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好,各位,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居士同修,還有我們看直播的同修們,大家晚上吉祥。

我們今天講《觀經四帖疏》的第十一課。今天也隨喜一下諸位師父。可能在座的居士們有所不知,像我們在齋堂講這個課程,也沒有要求常住上的師父們來。然後白華庵是以閱藏為本,所以諸位法師其實每天都是已經在深入經藏的法海中了。

所以呢,能夠發心來,可能他們也是為了成就這個因緣。怎麼講呢?我自己講這個課,包括咱們網上直播,實際上也是給自己積攢點資糧吧。特別是不怕諸位法師們見棄,我感覺到自己已經幾乎就是完全成了一個說食數寶的人了。但是沒有辦法,如果連紙上談兵也不談呢,就徹底不談了。

不是說放下經教了,好好修行了,他福報不夠的時候呀,就得慢慢積累。所以呢,也感恩法師們不嫌酸臭,坐在這裡,聚這個緣。諸位居士同修也是,聽完以後,反正各是各的,我只負責說食數寶,各修各的,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這個沒有辦法。

可能今天有一些初次來的,跟大家講一下,其實這個課程非常重要,一直沒有講。它是撥雲見日,讓我們深入地挖掘淨土的正脈法義。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雖然號稱淨土行人,但是有可能根本不知道淨土是怎麼回事?什麼樣的情況下,是可以往生?具足了這個信心,又跟別人分享的時候,你也有這個眼見,知見,到底說阿彌陀佛九品咸令登彼岸,這個內容,都讓往生,都到哪裡?能夠把這個所對應的根機,接引的這個行者,能夠鋪開這個面廣到什麼地方,有時候我們都不敢相信,常規上,這也是實在話。

所以今天的內容是貫解一下,就是當時有一些主流法師,對於三輩九品往生,前面的話,上品中品裡邊,上中下,都認為是菩薩才能往生,或者說羅漢才能往生。縱然是今天我們要講到下品三類生者之中,也要給他冠以一些條件。

那我們來設想一下,你說我們都在人世間,假設說我們到這個危難之際,你看一天各種各樣的災難,各種各樣人為的這種謀害,好像每天都在我們的視聽中。那麼我們想想,每個人都有可能這種機緣,說到了措手不及,往往我們是急著喊,救命救命!對吧。平常平白無事四平八穩的時候,誰能夠預想說,我有可能遭此等遇?

所以,實際上,說救苦救苦,救急,他肯定是面對突如其來前所未知的逆緣,這才能稱之為救度。所以在下品往生中,就是特別盡顯這個危難之時的橫超因緣。怎麼講呢?說甚至有些人基本上跟佛法沒緣,完全是一張白紙,並非是法師們給這裡作註解的時候,他會講到什麼?講到說下品往生的人,雖然是根機很差,但是要求還是什麼,大乘始學凡夫。

我們來看十七頁的第三段,你看,「次對下輩三人者。諸師雲,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也就是說,這個條件,雖然不要求他們是超凡入聖,已經有證果了,但是至少還是什麼,大乘,這是一個條件,有了大乘知見,進了門檻兒了。始學,已經開始起信,開始學修了,有點知見了。

那我們如果說真要,這裡用這個標準衡量一下,實際上這個門檻兒是很高的,諸位知道。其實我們現在很多的學佛人根本搞不清楚,雖然口上說大乘小乘,還不太清楚什麼大乘小乘,教法怎樣?區別在哪裡?修行的路有多長?證的果位有什麼差別?

淨土的廣大,它主要要體現在說,你平常已經學了佛的這塊兒人能有多少嗎?大家設想一下。那麼在這個法界這個世界,就咱們這個地球上來講,眾生,光說人道,不學佛法,沒有入道的比例又佔了多少?哪個多哪個少?你光鎖定已經入了大乘的話,能有幾個人來往生呢?

特別是始學來講,說明他已經有點兒知見了。大家捫心一下,現在特別是主流社會裡邊,對佛法真正有知見的,我們也不說要多麼深廣的知見,就是根本基礎知識的知見,有多少?那我們要嚴格要求一下的話,大乘始學凡夫要已經開始入教理了,入教理了。

這樣的話,大家想,後面要講到他們所造的過患,所造的惡業,因為這裡下品都是指的罪惡生死凡夫。罪惡生死凡夫,那我們想想,如果說大乘始學的人的話,他至少已經,雖然沒有一點的修道位次,但是他知道三皈五戒總知道的吧。大乘始學凡夫你連三皈五戒不知道算什麼大乘始學凡夫。

三皈五戒知道了,他就不可能不知道五逆十惡,毀犯戒品,這些法。那這就是一個矛盾點。因為這些人已經造五逆十惡,算哪門子的大乘始學凡夫呢?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講到說「將謂不然」,就是不是這樣子的。

下品可以往生的人,不是針對說已經佛法善根開了,就是這些人連同世俗的善良道德底線都沒有,他們的業習已經造得,大家知道,只知道造惡,完全不修善,就這一類人。現在是給他們創造往生的機會,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把他攝進去。

那麼諸位也想想,我們,這個法貌似說很難相信,太便宜人了,把大家就是,這麼樣都能成就,太便宜了吧?實際上,我們如果說往深了理解一下,佛法就是這個法。

諸位,為什麼呢?大家知道,如果說從究竟解脫上來講,也不在善惡法上論了。真正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解脫,也不在善惡執著上論了,是修的無為法,無漏法。善惡還屬於有漏法。那麼往生,大家不要忘了,它也是一解脫法。

