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吉祥。

萬法皆是因緣,此起彼伏,相續不斷。今天我們以法緣緣在一起,有三天的時間,來跟大家一起學修幾篇淨土宗祖師的開示、著作。

當然有這樣的法緣能夠聚在一起,本身這個緣起就說明了我們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淨土法門的甚深因緣,也希望借這三天的法事,能夠給我們的往生資糧,再注入新的生機和動力,或者說提醒吧。

同生西方淨土中,這個已經確定無疑了。在我們凡夫的眼光中,好像是當來才可以的事情,但是在聖人的眼光中,像《華嚴經》講到的初發心即成正覺,每一個因緣都是果地上的成就。所以非常感恩這次弘法辦,還有普門講堂寶陀講寺常住成就了我們這樣一個三天法會。

為什麼說我們要建立同生西方淨土的這個緣起呢?因為我們這幾天所講的內容中,講的人,是已經往生了淨土的人,現在已經是清淨海眾中的一員了。講的法,是勸修、勸信淨土的法。所以選擇了歷代祖師中以文字般若最為出彩,當然他們的法緣也非常廣大,度人無數的這三位大師。

今天講的一篇是《印光法師文鈔》,然後還有《徹悟禪師語錄》,那麼還有蕅益大師的一封書信。就是在他們的這個法語開示中,為什麼選這三篇,當然時間關係,也不一定都能講完,反正是講多少算多少,隨緣。也就是說通過他們,一個,他們的悲心,這樣的苦口婆心,二一個,都是有修有證的稱性流露,那麼希望我們至少在現前的法緣中,大家有一個真實的受用。

因為我們的念頭呀,是無時無刻不隨著因緣走,無時無刻不在隨著因緣在進行。所以我們就只能借這個聞法之機,能用淨土法門的甚深見解,把我們當下的心念能夠罩住,如果能夠罩得住,那這個法可能就會得受用。

因為我們聽聞佛法,無非就是兩種受用。一個是現前受用,你能夠在這個講解的過程中,在心性上有多少共鳴,產生多少法喜,迸發多少靈光悟性,增加多少信心,這叫現前受用。還有一種,是當來受用,可能今天不會有什麼效果,也是因緣法,也就這麼帶聽不帶聽的,一滑而過。但是這個種子種下去了,很可能在某一個時刻,未來的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會觸發產生法味,這個就是憑因緣碰撞,待後而觀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就取決於我們平常諸位的聞思功夫的積累,和今天現場的用心和關注程度吧。

那麼能夠產生的效果,無非就是勸信起行,勸信起行。如果講到信,我們再再說到佛法說信仰,說在信淨土,實際上諸位要知道,我們是遠遠還不夠的。一方面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其實修行人呀,修道人,他會不經意間隨著時間的推進,功夫的增加,信心的篤定,那麼他會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客觀上看,光信這個功德也是沒有止境的,特別是淨土。你怎麼判斷淨土的信心成就呢?一直要到我們往生大業成就的那一刻,也只能算是合格了吧。實際上要到我們真的在極樂世界,以一生補處這樣的身份,在淨土圓成佛道,那個才算信,算到頭兒了,信佛成佛,才能始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以說所有的開示,都是為了讓我們信,信了再信,再增進信,把這個信要體現成功夫,要出來禪定,要噴發智慧,還要出辯才,乃至顯神通,所有的這些都在無上圓滿信心中。

另外一個起行的話,如果說我們真正的能夠信到合格,那麼這個行呢,它是任運,是你控制不住,是任運而行。所謂經典裡面講到的一心不亂呀、念佛三昧呀,它也不是我們,也是通過主動這種信願的積累,那麼慢慢形成這樣一個不亂的地步。

那麼我們就轉入正題,這三篇開示,第一篇開示是《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這是印光法師寫的一封回書信。第二篇是《徹悟禪師語錄》裡面,用信願行的脈絡,把它抽出來的三段開示。那麼第三篇是蕅益大師特別出眾的一篇回信,叫《答卓左車書》。一共就這三篇。

統講祖師們的開示,我們這樣要認識一下,它都屬於什麼,經、律、論,屬於論典的範疇。那為什麼要有論典呢?就是為了要我們與時俱進,要同步來解這個真的甚深法義,來解經的。因為在經典的因緣中,佛說的原經,有時候我們時節不在那個層面,那麼根機也會有差,在這樣的情況下,那我們有時候要靠這些有修有證的大祖師,說他是親因也罷,說他是增上緣也可以,來牽線,讓我們能夠更透徹、有效、適合地來解了經義。

所以這些祖師們給我們開示提供的角度也罷,修法也罷,見地也罷,就是對我們這個時代來講是量身定做,更加的契機契理,讓我們能夠信願行發揮到最佳或者說恰到好處,這就是論典的第一個意義。就是讓我們同步來解經的,不是要超出經外什麼高妙的東西出來,也不是跟經典相悖,走到另外一條道路上去。

再一個當然就是斷疑生信,能夠建立見地,淨土也是極需要見地的。一般我們對於教法的正確領悟,你比如說入到禪宗這個體系裡邊,那就覺得見地當體就是行持。好像淨土法門就非常簡單,會念佛就可以了,也沒什麼道理可講,也不需要參悟,也不玄也不妙,那錯了,如果這樣的話就不算得上是叫三根普被了。因為淨土的信呀,它分兩類,一個是直覺上我就信,我們常講到說福德深厚的一些人,他也不懂什麼道理,老婆婆拿著念珠念佛,她直覺上就信。

還有一類,要從邏輯上來信,要思惟。但是我們現在,基本上都屬於半吊子狀態。所以最需要也是最要求高的是什麼呢?是用邏輯的作用來拔高我們的心性,無上限地接近直覺之信。這就是祖師開示的重要性,也是我們這三天講這個法的根本目的,這就是法。

因為這幾篇文章,全部是他們從證量中稱性流露出來的,我們在學習這些裡邊,因為非常精彩,甚至有的貌似是跟別人在問答之間在進行辯論。但是大家還要知道,論典的功德,就是我們常說經律論,「論」是什麼意思呢?叫止言,為什麼我們這裡叫斷疑生信呢,就是來來往往的開示問答呀,它不是讓你為了話說得越來越多,而是為了說得越來越少,因為沒有問題了,分別心少了,智慧就廣大了。所以佛法辯明,越辯越明,就是明白,明心見性的這個明。不是說非得說清楚一大堆道理,而是把疑根給它截斷,這就叫論典的「論」。

你看在論典本身裡面也打過一個比喻,說什麼叫做論典呢?就是等於說,比如說有一個寶珠,那麼本來是張三的寶珠,張三給丟了,被李四給撿走了,結果張三也說是他的,李四也說是他的,兩個人就在這兒爭論不休。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知情者來說明說,這就是張三的,與李四無關,這個事情就了了,不是為了辯解說誰今天說話佔了上風。他主要是說,到底是誰的,說明白,有人證明了,那麼張三也不爭了,李四也不吵了,把它拿回去就可以了。這就叫論典。

那好,我們今天先看第一篇《印光法師文鈔》,這篇《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是極其重要的一篇。我們現在翻開《印祖文鈔》,第一篇一般都是《一函遍復》,那是因為印祖老了以後,沒有精力了,那麼他當時就是以一封書信,代替所有的來問者,面面俱到,針對當時念佛法門,特別是一些女信徒常見的問題,進行一個總持的開示,所以後來把它排到第一。

實際上真正《印祖文鈔》增廣部分裡邊,也就是正篇裡邊,最先排的是這篇《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這裡邊,印祖不管是宗、教、禪、淨,也不管是見地也罷,也不管是教史教理來看,都是深入經藏,信手拈來的智慧結果。所以說在邏輯次第上是嚴絲合縫的,在見地上也非常圓融,值得我們一學。

