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可以解脫眾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順治帝為最,舍身出家。

有人說,這兩位是,他們的境遇有其特殊性,畢竟他們是帝王,而不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未必能有他們的覺悟。

其實為什麼不反過來想一想呢,以帝王之尊,自然可以滿足很多常人難以滿足的需求,金錢、美女、地位、權利,這些人們夢寐以求的東西,他們都很容易的就滿足了。在百姓眼裡,他們應該是已經達到了幸福的標準了,可為什麼他們還要學佛呢?

佛家有云:眾生皆苦。大千世界,三界六道,萬事萬物莫不如此。各自都在自我的世界中,度其一生,為生存而奔波,為生存而苦。尤其為人,更是為世事所困苦:柴米油鹽,人為食苦;為求一席避雨遮風之地,聞房價上漲而憂,人為安身之地而苦;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人為情苦;於是,活著是苦。

佛教所講的苦,是由眾生自己的業感報應而來;眾生的業感,是由無始的無明覆障而來;眾生由於無明之惑的煩惱,而造生死之業;由於生死之業,而感生死之苦;正在感受生死之苦的生死之間,又因生死而造無明之惑;就這樣,由惑造業,由業感苦,因苦生惑,惑業苦三者,連成一個生死之流的環狀,頭尾銜接週而復始,永無了期。因為惑是苦的種子,業是苦的陽光空氣水,苦才是惑與業的結果,也唯有結果才是真正的感受。所以佛教要把生死之流,稱為「苦趣」或「苦海」,超越這個生死之流而不受生死的束縛,自由生死、自主生死、不生不死,便是解脫的境界。

但是,解脫這種種苦,不能靠佛菩薩的救濟,佛學只能教導我們如何解脫,卻不能代替我們解脫。

佛學教眾生脫苦的基本方法,就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戒是不應做的不得做,應做的不得不做;定是心的收攝,不使放逸,也不使懈怠;慧是清明的睿智,認清了方向,努力精進。

學佛到一定程度,即使達不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境界,又有何妨呢?只要心中有佛,佛與我們同在,眾生的苦,也就不再是自身為了柴米油鹽、情感而苦了。

通過學佛的過程,可以掌握一種生活的方式和態度。了生死、斷煩惱在佛教看來是一件人生大事,這是因為世俗之人老是追求金錢、名利、感情等等,始終無法脫離充滿煩惱的生活方式。生活採取什麼方式固然對生活質量很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具備斷除煩惱、逍遙自在的一種生活態度,達到了逍遙自在,也就是了斷了生死,到達了自由自在的境界。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經苦行六年,最後終於悟出苦行無益。於是他重新修改了修行的方法,以豁達的態度來對待生活,創立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