所以往生它設置的巧就巧在這裡,妙在這兒,它也不在善惡上面論。祖師們定盤星說的什麼:「得生與否,全憑信願有無。」

我們一般通途的修行中,一般都是這樣的次第,一開始勸你修善法,用善法把什麼呀?把惡法給替代了,用福業把罪業給替代了,但是最後還要讓你從什麼呀?從善法中再走出來,要修空法,才能解脫。

所以,我記得我們那會兒學中觀的時候,常講到「依福舍罪,依空舍福」,雙舍了,才能入解脫門。所以,你看其實往生法在這裡,究竟處,貌似說已經降得很低很低,實際上是大開究竟之門,也是雙舍法門。為什麼?上品位者舍福業,下品位者舍罪業,當體就舍了。

有時候,現在有一種見解中,講到說本願法門,就是提倡說反正惡人也能往生,你看這是確定的,因為經典裡面是這麼說的呀。那我們從道理上來講,比如說,從厭離娑婆的願力上而言,善人可以厭離娑婆,惡人也能夠厭離娑婆呀。

這個下品法其實抓住的就是這個訣竅,雖然他是惡人,造了無邊的惡業,但是這個時候,讓他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善人能欣求,惡人也能欣求呀。

所以諸位要知道,我們能不能往生,真的就在信願是決定的因素,要跟彌陀的願力對接。念佛是什麼呢?是信願的表達。當然我們有的會誤會說,你這不是講的本願門嗎,好像是只管造業,只管造惡,破戒,什麼都不要修了,反正都能往生,可以。

諸位,這一點實際上又是不通的。為什麼?大家知道在行門中,信願行信願行,行門中,我們常講到說,有萬善同修。那麼如果說依著娑婆世界的常情,你如果不修善還只造惡,而口稱往生西方,理上是能講得通的,就是你願意往生就能往生,理上能夠講得通。

但是在娑婆世界,就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來判別的話,事上是有礙的,有障礙的。就是你如果只造惡不修善,然後又說往生西方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這一點大家一定又要明確。這樣的話就不能夠叫事理無礙,所以說故意不造善不斷惡而說往生者,是行不通的,是行不通的。

當然說如果講到事理無礙,我們一定要知道,從善業來迴向往生資糧,一定要迴向,回轉善業為往生資糧。以我們真正的往生正業的信願功德,來衝刺西方,也是可以的。但是諸位要知道,光有善業是不行的。甚至光有空業都是不行的,羅漢憑自己的力量都往生不了。

所以只有一樣行,就是要以信願力感彌陀的願力,感應道交,這個才行。諸位一定要明瞭往生的訣竅。這裡善導大師,這裡講到「將謂不然」,就是老人家已經完全通透了,淨土往生的核心點在哪裡。這個法,是不能不講,不得不說。

但是,很多的人幾乎還是不敢相應,不敢這麼認為。那我們這樣講一講,大家也要了解到。

你看後面講到說,善導大師也有他的理由,說「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你看,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的生命價值,意識形態水平,身口意行為,到了什麼地步呀?沒有佛法世俗兩種善根。

就是說不但是佛法裡面,他根本不要說修行了,信也不信,不要說行了,光造這些五逆十惡的業。而且另外一個是,世俗法中也沒有善根,就是不孝順父母,天天給別人找不是,尋不成,甚至殺人放火,都有可能,就到了這種地步了,「唯知作惡」。

為什麼,你看經典裡面有道,經典裡講到說,「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就這一類人。像在中生裡面講到說「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就是戒都破完了,戒都破完了,那你怎麼辦?還不嫌棄,還有通路可以往生,就靠彌陀願力。

所以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餘諸惡,悉皆具造」,其他的惡事都做絕了,「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當然這裡因為他所造業行不一樣,那還是有差別相的。是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但是待遇是一樣的,「即得往生」,即得往生。

「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途,未可出也。」你看,就講到說我們世間,現在這些人已經太多了,特別是到現在的末法時期,整體我們的業習道德水平都是這樣的,惡多善少。而且惡已經快到了滿分了,這裡講的,實際上就給預設,末法時期的人到了這會兒可怎麼辦呀?怎麼得度呀?

所以為什麼講到淨土法門是越到末法,根機越適合。就如果說他遇不到這個善法的話,遇不到善知識給他講,那麼就入三途是入定了的,保準暢通無阻,常住地獄餓鬼畜生道。

但是由於一念有隔,你看,「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所以我們平常在通途法門裡都曉得,都喜歡說,一念迷就是凡夫,一念覺就是佛,都喜歡說這個話。

但是,唯有在淨土說:一念信願,臨終十念都往生對於這個法,還是覺得說,這有這麼便宜,有這麼容易,有這麼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嗎?就是一念間的反轉,難道就引發這麼巨大差別的效應嗎?還是不能夠確定。這是下品上生者。

我們再來看下品中生者又是什麼呢?「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就是我們受戒時,發心受,不發心持。這個真的是,受戒,諸位,特別是居士們也三皈五戒,有時候,我們現在機緣來了嘛,勸誡說,哎呀,你受戒肯定受嘛,受了總比不受強。

甚至講到,再過一點兒,越分一點兒就是,哪怕你受了再去破,有戒可破是佛弟子,無戒可破是外道,就勸人受戒。有時候有一些夾生的根性,他真的是,就是麻木的心去受,半推半就的心去受,沒有發那個猛烈歡喜好樂之心,所以有時候這個心力感的這個持戒之心體,就不堅固。

不堅固,有時候因緣一現前,持守不住,就破戒了。所以,你看「受已不持即便毀破」。有一種說法就是犯戒和破戒還不一樣,你比如殺生戒,殺了畜生呢,算你是有犯,那麼如果是殺了人了,就算你有破掉,破根本。

