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四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述

(癸)二、請式

【經】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疏】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己慇勤。

【鈔】科雲請法,即法式也。

(辛)三、因請往赴,分二:(壬)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世尊在耆闍下,如來現宮,不異勝鬘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也。文為五: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屬;五、雨華。

【鈔】勝鬘等者,勝鬘夫人也。即舍衛國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為踰闍國妃。其後父母遣書云:「佛出我國,神通自在,普益眾生。」勝鬘執書,對使說偈云:「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愍我等,速來至此處。即說此偈時,佛於空中現。」復說偈讚雲,「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等。今韋提哀請,佛即降赴,其事相類,故云不異。

(壬)二、隨釋,文為五:(癸)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屬;五、雨華。初為二:(子)初、消文;二、釋妨。今初

【經】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疏】知韋提希心念者,是知他心;從崛山沒,王宮出,顯神通也。

【鈔】如來之心,寂而常照,無數河沙世界眾生若干種心,悉知悉見,非同小聖,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無記通也。

(子)二、釋妨,分二:(丑)初、出妨;二、答。今初

【疏】問:前頻婆請弟子,意在如來,今夫人亦請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請遣弟子,今請自往耶?

【鈔】此難重出,問不異前,答不同彼。

(丑)二、答

【疏】解有二義:一、闍王與調達殺父,如來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為護彼故,不得自往;二者、佛法寄在國王,頻婆定死,闍世當為國主,如來若往者,王得國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無此諸事,如來自往。

【鈔】言二解者,一滅即今嫌佛之惡,二生以後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彼頻婆之室,即令世王謂佛朋父,還謀國政。怨嫌既重,後不行法,故不躬往。母無斯事,故佛親赴。

(癸)二、色身

【經】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

(癸)三、坐座

【經】坐百寶蓮華。

(癸)四、眷屬

【經】目連侍左,阿難侍右。

(癸)五、雨華

【經】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辛)四、傷嘆請法,分二:(壬)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傷嘆請法中有二意:韋提見佛下,正明請其生處;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初明供養問往生因,次問生處也。

【鈔】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者,即二意中第二請示往生淨土之因,經云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處文也。初明供養問往生因者,即第一意,問往昔生中何罪為因,生此闍世惡逆之子。應知此二,語同意別。

(壬)二、隨釋,分二:(癸)初、請其生處;二、請往生因。初為二:(子)初、供養問往生因;二、正問生處。今初

【經】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疏】我有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而為眷屬,此經不答,餘經說之。昔於錠光佛時,釋迦為摩納,就珍寶仙人學。學習既成,念欲報恩,自惟貧乏。於時耶若達欲嫁女,時有須摩提求為女婿,聰明有智,而形貌丑。摩納遇見論義,須摩提屈在言下。耶若達歡喜,大賜珍寶,以女妻之。摩提生忿,發誓未來世世常惱。為此因緣,常觸惱也。

【鈔】經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即三業供養。絕瓔投地是身,號泣是口,以二顯意。闍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但出調達之緣。

(子)二、正問生處

【經】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疏】濁惡者,濁,五濁也,一見、二煩惱、三眾生、四命、五劫;惡者,十惡也,殺、盜、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也。三途,地獄名泥犁,譯云不可樂;畜生雲旁行,從主畜養,為人驅使食噉;餓鬼饑虛怯畏。三千剎土同有此惡,故曰盈滿。多不善聚,惡道因也。無人不起,故名曰多。人常現行殺盜淫等,違理枉物,為不善。積集,稱聚也。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癸)二、請往生因

【經】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疏】今向世尊五體投地,兩肘、兩膝、頭頂,是為五體也。懺摩,梵言;悔過,漢語。彼此併舉,故云懺悔。將果驗因,知過去有罪,恐償未盡,未來更受,故須懺悔。惟願佛日,啟告所求。佛能破壞眾生癡暗,如日除昏,故言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序文竟。

(丙)二、正說分,分二:(丁)初、泛科懸解;二、重科廣釋。初為二:(戊)初、科三段;二、解初文。今初

【疏】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第二、正說,文為三:初、明淨業;次、辯妙觀;三、利益。

(戊)二、解初文

【疏】如來眉間有白毫相,猶如珂雪,長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圍五寸。其毫中空,右旋宛轉,如瑠璃筒。從此發光,照無量國,還住佛頂,變為金台,廣現諸國,令韋提希樂生安養。

(丁)二、重科廣釋,分二:(戊)初、總別分科;二、隨科解釋。今初

【疏】初、放光,酬前請於生處。次、世尊微笑下,酬前淨業,近答思惟、正受。三種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名正受。就初有二:第一、答其生處;惟願下,明見淨土,更請淨國之因。

【鈔】酬前生處者,前韋提請云:「惟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佛今放光照其淨土,令彼見之,以酬前請。酬前淨業者,前請云:「惟願教我觀於清淨業處。」今示三種淨業、十六妙觀,即教彼觀淨業處也。近答等者,以韋提希於酬生處中,因光見土,乃再請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云近答;若酬序中所請,即是遠答。

(戊)二、隨科解釋,分二:(己)初、酬二問;二、明利益。初為二:(庚)初、酬前生處;二、酬前淨業。初又二:(辛)初、答其生處;二、見土更請因。初分三:(壬)初、放光普示;二、示土差別;三、的示生處。今初

