【師父答疑】:這個病痛是難免的,我們是從一個煩惱障、業障、報障的身體來修行。當然病痛,智者大師的意思是說:你有時候真的該吃藥,也是應該吃藥。這病痛有三種因素:有時候是鬼神障,那就要持咒;有時候是業障引生的,那就要拜懺;有時候也不是鬼神障、也不是業障,是四大不調,是風病、熱病,那你就應該用藥物來調治。

不過蕅益大師對病痛,倒是有比較正面的看法,他在《靈峰宗論》上說:病是吾輩良藥,為什麼呢?

第一個,能夠消盡塵寰妄想。我們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很容易打很多妄想,對生命有很多很多的規劃,這很難生起出離心。你有病痛的折磨,你能夠專心的念佛,這個人念佛妄想會比較少一點。身體健康的人念佛妄想會比較多。就是這個病痛,你能夠如實觀察,有調伏妄想的力量。

第二個,覷破此身虛幻。我們身體健康的人,對色身會產生執取,你看修習外道法的人,身見特別重,他臨終要把這個色身放下很難。一個有病痛的人,你臨終的時候,要把這個色身放下,你會覺得這是解脫。這個衣服實在破舊的太嚴重,把它脫掉就比較容易;你這個衣服穿的漂漂亮亮的,你要脫掉就有困難。所以覷破此生虛妄。

第三個深明苦、空、無常、無我觀門。前面是破惡,破除妄想,破除身見,第三個是增長你無常、無我的觀照,皆賴有病境耳。就是有這個病痛,你能夠減少妄想,看破此身的虛幻,增加你苦、空、無常、無我的觀照智慧。

這樣講的話,病痛就是你的善知識。你要沒有病痛的刺激,你在佛堂當中要產生這三種功德:調伏妄想、減少身見、增加無常、無我的智慧,你還要花很多的時間。現在有病痛刺激你,你一下子就成就這三種功德,這個病痛對你就有很大的加持力、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