那題目上面有一個大興善寺,現在我們的首都在北京。曾經隋唐時期,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諸位都知道首都在西安,西安當時叫長安,不是有一種說法,十三朝古都嘛,就現在的西安。我們有時候覺得說,到了北京看見中國的樹葉,枝繁葉茂,說到了西安才能看到中國的樹根,它很有攝受力,這麼一個城市。那麼隨著歷史上國運的昌盛,佛教的弘傳也很興盛,最鼎盛的就是隋唐時期,宗派奠定了基礎,慢慢成立了。

這個大興善寺,本來是在晉朝的時候就開始啟建了,後來因為國家推動,它的影響力特別廣大。到隋朝的時候,當時要擴建這個都城,擴建長安城。那麼擴建它有一個規劃,新城區規劃裡邊就叫做大興善城,就像我們現在的新區一樣。那麼因為那個時候佛教興盛,它要建立一個規劃,也要配套一個佛教的大本營,就叫做興善寺,因為在大興善城裡邊,所以傳統上就把它叫做大興善寺。

這個寺院的歷史地位是很重要的,當時八個宗派,有六個祖庭都在西安。那麼大興善寺跟我們眾所周知的開元三大士的淵源非常深厚,善無畏、不空、金剛智,就這三位印度來的梵僧,當時翻譯經典,特別是弘揚密宗,我們現在日本的這個唐密,就是這個寺院,也算是一個大本營。那麼到印祖的時代,大興善寺應該已經轉成禪的道場。現在天下幾乎都是禪寺。

印祖跟大興善寺的住持體安法師應該有一些淵源,所以這封書信寫於三十八歲,至少是之前。那我們就看一下印祖在三十八歲,一般我們都知道他老人家是五十多歲出道的,在我們普陀山也有甚深的因緣。但是三十八歲他就能寫成這樣的文章,可見呢,本末,從本而言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從末而言,也是早早地就把自己的道業已經穩穩地安放在那裡。

所以我們有時候講到印祖呀,確實是現在百萬言的這個《印祖文鈔》,太有名望了,一般我們說起呢,都覺得說,這是一代的高僧,這高僧也不是白來的,給諸位說幾個點,你就知道他有多厲害。

從小就忍力十足,就很小的一個小孩子,在他們村裡去看戲的時候,看戲的時候他拿個凳子坐在那兒,他起身了一下,結果鄰村隔壁的小孩過來把他的凳子一腳給踹了。他回來拿他的凳子的時候還欺負他,順著臉就扇了一耳光,把印祖給打了一耳光。紋絲不動,一言不發,默默地把凳子拿起來就走了,很小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忍力。結果後來這個打他的小孩還被他的德行給折服了,稍微長大以後,他路過他們家門口,他還把印祖,當然那會兒還沒有出家,還給請到他們家裡面倒的喝水,佩服他。

後來到了六十二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名望就高了,當時時任的總統給他賜了一塊匾,法雨寺,賜了一塊匾,叫做什麼,「悟徹圓明」,送到普陀山來了。那我們現在來講,這還了得呀,總統大人送的呀。那肯定是在最顯要的地方趕緊再裱好了掛起來,印祖直接就放在二樓的閣樓上面,還說我沒有實德,慚愧不已,這是過譽了,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你看人家忍力十足,具足剛骨。

當時有個老財主送他一串琥珀,那我們現在有識貨的也知道,現在的琥珀基本上都是熬製出來的,那個時候的琥珀還是真的清朝遺留下來的,那是確確實實真實的,原封不動的琥珀。送他一串手串,琥珀,他給人家說了一句什麼?說你看錯人了,完全不買賬,一句話,你看錯人了。所以我們現在想想他老人家一生的行履,跟《圓通章》裡面所描繪的一模一樣,「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就這麼一位老和尚。

那我們今天先開始講他呢,就看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大家來看第一段。

第一段講到說,「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這句話,首先你看第一句,就是印光法師對於一代教法的總括。我們很多時候有時候掌握不到這個綱宗。綱宗,到底佛法是幹什麼的?諸位看這一段裡面最後講的一句話叫做「匪仗佛力,決難解脫佛法是幹什麼的?這個定位沒有了,整個佛法都沒有了,在這個解脫法上,它是有次第,有眼目的,條理要分明的。

什麼叫做「教」呢?諸佛菩薩的言教,講的佛法,通過什麼方法什麼內容,告訴諸位。那我們學天台知道,裡面有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就是度化眾生的教法內容,度化眾生的儀式方法,這就叫做「教」。通過教法的聞思,那你要明白佛法所詮的究竟之理在哪裡,它的核心義理是什麼,這就叫「理」。那麼你依著教法,明瞭了這個理,依之而行,具體體現在我們身口意上,這就叫「行」。一旦行到盡頭了,因果關聯,必然會證「果」,成就。這就叫「教理行果」,這是整個佛法的綱宗,道理要明確,操作要統一。

但是印祖他不是要推這個法,他是要推下一句法是什麼?不管你教理學得明理起行證果這一系列,都是為了成道而已嘛,對不對。如果大家是為了成道,那就等於說怎麼樣成道都算成道呀,這裡面成道的方法有好多嘛。你像我們常講到的,路途,也有快點兒,也有繞著彎兒走,也有上台階走,各種各樣的方法,什麼自力呀他力呀,在這裡就顯現出來。印祖他要推什麼?推這個他力法門,說兩點間的距離什麼呢,肯定是直線最近。所以他說,憶佛念佛,念佛法門是成道之捷徑,最快的。這個快的速度,你不入甚深的淨土教理,你就根本不知道它快在哪裡,深在哪裡,一步就能夠反轉,「得道之捷徑」。

當然我們後話再繼續介紹,這裡只不過一開始因為印祖要給體安和尚先鋪墊一下教法,教法裡邊還有別行法,就是從成道上來講,管他紅貓黑貓的,反正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現在介紹一個好貓,就是憶佛念佛。

那後面我們再來看,「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舍淨土,則果證全無。」很多時候我們聽了這個話根本不服氣,諸位要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道人呀,也有功夫呀,也在專修法門呀,有時候還有一些感應,甚至還出來一些境界,但是他說「若舍淨土」,則果證還不是一部分無,是全部沒有,不能接受。當然印祖也很客觀說,曾經的年代,就是隨便修一個法門,止觀也罷,參禪也罷,對吧,乃至說唯識、華嚴、中觀,你起這些觀法,只要你修,那麼教理行果同步都能夠具足,古人都是這樣的。

其他的不要說,你比如光我們說禮拜,就說最簡單的拜佛懺悔,拜佛懺悔人家就能同步教理行果都能具足,為什麼?你看,如果從教法上來講,拜佛,那十大願王,禮敬諸佛,對吧。我們常講到禮佛能夠懺罪,所以有這個《滅罪經》裡邊都是講到要多禮佛,這是它的教,光拜佛這一個法。

那麼它的理呢?真正的理是什麼理?拜佛不是為了在那兒鍛煉身體磕頭,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能禮所禮性空寂,為了罪從心起從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是它的理,究竟理。如果你理上明瞭,那麼每天你該拜多少拜多少嘛,三百也行呀,一百零八也行呀,四十八也行呀。反正你只管行去,行到拜得終有一天脫落了,那麼沒有能拜的我,沒有所拜的佛,依然佛我一如,相續不斷,這就叫教理行果,全部在拜佛一法中就能夠具足。

但是我們現在呢,現在你隨便修個法,你都搞不清楚前後,一會兒這個行了,一會兒那個又不對了,要麼見解上出問題,要麼信心上生煩惱,乃至身體四大不調,等等諸如此類的,就麻煩不斷。所以說「即今之世,若舍淨土,則果證全無」。

