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好,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同修,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我們聞思講堂群三的各位蓮友們,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是我們學習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第二個課時了。今天也特別隨喜在場,我們現場也增加了很多的聽法眾,特別是在普陀山,大家還得漂洋過海,為法而來,所以由衷地隨喜大家有這種發心。本來還想著說,坐在這個正趣堂,面對著海上的眾生多講。那還是我們人世界為本,所以今天也很高興跟大家在一起,來一起學習這個甚深妙法。

其實我們來聽法,是一件特大的好事兒。這個並不是說我在這裡,好像說咱們坐在一起,說點兒好聽的,找一個共同語言,乃至說嘮嘮叨叨,在這兒叨擾大家。聽聞佛法,我們都是生生世世這麼過來,積攢到這輩子。所以每當我們,你要聽一遍,就從心地上走一遍,也就是我們說的從自己的阿賴耶識裡邊過一遍。雖然現在好像有的說還達不到,用不著,起不來。特別像我們講到的《觀經四帖疏》,要告訴大家,這是從心地上通透了以後才能達到的這種安心頂點,安心起行法。

這個《觀經四帖疏》講的內容,我們聽下去的話好像,因為我們前面也學習了《彌陀要解》,有可能會覺得很土,怎麼這麼實在。但是我要告訴諸位,你的心力越提升上來,跟這個淨土一門,也就是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越相應,你會覺得說,你覺得越來越近,反而會覺得它越來越廣,越來越高遠,這是對的。

這個法一般的人是接不著的。我們發心供養這麼一遍,為什麼呢?就是說,哪怕我們在裡邊熏習一遍,你聽進去了,雖然暫時這個說心地也罷,願行也罷,境界也罷,到不了這裡。但是大家想想我們有時候的悟性是怎麼來的?怎麼在某種情況下,一言對機,觸景生情,突然會覺得法喜充滿,這是怎麼來的?就是過去世聽法聽來的,甚至你根本當時也沒聽懂,就這麼過了一遍,懵懵懂懂跟著法師大德走了一遍而已。打個比方,就跟買電器一樣,現在有的很多功能,比如說手機,這麼多功能,你暫時你不會弄,弄不上,但是你先讓它在這兒。

因為它這個科技一直在翻新,如果你的心慢慢地也提高,就是這個技術你掌握了以後,你再把這個手機的功能拿在手上,那這個用處就是說,等於說方便所在,它提供的作用,種種的功能,你會得心應手。我們聽法也是這樣,你先聽進去,不懂也不要緊,等你的見地,行持,福慧增長起來的時候,它會出來應你的機,知道吧。你的感悟,你的覺受,等到那個層面的時候,它又是一番風景,全憑我們現在能夠聽進去。如果你熏不進去,沒有這個法,那麼你機緣現前的時候,你也沒辦法相應。所以大家莫要疲厭,或者小瞧這個聞法功德,這是我們提前說一下。

我們講到這個《觀經四帖疏》,今天邁入了正題,就看一下為什麼叫這麼個名字,叫《觀經四帖疏》。這是一個略稱,就是簡稱,它的全稱叫做《佛說觀無量壽經疏》。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對經典的講解。有時候如果說古人對一部經典的講解,一般把它稱之為疏。有的時候隨著時代的流淌,後來又讀不懂了,那就給它進一步地再進行再註釋,就有時候叫做鈔。所以有時候大家會看到,比如說講《彌陀經》還有一部叫《彌陀疏鈔》,這是再講解。這裡講的是給它的一個直接對經典的註釋。

觀經,就是我們說所註釋的經,四帖疏是它能解釋的名。為什麼簡稱呢?就像你看智者大師是天台宗,他也講《法華經》講得非常出名,但是他講《法華經》,講到《妙法蓮華經文句》的時候就叫《法華文句》,講《妙法蓮華經》這個玄義的時候叫《法華玄義》,也是簡稱,一樣的道理。

為什麼說從這個內容上分了四帖疏?它分了四個版塊。其實我們發心給大家學的,最最重要的反而是第一個版塊,叫玄義分。這個法本,你就翻開第一頁過了,第二頁就是目錄,目錄上面講到第一個玄義分,第一卷。玄義分是講什麼呢?就是講《觀無量壽經》的宗旨。裡邊一些內容,當時對這部經典的誤解,歷史上曾出現怎樣的誤判,善導大師把它撥雲見日,力挽狂瀾地,所謂的我們上一講的楷定疏的內容就體現在玄義分裡面最多。

第二個叫做序分義,就是講它的《觀經》裡邊的序文,為什麼講這部經典,怎樣的緣起。後邊兩個版塊,一個叫定善義,一個叫散善義。這是怎麼來的呢?因為在《觀無量壽經》裡邊講到十六種觀法,就是我們現在修行的法門。一會兒讓你觀這個落日,一會兒讓你觀這個水,一會兒觀琉璃地等等,到十三觀的時候是一個分水嶺。為什麼呢?因為前十二觀都是一般的凡夫心力很難到達。你看我們現在的心力,所感的我後面就這麼一尊佛像,這也是個阿彌陀佛的形象,比人還小。一般我們現在凡夫的心力,能夠觀到一丈六的一個金身就算不錯了。你說觀西方三聖遍滿虛空,說他說蓮花葉上面的一個葉子就不知道有多少脈絡,像天畫一樣,你的心力根本達不到。

