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為僧,除了個人的修證解脫、播種解脫種子之外,也具有住持佛法、宏揚佛法的作用,而與佛、法併列為「三寶」。因此,出家人的功德和地位是很尊貴的。

戒律規定:出家人不可以禮拜國王、父母、六親,也不可以敬事鬼神,對於所有在家人士,出家者一律不可以禮拜。

為什麼佛製出家人不可以禮敬白衣(俗人)呢?這絕非以特權或等級制度凸顯出家人的身份,以佛陀的智慧、慈悲,決不至於如此造作。

其真正原因是因為出家的功德之大超出想像,出家人的福德和功德遠遠大於在家人,故在家人禮敬供養出家人能修福積德,反之則會折損在家人的福壽。

所以,《順正理論》說:「諸天神眾,不敢希求受五戒者禮,亦不求比丘禮,以懼損功德及壽命故。」

想想,以天神的福德高於人類,都不敢接受比丘禮,也不敢接受受過五戒的在家居士的禮拜,一般在家凡夫有多大的福德堪受出家眾禮拜?可見佛教的戒律和教義都是建立在慈悲利人的基礎上,而無半點私情。

《四分律》記載,賓頭盧尊者出家前是一個大臣,出家後證得阿羅漢果位。他的頂頭上司——該國國王優填王每次到賓頭盧尊者修行的寺院參禮,賓頭盧尊者都只是坐著,沒有起來迎接。

有一次,陪同優填王前去的諸位臣子看不慣,在回程的路上挑撥說:「賓頭盧這樣對待你,實在是不禮貌、不尊敬。」說了一堆壞話。

優填王被激怒了,打算下次來寺時,如果賓頭盧再不起身迎接,就殺了他。後來,當優填王再去寺時,一到大門口,就看見賓頭盧尊者走上前來迎接,一共走了七步。優填王生氣地說:「以前本王來的時候,你動也不動;今天為什麼卻下座來迎接呢?」

賓頭盧尊者平靜地說:「國王以前來,都是帶著善心來,所以我不必起座迎接。可今天卻不同,是帶著噁心來,如果我不起來迎接,恐怕會被殺害的。」

優填王聽後,大吃一驚,稍後嘆了一口氣說:善哉!弟子實在愚癡,不應該相信別人亂說,分不清凡夫與聖者,差點造成過錯。」

賓頭盧尊者說:「國王!請你發露懺悔,可以避免墮入地獄受苦。但已經無法避免的是,由於我起來走了七步,你的福德受到了折損,七日後必將失去王位,遭受到十多年的痛苦。」果然,七天後,鄰國率兵來攻打,優填王被打敗活捉,戴上鎖鏈被囚禁十二年。

從這個事件中,我們能否得到啟發或啟示?不信佛的俗人自不必說,即使一些修行多年的在家居士,去寺院時也會在意師父、法師是否對他好?是否熱情招待他?如果不熱情的話,以後就不搭理了,彷彿自己很尊貴、很重要。這是一種很錯誤的心態,不但不能得到佛法利益,反而折損自己的福德和壽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