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眼中的你

兄弟倆打遊戲,弟弟技術比較差,玩了半天都沒通關,哥哥忍不住罵了句「怎麼這麼笨」之後,弟弟每出一次錯,哥哥就罵「白癡啊」……接連幾次後,弟弟回了句「那你是白癡他哥」。哥哥一時語塞。

好玩的是,人們通常就是為了擺脫和「白癡」的關係才罵出那些話的。老師如果遇到個孩子怎麼都教不會,忍不住罵了句「傻瓜」,那是實在受不了自己是「傻瓜的老師」。父母打罵頑劣的孩子,是想自己不再做「搗蛋鬼的爸爸、媽媽」。但是嘴巴上的一時舒服其實從來沒能討到便宜,再看到那個孩子,老師、父母都沒逃開自己的身份。

好在「傻瓜的老師」並不是一個人從娘胎裡帶來,一直到死的唯一身份。老師在面對學生時才是老師,回到家,他也是別人的孩子。他也只在覺得學生是傻瓜時,才是「傻瓜的老師」,而學生中還有聰明、勤奮的。

因為身份總是依著所處對像在變化,我們就容易選擇那些讓自己比較好受的身份。就像有些家庭不美滿的男人會覺得,與其做一個刁蠻妻子的老公,不如做一個別人眼裡的成功人士。

其實,與其說身份標籤是由我們和他人的互動產生的,還不如說是因我們對他人的認識來設定的。

佛經裡有這麼一個故事。佛陀有個叫象守的侍者。一天晚上,佛陀遲遲沒有進屋休息,因為侍者不能在佛陀前進屋,象守就一直等著。一會兒天下起了小雨,象守又冷又困,就想怎麼才能讓佛陀進屋。那時,人們會說「鬼來了」,把啼哭的小孩嚇得不敢再吵。象守想起這個方法,就用它嚇唬佛陀。「鬼來了,鬼來了!」佛陀沒有被嚇到,象守自己卻遭到譏嫌。「佛陀弟子當中怎麼還會有這種愚癡的人?」佛陀沒有沮喪弟子怎麼這麼蠢,只是說:「我家廣大,什麼人都有。他雖然幹了件傻事,可這輩子他能證阿羅漢(指修行達到較高境界)。」

佛經記載,佛陀也會呵責弟子,會罵弟子是「癡人」,但「癡人」當然不是佛陀對弟子僅有的看法。佛陀的弟子眾多,有出生尊貴的,有出生低賤的,有一百天記不住一句偈的,有殺人如麻的……而尊貴的變成了乞食的行者,低賤的變成了令人敬畏的持律比丘,笨拙的變成了具足神通的阿羅漢……我們很難想像,如果佛陀眼中的人只是當下這個人,怎麼會有如此大的轉變?

佛陀教導的「緣起性空」,就我們人來說,沒人有一個與生俱來的恆定身份。「我家廣大」,在常人眼裡可能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佛陀眼裡卻是無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