所以大家要知道《觀無量壽經》也不是光給人道講的,人道裡邊其實到這個時代,最適合的就是觀第十三觀,就是叫劣應身,跟我們人身高差不多,觀這樣的阿彌陀佛。但是前面的這十三個都屬於要修定力,你有定功了,才能觀得出來。你比如說我們就講到說,裡面有一個內容叫開眼閉眼。大家嘗試一下,你這會兒憶念設想阿彌陀佛,把他的形象想一遍,眼睛開合的時候會不會受干擾?他裡面的要求達到標準是開眼閉眼如如不動。

就跟我們念阿彌陀佛,持名念佛的時候,不管是有人叫喚,有人干擾,在動在靜,你都能名號不斷,相續起來,是一個道理。所以這叫定善義。後面第四個版塊其實比較重要反而,為什麼呢?它叫散善義,就解釋的最後三觀九品,九品往生。那裡邊種種的就講到說,你再怎麼不濟,再怎麼修行差,甚至你什麼壞事都做絕,依然還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機會。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法。這四個版塊合在一起,稱之為四帖疏。這我們做一個內容上的講解。

我們今天開始從第四頁講起,翻到第四頁,玄義分。我們今天來看玄義分,第一個部分。什麼叫做「玄」呢?我們都講到佛法裡邊講到說「談玄說妙」,「玄」就是什麼呢?就是先給你把它掛在前面,讓你有所總體的了知和把握,這是玄的第一個意思。玄嘛,就像我們說懸在前邊,有點兒諧音。那麼這個玄義的「玄」的正解是什麼呢,是幽遠深妙的意思。

就是一般情況下,一般亂的這種平常心,一般在紅塵滾滾裡邊,你根本達不到。你必須來聽,好好地坐下來聽,認認真真地思惟,然後不斷地參悟,還要相續他提供出來的這個行持,你要去實踐,那麼慢慢慢慢你才能達到這個既幽又遠,很深,微妙的意思,這就叫玄義分。所以大家要知道,先談經文的大概的宗旨就是從玄義分講起來。我們說到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就是你看這個經典,倒是也看得懂,也字認得,但是你看來看去,有些東西你就是看不出來,你只能看出來你看出來的,你看不出來的,需要另外的人看出來的,給你講,那麼相互,這就叫互作增上,叫聞思修。

所以我們講佛法,大家來聽聞,要解,也是有講究的。你首先第一個你要有正解,不是要偏解。什麼叫正解呢?就是佛講的一切法,說這部經典,說這法的本意是讓你斷惡修善,求解脫,成佛道。一定不能失去了這個中軸,正脈。所以說你只有聽到了正解,不要產生偏解了以後,你才能正得這個利益,就是能不偏不倚,正正好得到這個法的利益,能夠得這個正利益。就是正是佛想讓你聽明白的,往這兒會的這個利益,你要善會佛意,這叫做正解。另外還有一個解叫做適解,就是適合的適,不是過解。大家聽明白,適解和過解不一樣。適合的適是什麼?就正正好。我們有時候講到說過猶不及,為什麼這麼說?你聽對了,聽適合了,你就把佛講的這部經典的原意,能夠怎麼說呢?就正中下懷,把它的利益調到最大化,能夠得這個殊勝的力用。

所以為什麼叫善解佛意,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部經典能於此方國土裡邊的我們這些眾生,能夠得什麼法,得什麼利益,你要聽得正正好剛剛好,不能少,也不要多。少了,你沒有領解佛的意思,多了,就把你凡夫的心給劈頭蓋臉蓋上去,把佛的本意給什麼呀?給歪曲掉,給複雜化,或者走偏。第三個,這是我們講淨土法門比較重要的,就是定解,不是要不定解。什麼叫定解呢?就是我們念《彌陀經》的時候,大家一定會念到說,哎呀,說在極樂世界,水鳥樹林,鸚鵡舍利,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欲令法音宣流,其音演暢五根五力。聽過這個法,這句話。什麼叫做五根五力?第一個,給你信根。就是聽了這個法,我就篤定了,相信了,就這麼辦,這要信根要紮下去。

有了信根,你還經不起別人的忽悠,知道吧,這一風吹,那一動盪,你就走了,歪了,不依這個法了。所以第二個叫增長信力,這叫做定解。決定深信,決定要往生,相信我一定能得生而念佛。這叫做定解,非不定解。第四個,什麼叫做玄義的講解,我們講到深解這個玄義,就是叫巧解,而不是拙解,笨拙的拙,拙劣的拙。就是說我們來學習,當然我們需要一些知識性的了解,要不然你雲裡霧裡,有的坐在這兒,根本就聽不懂,這是說什麼呢?從來沒有在這裡面泡過。但是你知道了,還不能夠只僅僅只有匠氣的這種貫文,或者這種宣科,大家一定要從信仰,從這個純正的信仰,仰信佛菩薩的這個功德,從自己的心地修證的體悟中和感應裡邊,才能跟有緣的大家,去分享這個微妙的見解法義。所以要巧解,不要拙解。

