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掌握竅訣,可能會釀成大錯

如果不經觀察隨便揭露別人過失,說特別難聽的粗語,將會擾亂他人的心,對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來講,則失毀了菩薩的高尚行為。因此,不管在什麼場合中,與什麼樣的人交往,都應該說溫和悅意、具有實義、吐詞清楚的語言,千萬不能說讓人不歡喜、刺傷人心的話,杜絕粗語是大乘佛子的行為。

大乘行人的三門當中,語言戒律至關重要。佛經云:「故當說柔語,莫言不悅語。若說悅耳語,成善無罪業。」一定要說柔和的語言,千萬不能說刺傷人心的話,如果說了悅耳的語言,說者不會染上罪業,且生生世世都會種下善妙菩提的因緣。現在有些人可能是道德修養不夠吧,說一些有意義、慈悲菩提心方面的語言,怎麼樣也憋不出來,而說些亂七八糟,尤其是罵人的髒話就非常有能力,嘴巴也特別會說。有些佛友也是如此,讓他講個簡單的顯密教言,好像嘴裡含了石頭一樣,一個字也吐不出來,然後若說別人的過失,那時候石頭已經拿出來了,口才相當好。

現在的社會特別顛倒,網上盡是教你罵人的竅訣,什麼罵人網站、罵人大全、罵人的精彩故事、罵人的片段等等,造惡業的話,一個比一個厲害。有些人寫書也是讓人怎麼樣鍛煉口才、怎麼樣罵人,那些沒有道德、修養不高的人,對於這些一學就會。以前我們在讀書時,開始時什麼漢語都不懂,但是漢族罵人的話,我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這種教言在肚子裡很豐富。可能你們很多人也是這樣,跟素質比較低的人接觸久了,對高尚的知識一無所知,但那些不堪入耳的話,隨隨便便就能說得出來。

其實說話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如果自己為人處世、道德教養不錯,那麼跟別人交談時,語言柔和悅耳,所講的內容也處處是道。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別人說特別刺耳的語言,好長時間都沒辦法恢復過來。我們藏人有些說法是:「雖無箭尖利刃語,亦能刺入人心間。」「用刀砍的傷口有癒合的機會,惡言的創傷很難以癒合。」

我們應該經常觀察自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沒有這種機會,也沒有這樣的學習環境,甚至學校裡的有些老師,也無法給他帶來正面影響。然而若從小就呆在善知識身邊,這方面會培養得很好,根本不會說那些話。《親友書》用蜂蜜、鮮花、不淨糞,分別比喻了悅耳語、真實語、肮髒語這三種語言。我們修行人應該接受前兩者,盡量說具有實義的悅耳語、斷除妄語的真實語,不然的話,一開口就說妄語,說話水分很重,這樣是不合理的。

有些人認為說粗語比較有力量,說粗語容易承辦事情,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這麼一個寓言:北風和南風比武,看誰能把一個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猛厲地刮起來,那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那人漸漸覺得渾身暖和,繼而解開扣子,脫掉大衣。良言好比南風,粗語就像北風。愚者認為做事情時,必須用粗暴的語言才能成功,而有智慧的人以婉轉的語言就能把事情處理得非常圓滿。

當然,我說是會說,真正去做的話,恐怕很多道友會笑我的。但是笑我也無所謂,我按照高僧大德的教言宣講,並沒有說我百分之百能做得到。可是道理確確實實是這樣,我自己也有信心每天往好的方面發展,這種願望一直也沒有舍棄過。我有時候非常非常羨慕阿底峽尊者說的一句話:「恆常面帶笑容、以慈悲菩提心、遠離一切瞋怒、以公平正直來交談。」

我再重複一遍,「恆常面帶笑容」,不要愁眉苦臉,讓人看了就不舒服。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業力吧,長著一臉忿怒相,再怎麼笑也沒辦法。(我看你們每個人現在都面帶笑容,好像特別慈悲一樣,如果時常都能這樣,那真的非常好。但等一會兒下課後,也許為了一件小事就開始發怒,臉上的皺紋馬上積聚起來了。)然後是「以慈悲菩提心、遠離一切瞋怒、以公平正直來交談」。與別人交談時,不要摻雜自私自利的心、污辱攻擊的語言,說這個過失、說那個過失,好像已經天下大亂了,一開口就讓人覺得不舒服。

我們凡夫人應該有一種約束。不過以前不懂佛教的有些道友,現在好像懂一些了,不管做什麼事情自己都會注意,這真的是個進步。否則,肆無忌憚地說粗語,很可能會導致特別可怕的後果。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在餵雞的時候,鄰居的雞也跑過來搶食,他可能脾氣不太好,拿石頭把雞的腳砸斷了。鄰居看見後罵道: 「哪個狗雜種敢砸我的雞?」兩人從破口大罵到大打出手,最後一人開槍打死了對方四個人。為了一句粗話,竟然失去了四條寶貴生命。

所以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語言品》中說,世間上的友好與衝突,全是依靠語言而產生,假如說話不掌握竅訣,可能會釀成大錯。作為一個修行人,若連基本的語言規範都不了解,那是值得慚愧的。尤其是學習大乘佛法者,一定要搞明白如何跟別人交流,並且杜絕說粗語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