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生活中並不遙遠的快樂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然而如何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快樂呢?確實值得深入思考。看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例子吧。

每當我們坐到餐桌前時,我們會想,今天有什麼好吃的菜?飯香不香?能不能每樣都嘗點?還是說,我今天需要工作、需要學習,為了保證工作中能夠有充沛的精神、體力以創造出更好的價值,為了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邏輯思維能更加清晰而去吃飯?誠然,我們不自覺地都會產生前者的想法。當這樣的想法產生時,內心就會被自己的視覺享受、味覺享受所麻痹,而忽視了自己身體發自本能的真正需要。對美味的貪求,蒙蔽了腸胃給我們發出的飽足的信號,這時如果還警覺不到危險,那可怕的事情就會在我們離開餐桌的那一刻發生,很可能我們的下一站就改換到醫院了。

再比如穿衣。在今天鋪天蓋地的服飾廣告、時尚資訊的影響下,很多人往往追求的是衣服的品牌、時尚、新潮,不僅如此,還出現了種種反季節穿衣服的奇怪現象。記得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只求風度,不求溫度」。其實,對穿衣的基本需求,夏天僅僅是為了蔽體,而冬天則為了御寒而已。有位老法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曾經有位著名的影星去拜訪他,影星對老法師講,自己年輕時不懂得保護身體,穿衣只求好看、時尚,到了四十歲時,病痛就開始找上門來了,而且發展到現在,一身都是病,無比的痛苦。

從吃飯穿衣的例子可以看出,人們忘記了本質需求,而錯誤地去追求枝末上的東西,本來是要追求快樂,結果得到的卻是苦果。記得有人講過這樣一句話,貪求美味其實是在用二十分鐘的快樂去換取二十小時的痛苦。

有一個朋友,四年前在中關村開了一家軟件公司。平時,他經常熬夜,第二天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後來,他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對勁,腦子也變得越來越糊塗,他的員工也不得不跟著他一起「顛倒」工作,公司也接二連三出現了種種問題。後來偶然的一次機會,他來到寺院與一位出家法師談了自己的困惑。法師告訴他: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是遵循自然規律的,這好比太陽,早晨出來,傍晚下山一樣;生活作息如果不遵循自然法則的話,對精神與身體其實都是有虧損的,不僅如此,還折損了白天的工作時間,然而一旦出現問題的話是很難彌補的。聽了法師的教導後,他通過深刻反省,改掉了錯誤的生活習慣,幾個月後,公司恢復了正常。

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就是我們種種不真實的想法。比如,認為食物的美味可以帶給我們真實的快樂,華麗高貴的著裝帶給我們讚譽享受,我們身心可以獲得真正的安穩。分別,就是在此妄想之上,我們不斷地在各種美味或是各種服飾上面去進行比較,樂此不疲地去分析思維哪種食物的味道更美,哪件衣服穿起來更漂亮等等。執著,就是當我們找到了可口的飯菜、時尚的衣服時,我們就會認為它一定是快樂的,而且會帶來長久的快樂,於是不斷地去追求,從而忘了身體真實的需求。然而,正因為這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使得我們與佛無二無別的智慧、能力不能得到顯現。

佛法告訴我們很多正確的思想觀念、正確的生活方式;照著這些觀念、方式去生活、工作,就能幫助我們擺脫苦惱,找回真實的快樂。

我們是否應該從對物質的無限追求當中解脫出來,找回生活中並不遙遠的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