【經】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疏】初、放光普示諸土。

(壬)二、示土差別

【經】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疏】次、或有下,示土差別。

(壬)三、的示生處

【經】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疏】韋提下,示生處。

(辛)二、見土更請因

【經】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疏】思惟是願,願思是業,正問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領納名受,即第二問觀行。

【鈔】此請淨土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樂;有願之思,乃成業因。惟願世尊教我修於淨土願思,令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業也。次教我正受,離邪倒想,領納所緣,名為正受。此請世尊教我修行淨土觀法,即正觀也。

(庚)二、酬前淨業,分二:(辛)初、總別分科;二、隨科解釋。今初

【疏】微笑中有二:初、明三種淨業,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觀,答正受。初業共凡夫,次共二乘,後是大乘不共之法。初淨業中有三:第一、明三種淨業;告阿難下,第二、嘆其所問,妙契佛心;從阿難汝當受持下,第三、略付阿難,令持獲利也。就初復三:初、明光照頻婆獲道;次、世尊告韋提汝今知不下,舉果勸修因;三、欲生彼國者下,明往生之因也。

【鈔】初業共凡夫等者,今三種福,是圓助道,與正觀合,皆如來行,故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但以三種,有通有局。初孝養等,通於大小及以博地,故云初業共凡夫。次歸戒等,唯通大小,凡夫無分,故云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專在大乘,不通凡小,故云不共之法。

(辛)二、隨科解釋,分二:(壬)初、三種淨業答思惟;二、十六妙觀答正受。初為三:(癸)初、正明淨業;二、嘆其所問;三、略付阿難。初為三:(子)初、光照頻婆得道;二、舉果勸修因;三、正示往生因。初為二:(丑)初、釋微笑;二、釋阿那含。今初

【經】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

疏為二:(寅)初、問;二、答。今初

【疏】何以不直答其土因,而復放光微笑耶?

(寅)二、答,分二:(卯)初、答放光;二、答微笑。今初

【疏】解有二:初、為欲增道;次、欲使王與夫人因光相見。王既睹光增道,知國非實,視死如眠。夫人見王無憂,觀法成果也。

【鈔】觀法得果者,無生法忍是圓三觀習果故也。

(卯)二、答微笑

【疏】微笑,如釋種被誅,如來光色益顯,正以如來善達因緣,業報無差,對至叵避。王雖應死,而獲道跡。夫人幽縶,即是現淨土之緣。有此多緣,所以致笑也。

【鈔】惡業之報,害命縶身,而為獲果及淨土緣。如來心了善惡因果交互萬差,欲表內心,是故微笑。

(丑)二、釋阿那含

【經】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疏】阿那含者,第三不還果也。

(子)二、舉果勸修因

【經】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疏釋分二:(丑)初、問;二、答。今初

【疏】去此不遠者,安樂國土去此十萬億佛剎,一一剎,恆沙世界,何言不遠?

【鈔】大本小本俱雲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剎即大千,故云河沙,何言不遠?

(丑)二、答

【疏】解云:以佛力故,欲見即見。又,光中現土,顯於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

【鈔】答有二意:初以佛力故,令修觀者欲見即見,故此文云:「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故知佛力加欲見者,令觀成見。後文云:「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故《般舟》見佛而論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現土,即目睹見也。其二種見,皆由感應,雖遠而近。然若心性不具塵剎,則佛無應現之理,生無感見之功,故此經談是心是佛。觀迷此意,則非妙宗。

(子)三、正示往生因,分二:(丑)初、正示;二、結嘆。初為三:(寅)初、共凡夫業;二、共二乘業;三、大乘不共業。今初

【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業,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

【鈔】此經正被頓修之機。雖修佛行,父母師長豈不孝事?輪王十戒豈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稱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於凡夫?

(寅)二、共二乘業

【經】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疏】第二、三歸者,佛法僧也。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諸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

【鈔】圓頓行者,豈違小乘出家之式?三歸、眾戒、威儀等事,但受持之心,合於一體,依於畢竟,而所行之法,共於二乘。

(寅)三、大乘不共業

【經】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疏】第三、發菩提心是願。起意趣向,名為發心。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說之為乘。餘二不及,是言大也。

【鈔】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三種業,得前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令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於大乘。故云餘二不及,是言大乘。

(丑)二、結嘆

【經】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疏】佛告韋提,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嘆辭也。

【鈔】既是佛業,驗是圓修,故大經中,復有一行名如來行。雖云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雖是佛業,而具三種。

(癸)二、嘆其所問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諦聽,令生聞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煩惱賊者,此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名為賊也。

【鈔】諦聽等者,諸經誡聽,皆有此語,莫不令人生於三慧。而須按教,明慧偏圓。能聽所聽,能思所思,能念所念,若作生滅解者,即三藏三慧;無生解者,通教三慧;無量無作,別圓可知。今令韋提等生圓三慧,若不爾者,安能此座即證法忍?