後面講到「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這是具體講到戒體裡邊的盜戒。偷東西,現在我們世間裡來講的話,嚴格地講盜戒是最難受持的。因為這個因緣中,我們現在想過日子,想稍微養家餬口,整個大的這個紅塵因緣中,就促使我們盜戒一定是不能夠圓滿清淨的,就只要你活著,已經就到了這種地步。

所以想想不往生,還有什麼盼頭呢?這裡講到說「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這裡也有一些,法師們知道,居士們可能不是很清楚。在這個三寶物,就是廟裡的東西啊,為什麼說「寧往廟裡送金,都不往廟外拿針」。

現在很多時候我們,我說句丑話一樣,好多也算居士,或者也是來名山道場說朝拜,他都會有一個習氣,好像要蹭廟裡的便宜一樣。當然有的人發心,覺得說,這個地方清淨,住一住,吃吃齋飯,體驗生活,這還算好啦。

那真有的人是來了覺得,覺得來朝拜,確實現在因為往返的車馬費,來這裡特別是,你看這,比如普陀山,這麼有名的風景旅遊區,那食宿確實是要比外面消費貴得多。如果說廟裡有這個方便,你也切莫生來揩油之心,這個真的是害自己,害你的同伴,害你的家人帶來了。

因為常住的東西啊,你一拿,不是說,有時候甚至說,不是就廟裡這幾個師父的共同公有的僧眾財物,它是全天下出家人都算上的。為什麼說拿了,有的說,過一日一夜,就不知道有多少倍的利息要還。

你比如說有一個專業詞叫常住常住物,就是這個地方,比如說,我們白華庵的所有不動產,大寮廚房,外面的這些樹呀草呀等等這些,平常的柴米油鹽,這些諸如此類的,只要是這兒的資產,它是什麼呀?它是可以給備這個十方往來,然後我們道場弘法利生,光大三寶等等這樣,必須備這些資糧,這些物資,作為後勤。

但是它屬於常住常住的東西。你看這「又偷常住僧物」就是指的這個,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更厲害的是什麼?叫十方常住物。十方常住的話就是說,一天的衣食開銷呀,在這裡備的這些東西,不是說光這個廟裡,就是十方往來者都有份。

那這個算起來就更大了,十方常住物。那小一點,我們講到叫什麼,比如說現前現前僧物,就比如說各個師父們他自己所屬的私人物品。這個有時候他給你饋贈饋贈,或者說你接受接受,那心裡還覺得,為什麼?這叫現前僧物,屬於他自己獨有的,個人可以支配的。

那還有比如說十方現前僧物,十方現前僧物的話,可能說廟裡面的老和尚走了,他留下來的這種東西,或者是外面的施主齋主供養的捐贈的,那這要什麼呀?要召集十方的凡聖所有的僧眾一起來均分,都有份的。這個東西拿了,那就算的數多了。所以叫做常住僧物、現前僧物,就是說偷。總歸你記住,反正廟裡的東西不是那麼好拿的,你不敢亂拿。

「不淨說法」,如果說偷常住僧物,有時候我們在家的比較容易有過失,那「不淨說法」的話,出家的比較容易有過失,那像我這話就更容易。什麼叫「不淨說法」?實際上就是說發心不正吧,可以這麼講。

比如說有時候你為了名聞利養去說,有時候為了有回報去說,有時候為了覺得說,我講的比別人好,我今天非要在這兒一亮相,把他給蓋下去,為這樣的心去說,乃至你自己的信心還沒有生起來,完全在這兒講了半天,可能你自己連點虛浮信心都沒有,在給別人講,這些都屬於不淨說法,不淨說法。

或者有時候講法的時候,他說了一些虛妄語。我們現在有時候真的是,說著說著好像是,這我自己有經驗,我也嚴格地管制對治自己。就是我們講法的時候,為了勸大家起信,講法的人可能過去多多少少有點願心,真的,有的恨不得所有天下眾生都能來信受佛法。

那會講的時候,根據自己一些心得體驗,對吧,或者我們參學途中的一些感應呀,一些這種我們常講的菩薩點化呀,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確實是有多少說多少。如果你要想說,就是有多少說多少,不要添油加醋。因為這個會,我們常說養成慣病。你一開始可能添油加醋點兒,慢慢慢慢,沒有了,就可以在那兒謅了,或者就把別人的那個就說成自己的。你一不小心就會犯這些,會讓人,發這個虛妄語,會讓人下墮的。

再還有一些不淨說法,雖然是在講經,那我們只能怪說現在的眾生福報真的太淺,講經他就聽不懂,實際上是不好好聽,不願意聽,想聽熱鬧。不在信願行上,或者信解行證上,去緣這個法。

那聽的時候說,哎呀,講的如何,有沒有講到當下時事呀,網絡上流行呀,或者,乃至這些世間的這個,真的有的現在說法,世間法講起來頭頭是道,一會兒一個公案,一會兒一個調皮的說一些典故,逗得大家哈哈笑,玩好完了皆鼓掌,就是沒事了。不說佛法,徒說世事,世間事,這也是不淨說法。不往佛法上引,不往佛法上會,一味地迎合聽聞者。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看佛門確實有一個叫愛語攝,但是大家要知道「攝」是什麼一個關係。先我有可能說迎合著你,講一些你感興趣的話題,但是你一定要發心把他,再轉回到佛法,向道上會,向信心上走,否則那你講法就不負責。

