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

下午你們要皈依三寶了。我們過去有皈依過的,請舉手,看有誰皈依過。好,放下來。從來沒有皈依過的舉手,請放下。第一次來龍泉寺的舉手,放下來。今天剛剛來的,請舉手。法會從初一到現在都有參加的,請舉手。好,大家手放下,各種的情況都有。

皈依,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依然到廟裡面皈依,好像是皈依泥菩薩,或者是木雕的菩薩而已。實際上,我們要皈依的是三寶,佛寶、法寶、僧寶。木雕的跟泥塑的菩薩、佛,都在指佛;藏經代表法寶;出家人代表僧寶。所以我們要來皈依,皈依佛、法、僧,而不是皈依泥菩薩,或者皈依經本。

現在大家在社會上面讀了很多的書,在社會上面工作,尤其是大家受到進化論的影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大家都是拚命競爭生存的空間,發展的空間,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在社會上面呢,活得越來越體面,地位越來越高,財富越來越多。這是我們在社會上所有的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如此,這就是我們生活、生存的一種狀態,一種目標,就是如此。

佛教要告訴我們怎麼生存,怎麼活,活的意義是什麼,這就跟人生命的意義有關係。佛教講因果,人有前生有後世,有生死。每個人有生,就會有死,生老病死。那麼人死了以後,還有沒有呢?你們相信不相信人死了以後還有呢?相信的請舉手。好,放下來。

佛教,就是要來解決這些問題,生死的問題。佛教裡面講的生死有兩種,一種是變易生死,一種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是說我們心的心念不同,此時此刻這麼想,過會兒又那麼想,前面一個念頭,後面一個念頭,變易,就是變化。分段生死,就是我們一個人,在過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生死。比如我們人,活了八十歲,實際上面,在無限生命的過程當中,有八十年。八十年以前我們還存在,八十年以後我們也存在,那麼八十年在自己的沒有頭沒有尾的這個生命的過程當中只是一段。那麼八十年,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30天,就是說,把我們的生命可以分成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不同,那麼這都是生死,這個階段過去了,另外一個階段又來了,這就是生死。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生老病死,這些人生的規律,人生的現象。

為什麼人會老、會病、會死?都是有道理的。學佛法就要來明白這些道理,就是說,人為什麼會生老病死?要明白這些道理。明白這些道理,是為了讓我們好好做人。做什麼人呢?做覺悟的人。佛就是覺悟了,大徹大悟,覺悟無煩惱。我們現在還沒有覺悟,覺悟得不夠,迷惑很多、迷茫很多、煩惱很重,問題很多,所以我們活得就不自在,障礙就很多,痛苦就很多。

皈依三寶,就是要讓自己覺悟,所以我們到寺廟裡面來,就是要讓自己覺悟。我們現在猶如睡覺,睡覺就糊里糊塗的,什麼都不知道。我們現在雖然眼睛睜開,但是我們頭腦裡邊,心裡頭煩惱很多,所以我們還是沒有智慧,還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覺悟。佛是覺者,佛不是神,是覺悟的人,跟神不一樣。覺悟什麼?覺悟無常,覺悟無我,覺悟緣起,覺悟我們怎麼樣子從凡夫的境地進入到聖者的境地。

大家在家裡也好,在自己的單位也好,在社會上面,自己常常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會遇到很的多麻煩的、困難的事,就是不稱心如意的境界非常多,能夠讓自己心情舒暢,內心高興的事情不多,讓自己苦惱的事情很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不多。

實際上,學佛法的目的——得到覺悟,覺悟是用佛法的智慧來觀察世間,包括觀察自己家裡面的人,自己單位裡面的人,自己家裡的事,自己單位裡的事,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用佛法來觀察,用佛法來觀照。