現在好多時候,其實我們看經書,或者學習論典,看上去好像還弄得進來出去很自如,實際上他很拙,沒有這個巧。我今天告訴大家,怎麼能達到最巧呢?就是相信,這是最直接的一條路。所以說,這個就是玄義的意思。你看,智者大師修的法華三昧,所以才講《法華玄義》,我們善導大師他是證得了念佛三昧,所以才借《觀無量壽經》的這個開示,註釋了一部叫做《觀無量壽經疏》,觀經的玄義在一開始就講,是這麼個意思,叫做玄義。

那好,諸位,我們大家先來關注一下,其實今天頭幾句,其實也比較重要。可能讀的時候都讀過。你看,第一句黑體字就九個字,叫「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就是勸大家,你看這個「勸」字是什麼意思?又力,再加點兒力,再把自己的煩惱洗一洗,不清淨的心洗一洗。再往這個三寶上靠攏,再往上面依托,全身心的皈依,就這個意思。所以要先勸,我們就聽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大部頭的一部論典,都還要開始先勸?說實在的,善導大師在這裡先調動大眾發心皈依三寶。我們現在在漢傳佛教到這個時代,學習,特別是學習論典,有些東西是流失的。到後來的時代中,你看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些比較著名的論典,一般剛開始基本上就是一封序了。大家看到,就是這個作者,這個大祖師爺,他先寫一封序,固然說序裡面也提出來一種他的發心,對大家的勸誡,想讓大家開示到這個法門的殊勝,功德,得到真實的利益。

但是真正的古印度的論典,特別是剛剛翻譯到咱們東土的論典裡面,其實一開始的標準模式,都是先要念這個《歸敬頌》。大家有了解到,比如說,在中國的論典裡面,最著名翻譯過來的《大乘起信論》,這個有的知道,有的聽也沒聽過,一開始就是《歸敬頌》。甚至佛法整個論典裡面最根本的核心大論,比如說《中論》,《中論》是講般若智慧的,講空性的,但是他開始還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念的是《歸敬頌》。現在我們有時候就沒有了,只能見到一篇序文,這就是一種演變,演變就沒有這個宗教儀式感。所以,你看在唐朝的時候,善導大師作疏,還是給大家說,先要勸大家大眾發願歸三寶,而有這麼一大篇的偈頌。

我們從中看,不管說在僧在俗,出家久近,學佛長短,皈依是學佛的初門,也是久修深證者的印證。大家要知道,就是個皈依法。剛剛學佛的行者,剛剛才邁入佛法,啥都不懂,進來看,看你皈依進到佛門,就看你是不是明白了皈依法。現在好多時候不明白皈依法。我偶爾有時到那邊放生去了,有過來也打個閑岔的,說耍逗趣的,開點兒戲論,他說我也要皈依佛門,但是我還要吃肉。因為我們不是正在放生嘛。他就不明白,皈依了,可以吃肉。我常說到,不要殺人放火就可以皈依,殺人放火了,後悔了,也能皈依,這就叫皈依法。

不知道嘛。很多人一聽到皈依,嚇也嚇死了,說從此以後什麼也不能幹了。就有人問過我說,皈依了以後說,那不行,他還想成家。你說我們現在對皈依法就不明瞭,三皈三結,什麼叫皈依呀?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眾,就具足了。標準的一個正經八百的三皈佛弟子。剛剛開始都上不了道。

我們今天在座的,可能在直播裡面聽的都是號稱說老修行了,當之無愧的三寶弟子。可是大家捫心一問,我們的皈依法有沒有到位。我自己一說到這個,我都心虛的不行。為什麼,比如說,我們對佛法的信心不夠,心存疑慮,力度不純,沒有佛弟子的人生觀,下意識地就體現這個皈依的人生觀,沒有。皈依還沒有依上。比如說學佛多年了,到了一個大坎中,修行的境界,或者說障礙逆緣出來了,為什麼邁不過去呢?真的就是邁不過去。為什麼?就忘了說仰仗三寶的威德,勤求加被,沒有這回說的。你是三寶弟子,你這會兒不用他用誰呢?

所以說佛菩薩的加被,佛的加被,才能給自己信力行力。法功德的加被,大家看,坐在我們這個法堂裡面,我們白天在這就吃飯就叫齋堂,現在我們講法就叫法堂,這不一樣的。對無上法寶所尊。那麼對善知識的這種教導,速速地心地上去相應,起行,而不是看他怎麼樣,覺得他不咋地。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常說的皈命頂禮,就是讓你體現信仰,但是往往我們信仰的,還是信自己居多,信自己的聰明,信自己的心計,信自己的手段。那三寶呢?所以看我們現在,為什麼在我們的法緣中,這個大家人人都有份,共業嘛。為什麼呈現出如此多的舍本逐末的現象,為什麼?根本的原因就是皈依法沒有到位,亂象頻生,附會混同嘛。所以大家要知道,佛法僧,如果我們在這樣的俗情中,你不斷地去起身迎合,你還指望在緊急關頭你能頂得住?這種大因緣大時代能住持正法?你能靠得上?能皈依?我不相信。所以,善導大師為什麼在這裡又勸,叫說「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我們今天索性也正好講到《觀經四帖疏》,把這個皈依三寶再捋一遍。三寶是人天眼目,這是真實不虛的,長夜明燈。你如果想起信,想修行,想超凡入聖,沒有三寶,你根本沒門。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定是先從歸敬三寶開始。特別是包括我們今天,這也算是要演這個正法呀。這滿滿噹噹,對面這海上的眾生多著呢,我就觀想,要演這個正法,但是濁世來講,障太多了,我們先要勸大家,所有的今天的眾生法會,一定要先歸敬三寶。歸敬三寶,這麼起一念,要歸敬三寶。三寶有住持三寶,什麼叫住持三寶?還有化相三寶,還有理體三寶。

