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名利的同時,快樂只會越來越遠

人生的際遇是由業果決定的,這一生有福無福,取決於過去有沒有積福、造福。因果通三世,今生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受到過去世的因影響,而今生的行為又為來世種下了種子。生命中不要怕被人看不起,只要自己好好努力,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人生大多是目標是追求成功。什麼是成功,取決於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很多人把「人生」就理解為這一生,而這一生最終的歸宿是死亡,所以人們會盡力追求有生之年的快樂;然後,又把「快樂」定義為滿足這個身體:吃好、睡好、玩好;而滿足這些享樂的直接途徑似乎是財富、地位,所以人們拚命為了名利而掙扎。

但是,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快樂不是離得越來越近,而是離得越來越遠了。即使滿足了自己的慾望,那種快樂也不過轉瞬而逝,更多時候我們是被莫名的厭倦和煩躁包圍,於是我們感嘆:真正的快樂只存在於童年。其實,步步回溯我們迷惑的原因,根源在於對快樂的理解、對人生的認識。

其實,我們反觀自心會發現,想解除他人的痛苦而勸解是悲心;若因看不慣而勸誡是嗔心;若因對方不接受而生氣,認為「我好心勸你,你還不領情,真是無藥可救」就是執著;不分時機、對像、場合去勸解是缺乏智慧。所以不是簡單的「執著」與否的關係,而是要認得自己的心相,向著悲智兼具的方向努力。

佛法告訴我們,人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生,身體只是五分之一,人真正的生命在於心識,快樂與痛苦的根源也是在我們內心,心若平靜、純淨、安定,才會有發自內心的深層的快樂;對人生看得越遠、越寬廣,內心也才會越清明、堅定。對於修行人來說,「成功」就是「成就慈悲與智慧的功德」。

一切都沒有,我們往往習慣用妄想的絲給自己織一個牢籠,把自己的心緊緊綁住「作繭自縛」。培養正念就是消解妄念,如同陽光照耀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