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和禪的風采。

做人的六條標準:知因果、講良心、守道德、立志向、養識見、充才幹。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人總是在克服一個一個困難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成功。只有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這才是應有的精神。

所謂禪在當下,就是用禪的精神、禪的方法、禪的見地、禪的功夫指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當下、生活的當下。

覺悟人生是智慧解脫,奉獻人生是慈悲關懷。二者的融合無間就是菩薩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優化自身素質,就是要淨化自己的心靈、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的智慧、強化自己的力量。

和諧自他關係,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處理好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團隊關係、民族關係、國家關係、宗教關係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等。

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覺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獻人生。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要安於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鑽營強求。能夠安於本分,內心的煩惱就會慢慢地淡化。

在生活中體驗禪的關鍵所在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道」。

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淨化身、口、意。

要以享受和欣賞的心態,滿心歡喜地生活在當下。

我們做人最朴實、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人生在因果規律面前看起來好像是被動的,實際上為善作惡仍然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舍」就是要舍去我們凡夫的心態,要在平等地看待眾生的前提下,發慈心、發悲心、發喜心。

我們要從自心中求解脫,不要在心外尋找淨土。

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煩惱中流,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這個過程都在我們當下的一念完成。

守一不移,是一種覺照的力量、觀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訣竅就在這四個字上。

保持一顆平常心——無斷常、無取舍、無憎愛、無凡無聖、超越一切對立的東西,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脫生死的法門。

人生很被動,唯有結緣這件事可以主動地去做。

生死在片刻間,成功在片刻間,失敗同樣也在片刻間。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當下一念不放過。

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

物質上的豐收總是會越用越少,只有精神上的財富才會越用越多,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真正的財富。

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懂得尊重別人,才知道尊重自己。

要結四緣: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這就是講如何發揮人的主動性,推動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惡因惡果的來臨。

知道自己有苦,就是修行的下手處。

修行人就是要在現實生活環境中鍛煉自己、考驗自己鍛煉自己抵制煩惱的力量,考驗自己的定力。

所有的問題、矛盾的存在都是緣於我們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客觀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煩惱。一切苦厄都是由自己製造出來的,自作自受。要消除這些苦厄,別人代替不了,還要自己來解決。

【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

我們盡量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這樣經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人生的際遇。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果推遲,使好的結果提前。

禪是一種生活藝術,是覺者的生活體驗,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內涵。

每天臉上有笑容,自然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安祥。

我們念佛、參禪,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門頭,使眼不貪美色、耳不貪莢聲、鼻不貪香、舌不貪味、身不貪觸、意不貪染一切六塵緣影之法。

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學禪的人,為了感恩一切眾生,首先自己要過一種淡泊的生活、清淨的生活、簡單的生活。

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養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財物來,只要有這種心態,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空」是不執著,是把一切法緣生緣滅的道理圓滿無缺地理解清楚。

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簡單地說可以有一個標準,就是以佛心作佛事,或者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願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慈悲是智慧的具體展現,它源於對一切生命互為依存這一事實的認識。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時甚至要舍己利人。

和諧是內在的要求,必須從內心的和諧做起,必須從生命的和諧做起,必須從善待天地萬物做起,必須從人的內心淨化、向善向上做起。

世間一切事業的成就,出世間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偉目標的實現,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

安心不可向外馳求,不可脫離當下。迷失也好,覺悟也好,煩惱也好,清涼也好,道不遠人,都在當下。

人文精神、人文關懷所要達到的目的、所要表達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生命。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有生命才有一切。

在修行的路上,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歸家穩坐。

人人臉上有笑容,這個集體就非常祥和,人與人之間就能夠彼此包容、彼此諒解、彼此尊重。在一個集體當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關重要。

我們怎麼來感恩呢?就是要盡己所能來奉獻自己的一切。

開悟是生命的轉換、生命的覺醒,從有限的生命邁向無限的生命,從迷妄的生命進入覺醒的生命。

修行實際上就是「生命的拚搏」。因為我們要進入那個無限的生命,沒有一種拚搏精神是萬萬辦不到的。

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生命實實在在能夠把握和感受的只有當下這一念,錯過了這一瞬間,那就叫做「時不再來」。