為什麼,「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那剛才我們講到有時候我們不服氣,為什麼不服氣呢?容不得我們不服氣,當我們應世的因緣呀,大家來,這輩子來這也算是來應化的呀,你應世的因緣已經出現在佛前佛後,已經出現在八難之中,那就決定說明你已經「人根陋劣」。就是自力已經很難奮起的時候,才會落到這個下場,現實非常合理的解釋我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所以只有「匪仗佛力,決難解脫」。末法人修道,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經》裡面講過。

所以大家看,祖師爺講法呀,為什麼我們剛才講到叫嚴絲合縫,你看這段話裡邊,直接痛快酣暢地就把教義也說明白了,理也說明白了,行也說明白了,果也說明白了。什麼叫教義呢?這裡邊的內容就含藏了有聖道門、有淨土門。聖道門教理行果你去修,淨土門念佛憶佛。那麼你依著教理行果這就叫難行道,依著淨土門憶佛念佛得道之捷徑就叫易行道。他把教義就即刻給你描繪清楚了。

那麼在教理上來講,「教」完了以後,「理」是什麼呢?你自己在這個世界成佛,這就叫自力修行,這就叫「理」。所以說「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那麼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在彼國成佛,這也是「理」,「若舍淨土,則果證全無」。那麼「行」來講呢?「匪仗佛力」,大家要咬緊了,每一個字都有無上的妙義的。

「匪仗佛力」就一語道出了淨土法門的修法特色,就是以他力、佛力、四十八願為主,這是核心底盤。如果沒有這個,「決難解脫」。所以說所謂的「行」,就是仗佛力,信願行。所謂的「果」就是往生成就,現見西方三聖,依正莊嚴。一段話就把三藏教法馬上就給你釐清了,這就叫文字般若。

那好,我們再往下看。「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這個話真的是排山倒海。

你看這裡講到「夫淨土法門者」,那我們首先要明確,雖然大家都知道,以後我們跟同修們分享,這裡所說的淨土法門要單指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淨土有很多種,琉璃世界也是淨土,妙喜世界也是淨土,兜率天也是淨土,但是呢,緣起不同。為什麼這裡講到說,所謂淨土法門特指極樂世界呢?

因為前面已經講過了,仗佛力能夠仗徹底的,只有極樂世界。緣起就不同,阿彌陀佛在法藏比丘的時候,他怎麼建的極樂世界,他首先他心急,大家知道吧,在經典裡面他給世自在王佛說了,我於此世要速成正果。他就要快速地要成就。還給佛說了,「斯義弘深,非我境界」,你說的這些教理行果我達不到,你給獨闢蹊徑,願佛為我「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這是經典裡的原話。

所以說這個緣起他的這個接引的獨特,獨特在哪裡呢?阿彌陀佛的接引法,就是他不但在教法上接引,他還在事相上臨命終時來接引。所以由於這個功德,才說明能夠「普攝上中下根」。一般我們聽到上中下根,下意識的就只想到人道裡邊了,說他呢,還可以,是個上根器,這輩子修得不錯,念佛得力了,有可能往生。說他呢,完全就是屬於這種廟裡邊來蹭一蹭,待了一會兒,一輩子再沒有因緣。

好像這就是上下之根的差別。諸位,不是的,這裡講到的「普攝上中下根」,要放在什麼?佛頂山有一個匾,叫做「九界同歸」。上到等覺,也在阿彌陀佛的願力網中,下到五逆十惡,乃至畜生,《淨土聖賢錄》裡邊有鸚鵡念佛,還往生了的嘛,還燒出來舍利了。所以為什麼那個匾叫「九界同歸」呢,就講的這個「普攝上中下根」,「同歸淨域」。

當然這裡講到說「高超律教禪宗」,不曉得諸位法師各有自己的所依法門,不要聽這個話聽得怎麼樣。但是我這裡也可以略作一個介紹說,確確實實沒有絲毫的誇張、吹捧,就淨土法門之高律教禪,超律教禪,實打實的總持法門。怎麼叫總持法門?就總一切法嘛,總一切法就是裡邊已經含藏了律教禪宗。持一切門,只要你但念阿彌陀,明後天我們更會講到這個,往深處講了,但念阿彌陀就具足了這一切的行法,沒有問題,所以這是法門殊勝。

你看比如說從律宗來講,在座諸位裡面有我們息耒禪院過來的學律的師父們。律宗來講,我們不能夠鋪開講,就只說一個層面。戒律戒律,「戒」叫做什麼,叫做有所不為,一般我們通常粗略的這麼講,「律」,當有所為,叫戒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對不對。

那麼從淨土法來講,厭離娑婆就叫諸惡莫作,欣求極樂就所對的正是眾善奉行,這就叫做「高」,這個法,因為它已經在其中了。那什麼叫「超」這個法呢?一般我們戒律裡講到說止惡行善,對不對。止惡行善體現在哪個地方能夠超出來呢,就是淨土法門能夠超出來,你看為什麼說等覺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等覺菩薩修的善那要多大的善,九法界的善他已經佔到頂位,善法已經修到頭兒了。

那麼最終還是要舍了這個善,往生極樂。下至五逆十惡的眾生,五逆十惡哪裡有戒行可說了。但是他同時五逆十惡臨終能夠舍惡,念念相應,求生西方,也能夠在這個法門之中。所以我們要從這上,等覺菩薩之善,到五逆十惡之惡,如此的大善惡,皆能夠同步頓舍,這就叫做「超」。因為我們修法剛才講了,不過就是止惡行善嘛,最終善惡皆空。所以你看,大家要往這裡會,這是從律宗來講。

如果從教下來講,教下的修法,無非就是信解行證,對不對,信解行證裡邊最難的就是開解這一關。天台宗大開圓解,意味什麼,就開悟了,明心見性了。那麼淨土法門他修這個信願行,他把最難的解這一關直接給並到什麼,並到最難信的決難信的信心上,只要你信了,這一關就過了,這就叫做「高」。把這個解,最難的解並到這個信裡面來,信願行就可以,他只需要三樣,這就叫做「高」。以信量的功夫,得極樂世界證量的依正莊嚴,這就叫做「超」。

所以不但是律,還有教,那禪宗呢,更是如此了。因為禪宗我們都知道,是方便中的無上的真實方便,直指人心。但是淨土之高禪宗呢,是不指之指,本身就是禪,但念佛就是禪,往哪兒指呢?你說我們一般說依指見月,所以有一部叫《指月錄》,禪宗要直指。實際上講來,哪裡需要指呢,到處都是,你往哪裡指呢?你一指方立向,反而是背道而馳了,所以淨土的高就高在這裡。淨土的超,超在哪裡呢,方便就是真實,當體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印祖這裡講到的說,「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確實如此。所以說才能夠「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這確實如此。

這裡講到的這個「三乘五性」呀,三乘我們都知道,聲聞、緣覺、菩薩,就是這樣的一個根性吧,各種行者,凡聖同歸。五性很有意思,為什麼說到五性,一般我們五性就是指的根性,那在佛教的專業術語裡邊,根性,你比如說他有一種叫聲聞種性,他就是修四諦法的,羅漢的根性。緣覺根性,他就是善觀,我們放生的時候也會念十二因緣,對吧。

那菩薩的根性呢,他修這個六度法門。還有一種人的根性,叫不定根性,不定根性是什麼樣的?遇到什麼緣,他就起什麼緣,聽了什麼法,他就修什麼法。當然這個也跟淨土也是同步的,那給你講了淨土這個極樂世界,那你信受就可以了。最難攝的是什麼呢,是無種性,沒有種性,一闡提種性,那這裡講到的「匯三乘五性」,一闡提種性,大家想想怎麼能夠讓他同歸淨域呢,他沒有這個法呀,沒有這個佛法習氣,完全沒有這個種子。

