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廣修供養

在修行沒有成就前,一定要廣修供養。在唐朝,有位叫悟達國師,他在沒有當國師前,曾經侍候過一個生病的梵僧,他生了大病,悟達國師就幫他護理,直到他病癒。梵僧病好後,就告訴他,說,如果以後遇到事情,無法解決時,可以來到四川某地的山上來找我。我可以幫你。後來悟達國師因為當了國師後,起了傲慢心,過去的惡業現前,膝蓋生了人面瘡,這個人面瘡每天都要吃酒喝肉,不然就痛苦難擋。悟達國師沒有辦法,雖然是國師了,他就想起來梵僧講的話。就到了四川來找他,結果真的找到了他。然後用三昧水給他一抹,化解了過去的惡緣,這個病就好了。原來這個梵僧,是迦諾迦尊者。

和悟達國師相類似的,玄奘大師也照顧過一個病僧,後來病僧就傳給他心經。靠著心經的加持力,玄奘大師去印度取經路上,克服了許多障礙。這裡講到和聖者結緣,是很重要的。要親近有德者,智慧者。供養是結緣最好的一種方式。尤其是供養出家人。法華經講到,什麼是大寶。世界上最寶貴的是什麼?法華經說,以菩薩為大寶故。菩薩是大寶,最珍貴的,就是發心的菩薩。有菩薩的存在,是這個時代眾生的福報。那菩薩遊戲人間,以各種身份示現,而出家人形象最多。我們供養出家人,這個功德很大,不可思議。

佛在法滅經中講到,人的壽命到十歲時,佛法就滅亡了。那這時菩薩羅漢都不來到這個人間度化眾生,都隱居山林了。人的福報少了,連菩薩羅漢都見不到。見不到,就培不到福田,清淨的解脫福田。你想看,這個世界上,那種形象代表的解脫,就是出家人的清淨形象。能供養到佛,供養到菩薩。這需要大福報。

供米給一千家寺院,其中一定有一尊菩薩被我們供養到。為什麼?菩薩慈悲啊。以前天童寺舉行千僧齋,彌勒菩薩慈悲,就來應供。五台山也是一樣,文殊菩薩來應供。菩薩來應供,是給眾生種下福田。眾生想要出離,想要解脫,想要福德智慧,所以菩薩就慈悲,來接受我們的供養。這是菩薩的慈悲。因我們的心,而感應菩薩來應供。

在修行未成就前,要多護法。佛教有尊護法神,就是韋馱菩薩。韋馱菩薩有護法的願力。轉輪聖王生了一千個孩子,每個孩子都發願要出家成佛,最後一個孩子就說了,你們都成佛,成佛後我來護持你,直到最後我才成佛。這個是韋馱菩薩的願力。菩薩何其多,但知道的,被供養的,也不多。而韋馱菩薩也是一個,這是因為他發心護法。那我們在沒有成就前,一定要發心護法,護持出家人,護持修行人用功辦道。以後呢,這個緣分深了,你要修行時,就有人來護持你。古人講的,修慧不修福報,羅漢應供薄。沒有修福報,就怕證果了,去托缽還是沒有人來供養你。這就是在因地修行時,要多供養結緣就顯得很重要。

在佛陀時代,有個比丘,有次生病了,沒有人照顧。佛陀來了,問他,他說,我因為以前沒有去照顧別人,導致現在我生病了,也沒有人來照顧我。佛陀就親自照顧他,給他熬藥。我們要多種下一些因,利益他人的因,以後這個果,就是別人會利益於我們。這也是因果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