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

問:弟子工作特忙,暫時還未入佛門。這次來參加夏令營,是母親說這次機緣太難得,非常想讓我來參加,為了滿母親的願,孝順母親,我勉強來了。開始以為可以一邊在網上工作,一邊參加夏令營活動,沒有想到課程排得這麼緊,手頭工作又壓頭,因為這些工作又必須這幾天完成,所以這些天內心焦躁,睡也睡不好,不免對母親有些怨氣,課也沒心思聽。請問,我該怎麼調控自己的情緒?怎麼才能消除對母親的怨氣?

大安法師答:從你這段話來看,都能看出現代一般的……可能你是有一技之長的,可能是大白領了,骨幹人士了。但是,你首先要感恩你的母親,你母親太慈悲了,就會感覺到你在職場上這樣地幹,不對生命的價值有所思惟的話,對你的現在和未來不好。所以你母親一個是慈悲,一個是有眼光,讓你過來。你勉強來了。來了,你就安頓下來嘛。來了,還想到要去做繁忙的工作,兩頭都不討好。

這個夏令營的課程安排是讓大家有一個機緣了解我們大乘佛法,我們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其實接受這些信息,你要生稀有難遭之想,這是在社會上聽不到的,也是教育不能給你的。你的工作,難道這幾天就不可以放一下嗎?世間上有一些一定是必須的事情嗎?如果有點空性的思惟,沒有什麼必須的,也沒有什麼離開你地球就不能轉的。不要把自己看得是很重要,很唯一,很不可缺少,恰好你要從現有的慣性的生活當中要抽離出來,要空靈幾天。

現在要你空的時候你空不了,這是你的煩惱,這是你的習氣,這是你的業障,搞得公司的工作也沒辦法做,現場的課也沒辦法聽。而且,尤其重要的你對你母親還有怨氣,那你大逆不道,不孝之子。你母親是悲心切切,天下最值得尊敬的是父母的心,她太慈悲了,她太關愛子女的命運和前途了,她為了讓子女活得更好,她可以獻出她的生命的。所以,你要把自己執著的心放下,如果你就這個事情都放不下,還是這麼樣的一種膠著狀態,說明你還真沒有一種灑脫的空性的思惟。當一個沒有空性的思惟的時候,這種人是幹不成大事的,只能永遠的就在操作層面幹一點忙忙碌碌的事務而已,成不了一個領袖人物,領袖人物不是你這個樣子的。

所以現在怎麼調控自己情緒呢?你就想,只當自己活埋了,只當自己在這個世間不存在了,公司的事情讓它該怎麼著怎麼著,你就跟公司說:「我沒辦法完成這幾天工作了,以後再說。」不能心掛兩頭。世間也說,既來之則安之,這叫隨遇而安。世間上沒有什麼絕對的確定性的東西。為什麼我們學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物質世界的任何東西都是不確定的,沒有一個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東西,這是測不準定律給我們最大的啟發,跟佛法非常的接近。

因為我們總認為有一個客觀的、永恆不變的、跟自己的心性沒有關係的東西,沒有這個事。測不準定律在量子層面,物質是呈現波動還是呈現粒子,是不知道的。當你想知道,去觀察它,帶著觀察的儀器、目標、手段,去干預的過程,馬上那個基本粒子的狀態就改變。改變成什麼?改變成你想看到的情形,這很微妙。西方的科學測不準定律竟然是得了諾貝爾獎金的,而且它也就是不確定,一切法的無常就是一個真理。

所以,你這裡就不是說要必須這幾天完成,這個必須就犯了大忌,世界上沒有什麼必須的東西。孔子有一句話,君子「四毋」,毋必、毋我、毋固、毋意。孔子這簡短的這八個字讓我們回味無窮。意,不要意氣用事,「毋意」;「毋必」,不是說非得必須怎麼樣的,「無適也,無莫也」,無可無不可,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哪有什麼必須的?

「毋我」,不要有一個很堅強的我;「毋固」,不要固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實際上都是談般若的,談智慧的,談空性的。只要把這個空性把握了,那行雲流水,做人做事隨方就圓,上善若水,才會做得圓融、自在,而且能夠成就一番大業。你這樣的一個情緒狀態——執著的狀態,你是幹不成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