怎麼讓他同歸淨域呢,諸位要曉得,就是靠的彌陀願力。就阿彌陀佛的願力來現前熏習他的這個種子,就給他熏進去,現前就讓他顯現這個種子,所以叫做「同歸淨域」。沒有種性之人,也可以入這個法。所以它的高超是確確實實當處可現的。從上菩薩,到下凡夫,共證真常,說九界眾生離這個法呢,就不能夠圓成佛道。離開淨土法門,不能夠圓成佛道,大家要悟,我們後面還有開示,再會涉及到這個論題。

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那就說明什麼,唯有阿彌陀佛淨土才是法界可以完全弘開來的不抉擇的圓通法門。《楞嚴經》裡面不是講到「獲二殊勝」嘛,獲二殊勝就是說跟佛同一慈力,跟眾生同一悲仰,正好這裡講到,舍此法不能普利群生,離此法不能圓成佛道,是一個法。

所以這裡講到說,「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一直是淨土法門的面貌。這一段是印祖把整個淨土的背景,作了一個總括的交代。

下面我們開始看呢,他老人傢具體寫到的,從教證來論證。你看,「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這是指的《普賢行願品》嘛,華藏世界海菩薩,善財童子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就不用細說。

由祇園演說以來」,這是說什麼呢,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嘛,所以說自祇園演說以來,特指什麼,持佛名號。因為淨土三經裡面,另外的經典裡面還講觀法呀,還講願力,只有《彌陀經》裡邊只說執持名號。

所以說,「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就是沒有一個不導歸淨土的。

那現在想想我們,你說基本上,一句阿彌陀佛成了學佛的標誌。我們身為道人,不管你的修行習氣投放在哪個法門,實際上淨土法門是不可替代的大靠山。已經下意識的成為我們的這個最後的指歸,一個匯總,「末後皆結歸蓮邦」。

那麼後面開始,這裡就比較具體,首先,印祖他是從這個教史上,教史上從歷史脈落,從人物的這個法脈上,他進行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介紹,大家來看。

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這個話是指的廬山東林寺的慧遠大師。你看為什麼說廬山就代表慧遠大師,因為在教內一般說到,如果單說慧遠大師,特別容易混淆,有一個廬山慧遠,還有一個淨影慧遠。淨影慧遠大師,他的著作也是,當時所有大部頭的經典,都有註釋很有名。現在我們能夠看他的比如說《大乘義章》,也是等同於像《大智度論》這樣的一個大部頭的經典。所以一般祖師們講到廬山慧遠大師的時候,就用廬山給他替代了,所以叫「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

因為佛法傳入中國以後,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開始大興。大興,諸位法師要知道,那個時候它是譯學比較多,傳過來一部就翻譯一部,大家都不斷地在學習,有嚼頭。什麼叫有嚼頭,就是也能聽也能寫,也能說,還能討論,每天都能擺佈這些。唯有淨土法門,除了往生,它不能算數的,你還能說什麼呢。說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慧遠大師就振臂一揮,他當時,諸位要知道,他是教界的領袖呀。

在當時南北兩個地方,有兩大佛教中心,北方是鳩摩羅什的草堂寺,南方就是廬山東林。所以那個時候慧遠法師這樣的人物,他拋開了所謂一些教典的繁雜,你想如果他這樣的根機,他要是去廣弘教義,現證聖果,這都是不在話下的事。但是他就觀機逗教,發現了當時所有的人都有輕慢淨土的傾向,已經出現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有用真修實幹來論證,聚集了一百二十三個人,當時結蓮社在東林寺念佛,發願要往生。

所以你看為什麼淨土法門我們又叫蓮宗,極樂世界叫蓮邦,對吧,一塊兒念佛的同修叫蓮友,那當時創興的叫蓮社,這樣的一個載體流傳下來,每個人都有往生的瑞相。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能夠聽到這個公案,你比如說慧遠大師,臨終的時候給他的弟子說,他畢生三次在定中見到西方三聖,還見到那個水流,十四支水流,微瀾迴流。

同時在這個蓮社裡面的劉遺民,夢到阿彌陀佛給他來袈裟蓋身,兜羅綿掌來摩頂,都是這樣子的。用這樣的一個現證來說明淨土的真實不虛。我們能聽到這件事,聽到這一百二十三個人有這樣的蓮社,聽到這件事也算是我們的福報。所以這個一倡百和,就是指的當時有一百二十三個人結社,「無不率從」,是指的慧遠大師從東林寺開始奠定了淨土宗初祖和祖庭的地位。

你看現在的東林寺,還在大弘淨土,大安法師,也是在這個打佛七呀,百萬佛號呀,十天閉關呀,等等諸如此類的,不斷地在推廣,在成就淨土行者。這是真的,我聽到太多了,現在有一些去念佛念得說,念著念著上下左右全是阿彌陀佛,聽到一個聲音,都是阿彌陀佛,沒有其他聲音,這雖然是一種境界,但是他也要功夫感來的境界。這是慧遠大師。

我們再往下看,「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這特別說了一個說明,「大有功」,等一下我們就要知道這個功到底顯著在哪裡。「北魏則有曇鸞」,曇鸞大師,「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鸞法師,肉身菩薩也。」大家看到了,這是介紹第二位大德。印祖很巧妙地先介紹慧遠大師,再介紹曇鸞法師,諸位要知道這裡面有甚深的他的用意,這兩位人物,一個代表了淨土的深度,一個代表了淨土的廣度。

因為如果我們單從佛教史,淨土的教史上來看,淨土宗的弘揚在教繫上分了三個系派,就三個特色。像慧遠大師,廬山慧遠系呀,他那個年代呀,是開導出淨土法門的新時代,因為論證了淨土確實真實不虛嘛,你們這個教理這麼豐富,再怎麼說,但是我們確實成就往生了呀。所以他當時注重於念佛是現證三昧,也就是像《般舟三昧經》裡面所說的行法,他主攻於什麼呀,還偏向於自力投入比較多,而且重證量的這個特色。那個年代因為都是上根器,所以人人皆可以,那我們現在一般就給他非要劃一個系,叫做廬山慧遠系。

另外還有一個系呢,到了唐朝以後,慧日法師叫慈愍三藏,當時皇帝給他賜的名號。這個慈愍三藏,他因為不可迴避地要面對中國禪宗和淨土歷來併駕,相互矛盾是非的這個尷尬。所以他為了不讓禪淨兩門的行者在解和行上產生矛盾,他開始會通禪淨,雙修。因為當時,很多的禪人禪和子如果走到誤區裡邊呀,容易輕視戒律,那麼有時候呀,又在這個因果的微細上不假思索,所以就導致了一些狂禪,妄談般若的這個風氣的出現,到現在還有,到現在還有。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為了提倡,你也不能說禪的不是呀,禪宗確實也是勝妙法,但是為了又跟淨土融合,他就代表了禪淨雙修的這一系。後來永明延壽禪師,實際上就是繼承了他這一派,他們的思想。

但是這兩系呀,跟大家講,實際上都沒有把淨土最能夠撓人的那個七寸給它展露出來,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要麼帶著融合現實,要麼帶著自力投入,只有還有一個叫善導大師系,最具特色,最具宗教情懷,把淨土易行難信的這個法呀,給大幅度地擴充開來,善導系。善導大師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是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對於淨土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來什麼呀,一個是難行道,一個是易行道,難行道要靠自力為主,易行道靠他力接引。在此前還沒有這麼明目張膽的提倡這個法,所以印祖這裡說「大有功而顯著者」,曇鸞大師。

我們現在,曇鸞大師在日本被尊為初祖,曇鸞大師。他當時也很有意思,他這個人呀也是,他不知道學什麼。本來是還學外道,然後後來又覺得佛法好,他就給一部佛經叫《大集經》,他想給它註釋,註釋註釋的途中,身體吃不消了。身體吃不消了,又想起外道來了,就到處去尋這個仙方,說有沒有世外的仙方能把我的身體給我治好,因為我能夠長生不死嘛,我再好好地去研究佛法。