實際上最殊勝的,當然我們常講到的理體三寶。理體三寶,法師們接觸的多,可能居士們未必能夠聽得懂。什麼叫做理體三寶呢?就是佛的法身是週遍的,他不是有形有相這麼一個擬人的角色而已了。當然,擬人成這麼一個角色也是法身的一部分。所有的山河大地,萬古星辰,盡虛空遍法界,這是佛的法身,這叫佛寶。那麼,這個法身本身就是法,本身就是法,就是真如實相,就是真理,唯一的真理就是這個,這就叫做法寶。

所有的修行者,你比如說僧證阿羅漢,證什麼?就證這個空性。諸佛菩薩證什麼?證中道實相,就證這個法,見這個法身,這就叫僧。所以理體三寶,有時候我們也叫做一體三寶,他是這麼個意思。就是真理只有一條,無二無別。我們也是真理中的一份子,只是現在認不清自己。

我們現在見到的,多是化相三寶和住持三寶。化相三寶就是當時釋迦牟尼佛慈悲不舍,到咱們這個世界示現了。我們現在能聽這一點兒法,全憑他老人家來,他不來,我們不知道。他成道了以後,不斷地弘宗演教,以法寶開始說法,這就叫做法寶。當時我們每部經典裡面,那麼多的羅漢弟子跟著他,走哪跟哪,那就叫做僧寶。這就叫化相三寶,當時在這個娑婆世界起了個頭。化相三寶,化現一種相,在這個人世間流傳。可是理體三寶,我們現在也沒證到,也搞不清楚,說實在的搞不清楚。化相三寶,也越來越遠了。

現在告訴大家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我告訴大家排名是怎麼排的呢?佛在最後,法在中間,僧在第一名。特別是在座的居士同修,為什麼呢?因為佛寶,現在我們看見的只有,你看就這張佛像,只能看見他了。舍利,去禮拜,這就叫佛寶,住持的,還在世的。法寶呢,我現在拿的論典,大家人手一本,這也算法寶。但是這個佛寶由誰來每天供著,我們大殿的香燈師父每天都去上香,師父們都去做功課,禮拜,由僧來供,由僧來顯,法寶由僧來傳。

所以,所有現在的佛之道法,只有用出家人來弘,就叫住持僧寶,最重要,排名第一。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三寶的功德真實不虛的。特別是到我們末法時期,住持三寶是最尊、最貴的。你們不要以為說,我知道普陀山有一個「佛靈僧不靈」。其實,可能大家把「佛靈僧不靈」的法也給誤會錯了。

跟大家說一句實話,為什麼說三寶在末法時期,就是我們已經滑落到這個時代了,也不可能雞蛋裡面挑骨頭。為什麼?因為好多指標都下降了。這個倒不是說給好像出家人,或者說抱怨三寶,因為我們作為學佛弟子,特別是在家皈依三寶的同修們,這直接也跟我們的業果是有關的。就是大家共同,我們也是這個因緣中招感了這麼一個情景,《安樂集》裡面講到說,能夠五戒十善持的人都太少太少了,就這麼個時代。所以大家要知道,末法時期什麼叫三寶?哪怕只有一個名字比丘,就是世間真實的三寶。除此之外更找不著福田給你種,就是沒地兒培福去了,大家知道嘛。那我等一下就講到名字比丘,你們都覺得說,這太受不了了。

什麼叫做名字比丘呢?就是持戒都持不全,就是只穿了個衣服看上去像,就從這號人裡邊去求福求慧求佛法。聽起來講得這麼決斷,為什麼說除此之外不能更覓福田呢?因為在末法中,假如果就給打個比方,說真正有持戒者,當然有。可是如果你把持戒者真正這樣出現,以一個持戒清淨圓滿者的,他都沒法在咱們世界待的,知道嗎?太染污了嘛。就跟我們現在說,到菜市場裡邊說買幾條魚,我去了一下,還有老母雞,甚至是有的人好吃這個那個,泥鰍呀黃鱔呀都有。你說今天在菜市場說賣老虎,沒人相信,知道吧。為什麼?誰相信有這麼回事,菜市場裡有老虎,大家都受不了了,知道吧。因為我們現在共業所感的菜市場裡邊,就只能買點黃鱔、買點泥鰍,買幾個雞,買幾條魚。所以雞鴨魚肉,就算我們的真正能吃飽的東西了,有老虎也只能在這兒當貓看。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說法,好像容易說,你是不是給和尚找藉口呀,不好好修行,破戒,犯齋,好像。不是的,給大家講,這裡不是說給出家人找冠冕的藉口,這是佛早就觀到末法的情狀,親口留的餘地,告訴大家,親口留的餘地。在《大集經》裡面講過,《大集經》這是佛說的呀。他說的什麼?好比真金,就是黃金為無價寶,在這個世間裡。那麼如果沒有真金者,就是銀子,白銀為無價寶。沒有白銀了,鍮石偽寶叫無價寶。什麼叫鍮石呢?就是黃銅,或者看上去好像金銀的,就像我們現在的那些所謂的貼金,那這也算是金色呀,它是黃金嗎?不是呀,這叫偽寶。

