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這句佛號就夠了嗎

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逕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好,先看這一段。這就緊扣這個說法,說這個難信之法的甚難稀有。重點來說這一段。那麼十方三世諸佛,他們從自證的層面來看,他顯發的功德智慧是平等不二的,但是在施設教法,教化眾生的層面,卻是有難有易。那這個難易在這裡就標舉出,在淨土和濁土——穢土這之間施設教化的難和易的對比,通過這個對比落腳在顯示出釋迦牟尼佛這麼難,他還能做這個事情,他就偏為勇猛,值得六方諸佛、阿彌陀佛來讚歎他。

這個難和易分為五個小層次,層層遞進來談,首先,在淨土,十方無量的剎土,有淨土,有穢土,在淨土修行成就菩提佛果容易,相比之下,在濁惡之世,穢土要修行成道很難。這個難易比如用我們娑婆世界的濁土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的修行的難易相比,那就是明顯的這種對照。在西方極樂世界他為什麼成菩提容易呢?我們前面講慈雲尊式尊者談出娑婆穢土和西方淨土的十種對比,首先從親近三寶來看,西方極樂世界天天他能見阿彌陀佛,所以修行容易,我們這個濁惡世間見不到佛,不能親近佛寶,所以難。西方極樂世界每天可以聽正報依報講經說法,我們這個世間想聽聞佛法很難。

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天天與等覺菩薩把手同行,而我們在濁惡世間見不到這些諸上善人,往往碰到的都是惡友糾纏,惡知識。西方極樂世界在彌陀的光明加持之下,沒有內魔和外魔的干擾,我們這個世間群魔亂舞。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連名字都聽不到,我們這個世間三惡道充滿。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無量,我們這個世間壽命短促;壽命無量,他成就佛果就容易,我們壽命短促,一經過隔陰之迷,全都忘了,就很難。西方極樂世界修行有進無退,我們這個世間像輕毛,進進退退。

所以這種對比的難易那是無量無邊,所以在淨土成就菩提佛果容易,我們這個世間難。好,這是。第二個層次,從說法來看,為淨土的眾生來宣說佛法容易,因為他的善根深厚,智慧深廣,所以一聽佛法,尤其是大乘圓頓佛法,他當下就能理解,當下就能相信,那麼我們濁惡世間的眾生,他的煩惱重,智慧淺,你跟他說佛法,他很難聽得進去。不僅他聽不進去,不相信,而且他生誹謗之心。

所以我們就能深刻地體會,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就想涅槃呢?因為他想到,觀察這個閻浮提眾生,都是去執著五欲六塵,都是剛強難化,你跟他去講清淨的佛法,他不僅不相信,而且生誹謗,生誹謗他反而要墮惡道,於是為護念這樣的眾生故,乾脆就想入般涅槃,就不說法。所以很難說得進去,尤其說一乘的摩訶衍的法。所以是梵王第三次祈請,佛以悲憫故,由一乘法開出三乘法,來說漸法開始。這難。第三個層面,那即便有些眾生有善根,你為濁世的眾生去說漸法還容易,說這個圓頓之法難。漸法是什麼?我們講這個天台判教,四教,藏、通、別、圓,那藏教、通教、別教,這三教都屬於漸法,是隨順眾生的根機來說的,甚至包括人天法,五戒十善,人天法,聲聞的四諦十二因緣法,以及權教的六度法、四攝法、四無量心法,說這些漸法還容易,而且還要跟他講次第,你斷一分惑,證一分真,到什麼地位什麼地位,說得很清楚,大家容易相信。

你就看到現在很多人學佛法,他就喜歡次第,他覺得都有次第呀,就很好,如果你搞得沒有次第,沒有次第往往是圓頓法,他不講次第呀,他即心即佛呀,萬法唯心哪,大乘圓教是這樣的。那大乘圓頓之法是佛隨自意來宣說的。就好像《華嚴經》他是稱性而說,《大方廣化華嚴經》為界外法身大士宣說,包括《法華經》最後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這是佛隨自意來宣說的。對這個,眾生就很難相信。於是為濁惡眾生說這個圓頓之法難,說那個漸次、漸法、方便法,他容易。這是第三個。第四層,為濁世眾生說淨土之外的頓法還容易,說淨土這樣的圓頓之法還更難。