(癸)三、略付阿難

【經】阿難!汝當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疏】即得無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經》說五忍:一、伏;二、信;三、順;四、無生;五、寂滅。

【鈔】經如執明鏡等者,觀法如鏡,修之如執,觀成土現,如見面像。是知外有三種淨業,內備十六妙觀,乃得見也。此雖略付淨業,意說妙觀。初住初地者,圓住別地,俱破無明,是無生忍位。《妙玄》一實位云:「若入初住,正破無明,是明圓教無生忍位。」今意在圓,引《仁王》五種忍位者,用顯無生居三忍上。若依別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順忍;十地,無生忍;妙覺,寂滅忍。若約圓位,五品,伏忍;六根清淨,信順二忍;初住至等覺,名無生忍;妙覺,名寂滅忍。然別初地即圓初住,故引《仁王》以證今位。行者應知,如來將說十六觀法,預彰所說是圓妙觀,故云一切眾生觀於極樂,觀成即得無生法忍。是故韋提聞說十六,隨語觀成,說訖即證此之妙位。經示此觀,是取初住徑捷之門,故不可雲想事而已。

(壬)二、十六妙觀答正受,分二:(癸)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初、明韋提見土之由;次、一問答明為未來眾生請見土之方法。

(癸)二、隨釋,分二:(子)初、明韋提見土之由;二、為未來請見土之法。今初

【經】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疏】汝是凡夫,彰其分齊。不能遠觀,韋提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忍,示同在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照,見彼國土。有異方便,令汝得見,異方便者,即十六觀。非直觀名方便,以佛力故見彼國者,亦是方便也。

【鈔】經未得天眼等者,問:阿那律天眼最勝,但見大千,豈有得天眼者,越十萬億土見安養乎?答:此語未得分真菩薩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經》二十二云:「菩薩所得清淨天眼,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異故,一時遍見十方世界現在諸佛。」《大論》亦同此說。韋提實大菩薩者,此顯韋提本住法身,為欲發起淨土觀法,故示同凡。此會即得無生忍者,即者,方將也。此會聞觀,將證法忍,非謂前文說無生忍是韋提證。前文乃是通說未來眾生修十六觀,能得無生。人見示同凡夫之言,便謂前文是韋提證,須知即得非已得也。既雲實大菩薩,乃是久證無生。如來據跡,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夫修之得忍,顯茲妙觀,能革下凡,頓成圓聖。異方便者,十六觀法,奇異方便也。故《起信論》云:「修多羅說有勝方便,繫念極樂,令生彼國。」非直觀名方便者,謂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此土凡夫得見:一者修觀正受方便,令心眼見;二佛神力示現方便,能令目擊。既得見之由有其二種,故云非直觀名方便,佛力令見亦是方便。韋提乃得二種之見,一者將有隨文作觀之見,二者已蒙佛力示現見也,故云韋提見土之由。

(子)二、為未來請見土之法,分二:(丑)初、請;二、答。今初

【經】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疏】韋提白佛如我今者下,為佛滅後眾生請也。濁者,五濁。不善者,十不善。五苦者,五道非樂,故云五苦。或是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殺、盜、邪淫、妄語、飲酒。如《大經》現遭厄難王法刑罰,是五痛也。五燒,即當來墮三途苦毒,名五燒。云何當見阿彌陀極樂國土,正為啟請。

【鈔】韋提先領示現方便而為請由,是故經云:「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然復正請觀法方便,乃以眾生而為請緣,故經云:「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極樂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釋:初以五道非樂釋,二以五罪招報釋。初釋者,地獄燒煮苦,餓鬼饑虛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上五衰苦。次釋者,聖意多含,更明五惡招於二報,名出大本《無量壽經》,今雲《大經》是也。疏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惡下,釋出三五,殺至飲酒,五惡因也;如《大經》下,釋五痛,即華報也;五燒下,釋五燒,即果報也。然其二報並無五相,各稱五者,皆從五種惡因而立,故彼五文後皆結云:「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乃至總云:「五大惡五痛五燒。」故知二五,皆從因立。

(丑)二、答,分二:(寅)初、列觀分科;二、隨科解釋。初為二:(卯)初、列觀;次、分科。今初

【疏】答中有十六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觀一切樓、地、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

【鈔】《義例》云:「夫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托事,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

問:今十六觀,於三種中屬何義耶?

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成觀,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義立境立觀,驗非托事明矣。如來直談十六觀行修證之門,正當從行也。

問:《義例》三種,皆是理觀;今之十六,歷依正事,何預三種耶?

答:托事附法二種三觀,有事有理,且置未論。從行三觀,以何義故,不得歷事?既言從行,必四種行。常坐一種,縱直觀理;餘三三昧,豈不兼事?如《般舟》三觀,歷念佛事;《方等》三觀,歷持咒事;《法華》三觀,歷誦經事;《請觀音》三觀,歷數息事;《覺意》三觀,歷三性事。此等歷事,若非從行,攝屬何耶?般舟三昧,初觀足下千輻輪相,次第逆緣至肉髻相。彼觀相時,即用三觀。彼是從行,今那獨非?況《義例》云:「唯於萬境觀一心。」豈今依正不唯一心?經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師但於首題示圓三觀,令將此觀觀十六境,正是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又,今三觀並諸歷事三觀,若非從行等者,那雲三觀義唯三種?