好比現在我們有時候不是美其名曰叫做料器嗎?叫做什麼老琉璃呀等等這些,什麼玻璃,實際上就是假的。那麼如果連這個偽寶都沒有了,怎麼辦呢?就是銅呀,鐵呀,鉛呀,錫呀,這些都算是無價寶。就是牛沒有了,就驢也當寶了,用毛驢吧,反正也能夠拉磨。所以他就講到,如是,說一切世間佛寶是無價的,佛在世的時候,佛是無價的。那麼沒有佛寶了,就是緣覺和羅漢,就是二乘人是無價的寶,辟支佛和羅漢是無價的寶。

如果沒有這樣的聖人為寶了,能夠有點定力的凡夫是無上寶。大家想想,我們現在能見到有定力的凡夫嗎?沒有了,怎麼辦呢?如果沒有定力的凡夫了,就以持戒的人就為無上寶。如果持戒也沒有辦法,就以污戒的比丘,就是持戒沒持全,偶爾的犯了一回,破了一次,那麼這就叫無上寶。連污戒的比丘都沒有了,怎麼辦呢?說頭髮剃了,身上穿了個袈裟,一看,名字比丘為無上寶。這叫三寶。

所以其實我們現在在末法時期,還算末法中的前期,那我們還能夠見到表法,表樹法幢,修清淨行的這樣的一種比丘。雖然也有假冒,這個怎麼說呢,外面遊蕩的騙子呀什麼的,但是還是有這樣的對比性,這是我們的福報,大家要知道。實際上你說真的假的也沒法定。一念真,一念假,念念之間而已了。所以說,有這樣的比丘為無上寶,就能把九十六種外道,給他降伏了,有名字比丘就可以。為什麼,他就可以受世間供養,為世間福田,能示給大家因果、輪迴、佛法。如果有人能夠護持成就這樣的名字比丘,這個人修行的速度會很快。所以跟大家講講,這就叫我們說「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到現在的三寶。

那當然我們也要回到我們今天的這個法上來,我們具體內容的本位上來,也就是說,從善導大師的法本來看,前面講的皈依三寶,叫做入門,叫入門。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修淨土的,也就是下面開始講的皈依呢,是你要依止淨土法門,開始要入道了,不是入門了,才這麼說的,進行一個發揮,提升。那大家要聽明白。就是說從修淨土,善導大師講《觀經四貼疏》來講,雖然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就法而言,我們現在是就淨土的這一法、一門而言,怎麼來體現這個深度的皈依。

因為我們現在在專講淨土,只在讚淨土,提煉。為什麼?因為法界廣大,那我們心力太微小了嘛,那只能說我們現在先跟著祖師爺的步履,近水樓台從中先得月。來這麼一個皈依三寶的背景下,輪廓下,來更為專精地來皈依三寶。怎麼皈依啊?告訴諸位,佛、法、僧三寶。我們修淨土的行者,皈依佛寶皈依誰?兩土世尊。釋迦牟尼佛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阿彌陀佛說,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

六方佛說,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就皈依兩土世尊、六方諸佛就夠了。這就是皈依的佛寶,我們今天講這個法的現前佛寶。皈依法皈依什麼呢?皈依淨土的根本經典、論著,三經一論,五經一論,信願行三資糧。皈依僧皈依什麼呢?皈依歷代淨土的祖師,和淨土聖賢錄,就是成功已經往生了的行者。這是我們修這個法裡邊,要皈依的佛、法、僧。大家要把它提煉清楚。如果說再進一步,再進一步說,專修,皈依佛就只皈依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皈依法只皈依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度眾生。皈依僧就皈依諸上善人,就是想著去極樂世界跟諸上善人待在一起。

娑婆世界沒有最苦,只有更苦,善導大師叫「魔鄉不可留」。就不斷地提煉,你要提煉提煉到心相應到什麼程度呢,相應到皈依佛皈依誰呢,阿彌陀佛在他方接引,去極樂講法的本座也不管了,只皈依臨終授手接引的那一尊,這叫皈依佛寶,專而又專。皈依法皈依什麼呢,只皈依四十八願,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前一條記住就忘了後一條了,後面的記住了,前面的也不知道了。那就把核心提出來,只皈依第十八願,正願眼心,四十八願之核心眼目:設我得佛,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佛說的不能兌現,那麼三世諸佛就是妄語,那我們學佛有何意義呢?你親口說了,說: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說的呀,那我就只能相信你說的,怪你說的呀。你說了我就得信,我信了你就得應。所以這叫皈依法,就皈依十八願,核心眼目。皈依僧皈依誰呢,皈依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這就是我們今天發願歸敬三寶,這就是淨土行者裡邊,當然我再強調一下,不要又說以法謗法,反對前面那種皈依三寶,那個叫入門,我們今天講入道。