結果果不其然,還遇上了。遇上一個道士叫陶弘景,就給了他十卷仙經,他就準備照著這個仙經就去修長生不老去了。結果也就是,你看這裡講到的,遇到梁武帝了,就在這個時候,到南方嘛,拿了這個仙方以後,往北走,往北走的途中,不僅僅遇到梁武帝,還遇到了他的大貴人菩提流支三藏。

菩提流支法師問說,你這是幹嘛呢?他說我遲早要死,我現在要煉一個不死藥,先好好地學佛。菩提流支說,既然遲早要死,這世界哪有不死的人嘛,我給你一個不死的仙方,這個保準你能夠盡未來際沒有生死。結果就把《觀無量壽經》兩卷給了曇鸞法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曇鸞大師就通過《觀無量壽經》,特別是後邊的三輩九品的這種佛的金口宣說,他慢慢地就悟到說,原來淨土法門修行的訣竅,最快的速度,反而在仰仗佛力,提出來了難行道易行道。他認為在這個時代來講,這樣最為契機。所以,連梁武帝都禮拜過他,叫他肉身菩薩,肉身菩薩。

下面又接著一位,「陳隋則有智者」,智者大師,天台宗的祖師爺,東土釋迦文。那麼我們從這幾位,印祖把他們從佛教的歷史長河裡面,把他們給請出來,大家看很有意思。一個像慧遠大師,我們剛才講了,他結這個蓮社,他共修念佛一行三昧,他這裡面就有自力,有他力。他的功德貢獻在哪裡呢,是真修實幹地給我們鐵板釘釘,有這麼一筆,這是對淨土宗的貢獻。

那麼曇鸞大師是把淨土的教法進行了深度的挖掘,把這個法門的殊勝給它表現到最大化,真正淨土思想的正脈就在曇鸞大師,還後面的道綽大師乃至善導大師這一系,他給它引出來。後面的智者大師代表的哪一些呢,他代表了天台宗有一個什麼,「教演天台,行歸淨土」,他代表所有各家各派導歸淨土的這一系列祖師。

所以等於說印祖就把淨土法門給人家佔全了,全部給它包攬過來,所以說「陳隋則有智者」。智者大師最明顯的一個貢獻,就是著作了《淨土十疑論》。《淨土十疑論》裡邊把當時最為核心的對於淨土懷疑的一些想法呀,作了逐個的解答。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去研究看一下《淨土十疑論》,「陳隋則有智者」。

再往下看,「唐則有道綽,踵曇鸞之教,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幾二百遍。」那就說明道綽大師,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位,他每天念佛七萬。他講經的時候,講《觀無量壽經》是最多,他的法席特別盛。他的這個淨土心發起來,也是看了當時在這個寺內的石碑上,看到曇鸞大師駐錫過的山西玄中寺,玄中寺有記載曇鸞大師事蹟的石碑。他看了以後,從此才入的淨土。這就是印祖把剛開始的幾位重要級祖師,各個角度給進行了一個匯總,從教史上看這些重量級的人物,對於淨土的觀點。

後面的話,「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則蓮風普扇於中外矣。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大家來看,這裡講到的後面的幾位,「則蓮風普扇於中外矣」,後面的這幾位都是淨土的歷代祖師,都是淨土的歷代祖師。

大家看,承遠法師,承遠法師跟法照大師是師徒。那麼法照大師有一個因緣,值得我們關注一下,就是五會念佛法,現在已經失傳了,我們沒有福報聽到了。這個五會念佛法是法照大師在定中入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以後,見到阿彌陀佛以後,他向佛請法。結果阿彌陀佛當時就給他說,我這裡有一個無價的五會念佛法門,你可以把它傳到你們五濁惡世。誒,那他一聽非常歡喜,佛說完這個話以後,整個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眾,水鳥樹林,就開始齊聲念佛,就用這個五會念佛法念。法照大師當時依著自己的記憶力,只記得那麼一點點。

一點點回來以後,佛就告訴說你回去傳揚這個法門,誰用這個方法念佛,那麼他們的聲音就跟極樂世界的清淨梵音是同步的,所以當時五會念佛法成就了很多人。但是,佛也給他說了,這個法在你們五濁惡世末法只有五百年的因緣,現在沒了。現在也有一些道場或者其他地方也在想說把它,用五會念佛法,但實際上已經不是當時的那個,從極樂世界傳來的那個套路。

那麼法照大師怎麼拜承遠大師為師父的,也是一次到極樂世界的定中,他見到阿彌陀佛旁邊站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穿得破不零丁,一點都不起眼。他站那兒,其他都是華麗的清淨海眾,只有這個老和尚站在那兒特別刺眼。他就打聽說,跟菩薩們問說,這是誰呢?這些菩薩們回他說,這是承遠大師。

南嶽的承遠大師在那裡築了一個彌陀台,修念佛三昧,所以你看師父的名聲是以徒弟給他襯托出來的。本來他在山裡邊,承遠大師苦修到什麼程度啊,有吃的,有人來送點吃的就吃點。沒有人送了,他就吃點野果子,穿點破衣服。有的人來訪問,慕名來訪問,訪問這祖師爺大修行人,結果看在他在那兒挑水砍柴,還以為是他的侍者,上去跑去問說,承遠大師在哪裡呢?打聽了半天,一問才知道,這就是證了念佛三昧的人。所以法照大師是去了極樂世界的定中以後回來,才拜的承遠大師。

少康大師是後面的祖師了,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誰念佛他給他一文錢。我們有時候十五禮祖的時候,咱們普陀山也有這個傳統,有的寺院裡面禮的是蓮宗十三祖,那麼都會講到少康大師。少康大師每念一聲佛,口裡就出來佛的形象,連續念,那麼口裡連續念十聲,口裡就出十尊佛(的形象)。他在法會的時候,就讓他的弟子們看,有的弟子,他坐在那兒念,有的弟子能看到,有的弟子看不到,著急。那他也跟授記一樣,說什麼呢,如果在場的弟子,如果能夠見到我念佛出佛的形象者,保準能夠決定往生,在場的弟子們聽了很歡喜。那麼說還有少數沒有看到的,那麼你的罪業還有,障礙還在,應當更加精進念佛,這是少康大師的行履。

由這幾位祖師爺一脈這樣下來,你看後面說,「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諸位法師,中國的祖師爺們,大家稍微去關注一下,歷來如此,密修顯化。什麼是「密修顯化」呢?有的他是修淨土的,說修淨土修淨土,從始至終一直在修淨土,印光法師就是這樣的,沒有改。那麼有的呢,是曾經沒有修淨土,沒入到淨土,後來是轉修淨土的。

你看教史裡面許多大祖師爺,開始他發心很大,說生生世世要住在五濁惡世,與其在蓮花裡邊享受,不如在無間地獄度眾生,結果最後稍微生一場病,就覺得不堪一擊了。元照律師就是這樣的,一開始他就看不上,後來還給《觀無量壽經》作注,這也叫做「密修顯化」。

還有一部分,是用其他的,比如說在禪門下開悟了,蓮池大師就是這樣的,在參笑岩下開悟了以後,轉弘淨土,徹底放棄了禪宗。所以,祖師裡面有一句話叫做什麼,說悟後不勸人修淨土者,敢保你老僧沒悟。就用這個來印證你的見地。

那麼還有一些呢,是好像在一直堅持弘揚其他的法門,但是導歸淨土的,剛才我們講到的智者大師,還有天台裡邊的很多祖師爺都是這樣,傳燈大師也是如此,都以淨土為大靠山。或者有的像印祖這樣的,雖然是明弘淨土,但是諸位要看《文鈔》裡邊的內容呀,還能看到他暗護諸宗的成分。就是其他宗派裡面有了疑情,有了偏頗的見解,他都能夠給你扶正,這是印祖的功德。