再一個的話,如果講法,一定要從相上的法,講到本性上的法,也就是讓眾生要,好歹要緣一個第一義諦解脫的種子。你就像我們諸位居士同修們,你們知道,你比如打個比方說放生吧,放生有時候我就念的就是,雖然念說,有時候時間緊,只能念三遍,「眾生無邊誓願度」,對吧。

我就念兩遍「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三遍一定要緣,哪怕跟著大家緣一下,也要緣什麼呀,「自性眾生誓願度」,一定要把這個緣起要建立的,把它埋下去這個種子。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還要念「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因為這是佛法的根本,這是佛法。你不入這個法,不入這個一乘法寶,那麼你就全部耽誤在這些有相教故,這也叫不淨說法。

那諸位居士也要知道,雖然說在講不淨說法,大家也要估摸著自己的聽法經歷,反過來說也不要不淨聽法,能明白吧。就是諸位發心來聽法,你也要往哪裡會。

我們有時候,比如說,在講到不淨說法了,我也是常講法,也多說幾種,也是一個監督吧。我們聽法的時候,你比如說,有一些自言盡知佛法。他說,哎呀,佛法,我完全了解了,完全沒問題,有什麼問題你問,沒有不知道的。這種人你就要小心了。自言盡知佛法,菩薩都不能這麼說,他還有一分無明。

或者說在講佛法的時候,講經論的時候,自己在那兒出什麼,自己說這個經跟那個經,這個對,那個經不對。經與經之間出它的相違過失,就是他給你製造矛盾,而不是融會貫通。本來你有這個問題,說這部經這麼說,那部經那麼說,哎呦,我聽的覺得不對,是不是有差錯呀。他應該給你把這個懷疑的心給貫過去,給通順了。而不是自己在那兒講說,這個經跟那個經,哪個經是對的,哪個經不對。這也是不淨說法。

或者他只說自己所講的法,或者所修的法是對的,別人講的法,另外一個法門全錯。乃至比如說,為利養故,為人說法。我想想,假如果我這會兒是一個道場的主人,我請誰來講法,他開口還說給多少錢我才去,那行嗎?所以也會有這樣的現象,大家引以為戒。這都屬於不淨說法。

不淨說法倒也罷,你看,「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在佛法裡面有七種聖財,其中有一個慚財和愧財,就是我們學法,有錢買東西,有慚愧,就像有錢買東西一樣,有慚愧才能有希望,學佛學得進去。沒有慚愧的人灌不進去的,就像你給他強行灌藥哪怕,他的口死活不張,你沒有辦法。

那麼這樣的人,「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就是地獄火已經燒起來了。諸位也有的你做過這種夢嘛,就是夢裡邊誰追著你呀,或者從哪裡掉下來了,非常恐怖。這會兒,一念佛號提起來。你看「地獄眾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就到了這種地步了換句話說,也就是地獄的業,已經開始受報的這個果報開始撲面過來了,已經成熟了,依報正報,正往一起結合,要成功地去受這個報了,就在這種的情況下。

「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你看,地獄境已經現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前面一半部分已經就開始要收拾你了,就像我們說的已經跳在水裡面,沒到肚臍眼了,那麼上半部分還有希望。你看這裡講到的「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後逢善故」,就這種地步還來得及。全是彌陀的願力。

彌陀的願力,怎麼說都不會過分,因為他確實是稱性而發的,法性不生不滅,週遍法界,怎麼會過分?只能說不夠,所以我們常講到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還是就我們這兒的情形,挑出來四十八願,說已經夠了。為什麼夠了?

一方面,他們也就只能這麼多已經信不了了,再多一條兩條,再多百千萬億不可思議條,根本就沒法信的,所以說就可以了。再一個說,為什麼說夠了呢?再多了,吃也吃不進去了,讀也讀不過來了。四十八願,你說我們現在幾個人能把四十八願能背下來,有時候核心的三條願都背不下來。

或者你比如說,國土中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願。像第十一願,必至滅度,住正定聚願。第十八願核心眼目,十九,二十,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等等這些。那麼這些內容,我們能記住幾條,你能全身心地靠上去,這就是功夫。你不要以為說,只有禪定才是功夫,信願也是功夫。

好,我們再往下看。十八頁的第三段。 「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這已經就是說,你現在再就不要想其他的路,墮地獄已經墮定了,而且已經至少五千劫出不來,五千大劫,最低水準。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終遇善,金蓮來迎。」大家發現了一個奧妙沒有?你看,「此人依教稱佛」,「此人聞已,即便見佛」,前面這講到說,「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

總匯到一起,看這個此人,所有的這些惡業眾生,都把他們當作此人,他們有一個共性是什麼呢?就是隨順善知識教誨,不生逆反心。

為什麼要有信願,信願還是為了擺平我們的逆反心。逆反心和隨順心在這個時候,要麼就是背塵合覺,就是隨順心,背了你的六塵,造業虛妄境界,合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這個覺功德海。反之就是背覺合塵,那就是背了我們本有的自性清淨,一念翻回到六道輪迴,而且輪迴已經混到地獄餓鬼畜生等著你了。

是一樣的法,佛法一定是一樣的,每一個法門都是一樣的。我們不要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歸元無二路是一樣的,我告訴諸位,方便有多門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現在橫向通不過來。橫向的功夫不夠,見解不明朗不究竟,那你沒辦法會通。

這種情況下只能夠說,照著哪個走,就老老實實照著哪個走就行了。只要你走到一定的時候,那麼走過的路,跟他法門會通一下,全是一樣的,沒有兩樣。

所以後面講到說,「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你看,這是善導大師總的陳述自己的觀點,反駁其他的法師,來把他要求,要麼是大乘聖人,要麼是聲聞聖人,要麼是大乘始善凡夫的差別說文,認為他們完全沒有體察到佛的本意,沒有體察到佛的本意。

