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者,圓常之大覺也。一覺有三德:
一、實相般若 為般若之理體,眾生本來具,離一切虛妄之相,為般若之實性,是所證之理體也。
二、觀照般若 觀照實相之實智也。
三、方便般若 分別諸法之權智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名數)一是有,二是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五非非有非非無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緣之境,後一句就能緣之觀。依...(人名)羅什之弟子,關中四聖之一。什所翻之經,睿並參正焉。昔,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受決品云:天見人人見天,什...五欲之一。指貪求聲名之欲。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載,名,即世間之聲名。因聲名能顯親榮己,故令人貪求樂著而不知...亦名:不非時食戒緣起、過午不食戒緣起、不過中食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羅閱城,時人民節會,難陀、...梵名 Sajyuktābhidharma-hrdaya-?āstra。凡十一卷。法救(梵 Dharmatrāta)造,僧伽跋摩等譯。略稱雜心論。又稱...(圖像)以焰魔天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羅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頭幢。左右為焰魔後二人,右著衣,左裸。外界...指堅固之正信心。以正信為堅牢而不破,故稱為堅牢心。本行集經卷六(大三·六八一上):「正信是法明門,不破堅牢心...色究竟,梵名 Akanistha 或 Aghanistha,巴利名 Akanittha,音譯阿迦尼吒、阿迦尼師吒、阿迦膩吒、阿迦抳瑟搋。又作...(術語)飛行空中之仙人也。楞嚴經八曰: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中略)地行羅剎。...子題:恆杖 行宗記釋云:「初示所開。此下,簡濫。 恆杖 ,謂恆所持者。朝行須打露,迥險驅毒物;時暫用者,則不須...(術語)禪之悟道也。空之又空,第一義空也,與小乘之偏真但空相去天壤也。六祖壇經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
我們每個人有眼睛、耳朵、舌頭、鼻子、身體、意想等感知器官,佛教稱之為六根。人們透過六根感知色、聲、香、味、觸...
問: 印祖是否見到了夏會本?有無文字記載?許多大德都讚夏會本是善本,請問法師怎麼看?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是...
我們大家都發了菩提心,我怎麼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屬於偏的,偏向外的,還是向內的圓呢?你現在活在感受當中,你就是偏...弘一大師畢生鑽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處處宣講。雖然他對戒律深刻地探索,但修持上,全力以赴修行彌陀淨...
梁雲娣老居士,是江蘇省宜興市新街百合村人,於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農曆四月二十四)八點四十五分,在佛號中安詳...
持文不持義: 如果僅僅為了詞句的美妙動聽而受持,卻不觀察甚深的意義,則如同孩童採集鮮花一樣,即推敲詞句對於自...
(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南無阿彌陀佛。 斷疑生信,印祖的開示講給大家聽。 今天我們說一下,印祖關於說念阿彌陀...
若有眾生壽無量,煩惱微細樂具足, 菩薩於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眾患。 或有貪慾瞋恚癡,煩惱猛火常熾然, 菩薩為現...
三般若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二般若(三) | 下篇:三般若(二) |
原指瑜伽行者之灌頂。今指密教金剛乘(最上)瑜伽法中,傳授瑜祇經的大事印言之灌頂作法。此修法系據瑜祇經之金剛薩...
五邊
僧睿
名欲
非時食戒緣起
雜阿毗曇心論
焰摩天曼荼羅
堅牢心
色究竟天
飛仙
擔杖絡囊戒開白二羯磨持
本來無一物
【大藏經】最上乘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念佛誦經有什麼好處

【推薦】如何看待夏蓮居的《無量壽經》會集本

不管外境順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嘗
弘一法師的彌陀淨土思想初探

梁雲娣老居士往生記

五種錯誤的聞法方式

斷疑生信—印祖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