剛才說了,佛是覺悟。比如大家在一起來受皈依,今天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都在佛堂裡面受皈依?那是因為大家發心,發心要來皈依,我們寺廟的法師、義工發心要來辦皈依的法會,我今天也有時間,也是發心來為大家授皈依,眾緣和合,所以你們就得到皈依。這個皈依得到了,是不是外在的神來主宰?不是神來主宰,是因為你自己發心。你如果不發心,那麼你參加不了,你不來到廟裡面,你不報名,也參加不了。很多人認為說世間的一切都是神在主宰,這不是佛教的說法。佛教說是自己的發心。這個皈依法會的舉辦也有種種的因緣,剛才我談到,缺一不可。這些因緣具足了,就能夠辦這場法會,包括需要這些法器、設備、經本等等,他也不是無緣無故,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是需要條件的。

所以佛法不同世間,不同其他宗教的說法——說世間上面萬事萬物的發生、存在、滅亡是有一個神在主宰,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它是有條件的,它是有因緣的。一切都是要從因緣來觀察。與人的關係不好,就是因緣不好;與人的關係好,就是因緣條件好。

但是世間上面所有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比如,現在皈依,大家聽得非常專注,聽得很有受益,大家一起非常快樂、安詳,一個小時過去了,就散掉了,分散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他走他的,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家裡去,各自走各的,那麼這個就是聚和散。世間上面一切都是聚跟散,這個房子,鋼筋、水泥、磚頭、瓦片、木頭聚合而成這個房子;分散,各自材料都不一樣。人也是一樣,都是有聚跟散,聚跟散都是因緣。

那我們怎麼來認識和對待聚跟散這樣一些現象?從這裡邊,我們要能夠悟出什麼道理呢?

我們要想到:這個聚和散是相對的,有聚就會有散。你認為說反正一個小時以後,我們大家都要下山,都要回家,都要各走各走的,所以不用認識,馬馬虎虎,一個小時就過去。或者說你在單位裡頭上班的時候,這個人你看不到,下班的時候就見不到,或說過了一年兩年以後就見不到這個人,那麼我們這個認識就會有問題。你在這裡皈依,在單位裡,在家裡,你知道說,這個人、這件事,他會分散,才會成就、意識到聚的重要性、聚合的重要性,聚合的價值、作用、意義和快樂。你認為說這個散,你一直想著這個分散會來,那麼你在聚合的時候就會感受到痛苦,這個就是對事物認識有問題。

我們一天當中,看到太陽,學大乘佛法的人看到太陽升起來,認為說今天自己又有一天的生命可以做事、可以用功、可以修行、可以工作、可以學習。小乘人看到太陽落下來,又少了一天,每天看到日落西山,今天又少了一天,又少了一天,人就會越來越悲觀;如果每天都覺得又多了一天,又多了一天,人就會越來越樂觀,越來越積極。

我們為什麼需要去皈依呢?就是要跟三寶學習認識問題的角度,認識問題的方法,在我們內心當中真正有這種心靈的依托、心靈的依靠。人往往都是拿不定主意,一天到頭,一年到頭都是拿不定主意,尤其是大的事情,往往是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麼辦好,內心沒有一個標準。佛法是釋迦牟尼佛覺悟出來的,多生多劫修行覺悟,它是覺悟的人的生命的經驗,這些覺悟的人的生命的經驗,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法師傳遞,經驗一直在傳遞,傳遞到我們今天。所以我們都是在傳遞、傳播覺悟的人的生命經驗,這種認識問題的方法和角度。

如果我們沒有皈依,沒有真正下決心去學,就不容易得到,不容易學得好。學不好,我們往往就容易會迷信。比如,佛教裡面常常聽到慈悲,智慧。我對你很好,是慈悲;給別人快樂,去除別人的痛苦,是慈悲。大乘佛法都講慈悲。首先要對自己慈悲,就是我們對自己慈悲,才能對別人慈悲。對自己怎麼慈悲呢?如果沒有慈悲心,肯定沒有慈悲。一天到晚苦苦惱惱,怎麼會有慈悲呢?所以,我們只有對自己真正慈悲了,慈悲心生起來了,才有辦法對別人慈悲。我們來皈依三寶,學佛法,常常都會聽到這兩個字「慈悲」,但是真正沒有辦法去應用。