為什麼呢?你看,從緣起正因來講,佛的本意是什麼?從緣起的正因上來講就是為凡夫。「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像法,特別是末法的凡夫。所以說緣起的正因,就是為了凡夫而說的這個法。

那麼緣起佛的本懷是什麼呢?是為末世眾生,惡世眾生說的法,為惡人說的法。所以,這裡講到「但以遇緣有異」,遇緣有異,沒有關係,為什麼,因為這個法門廣大,是為了攝一切眾生。「致令九品差別」,雖然九品差別,全體都收在彌陀願力接引攝受中,成功高效,沒有問題的。

所以,諸位法師們對於《觀經》的註解,特別是我們在座的法師們,你們以後去學修的時候,你比如說看到這些,這是當時的,看一下當時的著作,特別是一些有名的大德,全部都是一致的認為。

只有善導大師一個人力挽狂瀾,其他的都是看樣學樣,都是說是應該就是這樣子的,一唱百唱,一唱百和,都是,好像法師們也跟集體人云亦云,無意識一樣,一個這麼說了,大家都這麼說。所以你說,住持法道有多凶險。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更不敢,我特別提倡法師們千萬莫隨自意而宣法。最保本最保本的,就是依樣畫葫蘆。看上去很死板,實際上最保本。

你看他們這法師們就依自意而作,就覺得靠著自己的這種判斷方法,和自己所能達到的境界,一系列的判法,實際上把生淨土的機會,好多人給阻隔掉了,好多人給阻隔掉了。所以善導大師說,《觀經》所說的用意,總的針對佛滅後的濁世的凡夫。

那麼濁世的凡夫,有差別在哪裡?確實有差別,要不然不會有三輩九品。那麼九品的差別,不是差別在凡夫上,而是差別在哪裡?大家看,「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就是遇到大根器的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是遇到小根器的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是遇到惡業充滿的凡夫。但是不管是大根器,小根器,乃至惡業充滿,全部都是凡夫。大小善惡有差別,但是皆是凡夫,無二無別,就是為了凡夫。

我們要對照自己,你要想到說,淨土法門就是給我們自己設置的,量身定做。我們現在有個詞,量身定做。哎呀,不修行了還不知道,越修行越知道自己修不了。這不是滅自己威風,或者好像給大家斷滅善根一樣。真的是這樣,越修行越知道自己修不了,越往高境界走,越修得好了,你才能越認識到自己真的修不了,憑自力。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了生脫死嘛,這輩子要了卻呀,你說反正修多少算多少,隨緣隨份,那倒也就罷了。如果你這輩子要了卻,要有這個見解,全都是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往生淨土就這個套路,全借阿彌陀佛願力的功德,臨終的時候,迴心向善,然後成功地往生。

先說往生,往生了再說,到了極樂世界蓮花開了以後,才開始發心才修。你這裡就把它叫做大乘始學凡夫,哪裡有嗎。所以你看,「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害處很大。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你看,為什麼我法師就要在上面說了這麼幾個回合幾個段落呢?我也不是為了說要把別人說住。為了什麼呢?為了讓現這個時代的善惡凡夫,都能夠入彌陀願海,入往生法門,入這個極樂法界,為了度人,為了出離苦海,「生信無疑」。

大家看,我們常說的斷疑生信,斷疑生信。那如果沒有疑了,疑徹底斷掉了,那麼信才決定性地生起來,才能夠叫算入信位了,入信位了。信究竟了才能夠疑情沒有嘛,「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所以,從善導大師的見解看,雖然說九品,我們說的《觀經四帖疏》好像是在解釋,或者是辯論這個九品往生的根性到底是些什麼人。實際上大家要知道,他總的是為了彰顯這一部《觀無量壽經》,就是為了佛滅度後五濁惡世的凡夫眾生,瞅準他們所說所設的。

想起那會兒曇鸞法師到處去找這個不死的仙方,結果菩提流支三藏給了他一部《觀無量壽經》。我們現在因為在五堂功課裡邊,念《彌陀經》念得太多,覺得最熟。實際上在那個時代,《觀經》是最受歡迎的,最受歡迎的。

好,我們再來看第十九頁的內容,這到了第四個版塊,就是「出文顯證者」。什麼意思呢?你說了半天,你不能空口無憑呀。我們來佛法的思辨中,你得有聖言量來作證。為什麼皆對凡夫?那我們凡夫人的特色是什麼呢?我們的思惟都是以自己的有局限的這個意識分別來進行。

佛說的才是究竟圓滿的聖言教證,我們常說到,你有沒有教證。我們也常說現量、比量、聖言量,就是我們在討論佛法,說判斷是非的時候,哪個是哪個非,你要搞清楚,一定要有佛經所依,才是最終的靠山,最大的靠山和最根本的靠山,最靠得上的靠山。

所以這裡,善導大師只不過因為他已經窺破這個時節因緣了,他已經掌握了這個時代的特色和眾生的真實情況,所以在這裡才這麼跟他辯解的,但是他並沒有違背佛的真理。

我們來看,「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說你憑什麼這麼說?說佛當時說這個法鎖定的是凡夫。「未審直以人情准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你看,人家就提出來了,是你的思想呢?還是佛這麼說的?

