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個菩薩沙彌各自所成哪些佛

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十六個菩薩沙彌,其中有兩位沙彌是在東方作佛。一個法號叫做阿閦佛。阿閦就是不動,他內心能夠安住一念的清淨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在歡喜國成佛。第二個是須彌頂。須彌頂是指的這尊佛的佛身,高大莊嚴,猶如須彌山。

東南方也是兩尊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師子音是說明,這尊佛說法的時候內心無所畏懼,像獅子吼。第二個,師子相,是說明這一尊佛能夠像獅子一樣降伏百獸,具足威德之相。

南方有兩尊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虛空住,就是這尊佛內心當中經常以我空法空的法性為住,這是虛空住。第二個,常滅,這尊佛內心安住「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你看佛像,其實每一尊佛基本上都安住在常滅,就是他的心是無生的。所以你看佛陀的眼睛是開三分眼的,不像其他的菩薩、羅漢,他眼睛有的是全開的,佛陀是常滅。

西南方兩尊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帝相就是這尊佛有像帝王般的尊貴相。第二個,梵相,就是這尊佛有清淨無垢的聖相。

西方兩尊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這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過去是師兄弟。阿彌陀翻成中文是無量光、無量壽。度一切世間苦惱,就是他有大悲心,度一切眾生苦惱。

西北方兩尊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佛。多摩羅跋,翻成中文叫清淨無垢,像栴檀香一樣清淨無垢的智慧以及神通。這個是這尊佛的功德。二名須彌相,也是指他是相好莊嚴。

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雲自在是強調他因地的大悲心,像空中的大雲普蓋一切眾生。多一個「王」,指的是這種大悲是自在無礙的。

東北方是一尊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他有大威德,能夠破壞一切世間內外的魔障。

第十六尊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翻成中文叫能寂,他具足大智慧、大慈悲,能夠寂滅一切的煩惱、業力,在我們娑婆世界成就無上菩提。

就是十六個菩薩沙彌,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已經各自成佛了。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