那淨土之外的,比如說禪宗,宗門教下,說你參究自性天真佛,說這些他還能夠接受,還覺得很高妙,他也屬於頓法,如果說淨土,說念他佛,或者自他佛去念,內重己靈,外慕諸聖,尤其是解決橫超問題靠佛力,一去就能快速成佛的這個橫超頓法,他不一定能相信。現在確實有些修宗門教下的人,他對淨土法門他為什麼比較排斥,他認為他自己修止觀、修參究話頭就能自己解決問題,不需要靠其他的什麼淨土來解決問題,所以他對淨土這個橫超頓法他很難相信。所以他就會對自己這個東西把他標得很高。但這樁事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說服他們的。

我們通過看蕅益大師這段文字,他告訴我們,在這個時代,非念佛法門不能出去的。後面講的非什麼什麼必不能度。蕅益大師通宗通教,告訴我們這個事情真相,把我們那種僥倖的心徹底斬斷,所以跟他說淨土橫超頓法,難哪,他相信不了啊。這是淨土法門跟其他的圓頓法的比較。那淨土法門裡面又有四種念佛,四種念佛為濁世的眾生說淨土的這種橫超,橫超是念佛法門的統一的特證,但橫超裡面又有實相念佛,又有觀想念佛,又有觀像念佛,所以這個頓修頓證,這就屬於實相念佛當中。什麼叫頓修?你即佛即心,你念佛的當下就是你的心性,妙明真心,頓修,不假方便的。那頓證,你即心即佛,你能念的心就是佛,他頓證。談實相念佛。妙觀,就是起我們的心性的覺照的功夫,來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觀想阿彌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觀想那個白毫相。

這個觀像念佛。能念之心是一行三觀,所念之佛是一淨三諦,淨諦和觀照同在一心,這就叫妙觀,這個天台,看智者大師和四明尊者,解釋《觀經妙宗鈔》就談這個妙觀問題。那麼為濁世的眾生說這樣的念佛法門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那更進一步說這個持名念佛,不需要借助這個什麼實相啊,觀想,觀像啊,不需要參究啊,就直接去念這個名號,就以這句名號來開佛知見,來入無生法忍,仰靠彌陀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得到三種不退,就能夠快速成佛,這樣的一個持名念佛方法他就是最奇最特,最為勝異方便,最為不可思議的這樣的第一方便,那就是更難了。這就叫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所以,你有時候跟那些宗門教下的人去談一談,他一聽:這個念佛往生,你就念一句名號就夠了嗎?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啊?他會這麼質疑你:你不通教理,不修禪定,不修妙觀,不修那個,不修那個,那怎麼行呢?哪有這麼容易的事啊?如果我們對這個難中之難、甚難稀有不能紮下信根,一聽他們這樣說,我們自己就會動搖:是啊,我不通教理,不修禪定,不修這個,不修那個,那怎麼行哪。他就會這樣,就會被他牽著走,覺得光念這句佛號不夠。但實際上,這個甚難稀有就是告訴我們,念這句名號足夠了,無餘無欠,當下圓明,成佛都有餘,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方便。

所以祖師大德不斷地給我們灌輸這個,我們有時候也看一看,也聽到了,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覺得人家說的對,光念這句佛號還真的不夠,他又動搖了,所以,這確實太難了。越簡單的東西越有慈悲,越有智慧,但越難以相信。那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無量壽經》裡面,《阿彌陀經》裡面,就在傳達這個信息:你只要執持名號就足夠了。那為我們煩惱重的、業障深的、沒有智慧的人來說這樣簡單而又圓頓的法門,他確實太難了。所以,十方諸佛看到這個情況才讚歎釋迦牟尼佛:你真是太了不起了,這樁事情這個五濁惡世眾生是信不及的,你還能夠去說,難說能說。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一尊佛不推崇我釋迦牟尼佛:你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太勇猛了。就好像在一個不穿衣服的國家,去宣說這種衣冠禮儀一樣的艱難。所以我們真的要體會這樁事情。

我們現在聽到很多的人對淨土法門的這種質疑,就是質疑你:光念佛夠嗎?甚至說我念阿彌陀佛跟念一個蘋果有什麼差別呀?那阿彌陀佛名號是一個蘋果嗎?你去念南無蘋果,南無蘋果,你去念念看,他完全是不一樣的一個事情。這個名號是萬德洪名啊,是實相啊,是阿彌陀佛五劫的思維,無量劫積功累德所結晶成的。無量光壽是十方諸佛的法身,也是我們凡夫眾生當下一念的無量光壽的性德呀。這是十方諸佛用這個名號的第一方便,來普度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輪迴,究竟圓成無量光壽的性德呀。所以,這樁事情我們要好好地把它認清楚,紮下信心的根。這信心根紮下來,再聽到別人說什麼「你念一句佛號就夠了嗎?」你告訴他:決定夠了。沒有一絲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