「答曰:眾生垢重」,這是我們現在的真實情況。我們的煩惱詬病呀,在我們的身心世界中,已經佔得這個比量大得,就像我們在垃圾堆裡面待久了,都不覺得髒了,垢重嘛。

「智慧淺近」,就是往往有一點點相似勝解,就開始自以為是。然後這個淺,什麼叫近呢?你根本就沒有能力深廣地去,比如說,佛說他得善觀緣起呀,他得明瞭因果呀,他得在這個因緣法上見這個畢竟空性呀。這對於我們來講,就是已經完全就是不可企及的事情。我們真的是現在有一點相似勝解,有一點道心就不錯了,現在。

那講到「聖意弘深,豈寧自輒」,就是你對於佛的本懷呀、佛的密意呀,你能知道多少呢?法師們常如果親近天台教法,裡面就講到,像《法華經》裡面,說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為實施權,說義在於實。開權顯實,又說義在於權。義在於權實之間,他是各有所用的呀。

說白了,就是佛講法,他是妙到什麼地步,就是埋伏筆,預授記,無有一法他不知不見。該在這裡怎麼巧妙地轉個彎兒,該在那裡怎麼設個局,然後就跟整個這個一系列,就是你到了這兒,你肯定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他就給你預設在那裡。預設在那兒,很可能是一個虛晃一槍的局,然後又給你後面擺平了一條路,是個真實的妙莊嚴路。

你有時候就認不出這個局,也不敢上這個路,你搞不清楚,在這兒懵懵懂懂的。這都是叫做「聖弘深」,我們根本不知道他的用意在哪裡。深法作廣法,略法,權法,你能知道他這個時候,佛意是怎樣的?所以,佛有這樣的功德,我們不敢自己杜譔主意,「豈寧自輒」。

 「今者一一悉取佛說以為明證」,就是善導大師說,我是有經典教證的,不是我在這兒平白無故地說的。那我們也看一下,這個會給我們生一些歡喜心,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說,那這不是就說我就是凡夫呀,佛字字句句,隔一段法,隔一段話就開始講說,我這就是為凡夫說。

凡夫這個概念呀,說實在的,身為凡夫有時候還不知道凡夫是個什麼樣。諸位,我們都是凡夫,你知道凡夫的特色嗎?我們反觀過凡夫的特色沒有?我們都不知道凡夫的特色,本身就說明我們就是凡夫,就是一大特色,沒有反觀的能力,一味心向外求的。

我遇到一個同修,他原來修行精進,後邊出去雲遊去了,把字號就改了,叫什麼,可凡,可憐的凡夫。生命的範圍,就在輪迴的範圍內。生命的體現形式嘛,就不斷地重複生死。生命的質量呀,就是生老病死。天天在這兒演繹,就是演這些,一出又一出。那生命的屬性就是煩惱、習氣、我執、無明嘛。

實際上我們常講到的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那我們在世間呢,好像用到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我執嘛。那所有我們生命的動力,都用做去造業、感果,沒有智慧,所以叫可憐的凡夫,可憐的凡夫。

但是,正因為凡夫可憐,佛才為凡夫開小灶,針對凡夫的情狀,特說往生一法。大家來看經典裡面的教證,善導大師就是不說則已,一說就給他列了十條。我們稍微把這個跟諸位貫解一下,大家來看。

第一、如《觀經》云,佛告韋提:「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是其一證也。

這段話呀,就在開篇,當時這個韋提希向白佛,就是讓佛怎麼樣呢,給他說,她不想在這個世間待了嘛,她想到無憂惱處嘛,所以就給佛說,你能不能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我當去極樂世界。佛就告韋提希,說:「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就給韋提希說,你不要以為說,我們後來《彌陀經》裡邊說,說有十萬億國土,實際上就是因為我們的這些無明見思煩惱呀,有十萬億重疊障礙。

所以,在《觀經》裡面就講「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因為《觀經》的核心法義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你看,他這裡的核心論證點就是,「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就給這類人說的,是給凡夫說的。再往下看。

二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者,是其二證也。

那這第二段,還是佛告韋提希說,為未來世一切眾生什麼呢,「為煩惱賊所害者」,我們剛才講的,這是凡夫的典形狀態,為煩惱賊所害者。聖人是能看得住賊的呀,我們現在看不住賊嘛,你看不住賊,把他認做是自己的一家子了,那他就在你們家裡,想偷什麼偷什麼,想拿什麼就拿走了。

你看得緊緊的,知道他是賊,雖然他在我們家裡,什麼都動不了,因為你有覺嘛。所以覺與不覺,有沒有般若觀照,有沒有般若,就是凡夫和聖人的分水嶺。所以為煩惱賊所害,這是二證。

三言「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者,是其三證也。

第三段,大家看到了,「及未來世一切眾生」,就是說的凡夫,凡夫就是眾生嘛,眾緣所生呀,眾業所生呀,所以叫眾生。

四言「韋提白佛:我今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極樂世界」者,是其四證也。

你看這裡,不管是韋提希她發問的態度,鎖定的針對的人群,都是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這又是一個,五苦所逼,濁惡不善,凡夫的典型,凡夫的典型的遭遇呀,我們,這是第四證。

「五如日觀初雲」,這是已經講到十六觀的第一觀,就是落日觀,「日觀初雲‘佛告韋提:汝及眾生專念’已下,乃至‘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者,是其五證也。」你看,就說一切眾生呀,生到你們這個世界的人呀,只要他有眼睛,他都見過太陽,因為讓觀這個落日嘛。

所以這句話就表達說,一切眾生還是講的自非生盲,就是六根具足,眼根具足的眾生。《楞嚴經》裡面講到,我們的六根,實際上就是六結嘛,打了六個結,一根清淨自性的本有心性,你把上面打了六個結,那一根繩子就成了六個結,好像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各幹各的,實際上是一念心性。