還有一些密修顯化,是自己內心已經完全繫心淨土了,但是他顯化的還是其他法門,比如在住持禪宗呀,弘揚天台呀,講學教觀呀,中觀呀,華嚴呀,等等這些。因為什麼呢,因為淨土在,這些法也必須在,如果這些法也沒有了,那麼淨土也沒有了,它是一衣帶水,一脈相承的。因為淨土宗它是沒有教法的呀,所有一代的教法都是淨土宗的教法,所以印祖這裡講到,「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

從上面這一段開始,所有講的都是教史、人物,全部介紹給我們了。後面開始,就要論及什麼呢?要論及教法了。在教法裡邊,因為歷代除了禪宗就是淨土,基本上我們的行門就這兩個。所以禪宗和淨土是糾纏最多,是離不得見不得,一直就是這麼一個關係,當然,這是說沒有明心見性的人而言。如果開悟的人嘛,那禪淨就是一家,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這裡印祖就是最把禪宗和淨土,乃至空有,佛法的核心義理,在這兩段話裡面講得特別透徹。

大家來看:「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

上半段話是講什麼,講空。大家要知道,禪宗是什麼,禪宗是離心意識,現前當下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一般不是把它叫做向上一路嘛,妙高峰頂嘛。妙高峰頂是不在人情世故,不在愛見、見解上論的。本來面目,本來無一物,那麼既然一法都不立,一法都不立,不僅僅只有世間法,還包括出世間法。一法都不立,不僅僅只說九法界法,還有佛法,這確實有此事,確實有此理。

所以你看,印祖說,如果從禪宗的角度,不立一法的話,那麼佛都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當然我們也要知道,這裡講到的「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是指的何況念佛求生淨土之相,不是破何況念佛求生淨土之行。諸位一定要把這個建立起來,不要走偏。

那麼,如果從禪宗來講,痛快直接。實際上大家要知道,從教法上來講,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也有經典的依據的,《心經》裡面講到的,「無智亦無得」,那麼就講的其實就是「佛尚無著落處」。「無智」就是菩薩法界也沒有,「無得」就是佛果也沒有可得嘛,沒有一個佛可得。《金剛經》裡面講到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所以禪宗公案裡面不是講到,給座位上寫了一個佛字,結果,這行者就不敢往下坐了,被他的師父給在那兒恥笑說,你還有這個。這就是這裡講到的,「佛尚無著落處」,何況你還在這不斷地灌輸說,念佛求生淨土呢。但是大家要知道,這是二諦圓融中的真諦而已。只是從空的真的角度,一法不立的角度,來講這個法。後面不要忘了,還要從什麼呢,世俗的角度,萬法的角度,一法不舍的角度來講這個法。

大家看,「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性具也。」印祖把這個給辨別得多清晰。說在道理上來講,見地上來講,那麼你要知道,萬法皆空。但是從行持上來講,從具體的法上修持來講,你要知道因果宛然,一法不廢。

你看印祖很巧妙,他引了禪宗大德的典故。因為這裡的百丈懷海禪師嘛,那是禪宗的代表啊,你們禪宗的老祖師爺都是這樣的行履,天天跟著出坡,徒弟們看見老和尚太累了,把他的出坡工具給他藏起來,他就賭氣了,就不吃飯,絕食,說我今天沒幹活,不能吃飯,所以沒辦法只好又把他的這個工具給還回去。

所以,你看印祖,我們常講到「二諦圓融」,就是講的真俗二諦,從現象從本質上兩頭入,但是它是一個法。你從真諦來講,那它一法不立,可是你從俗諦來講,叫一法不廢,一法都不能廢,不工作都不吃飯,何況念佛求生淨土,不能把它滅掉。所以說,「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性具也」,性體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性具就是一切法的相貌,本體就是相貌,相貌就是本體。但是我們凡夫一聽這個法,是聽不開的,為什麼說聽不開呢,你肯定馬上把它分開了,真就是真諦,俗就是俗諦,空就是空,有就是有,但是實際上,空有是一個法。

你看這一段,印祖講:「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但未廣顯傳述,故非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

大家從後面倒著往前講,要理解一下,印祖為什麼要開示這一段話,他就是為要釐清放諸於緣起性空,空有的這個根本大乘教法下,到底禪宗和淨土是怎麼樣的一個關係。禪宗只貴於立見地,以見地為行持,淨土只貴於事相上老老實實地建立信,建立願,老實念佛而行,它這兩個是並行不悖的。如果你把它非要對立起來,那就成了不是一個佛法了。

所以你看他這裡融合的就是,如果你想棄俗諦而言真諦,就是你想破壞淨土的修法而說萬法皆空,說淨土的修法也是空的,那你這個空也不是真空。為什麼,因為空性就顯現在現象上,就顯現在現象上。你看《楞嚴經》裡面,《楞嚴經》裡面,如果大家有涉及的話,不是最後什麼七處征心、十番顯見嘛,最後有一個環節是什麼呢,就是會通四科皆如來藏妙真如性。

說白了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切萬法本來就是空性的,代表的就是空性,體現的就是空性,就是空性本身,就這麼個意思。你不能逃離萬法而說空性,你也不能執著萬法而說空性。你也不能離開空性建立萬法,你也不能當體說,在執著的情況下還去討論空性,著相的時候空性是不顯現的。他就在這上面不斷地讓你裡外陶冶。

所以你看這裡講到的說,比如說我們講到的空性,就是從萬法的現象上來講,你不能拋開四大五蘊。就像我們這個色身,大家現前觀照一下,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色身,你說我們常想到佛法的明心見性的這個心性從何處去覓呢,是離開假的這個色身而另外掏出來一個心性嗎?不是的,這個心性處處就體現在我們當下的見聞覺知中,全是本有的心性,就是空性。這個空性放在耳朵上說的時候就叫聞,放在眼睛上看的時候就叫做見,四大五蘊當體就是心性,就是空性。所以這段話是很難理解,但是如果能夠把它悟過來,基本上佛法再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就是佛法的總知見你已經確立下來了。

最近你看我老作一個比喻吧,在普濟寺講《地藏經》的時候,前幾節也講過,這裡因為我們有另外道場的師父們,把這個也跟大家作一下(比喻)。我們最好這裡打一個什麼比喻呀,就是真諦俗諦,它是相即不相離的,空有也是相即不相離的。那麼,像佛門有一個公案,叫做什麼呢,比如說,白鶴在雪地裡面翩翩起舞。那麼,凡夫看見雪和白鶴,一般他只見到白鶴是白鶴,在雪地裡面起舞,他只看到雪和白鶴,這就是這裡講到的俗諦。聖人能在雪和白鶴的現像當體能見到這個白,因為雪和白鶴都是白,除了白沒有任何東西,這就叫真諦。但是諸位要知道,白跟雪、鶴,它是相即不相離,是圓融的,是即真即俗的。為什麼?因為白在雪上面它就叫白雪,白在鶴上面就叫做白鶴。所以這裡講到說,「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如果你離開見聞覺知,獨立去找一個白,不可能。就等於說離開雪和白鶴要去見白,雪和鶴都沒有了,白將安寄呢?

