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災樂禍近於禍

國人中某些人的特點是願意把自己的快樂凌駕於別人的痛苦之上。常常鄰里他人的遭難,作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津津樂道,成了消食的最好方式。另外,也可以炫耀一下自己的知道的事情多,所謂的消息靈通人士。

現代人不是很相信了,古人關於因果律的看法認為,如果一個人肆意為惡,必然會報在子孫。子孫遭報應,並不是祖上的惡果要子孫承擔,而是祖輩的惡行,必然招感有同樣惡業的眾生投胎到同一個家族,物以類聚而已。所以,祖上為善,善輩相聚;祖上為惡,惡感同罪。心決定於外境,自己什麼樣的內心,招感什麼樣的境遇,怨不得別人,自作自受而已。

所以,對於別人的苦難,茶餘飯後津津樂道,興致盎然,樂於禍,必招感禍。對於他人的苦難,我們能夠伸出援手幫襯一把,就盡量幫助。如果不能行菩薩道,也堅決不可把人家的痛苦,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當做消遣、故事打發時間。要知道,喜歡談論別人的這些痛苦遭難,自己必然招感這些不幸,心能轉境,為什麼不說好事,想好事呢?偏偏要幸災樂禍呢?

如果你的口業,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且還給遭難的人帶來了更多的不幸,比如詆毀遭難的人,給遭難人情況的恢復帶來了重重障礙。則是罪上加罪,更進一等,未來果報,拔舌耕犁是難以訴述的。而且即便遭難人家今生不一定知道是誰說的,但是因果不空,生生世世必然與人結下怨仇,平白無端與人結下怨家,他今生無力報怨,生生世世必然找你尋仇,只圖一時口快,無故結下怨家,在生死沉浮裡給自己造作下多少苦難?

所以還是那句話,對於他人的苦,我們應該生同情心,能伸出援手,則是行菩薩道,功德無量。如果不能幫助,也不可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津津樂道。要知道,想什麼,歡喜什麼,就招感什麼,實際上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一切心想事為逃不出物理上的反作用力。為什麼不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