問:今經但於像觀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文皆無觀理之語,則知佛外皆是事觀。縱將此義例觀十五,斯是行人用理觀意。據經現文,但是事觀。

答:若自依經修觀入證,何須四依解說經意,制立觀法?大師深得佛旨,故於首題以妙三觀釋能觀觀,以妙三身釋所觀佛,而雲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師用三妙觀觀十六境,豈是行人自用觀意?應知四種三昧,無不於事觀三諦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覺意》縱任善惡等事,是故偏得歷事之名。若常坐等,直於三道之事而觀三諦,不兼修善及縱惡事,故受理名。今經觀法,豈可異於四三昧耶?故知十六,正是從行,歷事觀理也。應知十六,皆用三觀為想相之法。三觀微故,且觀落日及以清水。三觀漸著,乃觀地、樹、座、像、佛身。下去諸境,皆須三觀。

(卯)二、分科

【疏】就十六觀,分文為三:初六觀,觀其依果;次七觀,觀其正報;後三,明三輩九品往生也。

【鈔】二、就十下分科,以十六觀,三類分之:六屬依報者,日標送想之方,冰表琉璃之地,雖此土物,意顯彼邦,是故六觀皆彼依報。七屬正報者,座為三聖親依,像類三聖真體,是故七觀皆名正報。三輩之人,自此之彼,修因托質,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為一類。

(寅)二、隨科解釋,分三:(卯)初、六觀觀依報;次、七觀觀正報;三、三觀明三輩往生。初為六:(辰)初、日觀;乃至六、總觀。初為二:(巳)初、立意分科;二、隨文解釋。今初

【疏】第一、日觀,示令繫心。

【鈔】先作日觀,意令繫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見淨土妙境?故令專想落日之形。一事繫心,想之不已,其心則定。心若靜細,種種觀法,皆可造修。繫心之法須落日者,欲令定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處故。

(巳)二、隨文解釋,分二:(午)初、總勸修觀;二、正明日觀。今初

【經】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

【疏】佛告下,略明繫念,總勸修觀。

【鈔】經韋提希汝及眾生者,韋提希等是現在機,一切眾生是未來機,故知修觀,不專佛世。況復韋提是發起者,正為今人請正受法,是故我佛勸眾生修。修法如何,專系一處,所謂西方。

(午)二、正明日觀,分三:(未)初、舉所觀境;二、正教觀察;三、結。今初

【經】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疏】云何下,正明作日觀。一切有目皆見日沒下,舉所觀境。

【鈔】經文意者,謂昔曾見者,或現前見日欲沒相,為所觀境,蓋以此觀所被週遍。唯除生下,雙目俱盲,既不識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之。況現有目,見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見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

(未)二、正教觀察

【經】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瞭。

【疏】當起想下,正教觀察。

【鈔】釋題觀字,明妙三觀。題目是總,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觀,隨解而進。三藏事定,能想所想,無非生滅。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別知能想,元是佛性,於想能所,次第觀中。圓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圓人六根常所觸對,尚須念念即空假中,豈今修觀頓廢此三?此猶總示。若別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無礙。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當處顯現。此之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議。以其圓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爾者,非是圓人修事觀也。通人必以如幻之心修諸事定,以驗圓人用即中心,成其事觀。既以妙心觀於落日,此心堅住,能於本性顯現日相,不唯閉目能見,開目亦皆明瞭。若如此者,則日觀成也。

疏出二義:(申)初、除疑;次、滅障。今初

【疏】教令正觀,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生彼國者,落在邊地,復受胎生,故作此觀,令除疑惑也。

【鈔】大本下卷云:「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法,不見僧。於彼國土,而受胎生。此人宿世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宮殿,無有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故作此觀,令除疑惑者,經云不了佛智,則生疑惑,疏雲故作此觀,令除疑惑,即顯此觀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觀觀落日者,則迷佛智,那名此觀能除疑惑?日觀既爾,餘觀例然。故知大師依乎佛智,立今觀法。然十六觀屬頓教,故原始要終,皆用佛智。若凡小善,乃於臨終迴向佛智,作眾惡者,須依佛智求滅罪障,此等亦名了於佛智,不生疑惑。既有乘種,生彼速得見佛聞法,預於海眾,不生邊地及胎宮也。

(申)二、滅障

【疏】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須作觀。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死罪等,下輩自論。

【鈔】滅障,即五逆重罪也。彼經散善力弱,故逆謗不生。故彼經云:「若有眾生,聞其名字,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依今經修正觀者,下至日想,即能滅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觀。下輩自論者,下品下生觀云:「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誤。

問:既用法界以為心境,顯法界日,令閉目開目常得見日,即是觀行見法界理,當中三品,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屬下下品?

答:理觀事定相即修者,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見,分斷方得真見法界。今之行者,觀日觀冰及觀琉璃,雖用法界心境而觀,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濃,方得名字見法界日,非觀行位。作此判者,蓋約鈍根於日等觀,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顯,便能圓伏及任運除二種粗惑,豈非日觀歷九品耶?