過去皈依都比較重視儀軌,念完了,大家就拿著皈依證下山了,不明白皈依的意義。我們這次的皈依,是今年的第一次皈依,目的就是讓大家明白,皈依是學佛法的第一步,皈依就是在寺廟裡面註冊而已,拿了皈依證,就是我們註冊了學籍。下一步呢?就要在一起學,我們有很多的課程,週末我們寺裡會上課,平時我們在城裡面也有居士學習的小組,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怎麼樣運用佛法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莊嚴,讓自己人生的事業越來越得到壯大和發展,把自己家裡面,單位裡面的事情處理得越來越圓滿,社會越來越和諧。就是怎麼樣子把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怎麼樣來提升生命的境界,怎麼樣來充實自己生命內在的力量,怎麼樣給自己充電,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皈依以後,拿了皈依證,我們就是佛教徒,這遠遠不夠。我們要學的佛法的內容是非常多,非常豐富,要不斷來改變自己的很多世間的習氣,來逐步學習佛教裡頭這些聖者的覺悟的方法,生活的方式,思考的方式。

如果我們天天迷茫,就是佛法沒有學好;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就說明佛法沒有學好;如果我們與人關係沒有處理好,就說明佛法沒有學習好。佛是覺悟,覺悟就是不迷茫,非常自在、篤定、正確,有方向感;法,就是規則,知道怎麼辦、知道怎麼做、知道做什麼;皈依僧是和合,眾緣和合。

眾緣和合,才能承辦大事。事情做不成,是欠緣,緣不夠,所以我們需要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才能眾緣和合,這個緣對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對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性,對自己修道的重要性,我們才會真正重視。出家的法師,同行道友,寺裡的義工,乃至社會上的芸芸眾生,乃至器世間的一切都是外緣,我們對外緣生起一種感悟,(才能認識到)外緣對我們的一種幫助,對我們的一種作用,對我們成就的意義,才能真正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才會去珍惜。

但是我們長期以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我是最重要的。自己太多無常了,也是變化,也是分段生死當中的一部分,八十年,一百年,你老認為這個階段的我是最重要的,今天這個階段的我是最重要的,實際上你是生活在一個內心虛幻的概念當中。今天你很重要,是因為今天你跟很多好人在一起,跟很多善知識在一起,跟佛菩薩在一起,那麼你今天是很重要;如果今天是你一個人,躲在一個房間裡頭睡大覺,就顯示不出重要不重要。你要和非常重要的人在一起,比如奧運會開幕,那麼多人在一起,國慶節閱兵,乃至春節晚會大家都在看,大家都在做這事情。重要不重要,是說我們跟多少人在一起,去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這事情重要不重要。是跟什麼人在一起,去做什麼事情,才能顯示出我們的重要。比如你在讀一本佛經,讀聖賢書,讀得心領神會,心開意解,痛快淋漓,有了覺悟,那麼此時此刻的時光,對自己來講就非常重要,因為自己得到了覺悟。如果我們不覺悟,這個人墮落就很快,學過的東西顯示不出來,所以一天天都要熏習。又如我們天天都在吃飯一樣,如果不吃,一天兩天三天身體就會不好,修行用功同樣如此,學佛法也是一樣,每天的熏陶,凡夫的毛病慢慢去掉,覺悟的能力才能夠得到慢慢的增長。

我剛才給大家講這麼多,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其目的就是告訴大家皈依的意義,是要讓生命覺悟起來,而不是說今天皈依,皈依木頭。不是皈依佛像,是皈依佛,是皈依法,是皈依僧,皈依出家法師,這些都是同自己的生命有聯繫的。如果我們皈依以後感受不到佛跟自己的生命有什麼聯繫,法跟自己的生命有什麼聯繫,出家法師跟自己的生命有什麼聯繫,那麼,我們就沒有皈依,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皈依。所以,皈依的意思要弄明白,否則可能你一輩子往廟裡跑也不知道它的道理,不知道它的意義。

最後祝願大家認真學習,認真實踐。你們能不能做到?

今天我們的皈依儀式到此圓滿結束,也非常的隨喜大家發心皈依三寶。從此之後,三寶就是我們生命當中的依怙,隨時隨地都要憶念三寶的功德,隨時隨地都要憶念三寶對我們的大恩。

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學修進步,福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