你把這個核心的佛法僧,臨終接引佛,第十八願,觀音西方三聖僧能夠皈依好,我告訴大家,就大事已辦,就大事已辦。

當然你能夠皈依得住皈依不住,也是要有前助和後助力的。就是說沒往生之前,你也要有點助力,對於往生之後你也要生點嚮往,你才能把中間的這個核心佛法僧能皈依得住。你比如說,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往生之前,那我們皈依什麼呢,皈依佛,皈依什麼,皈依說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照十方國,正在說法,皈依這個佛。我們皈依法,皈依什麼法呢,皈依「死」法,沒往生之前一定要皈依「死」法。為什麼?印祖說了,修道的人,不忘這個「死」字的,道業自成。念念要皈依這個「死」。皈依僧皈依什麼呢,就皈依眾生生者皆是蓮花化生,就皈依蓮花化生。這就叫前期助力。

後期這個牽引,後皈依什麼,皈依佛,你要嚮往,皈依佛皈依什麼,哎呀,皈依極樂世界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就皈依這個變化所作。這就叫佛。你皈依法,皈依什麼法呢,自然念佛、念法、念僧,就這麼修。你皈依僧,鐵定了一生補處,這也是皈依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能夠鎖定這樣的皈依,你能把淨土的修法,推至放大到這個層面,那麼我們才這裡講到的說,帶著淨土的發心,透過皈依三寶的功德,那麼把自己的心調到究竟大方便,顯究竟這個往生之法上。千方百計地調,這才能入道。好,那我們再看看下面幾句,這是叫「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囉嗦了這麼多。

下面叫:「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這兩個偈頌呢,大家看到了,實際就是給定調。就是說皈依的這個根本法,皈依所對的這個根本境,你看這裡講到的說,願入彌陀界。

那我們前面講的想必還沒有理解錯,它是這麼一個皈依。那大家看,總的來看,剛才我們讀的這兩個偈頌呀,是屬於發願,前期的發願。後面的十二個偈頌,一直到第五頁的這些,五個字五個字的這個,那麼這屬於正歸敬三寶。其實歸敬三寶裡邊呢,前七個偈頌也是歸敬序,就是主要針對歸敬的內容。後五個偈頌是發起序,就是說我為什麼要造這部論典,皈依完了以後,再講我為什麼要造這個論典。總而言之,這就叫正明發願歸三寶。

什麼叫道和俗呢?在坐的居士同修知道什麼叫道和俗嗎?什麼是道和俗?你們聽過咱們跟師父們一起統稱叫四眾弟子,這個話聽過嗎?有時候佛門裡邊又講叫七眾弟子。出家修道者就稱之為道,出家有五眾:男眾,女眾。男女眾裡邊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還有一個式叉摩那,這五個呢都算是出家眾,在古印度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出家五眾。在家二眾,就是在座的男居士和女居士,叫優婆塞,優婆夷。你們不是皈依了三寶受五戒以後就叫優婆塞,優婆夷,就近事男女嘛。咱們合起來,我們都叫,大家不要忘了咱們都是佛弟子,同在解脫路上,把手同行的。道友也是一個稱謂,同修也是一個稱謂,那麼我們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友也是一個稱謂。

所以這裡叫「道俗」,就是指的在家出家,合起來四眾七眾弟子。那當然我們也知道,這個道和俗呀,不是咱們通常說還有道教,還有什麼其他的宗教,這個「道」是講的佛中道實相的道,就修這個道的。如果你離開這個道,就屬於外道。這個「俗」,不是指的完全不了解佛法什麼的這些凡夫俗子,是指的受了三皈,甚至五戒,已經皈依了的佛的俗家弟子、外護弟子。這叫做「道俗」,這裡講的這些。

後面的叫「時眾等」,才是指的歪打正著,剛好來了,正好在這個法會裡邊。所以大家要看到,淨土的微妙就在這裡,能化的主,就是佛要講這個法,這個善導大師要注這個法,弘揚這個法的時候,剛好有人遇上這個法。有的遇上了他很明白,有的遇上根本就沒明白,稀裡糊塗今天坐在這就聽了,這也叫做「時眾等」。什麼叫時眾,就是正好碰上他來了。就像我們去普濟寺,正好師父們在唱誦梵唄,哇,你一聽聽得特別相應,跟觀音菩薩親臨來了一樣,就淚如雨下。這個就是你正好碰上了,善根顯發了。他這裡講的這個情形也是這樣的。而且這個「時眾等」,不僅僅是當時善導大師所在的時代,我們現在,咱們坐在這也算在時眾等的這些時眾裡邊。