問:今用理解,想日現前,縱未斷惑,事定已成。據下經說,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

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是故行相雖少不同,品位無別。

(未)三、結

【經】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疏】是為下,結也。

(辰)二、水觀,分二:(巳)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二、水觀。

(巳)二、隨釋,分三:(午)初、舉所觀境;二、正明起觀;三、結。今初

【經】次作水想。

【疏】初作水想者,舉所觀境界。

【鈔】即以曾見大陂池水為所緣境。

(午)二、正明起觀

【經】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

【疏】從見水澄清下,正起觀行。一作水想,二變水成冰,三變冰為瑠璃,四觀瑠璃以成大地,內外映徹。地下寶柱承擎,地上諸相莊嚴,以眾寶間錯其地。一一寶出雜色光明,光明成諸樓觀,樓觀兩邊有華幢,幢上多有樂器,宣說妙音也。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若寄此八,謂除上下,餘四方四維,故云八。亦可用對八卦也。

【鈔】既稟圓宗,知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托彼即心之水,觀於本性,令水現前。並及諸相,皆於心性觀令顯現。經文為四:初、作水想,妙心既運,性水即生,專想澄清,令心不散;二、既見下,變水成冰,性具之法,轉變自由,故可令水而作堅冰;三、見冰下,變冰為琉璃,冰想若成,琉璃可識;四、此想下,觀琉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邊涯。無妙觀緣,隱而不發。今依佛語,順性想之,寶地光明種種奇相,隨心出現。此自六段:初、成地瑩徹;二、下有下,寶幢光明;三、琉璃下,地上莊嚴;四、一一下,寶光樓閣;五、於台下,華幢樂器;六、八種下,風樂演法。疏實無時節等者,大本云:「彼無四時,不寒不熱。及無日月,常有光明。」寄於此土四方四維有八種風,故亦順此對有八風。然彼八風,不同此土令物生長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樂,演乎妙法之音耳。

(午)三、結

【經】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疏】是為水想下,結觀也。

(辰)三、地觀,分二:(巳)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三、地觀,文有四:一、漸想觀;從若得三昧下,第二、實觀;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觀下,顯觀邪正。

(巳)二、隨釋,分四:(午)初、漸想觀;二、實觀;三、明利益;四、顯邪正。今初

【經】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粗見極樂國地。

【鈔】漸想者,轉於冰想,用表琉璃。雖復觀地種種莊嚴,未稱彼佛勝應所居。良以三觀尚微,猶兼假想,故於彼地,名為粗見。

(午)二、實觀

【經】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鈔】妙觀功著,三昧有成,見彼勝身所依之地、莊嚴之相,豈可具陳。應了同居橫具三土,其相非少,如諸經說。凡小善行迴向求生,縱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安養淨相猶劣。若今頓教心觀妙宗,所見淨相,永異他部。如修妙觀,於同居穢,尚見尊特及實報土,豈淨同居,身土一概?故今地想,妙三昧成,見莊嚴事,不可具說。

(午)三、明利益

【經】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疏】前水是想,不能滅罪;地觀是實,故能除斷也。

【鈔】疏雲前水是想者,蓋托此方水成冰事,表彼寶地,但是假想,故名粗見;今成三昧,實見彼地,則名實觀。言假想不能滅罪,斯是大師順經策進,令其行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滅罪。何以知然?日觀尚類下品下生滅罪之數,豈粗見地全不除愆?

(午)四、顯邪正

【經】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鈔】四作此下,顯邪正。觀與經合,則稱性見,名為正觀;見相乖經,是發魔事,故名邪觀。下去皆然。

(辰)四、樹觀,分二:(巳)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四、樹觀,文三:初、明結前生後;次、觀寶樹下,正明觀行;是為下,結。正觀中有五:一、明樹體;二、明莊嚴相;三、明生法;四、有大光明下,現佛國土;五、見樹莖葉下,結觀也。

(巳)二、隨釋,分三:(午)初、結前生後;二、正明觀行;三、結。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午)二、正明觀行

問:日觀、水觀,皆先立境,地、樹等觀,何不雲耶?

答:別論水、日有曾見相,可指為境。地、樹已下,非曾睹對,將何為境?若通論者,皆得有境。何者?諸觀皆用教所示相,憶持在心,為所緣境,仍了能觀本具此法。托境想成,令性具法,發明心目,是故心觀及所發相,一一皆三。故知通論,皆得有境。

此文為五:(未)初、明樹體;二、明莊嚴相;三、明生法;四、現佛國土;五、結觀。今初

【經】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鈔】下之莊嚴及生法等皆是能依,今一一樹八千由旬即所依體。

(未)二、明莊嚴相

【經】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鈔】琉璃,具雲吠琉璃耶,此云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出彼,故以名之。玻璃,正雲窣坡致迦,其狀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白者。

(未)三、明生法

【經】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湧生諸果,如帝釋瓶。

【鈔】生即眾生,諸天童子也。以生對諸莊嚴之事,皆稱為法。釋迦毗楞伽,此雲能勝。摩尼,正雲末尼,此翻離垢,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又翻增長,謂有此寶處,必增其成德。舊云翻為如意、隨意,此皆義譯也。色中上者,謂摩尼之光,間雜眾寶,色像殊妙,最上無過也。閻浮檀金,閻浮,具雲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閻浮捺陀樹,其金出彼河中。此則河因樹立稱,金由河得名。如帝釋瓶者,帝釋,具雲釋迦因陀羅,此雲能主,言其能為天主。言瓶者,《釋論》第十五云:「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答:‘我求富貴,欲令所願皆得。’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瓶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今此妙華湧出諸果,如彼天瓶出種種物,故以喻之。