雖然每個人的成就與自己的主觀努力分不開,但是說到底,還是應該把每—個成就看作是一切因緣和合而成的結果。

「真實不虛」四字,既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實不虛,做事也要真實不虛;對待自己要真實不虛,對待他人也要真實不虛。

追求也好,拋棄也好,都是在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樂。

【滿目青山是禪】

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流水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鬱鬱黃花是禪。

要在做事業中落實佛法,把事業當成佛事來做。把做好事業看作是修行,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他人有愛心,對他人有感恩的心,對他人有關懷的心。而這種關懷也好,愛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沒有任何目的,是本當如此的,這就是佛法的精神。

調心的最後目的是要把心調伏得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沒有貪心、沒有癡心,最後全心全意來為大眾服務、為大眾做牛做馬。

「戒」,就是道德原則;「定」,就是那些能夠使一個人情緒穩定的修行方法; 「慧」,就是用來辨別修行的法門正確與否、是否走錯了路的覺照能力。

淨土非遙,靈山不遠,都在我們舉心動念之間。

修行人要發大願、立大志。只有把自己這一點點心力都奉獻給眾生,才會有無窮無盡的動力去戰勝困難、攀登高峰。

在世間什麼是富,什麼是貧呢? 「慈母在堂名之為富,慈母不在名之為貧。」

破除執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礙,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願是大海,實踐是高山,以行山填願海,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修行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能脫離實際,不能脫離現有的生活狀況。各安本位、安分守己,各盡各的責任和義務,在盡職盡責中來完成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責任和義務。

慚愧心、悔改心應該有,但是不能老是後悔,不知道前進。如果只是後悔,不知改正、不知進步,悔就成了障礙。

貪、嗔、癡三毒是一切煩惱的總根子,是我們眾生迷惑的根源。

個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永遠是一致的,只有把個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緊密地聯繫起來,個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修學生活禪有四個要點: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罣礙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內心還有見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內心還有陰暗面、有私慾,那就是罣礙。

無所求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不求將來是否會有好的成果。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就是無所求。

我們的心總在給外在世界安立各種各樣的假名——好的、丑的、胖的、瘦的……。這個語言的世界、符號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把我們弄得暈頭轉向。

真修行者,重在默默地行持,而不在口頭上到處說。

一切的修行、證果、成佛度眾生,其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知恩報恩。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報恩,就是要求我們時時刻刻對一切事、一切人都要有感恩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和他人對立起來,不要把自己和自然、社會對立起來。

一切事情,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長,當下是基礎,今天是基礎。

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總是越謙虛。

如果我們把煩惱當成一個處理品,我們大家一定不會自找煩惱。

所謂把握當下,就是要當下超越自我、突破自我。

「我」執是一切煩惱的禍根,是生死的禍根、世間一切問題的禍根。

修德、積福,就是創造培育善因善緣。不間斷地培植善因善緣,惡緣就停止了。善緣成熟了,惡因就會推遲現報。

佛法就是一座橋樑,一切眾生通過它從煩惱的此岸到達般若彼岸。

所謂見道,就是要見因緣生滅當下的無生亦無滅。

在自我反省中能夠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那就能夠確定自己生命行為的方向,或者說生命行為的取向。

【生命是無常的】

生命是無常的,這給我們提供一個改造生命、解脫生命的機會;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變的東西了。

要普度眾生,就要從愛護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苗、每一寸土地開始。

有感恩的思想,才會知道我們有社會責任。

一切使眾生受到傷害、引起煩惱的事情,就是惡業;一切令眾生歡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業。

修行最緊要的目的,是要養成適應生命被動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歡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打擊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歡喜地接受。

戒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這叫止惡;另一方面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這叫修善。