大家以此類推,當下我們所有的現前法界,宇宙萬法,哪一法,禪宗裡面講到,法法頭頭皆是佛法,當體就是。我們不要忌諱說,這個說的是這樣,可是心性緣不到呀,你哪怕現在隨文入觀,起這麼一念,就是成佛的正因。

所以你看真俗圓融,說從來這就是什麼呀,歷代祖師密修淨土之大旨也。什麼叫做「密修淨土」?這確實也是很難會的。「密修淨土」,比如說,禪宗的祖師密修淨土,怎麼樣能夠不失禪,而同步證行淨土呢?那大家想想,禪是什麼?一切法都是禪,沒有一法不是禪,你能在法法頭頭上皆見都是祖師西來意,都是這個佛性,那麼你咬定青山,隨便你在這個青山裡面,想上這個樹就上這個樹,想下那個山就下那個山,念佛求生淨土,萬法皆是禪,念佛求生淨土也是萬法中的一法,當體即是禪。所以說,「世人但念阿彌陀,便是無上深妙禪」,這就叫做「密修淨土之大旨」。不廢禪,而密修淨土,不廢淨土,而當下入禪。祖師們都可以互換的,互換,這就是個大旨。

但是問題是什麼呢,他們互換,他們已經融通,已經一切天成了,互不妨礙了,可是眾生不行啊。所以只能夠什麼呀,你看,「未廣顯傳述」,所以我們不能夠「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一般人總是在淨土和禪宗上面互相犯斗諍,覺得是兩個法,覺得是兩個法。

這一段是第二個版塊,印祖把一代教法作了一個交代,又很巧妙地引出教史上代表性的人物。那麼再用這一段話,把核心的教法,禪淨給你釐清,再進行融合,這篇文章實際上最主要的內容,文鈔到這裡,就是最精華的部分已經交代清楚了。

那麼後面的部分就是說,歷代祖師一直在密修淨土。那麼,我們就看一下怎麼個密修方法,取歷史上的事實來進行論證,一直在修淨土,大家都在導歸淨土,幾乎所有的都是以淨土為歸。我們來看:

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諸位要知道,禪師呀,我親耳聽過,廣東雲門寺佛源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圓寂前,最後一次在禪堂講開示,講的是什麼話,念佛為穩當,「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禪和子多有剛骨呀,禪堂裡面號稱說念佛一聲都要漱口三天的,要罰你天天掃地拖地的。但是真正開了眼的祖師,「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那我們想想,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現在天下的叢林,誰敢說馬祖、百丈的不是呀?說他們立的不對。但是他們立的規矩裡面,在祈禱病僧化送亡僧的時候,大家聚集這個共修堂,然後共同發願,發願發什麼呢,先舉唱「阿彌陀佛身金色」,然後一起來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稱念完以後怎麼迴向呢,說「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就是你還有命格,還能活,那麼就快點好起來。「大命難逃,逕歸安養」,就直接往生極樂世界,迴向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禪宗所立下來的祈禱病僧的規矩,化送亡僧的儀式。

所以現在普天下,哪個禪宗,不要說禪宗,哪個寺院不是以淨土為歸嘛?五堂功課以《彌陀經》為壓軸,晚課。那我們現在做佛事,特別是往生佛事,能不念阿彌陀佛嗎?能不說往生咒嗎?能不唱「願生西方淨土中」嗎?事實已經說明了一切了。所以印祖拿出來,你看他很巧妙,他淨拿著禪宗的大佬來說淨土的事兒,他為了說服體安和尚。

所以後面又說,「及真歇了,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真歇了禪師,那我一聽倍感親切,我現在暫居在白華庵,白華庵就是有一個歇了泉呀,那我們祖師堂裡還特別寫了一個,真歇清了禪師,把他供起來。真歇禪師在普陀山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首先是他老人家在普陀山,普陀山全山才成了禪宗的道場。

他的德行呀,當時很多漁民都因為他改變職業了,不捕魚了。你看昨天是捕魚,微信圈裡面,大家都在發,千帆競發,大家傳開了,全部都到海里面幹什麼去?殺生去了。真歇禪師在普陀山的時候,他的德行,讓很多漁民轉到其他島上,或者販賣東西啊,或者開一些另外的營生,不捕魚了,不打漁了,不殺生了。那他說什麼呢?他說淨土法門呀,是直接上上根器的,一般我們說上根嘛,修修禪宗,中下流嘛,修修淨土,他這裡反說了,說淨土法直接接引的是上上根器。其次,附帶的,再接一點兒中下之流。

確實在經典裡面,我不知道諸位法師有讀到過沒有,《般若經》裡面有一句什麼話,諸佛為鈍根,就是遲鈍的鈍,不是頓悟的頓,為鈍根說諸法空寂,說般若波羅蜜。諸佛為利根說諸佛相好,憶佛念佛。所以你說法,到底什麼是上根,什麼是下根,什麼是妙法,什麼是方便法呢?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但是這麼多的祖師開悟了以後,他發現淨土最適合。真歇清了禪師。  

「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

你看,這印祖引的真歇清了禪師的話,他這裡又講說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因為他們當時全是曹洞宗下面的法子,曹洞宗幾乎就是最後都以淨土,密修嘛,都以淨土為歸了。為什麼,他說修淨土想見佛,比禪宗要容易得多。後來徹悟禪師就會通過這句話,他說為什麼見佛比開悟還容易呢,因為宗門的目標,第一個水平就是要先開悟,徹悟禪師說見佛比開悟容易。

為什麼?說開悟的話你要離心意識苦參,靈光迸露,明心見性了才能叫開悟,太難了。我們現在不要說離心意識,參都不會參了呀,什麼是話頭,有幾個人能搞懂,能抓得住,能盯得緊?你搞都搞不清是哪個環節,哪個部位,你怎麼盯它呢?所以說開悟難。為什麼說見佛易呢?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還是慢的,不是快的。

什麼樣是快的呢?「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作佛,還算是慢的,是心是佛,即刻就是佛,這就是快。所以說「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就是這個,開悟難,見佛易。你敢信這個法嗎?所以說「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這引的這幾位呢,是具有一些思想特色。那麼最具思想特色的是誰呢?永明延壽禪師。大家來看:

及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於八十字中,頓悟出生死證涅槃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

這段話是著重介紹永明禪師的四料簡。大家有機會的話,去看一下印光法師講的《淨土決疑論》,特別特別重要。他對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作了一腳踏到底的解釋。現在我們一讀的話,什麼叫四料簡?就是「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那麼「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諸位法師,我們一聽,好像基本上不會把自己判到「無禪無淨土」,對吧。你看,我自己也常拿著念珠呀,每天都看看這顏色有沒有變深一點。這就有淨土嗎?有的人呢,腿子功夫好呀,往禪堂一坐,雙腿一盤,他確實能坐,一大半天就坐過去了。什麼叫做「有禪」?

印祖說,不開悟就不叫有禪。什麼叫做「有淨土」?想來生做大法師,做祖師爺,這輩子修行即刻立竿見影得好處,乃至生到他方國土,做祖師,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廣弘佛法,廣利人天。只要有這麼一念心夾雜,都不叫有淨土,都不叫有淨土。只有唯西方是圖,這輩子只想往生西方,什麼事都不想幹了,這才叫「有淨土」。

所以仔細掐指一算,我自己對照一下,我是典型的「無禪無淨土」。為什麼?禪宗沒開悟,淨土還不死心。稍微現在我們廟裡住了幾個禪和子,有時候互相開示討論討論,還覺著這個禪味還十足,還挺美滋滋的,就把淨土給放生了。一不留神,就管不住自己。

所以你看印祖讚歎,永明延壽禪師那他厲害了,現在是不是他的生日我們叫彌陀聖誕,對吧,是阿彌陀佛示現的嘛。那麼他說的這個四料簡,一般我們聽了都跟順口溜一樣。有一些邪知邪見,還以為說四料簡不是永明延壽禪師作的。大家一定要回去看一下,因為時間關係,不可能逐講。看一下《淨土決疑論》裡面怎麼講的,什麼叫「四料簡」,什麼叫禪,什麼叫淨,什麼叫有禪有淨,什麼叫無禪無淨。你如果學通了,仔細對照一下,我們現在是典型的無禪無淨土,兩頭兒不靠。民間有句話叫,「兩家靠,爛鍋灶」,你飯都吃不了。

那好,下面的這一段,等於說「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讚此法」。

像長蘆賾,長蘆賾這是很有名的祖師爺,他有一篇文章叫《蓮華勝會錄文》,大家可以讀一下。天衣懷禪師,他的名作是什麼,「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就是天衣義懷禪師說的名句。因為有人問他說,如果確實真的去修淨土,那麼為什麼舍淨求穢,就有了取舍之情了。如果說沒有淨土的話,那麼佛說有淨土,難道這是矛盾的嗎?說和尚怎麼會呢?他就說:生則決定生,要相上而言;去則實不去,從性上來會。你看這就是剛才講到的,真俗二諦,一樣都不能少,偏了一個,另外一個也理解錯了。

