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位法師說,誦《阿彌陀經》後不能念《往生咒》,說此誦法是雜修。請師父開示,是否是雜修?我們是修淨土法門的,有的蓮友因親人病故,在七七之內請我們誦《地藏經》,我們能不能去?去了算不算雜修?請問我們在路上或者道場,遇到同修見面時一句「阿彌陀佛」四字不行,非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嗎?
大安法師答:這些可有意思了,又是有位法師說。哪有這麼多法師說這些奇談怪論啦。念《阿彌陀經》之後,不能念《往生咒》嗎?我們每次念完《阿彌陀經》,都要念《往生咒》啊——念三遍《往生咒》。有什麼不能念哪?「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這也是彌陀名號內在功德的一種展示嘛!實際上《往生咒》裡面所展示的,就是彌陀的名號嘛!怎麼誦《往生咒》還算雜修呢?!那你不是亂扣帽子嗎?
並且雜修,什麼叫雜修?就是修其他的法門,指向其他的目標。這跟淨土往生一法來相比,叫雜修。我們甚至說,你修其他的法門——宗門、教下的法門,你最終還是導歸西方極樂世界,都屬於正修。是這麼一個概念。
那麼蓮友在七七四十九天當中,最重要的是給他念佛迴向。偶爾念念《地藏經》也是可以的,但念《地藏經》的功德,也要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念佛號為主。尤其這個病人、這個亡者在中陰身階段,你要提醒他,抓住這句名號。中陰身階段如果他回憶起自己的願力,能夠念這句名號,也能中陰身階段往生。如果你一個《地藏經》念得那麼長,他不一定能夠聽得那麼全。但六字洪名——尤其是四字洪名,他至少能聽得進去,它的穿透力大,他能把握得了。所以臨命終時或中陰身階段,一定要注意:你不要再去誦大部頭的經了,就是直接的佛號,才能利益亡者。
見到同修念「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沒有什麼區別嘛。為什麼非得要計較不可?六字和四字有什麼區別呢?都可以。但一般來說,對初機的,從修行來看,我們提倡他念六字。
是由於有「南無」,表明我們皈命,「救我、度我」。這份對阿彌陀佛的祈求和跟阿彌陀佛一種內在的親切關聯,念六字比較好一點。但你如果建立一種強烈的信願背景,你直接念四字也沒有關係,也可以念。就看四字、六字哪個更攝心,你就念哪個,為好。但一般共修的時候,還是盡量念六字,能夠大家比較整齊統一。那如果見面念「阿彌陀佛」也沒有關係;拿起電話機,「阿彌陀佛」,也沒有關係,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