(未)四、現佛國土

【經】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

【鈔】非獨現一大千,十方佛剎亦於中現。樹觀若發,轉觀佛土,亦應不難。

(未)五、結觀

【經】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鈔】雖因光蓋見十方土,然從樹起,故須結末而歸其本。

(午)三、結

【經】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鈔】此乃結樹,當第四觀。

(辰)五、池觀,分二:(巳)初、疏科;二、釋經。今初

【疏】第五、池觀,中有五:一、明池體;二、明池相;三、明隨心適意;四、明利益;第五、結觀。

(巳)二、釋經,分五:(午)初、明池體;二、明池相;三、明隨心適意;四、明利益;第五、結觀。今初

【經】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鈔】體義同樹。

(午)二、明池相

【經】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鈔】支派、金渠、底沙、蓮華,皆是八池奇妙之相。

(午)三、明隨心適意

【經】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疏】摩尼者,如意珠也。

【鈔】論其寶水,稱適人情,自然上樹,然後流下,故《上生經》明兜率宮有水,游梁棟間,與此同也。

(午)四、明利益

【經】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鈔】即水聲說法,增人觀慧也。苦空等,是說小;諸度相好,是說大。又讚念佛法僧,則令人深觀三寶也。說法既分大小,驗此三寶,亦讚別體、同體之殊。《涅槃經》中,琉璃光菩薩欲來此土,先放光明,非青現青。文殊言:「此光明者,即是智慧。」大師引此立有分別色。若心若色,唯是一色。今水聲說法,光明化鳥,豈不彰於有分別色?色能造心,色具於心,唯是一色耶?須知萬法唯心,尚兼權教,他師皆說;一切唯色,但在圓宗,獨從吾祖,以變義兼別,具唯屬圓故。

(午)第五、結觀

【經】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疏】八功德者,輕、清、冷、軟、美、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清是色入,不臭香入,輕、冷、軟是觸入,美是味入,調適、無患是法入。

【鈔】疏釋八德,而對五入,並前說法,即聲入也。雖成六入,無非妙境,故令行者速證無生。

(辰)六、總觀,分二:(巳)初、疏科;二、經文。今初

【疏】第六、總觀,中有四:眾寶國土下,明總觀,初寶樓、二樹、三地、四池,觀樓中,初正觀樓、次觀上及虛空中諸音樂聲,結成觀想,名為粗見;從是為下,二、結;從若見下,第三、利益;作是觀下,第四、顯觀邪正。

(巳)二、經文,分四:(午)初、明總觀;二、結;三、明利益;四、顯觀邪正。初又二:(未)初、觀寶樓;二、結成。初又二:(申)初、正明觀樓;二、二處樂聲。今初

【經】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申)二、二處樂聲

【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鈔】即樓中天作及空裡自鳴,此樂音中,皆詮三寶微妙觀門。

(未)二、結成

【經】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鈔】最初繫念,且寄此土落日及冰以為方便。次觀彼國地、樹、池、樓,應知此四,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樓觀成,四事都現。是故至此得總觀名。雖云總見,若望後觀,此猶約略,故曰粗見。

(午)二、結

【經】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午)三、明利益

【經】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鈔】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者,華座中雲除五萬億劫罪,前地觀除八十億劫。然其滅罪多少之數,皆是佛智如量言之,非是初心所能思議,但可信奉而已。

(午)四、顯觀邪正

【經】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卯)次、七觀觀正報,分二:(辰)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七、明佛身,中有四:第一、佛告下,敕聽許說;第二、從說是語時下,明佛現身相;第三、從時韋提下,為未來請;第四、佛告下,酬請廣明。

(辰)二、隨釋,分四:(巳)初、敕聽許說;二、佛現身相;三、為未來請;四、酬請廣明。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巳)二、佛現身相

【經】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巳)三、為未來請

【經】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巳)四、酬請廣明,分二:(午)初、別從酬請列五;二、通就所觀釋七。今初

【疏】佛身五種觀門:第一、觀華座;第二、觀像;第三、觀佛身;第四、觀觀音;第五、觀勢至。

【鈔】韋提因睹三聖,乃為未來請三聖觀。如來酬請,須示五門。何者?既欲觀佛,佛必坐座,故先觀座。又,真佛難觀,要須想像,使心流利。是故答三,陳茲五觀,而獨標佛者,以主包徒也。

(午)二、通就所觀釋七。具論正報,須依前科照於七境。文七:(未)初、第七華座觀;乃至第十三、雜觀。初為二:(申)初、疏科;二、經文。今初

【疏】初、華座中有五:一、明成座法用,並辯其相;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機利物;三、是為華想下,結觀;四、阿難如此華下,明由願力所成;五、若慾念彼佛下,明未來利益。

(申)二、經文,分五:(酉)初、成座法用及辯相;二、明能隨機利物;三、結觀;四、明由願力所成;五、明未來利益。初為二:(戌)初、明法用;二、辯相。今初

【經】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鈔】法用,謂觀法之用也。以由理具,方有事用。能想之心,何法不具?依聖言境,就性而觀,華座莊嚴,不現而現。