圓照本禪師,這個圓照本禪師呢,當時是廟爭著搶他,本來在蘇州駐錫,杭州的廟想請他來,結果蘇州的人還不放,杭州的人又想要,最後沒辦法,給蘇州的人打了借條,借師三年,說杭州這邊為此方眾生植福,說將來還還給你蘇州。最後蘇州的人鬧得不行,還終於又給還回去了。這叫圓照本禪師。

大通本禪師,他的行履非常嚴謹,佛站著他就不坐,佛坐著他就不臥,是這樣的一個。往生前三天,給他的徒弟們伸出三個指頭,所有的人還以為這是怎麼了?最後才說,剩三天了,要走了。

天如惟則禪師,《淨土或問》是他的代表作,天如則。

中峰本禪師,是元代最負盛名的漢傳佛教的代表。大家要知道,元代是外族統治呀,外族統治,他們崇尚的不是漢傳佛教,但是中峰明本禪師被奉為國師,你想想他的德行有多重。後面的這些,那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

那麼「諸大祖師,雖宏禪宗,偏讚淨土」,這一系列,是以史實為論證。最後說到點上了,「至蓮池大師參笑岩大悟之後,則置彼而取此。」為什麼?「以淨業若成,禪宗自得。」終於說到點上了,淨土修成了,禪宗帶著就來了。「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就是已經到了故宮太和殿了,還到處問北京在哪兒嗎?還要找北京嗎?念佛念得已經是無上深妙禪了,還要去修圓頓止觀嗎?還要去參究,苦參密究,生生世世不放嗎?

那後面講到,「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這些都是淨土的祖師,超級祖師。夢東就是徹悟禪師,第十二代祖師,印祖是十三代。他這段話,我們粗講一下,也就是把淨土的祖師們給作了一個疏理,先是從外到內,從整個教法,到淨土一門,從轉修的,密修的,到專修的。

最後說什麼,為什麼這樣?「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大家要知道,其他的不是不好,不是不能修,問題是什麼?修不了了怎麼辦?吃不消了怎麼辦?消化不下去了呀,那你吃了就等於白吃,有的吃了還要遭病。所以「若不如是,則眾生不能得度矣」,眾生不能度矣。

所以這就是如果我們不專弘,專修淨土的話,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眾生真的沒有得度的機會了,沒有。我們自己也是這樣,你習點禪吧,有時候還控制不住地就妄談般若,說心說性,有時候還會藐視戒律。那我們有時候學點咒嘛,還弄得神秘兮兮的,增加自己的執念,門戶之見特別濃。

所以這是印祖看到這樣的一個,才給體安和尚呀,可以說是一封,吐心吐膽的一封勸誡信。你看後邊,這裡講到「弟」,他跟體安和尚的關係應該是非常好,他這裡講「弟以闡提出家」,他確實曾經還誹謗過佛法,後來懺悔了。「自揣根性庸劣,罪業洪深。故於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於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法,頗生信向。」

就是我不行,我自己也是這麼試過來的,我自己治病有臨床試驗的經驗,不是虛說的。為什麼,這一段話就表達了我們修道要有自知之明。有時候,所見所聞會讓他覺得真的不能夠自不量力,你看他說,我見了這麼多的人,有的臨終的時候都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但是有老實持戒念佛的人,雖然他的信願還沒到頭兒,可是「皆是安然命終」。這是印祖用他的見聞來論證。為什麼?「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自力沒有發揮出來頂上事,他力沒有徹底靠圓滿。

我們有時候,剛才講到的,對於帶業往生一法,那麼有一種說法,說只帶舊業不帶新業,這個法師們倒是可以關注的,你自己也思惟一下。因為我們有時候出去,也要應對這樣的問題。什麼叫帶舊業不帶新業,有這種說法。難道我們說信了淨土,信願具足了以後,再就不造業了嗎?你還沒有業盡情空,肯定還要繼續造業,那到底是帶還是不帶呢?

所以諸位要曉得,帶業往生,就是帶什麼呀,帶所有的業,斷不了的業。你盡力去粗持五戒,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持佛名號,求生淨土。但是你斷不了的業,因為我們自沒有力量了,到這地步了,所以才求佛帶業往生,接引呀!帶業就是帶我們自己的業呀,什麼新業、舊業。另外一點,再反過來說,帶的什麼業?帶的是信願念佛之業,這也是業。正說反說都行。帶業往生,帶什麼業,帶我信佛、信彌陀、信極樂,帶我願往生,帶我念阿彌陀佛,帶這三條業,足矣。這就叫「帶業往生」。

那這裡印祖給他大概介紹了一下,說淨土的書雖多,這一段是給體安和尚,怎麼講呢,給他介紹最切要的書。你看說「最要唯十要」,就是指的《淨土十要》。說「十要中斷疑生信,尤推或問」,《淨土或問》,還有《西方直指》,還有《西方合論》,「為破堅沖銳之元勳也」,這是指的解教書,解教書,就是建立淨土見解的教法,是《淨土十要》最要緊,諸位法師也知道一下。

其次,「其外淨土聖賢錄,歷載諸菩薩祖師居士婦女,及惡人畜生往生事蹟。讀之則知歷代禪教律諸四眾求生淨土,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這是給介紹的行教書,解教,行教,這麼多的眾生都往生了。

最後一個,「而龍舒淨土文,言淺義周,詞詳理備,為接引初機第一要書」,這是給介紹的接引書。那大家心裡也有數了,接引初機修淨土,《龍舒淨土文》。讓他取信,這麼多的人確實有往生的,看《淨土聖賢錄》。想了解淨土的甚深法義,嘗到法味,深讀、細讀、精讀《淨土十要》。

為什麼,因為時間也差不多了,耽擱到這裡,一直沒有放手呢,就是想給在座的法師們,介紹一下印祖介紹的這幾部書,介紹一下。後面大概的意思就好說了,講到說印祖也是說了,他曾經遇到一個算命的說,他這輩子壽命只有三十八歲,他說已經快到了。所以如果說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如果無常來了,那咱們就後會無期了,不知道淪落到哪兒了。

但是因為他跟體安法師是老鄉,印祖也是陝西人,所以他說我把這封信寫給你。還打比喻說,你常吃好吃的,我這個算是采的野果,野草,野蔬菜給你吃一點,希望你不見棄。最後說,希望能夠弘揚淨土,佔著這麼大的道場,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專弘淨土,希望體安和尚專弘淨土,說「法門幸甚,眾生幸甚」。

實際上也是我們現在諸位師父們的職責,因為不管多少,不管深淺,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因緣。在我們的因緣中,你能夠把知見樹正,修行護好,護自己的,其次,把別人的有緣者修行護好,這是我們的當務之責。

所以講這些,至少我們要關注佛法,要關注身心世界。實際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僅是不認真對待外在的世界,乃至佛法,我們幾乎都不認真對待自己,佛法說的「不負己靈」嘛。但凡如果說能夠知淨土,而且與自己的身家性命有關,與一切眾生的有關,隨順佛語,即生皆能夠成就的,決定能成就,任何人都能成就,最賴最差的人也能夠成就。就是這個法。

今天時間有點多,不好意思,明天開始就更加的乾淨利落,會少一點。但是明天的法,開始越來越增進,就是越來越乾淨利落,直指人心。

明天講的是《徹悟禪師語錄》,後天是蕅益大師的《答卓左車茶話》,如果法師們有興趣的話,回去看一眼。這樣的話可能聽起來會更容易順風順水。

好,今天就到這裡,感恩諸位。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