在《楞嚴經》裡面講到說,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幻相中覺得有個六根門頭,去緣外面的,眼耳鼻舌身意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呢?就是因為這一念無明起來的時候呀,它是一個,一念無明起來就是有一股呼之欲出,想見分曉,要搞明白的一個妄想狀態,這個妄想狀態對外面的境界,它就跟一個是,追著走一樣,大家有沒有發現?你看我們每天的生活是不是一種追著走的感覺,早上一起來就覺得,等著說,待會兒起床,待會兒上班,待會兒吃午飯,待會兒午休,到了下午,晚上怎麼怎麼樣,今晚七點半在這兒聽法。

所有的這個勁都是追著走。追著追著這股勁呢,前面的六種外塵呀,就跟說,跑著跑著,一個人跑,一個人追,這個人前邊跑著呢,他就朝六條路同時跑了,本來是一夥,他就分開六個人,各走各的跑了。那你追的這個團隊,也得什麼呀,派六個人,各追各追的,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對色聲香味觸就是這麼出現的。

一旦這個無明一念起來,出現這個,就是凡夫的典型常態。所以這講到的說,「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見日已來」,就是指的他有眼根,包括鼻舌身意,這是其五證也,還是為凡夫說的。

六如地觀中說言「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者,是其六證也。

這裡這個核心,怎麼證明是凡夫呢,大家不要忘了,我們現在是列舉善導大師,給別人確認,說佛就講這部經典是為凡夫說的。你看這裡又找到凡夫的證據了,「欲脫苦者」,那就說明是具足苦者嘛。我們的身苦就是生老死、病老死,我們的心苦就是貪瞋癡,我們還有一個後苦,什麼叫後苦,就是三途,有可能將來要入到三途,這都是苦。那欲脫苦者,這不就是凡夫嗎,其六證也。

「七如華座觀中說言‘韋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者」。你看,步步為營,就是鎖定給凡夫說。未來眾生,說我現在已經因為佛的加被,見到西方三聖,那將來的眾生怎麼觀怎麼見呢?未來眾生,「是其七證也」。

八次下答請中說言 「佛告韋提: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者,是其八證也。

你看善導大師的這種智慧啊,不說則已,一說的話還怕找不著證據,我給你把所有經典裡面,面面俱到地給他,心細到這樣的地步。這裡邊,你看「佛告韋提:欲觀彼佛者」,哪一句是凡夫的證據呢?「當起想念」。

那《地藏經》裡面講到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句話我們都記得簡直是順口就來了。當起想念者,他就是會啟動第六意識嘛,有第六意識就是凡夫嘛,分別心嘛,執著念嘛。所以說,「是其八證也」。

九如像觀中說言「佛告韋提,諸佛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者,是其九證也。

你看,前面都是以凡夫的層面來論證都是凡夫,這個是立足於佛的立場,如來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還是有起心動念。你既然有起心動念,緣九法界的法,六凡,六道輪迴法,三聖:聲聞、緣覺和菩薩,那你就不如緣佛的功德。所以這裡講到的,「是故汝等心想佛時」,就是讓我們的凡夫心,不要理會九法界的其他法界,直趣佛的大平等功德,乃至六字洪名,「心想佛時」。那反證過來,不是就是說這些人都是凡夫嘛,一切眾生心想嘛,「是其九證也」。

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說言「為諸眾生」者,是其十證也。

這是正舉,前面的九個還都是旁說。這一句話為什麼說是正舉呢?大家看,在九品,我們現在正在討論九品,善導大師的意思是,都是為了凡夫。那些人不是說有聖人嘛,羅漢嘛。那麼在這裡面,一一說為眾生者,是十證也,裡面都是這樣。

在上品上生裡面有一句話叫做「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在中品上生裡面講到說,「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中品中生裡面講到,「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

下品上生裡面說,「或有眾生,作眾惡業」。全部裡面,都是講的眾生,眾生即凡夫嘛。所以這十句聖言呀,排山倒海,你不是讓我說嗎,那我就告訴諸位,佛在經典裡面,處處不斷地在強調為了凡夫。

釋迦牟尼佛到這個時代來示現,人壽百歲的時候說法呀,你看他為什麼在五時八教裡面,最後善導大師才可以拈出來說,之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就是善導大師說的,就是為了這個事,我們都看不出來。

所以說「上來雖有十句不同」,這十句金口聖言,就是證什麼呀,「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幹大小聖也。以斯文證,豈是謬哉。」但為常沒眾生呀。那諸位想想,常沒眾生可真的說到點上了。你不要以為說,常沒眾生,那得肯定得經過幾世輪迴,或者幾劫輪迴,對吧,好不容易當了一次人,下墮地獄,墮了多少次,餓鬼做了多少次,這個場景才叫常沒眾生。

諸位,我們現在現場,你感受一下,這一輩子我們就叫常沒眾生。為什麼?打個比方,剛剛開始學佛,說我初一十五要吃素,一年三個月我要吃素,吃著吃著就吃不了了,沒下去了。或者說信誓旦旦地受了五戒,一講我常接到這種信息,把哪一條給舍了,為什麼?到跟前弄不住了。

還有說到,每天有功課的,那我們自己也是,真的一塌糊塗,丟幫跌底。一開始,說發願每天要念多少數量,然後這段時間我要念多少部《普門品》、《地藏經》,念著念著,就湊不夠數了,連湊數,散心湊數都湊不夠了。