(戌)二、辯相。即法用所成華座眾相也。文四:(亥)初、華色數量;二、華間珠光;三、華台寶網;四、寶幢莊嚴。今初

【經】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

(亥)二、華間珠光

【經】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亥)三、華台寶網

【經】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鈔】甄叔迦者,此雲赤色。西域有甄叔迦樹,其華赤色,形大如手。此寶色似此華,因以名焉。

(亥)四、寶幢莊嚴

【經】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

【鈔】須彌山者,此雲妙高,亦曰安明。夜摩天者,具雲須夜摩,此雲善時。以彼天光明無晝夜之別,故曰善時。應知能觀三觀轉深,所發勝相漸大。如前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之華座台上寶幢,自如萬億須彌,驗其座體,極為高大,故知妙境隨觀增明矣。

(酉)二、明能隨機利物

【經】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鈔】座觀若成,十方佛事隨觀皆睹。

(酉)三、結觀

【經】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酉)四、明由願力所成

【經】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鈔】彼佛因中作菩薩比丘,名為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發四十八願,取此淨土攝諸眾生。今願力成,故令所依華座若此。

(酉)五、明未來利益

【經】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未)二、第八佛菩薩像觀,分二:(申)初、分科;二、隨釋。今初

【疏】第八、明像想,中有三:初、泛明諸佛法身自在,從心想生;二、是故應當下,偏觀彼彌陀,並示觀行;三、作是觀者下,明修觀獲利也。

(申)二、隨釋,分三:(酉)初、泛明諸佛法身從心想生;二、偏觀彼彌陀,並示觀行;三、明修觀獲利。今初

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依體立宗,斯之謂矣。須知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生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疏約三義釋此經文:(戌)初、釋初八句;二、釋中二句;三、釋後二句。今初

【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釋分二:(亥)初、約感應道交釋;二、約解入相應釋。初又二:(壹)初、明佛入生心;二、相隨物現。今初

【疏】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言入眾生心想中,如似白日昇天,影現百川。

【鈔】報佛法性身者,滿足始覺,名為報佛;究顯本覺,名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應用,然須能感,應方現前。今論三觀淨心念佛,方名能感,故云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此二道交,是為入義。復以白日昇天,喻始合本;影現百川,喻應入淨想。

(壹)二、相隨物現

【疏】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前明佛菩薩,此顯能隨也。

【鈔】三十等者,牒經是故汝等已下文也。明佛下,釋義。由法報冥,故應用自在。有淨心感,悉能示現。前明佛菩薩者,即指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而言菩薩者,以法界身通分證故,故兼菩薩。意明前雖顯示法身入心,未明隨觀現身之相。今明觀佛相好,佛以相好隨心觀現,故云此顯能隨也。

(亥)二、約解入相應釋

【疏】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者,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言入心想中也。

【鈔】前明感應道交,恐謂佛體異眾生體,感召方入。今祛此見,故云佛身無所不遍。既法界無外,豈少異眾生?若爾,佛體本遍,全是眾生色心依正,何故經云入眾生心?然雖全是,而眾生迷背,是故佛體成出離義。今得觀解契合佛體,是故佛體入觀解心,故得名曰解入相應。斯乃始覺解於本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

問:解入相應,釋之方的,此義即足,何須前約感應釋耶?

答: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托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二釋相假,是今觀門。故感應釋,闕之不可。

(戌)二、釋中二句

【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釋分二:(亥)初、作是別明;二、作是共釋。初為二:(壹)初、約能感能成釋作;二、約即應即果釋是。今初

【疏】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終成作佛也。

【鈔】作有二義:一、淨心能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無者,法身妙絕,無有色相,迭相見故。心淨故有者,眾生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見勝應妙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云亦因等也。復名是心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

(壹)二、約即應即果釋是

【疏】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心外無佛,亦無佛之因也。

【鈔】是亦二義:一、心即應佛,故名是心是佛。向聞等者,佛體無相,心感故有。是則心佛及以有無,條然永異。經泯此見,故言心是應佛,心外無佛。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亦無佛之因一句也。既心是果佛,故無能成三昧之因也。眾生心中,已有如來結跏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初是應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釋經疏之文。

若論作是之義者,即不思議三觀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顯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顯非修德因緣成佛。應知外道諸句,三教四門所有思議,不出因緣及自然性,故《佛頂經》明乎七大,皆如來藏循業發現,一一結云:「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彼雲世間,該於九界。今於一念妙觀作是,能泯性過。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則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則泯一切因緣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絕?何議不忘?既以作是絕乎思議,復以作是顯於三觀。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三觀。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文出此中,義遍初後。是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不可不知,故今略釋。

(亥)二、作是共釋,分二:(壹)初、約始終釋;二、約當現釋。今初

【疏】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

【鈔】若論六即,皆作皆是;今辯修證,作是須分。始則名字、觀行、相似三位,修而未證,故且名作;終則分證、究竟,任運真覺,得名為是。意存揀濫,故有此釋。

(壹)二、約當現釋

【疏】若當現分別,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由觀生彼,名心作佛也。

【鈔】以現釋是,以當釋作,為令即心見佛法體,以此現因而證當果。故以心佛同體,名心是佛;觀生彼果,名心作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故有此釋。

