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果佛性本俱,是過去本俱,是現在本俱,還是未來本俱?還是本來如是,只因一迷一想之間就墮落邊離,而失佛性呢?懇望師答,謝謝。此困擾長久,慚愧。

宏海法師答:關於佛性是簡潔明瞭的。正用我們通俗的話說就是我們每個人成佛的可能性。他在曠劫久世輪迴之中,和已經成功到達成佛的佛的性,不管在染在淨,是完全一樣的。甚至連說未成(佛),已成(佛),一樣不一樣,這樣表達都是多餘的,就是這樣的。

凡夫"逆性而修",佛性妄想和合,枉受輪迴,虛生浪死,見相不見性,性則始終存在,如如不動。

那麼性,雖然性是一樣的性,但是相就不同了,從凡夫的層面來講的話,我們凡夫一念無明煩惱生起,就把這個清淨無染的佛性跟妄想一和合,那麼隨著妄想的因緣輪迴六道、三界、大千世界,種種情境就出現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凡夫是"逆性而修"的,所以必然就枉受輪迴,虛生浪死。把這個性埋沒在妄想中了,所以我們凡夫一般只能看到相,見不到性,雖然沒有見到性,可是這個性它是始終存在,如如不動的。

諸佛菩薩"順性而修",斷除妄想,則明心見性。

諸佛菩薩,特別是佛修圓滿了,由於他是"順性而修"的,他斷除妄想又把這個性給顯現出來了,所以才起到這個清靜無染的作用,就是我們說的明心見性!由於凡夫和佛的相上所修的一個是順性,一個是逆性,所以就有了種種的差別。一個在輪迴,一個在解脫,一個在生死,一個在涅槃。但是不論生死和涅槃,(佛)性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叫生死即涅槃,有這樣的說法,從理上這個我們要明確無誤的理解。

過去、現在、未來心皆不可得。

但是呢,在這個問題的第二問中,問的就有問題,因為這位同修說的就很好了,既然時間是無始無終的,只是凡夫妄想的層面,那麼又說佛性本具,這就等於多此一舉一樣。因為你既然已經知道佛性本具,時間又是妄想分別,就不必再說過去、現在、未來本具了,《金剛經》裡面說的,"過去、現在、未來心皆不可得"。所以其實第二問的時候已經表達的非常精準了,已經到了最高的妙高山頭了,等到再問過去、現在、未來如何如何,就已經退到第二山頭了,所以說佛性我們現在只能見到相,真正要見到性,我們還要好好修,好好悟。

正如佛法裡面講到的說,"青山無古今",就說此如如不動的性,但是"白雲有去來",就是講到紛紛擾擾的相。相雖然在,但是性從來都是不動的,一切不可說。如果你想在這以上有更深的悟境,更好的辯才的話,請這位同修去認真的學習一下《楞嚴經》或者《圓覺經》都可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