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面對菩薩,也同隔山一樣

南北朝(北齊)時,釋明勖,定州人。少年時自負不凡。讀《法華經》,知道清涼山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所有深林幽谷中,都一一遍訪。

偶然遇著一位相貌古怪的和尚,上前頂禮,問知來意後,那和尚說:「菩薩是願意度愚昧眾生的,應該發心求見!」明勖高興得到一個同伴,跟著他走了三天。來到東台半山,看見一間破廟,裡面有幾個僧人,相貌很庸俗,舉動也粗魯,明勖心生輕慢。這時天色已晚,便在這裡借宿。

半夜,同伴和尚生病,病情很重,通夜叫喚,臭氣難聞。他對明勖說:「我的病很嚴重,不要耽誤了你!」明勖說:「我去朝山禮拜後,再來看望你。」說完告辭而去。

離開破廟只幾步,忽然聽到背後一聲巨響,回頭一看,連破廟都不見了!才明白是菩薩示現,自責太愚闇,放聲大哭,幾乎要自殺。懇禱了十幾天,再也見不到什麼。

回去後把這經過告訴了一位大德,大德說:「你的罪過有兩點:一、對僧眾起輕慢心;二、同伴生病,不顧而去。這樣雖是面對菩薩,也同隔山一樣!」明勖接受教誨,終身注意恭敬待人和主動照顧病者。

輯自《文殊大士靈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