(戌)三、釋後二句

【經】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疏】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以心淨故諸佛即現,故云生也,亦因此觀佛三昧出生作佛。

【鈔】三智融妙,名正遍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斯乃究竟圓明大覺,與我心體無二無別。今依頓教,即三惑染,修圓淨心,能生諸佛正遍知海,此約他釋心生也。若依此心,能成當果,此約己佛釋心生也。

(酉)二、偏觀彼彌陀並示觀行,分二:(戌)初、令偏觀;二、示觀法。今初

【經】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疏】多陀阿伽度,或明十號、無量名號等,此中略舉三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天竺三名相近,阿羅訶翻應供,阿羅漢翻無生,阿盧漢翻殺賊。

【鈔】經是故應當者,上已明示心感諸佛,心即諸佛。以是義故,知可即心而觀彌陀。心尚能作諸佛,豈不感於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不即是彌陀?應知彌陀與一切佛不多不少,諸佛乃即一之多,彌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者,即一心三觀也。但云諦觀,那雲三觀?以所觀境列三號故,顯於能觀,知是三觀。何者?多陀阿伽度,此雲如來;阿羅訶,此雲應供;三藐三佛陀,此雲正遍知。此之三號,即召三德。今就所觀,義當三諦:正遍知即般若,真諦也;應供即解脫,俗諦也;如來即法身,中諦也。以三德為三諦,三一圓融,不一不異。此諦與觀,名別體同,絕思絕議。此乃復見彌陀觀體,當以此觀觀像觀真。疏釋三號,其文可見。

問:像觀文中示心作佛,示心是佛,復以三號顯於三諦。妙觀既立,可用此法觀下諸境。其落日觀至華座觀,佛既未示三觀之式,何得行人預用茲觀?

答:佛對當機,示觀前後,全由聖意,非凡所知。滅後之人,欲修觀行,所用法則,須憑四依。大師釋題,能觀之觀既論三觀,題目是總,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況雲觀佛,十六俱包。今依天台修習教觀,不憑智者,更托何人?如《般舟》三觀妙門,《普賢》六根悔法,皆於定內見聖方宣。而大師教人預習精熟,方入道場。何不疑之,那獨責此?且稟斯宗者,若聞若思,不離三觀,須於動靜,用空假中,立一切行。若其然者,今何不用空假中心,想乎日、冰及地、樹等種種相耶?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想現前?《般舟經》云:「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者不知心,心有想則癡,心無想則泥洹。」彼經初心以佛相為境,故言心作佛等。今之初心既先觀日,豈不得雲心作日、心自見心等耶?《止觀》以彼經此文示於中觀,中觀若立,三觀自成。如此觀日,方依此疏修日觀也。況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得依報非佛法耶?

(戌)二、示觀法,子科分經為四:(亥)初、觀佛像;二、觀二菩薩;三、像放光;四、行者聞法。初為二:(壹)初、正明像觀;二、因像見土。今初

【經】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鈔】既是具足三號之像,理合於像照空假中。如見此方泥木之像,尚須體達性若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觀中寶像,豈可不然?若於像觀不達三諦,次觀真佛,寧見三身?

(壹)二、因像見土

【經】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瞭,如觀掌中。

【鈔】像觀既成,心眼開發,廣見依報地、樹諸相。應知樹等出過前樹無數倍也。何者?以今寶像,必稱華座,座像高勝,樹合覆之。皆由妙觀轉深,故使所觀愈勝。

(亥)二、觀二菩薩

【經】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鈔】三聖設化,動靜必俱。一主二臣,非並非別。表乎三法,三一妙融。真身既然,像合相似。觀二足佛,令妙觀成三。

(亥)三、像放光,分二:(壹)初、明光照諸樹;二、明樹皆三像。今初

【經】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

(壹)二、明樹皆三像

【經】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亥)四、行者聞法,分二:(壹)初、明因定聞;二、明與經合。今初

【經】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

(壹)二、明與經合

【經】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疏】令與修多羅合者,觀行之時,令與教法相應,故言合也。又解,與十二部經教合。入定是修多羅,出定之時,心與定合,故云與修多羅合也。

【鈔】此文疏有二釋:初須定與教合,二須散與定合。初義者,謂出定憶持定中聞法,須與經中所說符契,故云令與教法相應。次意者,謂心雖出定,對彼五塵,須息愛憎,淨乎身口。三業若爾,雖不住定,亦聞法音。故云出定入定,常聞妙法。言與十二部經教合者,以十二部總稱修多羅,同名為經。三藏分之,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故名經為定。與修多羅合,是與定合。經若不合名妄想者,若定不合經,若散不合定,皆是發於魔事,全非像觀禪定,故名妄想。若已合,名粗想見極樂界者,謂以經驗定無差,出定與在定相似,得名粗想見彼國界。

問:見此妙事,那名粗想?

答:以像望真,須分粗妙。此想乃是佛觀方便,豈可全同真佛觀耶?

(酉)三、明修觀獲利

【經】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鈔】像想若成,真觀可獲,故於現身得念佛三昧。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