慧,不是小聰明,不是世智辯聰,它是由持戒、修定而引發的一種高於一般的抉擇力、判斷力,是一種極其敏銳、透徹的洞察力。它能使我們斷除煩惱,趨於覺悟和解脫。

禪在生活中,淨土也在生活中,八萬四千法門都在生活中。在生活中起觀照,在生活中得自在,我們才沒有空過的時間。

學佛先從做人開始,把學佛落實在做人做事當中。這樣,信仰才有根底,學佛才有落實的地方。

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於患者而言, 良醫、妙藥、看護者缺一不可。所以不論是上根、中根還是下根,從醫治身心大病的角度而言,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好事從心開始,壞事也是從心開始,轉變我們的心念是轉變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關鍵。

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道與生活零距離、菩薩道與生活成為一體。

照體獨立,不是把外在的環境改變為符合我們內心的需要,而是要改變我們自心。

禪宗所說的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對立、沒有分裂的那個完整的心的原態。

不能將心待悟。將心待悟,永無悟期。要把全部心力放在做功夫上,不管悟與不悟,功夫照做不誤。這樣才是參禪人的本色。

感恩是要從對待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做起。感恩要落實到具體的人、事身上,才是實實在在的。

心如虛空,就能夠包容一切。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把虛空擠破呢。

眾生都能夠從我們這一念善心當中獲得良好的信息和加持,我們個人的福德因緣才會由之而擴大。關鍵的一條,就是回小向大、回少向多。

因果的定律,任何人都逃避不了。

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般般具足。吃到苦的,忍受下去;吃到酸的,忍受下去;吃到辣的,忍受下去。吃到甜的時候,要反思,不能陶醉在甜蜜中。甜蜜總是暫時的,而酸、甜、苦、辣具足才是經常的。

一切有所求的心,就是有漏心;一切無所求的心,就是無漏的心。

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看作是神聖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它們,那麼,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會日趨完善。

精神的空虛用物質永遠也填不滿。精神的空虛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食糧,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獻的精神來填補。

我們人類有責任協助其他生命都能獲得安全,這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分別完全是一種主觀計度。本來沒有的事,一分別、一計度,問題就來了,煩惱就起來了。煩惱起來了,我們的身心就不得安寧,就不得自在。

世間的生態平衡,是以生命共融為前提的。如果我們不能自覺維護生命的共融,以掠奪的方式來開發大自然,就會給人類帶來種種意想不到的災難。

信仰佛教是人類良心的保證。

處處都把「我」放在前面,什麼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這就是煩惱的根本所在。

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輝煌。起步的時候,往往會很艱難,但是只要制心一處,一切都可以創造,一切都可以改變。

能夠管好自己的心靈,就能管好一切。

【善意的微笑是禪】

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實的勞動是禪,正確的進取是禪,正當的追求是禪……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聰明。這種聰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辯聰——總想抄一點近路,總想舒舒服服就能夠成功。哪有不經過辛苦,就能夠到達光明的境界呢?

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

此岸是在當下一念,彼岸還是在當下一念;一念迷就是此岸,一念悟就是彼岸。

修行就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空」是突破、超越、發展、轉變的意思,而不是空無的空;不是消滅一個東西,而是不斷地超越。

悟,是一種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這種境界,只有通過生命的大搏鬥才能夠擁有。

禪就是生活,以禪來淨化生活,溶實「覺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禪,以生活來體現禪的功能,落實「奉獻人生」的理念。

空靈是禪,含蓄是禪,淡雅是禪,向上是禪,向善是禪。

佛是沒有煩惱的人,佛是歡喜的人,佛是慈悲的人,佛是無私奉獻的人,佛是把一切美德、一切智慧都集中體現出來了的人。

我們要想改變外在的事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心念。

真理是洞徹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度化眾生,是不分冤親、不分種族、不分國界,落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知恩、報恩是我們學佛、成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客觀世界本來是平等的,但由於我們每一個眾生主觀上的見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觀世界反映到我們的主觀世界就千差萬別。

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佛法、禪以直面人生的態度,要求我們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見性,在生死的流浪中了生脫死。

學佛的最後落腳點就在日常的做人做事當中。學佛首先就是努力做一個好人,希望人生過得更圓滿、更有意義。

著眼當下、著眼現在,這是我們人生命運轉變的關鍵所在。

我們不要時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別人,而要有一種關愛的心、慈悲的心,感恩每一個人,幫助每一個人。