因為這個佛的教法,善導大師註釋的這個遺教呀,流佈到咱們此時此刻,我們在這個時間段裡邊,所以叫「時眾等」。那大家要參究一下,這一句話也很微妙,為什麼叫「時眾等」?正好說明什麼,淨土法門它就是這麼個特色。你看佛講的時候,也是這麼一個特色。韋提希或者說緣起中請法的時候,也是這麼一個特色。法藏比丘當時要作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是這麼一個特色。什麼特色呢?就是說他不想自己修行。你知道嗎,他在這裡就講到,他不在自己修行斷了多少煩惱、證了多少實相上論,他不在這個上面論,他就看你能不能碰得上這個法,能不能承擔這個法,彌陀救度的法。

所以我們一直說,不在斷惑多少,而在遇緣大小。你正好混到這堆人裡邊來了,你就得度了,就這麼個法。所以叫「道俗時眾等」,它有這樣的內涵在裡邊,那我們了解一下。

「各發無上心」,要發心啊。這裡的無上心就是菩提心,這三個字多少人會講,可是怎麼也摸不到它的熱度,滾燙不起來,難呀。你說我們現在修法,不要說勝義的菩提心了,凡夫俗子的菩提心都發不起來,甚至連一顆善良的心都難以保持。省庵法師在講到《勸發菩提心文》就講到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你心不發你入不了道呀。

大家在座的,你回想一下這個入道得有多難,自己好不容易才摸著這個道,說要這麼辦,說這輩子要往生。那多少人活在人世間根本就起不了這一念,連半念都起不了,越活越離得越遠嘛。所以說:「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立了願了眾生可度,心發了佛道堪成。你不發這個心,經塵劫還在輪迴,縱然修點行也是徒勞的。為什麼?下輩子換點福報,下下輩子又耗光了,就這樣。

不斷地就跟我們賺錢一樣,買來了花掉,花完了再賺,就是這樣。所以這裡講的無上心就是菩提心。但是菩提心一般我們都講到說,憑著自力勇猛菩薩的這種根性,在苦海中,在這個三界火宅內度化眾生,這不是才叫無上道心嘛,對吧。這種道心羅漢他都不敢發,發不起來呀。眾生無邊誓願度呀,世世常行無上道呀。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叫做聖道門,因為他的根性比較強烈,他厲害,他能發得起來心。大家嘗試一下,你自己想想,想一會兒,想都不敢這麼想,累得受不了知道吧,發不起來嘛。

所以現在我們修的是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因為我們心弱,這是事實。我們自己的心弱,阿彌陀佛的心強大的這種力量才能注入進來,所以這裡是有差別相的。為什麼他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這裡一般念願生西方淨土中。他說世世常行無上道,我們說,哎呀,於一剎那離五濁。這不是兩碼事啊。切莫認為說前者厲害,後者就窩囊,他是有手段的,我先打不過了,我先躲,躲到哪裡,去極樂世界去練,然後再來。所以大家要知道,聖道門當然也是發菩提心,他是什麼呢?他屬於自力修行,所以他的這個菩提心,各發無上心的差別相在哪裡?聖道門憑自己修行的人,是在穢土中發願,對的,就在娑婆世界發願。但是他在穢土中起行,還是在這兒修,這屬於聖道門的修法,所以叫難行。

我們這個菩提心是怎麼發的呢?也是在穢土中發願,就在娑婆世界發願,但是將來在什麼,在淨土中起行,而是先要往生,所以叫易行。這叫無上心。現在我們都是有上心,幾乎。有上心就是人天之心,想求點回報之心。真正的無上心的話,至少要出離心圓滿才算及格,成佛心發起來了算滿分,真的想成佛。所以說各個而發,一人一發,大家一起發,不離現前,大家心都是一個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就是佛國淨土之因。

也就是極樂世界為什麼皆是清一色的童男子相,皆同時具足六種神通等等,全從菩提心發心而來。所以不要覺得說自己現在發不起,盡量發,盡量一定要發。你現在發起來了,雖然兌現不了,你將來就知道這個好處是如此之大。

那為什麼說難發呢?因為,後一句緊接而來,「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大家知道為什麼生死難厭,這是實況,真情實景。我們現在覺得生死就是自己活著好像這輩子我離不開,確實生死難厭。我們剖析一下大家就知道,我們確實一個凡夫在三界中輪迴的人他有苦衷,不得已的苦衷,他沒辦法,吃不消。生死有兩種,一種叫分段生死,一種叫變易生死。這個聽起來比較專業。

什麼叫變易生死?我們先把高的給大家講一下。變易生死就是你已經跳出三界了,了生脫死了,還沒成佛的這段時間,羅漢菩薩受的就叫變易生死。變易生死是什麼樣的?是精神上的一種心念的生滅,就是有前念後念的相續。所以大家要知道,都了了生死了,還為什麼說生死甚難厭呢?就是厭不出來,成不了佛呢?因為變易生死一般修到這地步不想出來,都是聖人了。大家知道羅漢為什麼住在空性中,他覺得自己修行已經修到頭了,就住在這種我們講過的說叫方便有餘土裡邊,他不想出來。這才叫生死甚難厭,他變易生死他不想出來。

為什麼,因為隨著菩薩越往後高,越往高修越費時間,就說明越難修呀。越難修的話,他已經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不要受輪迴了,沒有這個苦楚了,他就想當菩薩就好了嘛,為什麼要成佛呢?所以越往後修越慢,越費的時間多,三大阿僧祇劫呀,從八地到佛就用了三分之一,前面的用了三分之二。所以你看為什麼像這個天台宗講到一個六即佛裡邊,已經修到分證即佛,就是到了第五步了,就差第六步到了,還說什麼呢,「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就是月亮還沒看清楚,還是朦朦朧朧,好像有一層霧給罩著,烏雲遮住了。