又來問我說,哎呀,如果我不念這個了,改念其他的行不行?如果我今年,我事業忙,或者有做事情,突然間不方便了,我明年湊起來行不行?就這個,都來了,這也叫常沒。包括我們,這會兒心地功夫還可以,正念朗然,過一會兒又糊塗得一塌糊塗,一點兒正念都沒有,這也叫做常沒。

時時刻刻你都能體會到這個常沒。所以救急偏度,偏度的就是常沒眾生。由此證明,跟大小聖人沒有關係。

那這是可以說是,整個這一大問題裡邊,我們在講和會經論相違的時候呢,從第六個問題裡面,第一個到第四個問題,大概說的就這些內容。

諸位,我們讀誦了悟經典,你看善導大師能把經典發揮到這樣的一種究竟,前所未有。我們來讀誦了悟經典呀,大家也其實要到位。為什麼佛的經典稱之為契經呢?契,契合的契,我們常說契機契理,契入就是讓你一定要契到這個正解,用到這個正用上,你不要把它弄歪了。就跟我們常說,傢具不是叫釘和鉚嗎,對吧,你一定要把釘和鉚要把它結合在一起,天衣無縫,用對。經典叫契經。

很多時候,其實我們真的要了解一下,比如佛說這部經典的背景,好多大德祖師已經給我們判教判的,判教是什麼意思,就是組織說明嘛,他為什麼要講這部經典?他所對的根機是怎樣?他所顯的用意是什麼,他是顯意呢?還是密意?你要知道,有時候是聲東擊西,有的時候是隱顯不定,有時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各種各樣的說法,這才叫佛的聖意弘深,前面不是講過這麼一句。

那你,我們能不能善解佛意。縱然我們不能善解佛意,但是我們一定要聽法王子說,知道吧,就是有善解佛意的法王子呀。那麼,如果在佛在世的時候,那看,文殊師利法王子。我們學一個法門,那一定是這個法門,大家所公認的法王子,他才叫佛的智臣,智慧的智,大臣的臣,佛是法王嘛,那這些大祖師爺們就叫智臣,心有靈犀,他跟佛是心有靈犀的,師徒天然關聯的。

所以我們有時候呀,你比如說就善導大師,跟這些大法師們的這個法義思辨中,我們也要明白一些道理,客觀一些。為什麼?你比如說,我們常講到佛法裡面講到解第一義,什麼叫做真正的解第一義呢?難道第一義就是你,突然就是說,哎呀,我就知道了真如實相,所有的大乘經典都是以真如實相為體,就執著這個真如實相,咬定這個真如實相。什麼叫做真如實相?

諸位要知道,就算證到開悟,明心見性了,悟入真如實相的這個,還不算已經悟全了,知道吧。他不僅僅要悟入真如實相,還要知道他的循業發揮在哪裡,這才叫契機契理。你不能說你光契佛的法,契理了,但是你給這個人說,你要知道該給他怎麼講,用什麼方法講,講什麼樣的次第,說到哪兒就不能說了。

但是還有一些時候,一定要說到哪兒,不說到這兒他就不行,那我們能知道嗎?所以一定要知道他循業發揮到哪裡,適合在哪兒,如何得度,量身設局,這樣才能叫跟佛同一鼻孔出氣。我們有沒有這個功德?不入聖位,沒有這個功德,入聖位還要看你入什麼聖位。

第二個我們也要善解佛的偏讚立場,什麼叫偏讚立場呢?就是比如說,存心推出的這個法、這個經典,那麼他重點弘揚。雖然我們並沒有揚此抑彼之心,就是在上面見這個好,那個不好,剛才講的,但是我們一定要,一定要成就它要脫穎而出呀。

你重在推它,那就有個主打呀,就像我們說歌星去出專輯一樣,他有一首主打歌,對不對,你能說這個歌星唱這首唱得好,唱其他的都唱得不好嗎?但是你一定要說,就是這首好,這首流傳得廣,大家都聽得舒服。那麼我們所有的都是要為這一門服務,把這一門運化一生,成就這一門,來設這個局,叫偏讚立場。

第三點,我們還要有取舍抉擇,怎麼樣取舍抉擇呢?要保留總持法門。為什麼法門有廣大、有高深,它特色是不一樣的。那麼如果都是同一個,你在選擇保留的時候呀,你一定要選擇保留三根普被的淨土。為什麼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那麼其他就有可能我們會冷卻,或者犧牲一些,不是全部都能行,或者少數才能行的人去修的法門,因為這個保留的這個,他來講,不會浪費了能修那些法門人的根性。

他修那個可以,修淨土也行,不屈才的。但是因為有些法門是,那些人能修,少數人能修,多數人修不了,那一定要保留總持法門,能聽明白吧?這就叫總持法門。就像我們剛才講的到說唱歌一樣,你一定要保留大家都能夠學會唱的,現在不是讓你一個人表演,不是讓佛一個人表演,是讓大家都會唱,那必然要選朗朗上口的,流行度高的,膾炙人口的。你讓他那個什麼美聲唱法,啊咦呀呀地唱,那有的根本沒這個氣力,唱不出來,你怎麼唱呢?所以在這個上面,就是高難度交給專業的去唱,佛菩薩們去唱,我們,就唱這個淨土,這也是一個態度。

所以講下來,真得有時候說ABCD,一一逐一分析,我們才能夠,雖然善導大師善解佛意,我們也要善解祖意。現在善導大師就是我們跟佛之間的一個對接聯通嘛。

好,那我們下一講的話,就是要講到更重要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容易給研究教理的人帶來困擾和誤區。

今天的時間,先到此為止,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感恩隨喜諸位。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