智慧的力量在當下一念,煩惱的力量也是在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能夠轉變,並且從煩惱方面斷相續心,從智慧方面連綿不斷地延續下去、擴展開來,那問題就一定能夠得到解決,就能做到內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經常以一種諒解他人的心態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就會減少很多煩惱。

一切按照因緣果報的規律,這樣才能夠自由,也才能自在。

不管是解決個人的生死問題,還是解決社會問題和全人類的問題,都離不開我們當下這一念心。

經常有大願力,我們就不會懈怠;有大慈悲,我們就不會煩惱。

生活禪應該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用禪的智慧、禪的覺悟來淨化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生活,超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不會庸俗化,使我們的生活不會違背真、善、美的原則,不會違背清淨法、善法的原則。

生命需要平衡,需要和諧。對於所有的生命,我們都應該承認其存在的價值,承認其對我們個人乃至人類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要有一種主動的承擔精神、奉獻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這種主動,就能夠在家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清淨的生活氛圍、禪修氛圍。

能不能解決自身的問題,不在法上,而在聽法人的心上。

在修行的過程中,翻來覆去的拉鋸戰就是精進與懈怠在戰鬥,就是道心與偷心在戰鬥。什麼叫偷心呢?苟懶偷安之心就是偷心,一切貪圖便宜之心就是偷心。

辛勤勞作才是真正在培植福報。

因緣果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緣果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要敢於承擔,而不是躲避】

要解除生命當下的煩惱,就是要敢於承擔,而不是躲避。

心淨指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淨了,每個人的佛土清淨了,那麼國土就能清淨了。

學佛修行,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對我們生命當下的困惑、當下的煩惱。

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們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才能充滿喜悅、充滿幸福、充滿團結與和睦。

佛教所說的破除執著,照見五蘊皆空,不是要去消滅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變我們主觀世界的觀念。

覺性形之於語言,必然是清淨語、慈愛語、柔軟語,由此而達至我們的口業清淨;覺性見之於行動,必然是慈悲奉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由此而達至我們身業的清淨。

禪是一種受用、體驗,唯行者有,唯證者得。

惜緣是指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要珍惜,惜福是指我們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要曉得珍惜。

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為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時空的局限。

我們不能選擇什麼果報,但是可以選擇種什麼因緣;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

所謂的良心,就是將信仰和因果變成了一種現實的自覺和觀照力。

所謂遠方,並非指路程的長短、距離的遠近,而是指心念的迷悟。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緣聚則有,緣散則無。能得失隨緣,則心地泰然。

時時刻刻能夠安心,就是在道場中,就是在做佛事。

思維法義不僅僅是去找一些談話的資料,而是要找到治療自己煩惱疾病的藥方。

一切應以和為貴,以包容為上。

佛法不是反對、摒棄一切追求,而是要讓一切追求在道德的規範下得到合理的實現。

在逆境中不能動心,在順境中更不要動心,順逆都有方便來對治;順逆都不動心,修行才有少分相應。

從責任上要強化,從感情上要淡化,這才能夠提得起、放得下。

生命的價值在於覺悟,在於奉獻。

妄想並不是心之外的某種實在的東西,它如同覺照一樣,同是心的一種作用,只不過覺照是清淨的,妄想是染濁的而已。

念佛不是數字念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聞自性。

在涅槃的境界上,是一法不立究竟圓滿的,沒有任何對立面。有對立面,就沒有自在可言;有對立面,就在生死中。

良心即是一種仁心,也就是利他的慈悲心;同時它又是一種覺照的心,它時刻警覺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使之向善、向上。

照見五蘊皆空,不是要消滅五蘊本身,而是要空掉我們在五蘊上所起的種種妄念。

生活中的人我是非,就是用功中的最大障礙。

人們喜歡向外追求幸福,這樣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縱即逝,因為外在的東西是變化無常的。

以佛心做佛事,一切事都是佛事。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我們就是要在心生心滅之間,體會那不生不滅的佛性。

什麼是生活禪?從物質到精神,就是生活禪;從迷失到覺悟,就是生活禪;從染污到淨化,就是生活禪;從凡夫到聖者,就是生活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