直到說究竟了以後才說,哎呀,從來真是妄,今天妄歸真。原來都以為是妄想,今天原來本來就是佛。這個時候才算是什麼呀,徹底出了生死了,變易生死也出了。所以第一點大家要知道,變易生死就是不想出,他不是不出,他覺得不想出,連想出的那個念都很難生起來,這個非常難,比我們分段生死更難。

可是分段生死對我們來講已經難成這樣,為什麼?沒有能力出,不能出呀,出不去嘛。六道裡邊輪迴不息,你沒有能力拔出根本業緣。《地藏經》裡邊講到的,說菩薩於百千劫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但是這些人呢,一會兒墮大地獄,一會兒墮餓鬼,為什麼?然後菩薩還以方便力拔除根本業緣,讓他遣悟宿世之事。可是這些人呢還是沒辦法,一會進來一會又出去,把他弄出來了又進去了,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還沒有辦法。為什麼?不能,出不來啊。

就跟那掉到水裡面的人,你一根繩子拉給他,拽著拽不上來,棍子拉給他拽著拽著,好容易差不多了,噌地又滑下去了。我們就好像醫生跟病人一樣,佛要給我們打針吃藥,佛菩薩,自己碰都不讓醫生碰,疼。這個大家都是凡夫,我自己也最有體悟了。這就叫做什麼,一個是不想出,一個是不能出。從這個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來看,分段生死沒能力出,想不起來出,不想出。變易生死就覺得不錯了,不想出了。分段生死是出不去。

就光從分段生死來講,大家要體悟為什麼說「生死甚難厭」,講這些話不是白說的,就是你要仔仔細細認真勘查自己的心,有沒有被困在這些窠臼裡邊。你比如說我們說變易生死離得太遠了,那都是聖人的事,我們就光說分段生死,也是一個不想出,一個不能出。為什麼不想出呢?虛生浪死,認他鄉作故鄉。所以你看一進這個道場裡邊都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都是說你要出要出,三界火宅。可是問題是什麼呢,沒有願望出呀,不想出,覺得還美滋滋的不錯。

「有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可是他有因就有果,他在這兒因果牽著他,不想出呀,活得挺滋潤的。修行修得稍微涉及一點真正的出離就受不了。第二個,沒有能力出,為什麼?好了,既然說,已經說不想再苦海無邊了,那想回頭了,修道之人,為什麼,又出不來?這是很苦的,更苦的,為什麼,就錯認消息。我們現在就是說一般的修行,甚至俗人就不講,就光說道人,已經要了生脫死,死心塌地已經踏上修行之路了,但是他求取法上的舒服,俗話這麼說。

你比如說落入到四禪八定的凡夫定。大家要知道,不要說生在人道了,就生在上面天道,什麼色界無色界那些天,還都在凡夫,他一定會還要生死的,還要掉下來的。有天人死的時候又要下來做豬,他自己看見了,最後去找釋迦牟尼佛,皈依了三寶了,才免除了這個果報。所以說你只要有一點點刻意修道的心,你就一定是出不了生死,知道吧。你有覺有觀,那你還在輪迴中。可是一般我們來講了,我說這個詞兒,這也可能只有說用功夫深的師父們,或者說老禪和子們,禪堂裡邊坐了多少了,或者念佛念得得力的人,才能夠聽得出來感覺,要不然說有覺有觀,你搞不清楚說什麼呢。

到這地步他出不去,為什麼,他既然刻意修道,刻意修道啊,那就說明什麼,既然他認為解脫是真的,那一定六道還是真的,他出不去。就把這個執著又粘在法上了,道上了,不是無功用行。所以禪宗裡面講到什麼「貼身布衫」呀,什麼透不過去呀,楞嚴經裡面講到說,「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是個什麼狀態呢?就是你坐在那兒,以為已經境界生得不得了了,什麼感應,什麼出現,什麼從來沒到過的狀況,心裡一喜,一有感覺,一覺得自己還不錯,別人沒到這兒,完蛋了。

這就叫做什麼呀,不能出,你出不來呀,又把你套住了。以為一念不生就是道,實際上只不過是在享受功夫,還是第六意識的境界,以為就是佛法。所以你看還是這兩個遭遇,不修行的不想出,想修行的不能出。你真正體悟這些你才說,你不把心靠到阿彌陀佛上,這輩子根本沒有辦法了,生死甚難厭,是你沒有能力厭。大家不要輕而易舉地聽成說,誒呦,我發不出來一個了生脫死的心。發了都沒門。告訴大家,你要知道這種生死的厲害,太厲害了,無量劫來的積累。所以說厭離生死、欣求無為是學佛法的大綱,所謂的菩提心就是厭生死欣佛法。所以這裡講到說「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不外乎說一個難字。

那今天我們就先把這一個偈頌講完吧,也算熱身一下,一個半小時一晃而過。

好,下面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隨喜各位的聞法功德。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