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善法不要得少為足

菩薩面對一切的善法,必須如貧得寶想,無有厭足,多多益善!我個人親近過幾個老和尚,給我很深的印象,第一個是懺公師父。懺公師父到八十六歲還辦齋戒學會,他說他要辦到九十歲,坐輪椅來辦齋戒學會。真是不可思議!第二個是海公長老,海公八十幾歲了還到處傳戒。你說他求什麼?他求名聞利養?他今生也應該夠了。我們經常說:「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海公八十猶傳戒,這都是我們的好榜樣。有時候看到老人家在前面跑,我們後輩就覺得壓力很大。因為有時候我們想:弘法三四十年,五六十歲應該退休安享晚年了。

我們後代的人,總是心胸比較狹隘,容易得少為足。特別是年輕人,他弘法沒幾年,就覺得夠了!夠了!開始就受用老本。老一代的修行人,你看他們真的是精進!他們對善法是無有厭足。達公長老也是一樣,達公長老也是八十幾歲往生,我印象很深刻,他往生的前一年,還跟我講《楞嚴經》。他那一部《楞嚴經》沒有講完,講到三卷多就往生了。他那個時候,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他還是照樣講經。我說:「您老人家身體不好,為什麼還講經?」他說:「我們一個人不講經就會退步,所以我一定要講經,讓自己保持正念。」

所以,這個地方提醒菩薩,你對於善法不要得少為足,得少為足是標準的聲聞種姓,菩薩種姓是多多益善。菩薩「為」了「攝受一切」波羅蜜的「善法」,是不斷的「精進」。

菩薩開始歷練以後,他會覺得自己還是有所不足,他應該再用功,再有進一步用功的機會。進一步的用功,第一個是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基本上有二種:一種是「持戒」,一個是「破戒」,我們作一個說明。這個「持戒」,就是他戒行清淨、威儀具足,這種人我們很容陽「親近」,他有攝受力。

第二種人「破戒」,這個破戒不是破四重戒,而是說他的戒行有所虧損,威儀不具足,他可能對於一些微細的戒行不重視。這二種的善知識,我們應該平等的親近。

蕅益大師說善知識必須有三種相貌:第一個要有正見,他要通達大乘的緣起;第二個要有慈悲心,你有正見,你不喜歡教授別人也不行,要有想要利益眾生的心情;第三個是方便,他有善巧方便的教化。菩薩具足正見、慈悲、善巧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威儀,有的是威儀具足、有的是威儀不具足,這個時候,菩薩都應該要平等親近。

我們眾生,有些人的本性比較厚道,他看一個人,他很自然就能夠看到他的優點,這種人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善知識,得到很多很多的法寶,使令他心中的光明燈,很快就點燃起來,得到善知識的加持很快。有一種人是生性刻薄,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多生多劫有這樣的等流習慣,就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然後障礙自己。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要調伏自己,不管別人威儀具不具足,只要他能夠開導我們產生正見,我們都應該平等親近,見得不見失,就是這個意思,叫「親近善友」。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不是要攀緣,重點在於能夠「聽」他的開導,加強心中觀照的智慧。我們一個人長時間不聽法,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一個人外表面目可憎,內心也一定是可憎。我們一個人長時間沒有熏習大乘佛法,就表示你不斷的熏習妄想,因為你不是被妄想熏習,就是被佛法熏習,你就是退步了。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的內心不斷的變化流動,你一定要保持進步,就是要多「聽聞」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