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歲,她過世的時候我還年幼,有許多事已經淡忘了,但我清楚地記得她的兩件事:一是她過世時十分安祥,並未受病痛折磨;一是她一直到晚年仍然過著極端儉朴的生活。

她所以那樣儉朴不全然是經濟的原因。而是她認為人應該「惜福」。她不許家裡有什麼剩菜剩飯,因此到了晚年她還時常撿萊湯,把菜盤裡剩的菜湯端起來喝而不顧子女的勸阻。她也要求我們吃飯時碗中不可剩下一粒米,常嚇唬我們說:「不撿拾乾淨,長大了會生貓臉。」甚至有米粒落到了地上,她也撿起來吃。除了這些,外祖母格外敬惜字紙,要丟棄的書籍薄本紙張絕不與污穢垃圾混在一起,須另外用火恭敬地焚燒。

她過世的前幾年,常有人問她長壽的原因,那時她不僅長壽,身體也健康,她總是回答說,可能是因為惜福吧,由於珍惜自己的福氣,才能福壽綿長。我當時頗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後來讀了明朝學者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說他年幼時遇到一個會算命的先生,卜了他一生的吉凶,其中有一條是說到他補貢生的時候,一共吃了「廩米九十一石五斗」,他感到十分可疑,直到補了貢生的時候,他一算正好吃了九十一石五斗廩米(按明朝學制,貢生之前是廩生,他們應得的米叫廩米,按月發給,所以易於計算)。了凡先生從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連一個人一生可以享用多少米都是命中所注,如果過度放縱地享用,不就提早在損傷自己的性命嗎?

我佛釋迦牟尼在經中也時常叫人惜福、節制飲食,他在《雜阿含經》中說:「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在《四十二章經》中說:「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都是在警醒人不可過多求多欲的生活,身心才能長保康泰。尤其在《醫經》裡說得最為透徹:「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諷誦經。五者多著世問。」 「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食無貸就是吃得過度) 「有九因緣,命未當盡為橫盡。一不應飯為飯。二為不量飯(不知節制的吃)。三為不習飯(不知時間的吃)。四為不出生(飯還沒有消化,又吃飯)。……如是九因緣,人命未盡為盡。點人當識,是當避,是己避,得兩福:一者,得長壽。及得聞道好語,亦得久行道。」

飯在經書中只是象徵,用以教人惜福,我們常見到年輕時過度放縱的人,到晚年總受疾病的折磨,或淪為貧苦無依,有的人更且是等不到晚年的,足見佛經中所言句句真實。近讀弘一法師的演講集,他談到「青年佛教徒應注意的四項」,首要就是惜福,其次才是習勞、持戒、自尊,因為他認為在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至於惜了福又怎樣呢?法師說「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諸位或者能發大心,願以我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也只有惜福的人才能習於勞動,持守戒律,自我尊重,因此惜福是做為佛徒的第一件事,不能惜福則不能言及其他。一般娑婆世界的凡人也是如此,我們可曾見過一個耽溺酒色、縱情逐欲的人能夠自尊、清明,而且活得健康和長壽的嗎?惜福乃不是少福,而是惜福得福,這就為什麼平淡之人常享嵩壽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