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我們看丙二的增長福德。

我們在念佛之前的心理建設,是很重要的,因為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念佛,才會產生不同的功德。那麼我們所要建立的第一個心態,就是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你要百分之百的相信,彌陀一定可以救拔你,這一點不能有一點的懷疑。比方說在黑暗當中、在恐懼當中,你心中感到不安穩,這很正常。但是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還是感到不安穩,那表示你沒有真正念佛,你還是活在你的妄想,你假設佛陀不能救拔你。

所以你可以自己測試一下,你跟阿彌陀佛的那種感應的力量,就是說當你到了一個非常不知道的黑暗當中,你心中恐懼的時候,你把你的本尊功德,佛號現出來試試看,你還恐懼嗎?如果你還是恐懼的,那表示你沒有真正的皈依,很清楚了。如果說你本來是恐懼的,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相信阿彌陀佛的光明,會把事情安排到最好,那你就是真實的皈依了,這個可以馬上可以測試出來的。

當然,我們之所以恐懼,是因為我們對佛號不了解,所以愚癡是所有佛法裡面,最大最大的過失跟障礙,就是愚癡!你可以煩惱重、你可以業障深,只要你真實的了解佛法的道理,佛法多的是良藥,一定可以救拔你;但是你愚癡顛倒,你沒有善根,佛陀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善根最主要的就是信嘛,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以信為本。

所以阿彌陀佛要對你產生加持的力量,阿彌陀佛的光明是隨時存在的啊,但是你要有信心,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你要真實的信心去念佛,阿彌陀佛光明才能夠現前。所以這一點一定要知道,你的信心不能有任何的動搖,當然,這個要不斷的提醒、不斷的作意、不斷的聞思,做心理建設。

丙二、增長福德(聞名得福願 四十三)

好,我們看增長福德。前面的是偏重在今生的消除災障,這一段的經文是偏重在來世的福德。說這個人可能他念佛的時候,他並不是想要求生淨土,他只是用念佛來增長福德、消除災障的,那麼這樣子呢,聞名得福,還是有它的效果。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們看彌陀是怎麼發的願。"設我得佛",就是假設我得佛以後。那麼當然他發願那個時候,阿彌陀佛發願那個當下,這以下的願,只是一種虛願,但是這個願,因為彌陀成佛了,所以這以下已經變成一個實願,一種真實的願力,那可不是一句話而已,那是一種真實的功德。他說在他方國土,什麼叫他方呢?就是極樂世界以外的國土。他的根機是誰呢?是諸菩薩眾,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這個地方應該包括了凡夫菩薩,也應該包括了聖位菩薩,但是從經文來看,是偏重、加持凡位的菩薩。

那麼這些菩薩做什麼事呢?"聞我名字"。他的因地呀,這個「聞」,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聞,古人解釋叫聞持,執持名號的持,就是說你聽聞以後,你是有一點信心,而且是怎麼樣?受持不失。不是說你聽完,就是說你平常佛號根本留不住的,你每一天一定有一定的佛號,肯定有一定的相續力,專注力相續力。也就是說這個佛號在你的內心世界,有某種程度的相續,叫做聞持。你對它有信心;第二個你對它有一種憶持力,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那麼你經常在共修當中,或者定課當中,能夠把佛號受持而不失。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以下講它的功德,在一期生命結束以後——生尊貴家。所謂尊貴家,在古人的解釋當中,包括三種:第一個有權勢;第二個有學問;第三個有財富,三種具足。那麼你因為有權勢、有財富、有學問,受到世人的恭敬、讚歎,就是生長在那種大富長者的家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古人解釋說為什麼阿彌陀佛要發這個願呢?福報大,那為什麼福報大呢?因為在菩薩道當中,你福報大能夠受人尊敬,有利於度化眾生。如果我們走聲聞法,你看聲聞人阿羅漢,你看他穿得都很簡單,但是你看所有的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肯定身上是掛瓔珞的。在《八大人覺經》裡面,也講到一個觀念說:菩薩你不能讓自己太貧窮。因為貧苦多怨,橫結惡緣,你太貧窮人家看不起你,你很難弘揚佛法了,所以菩薩要福慧二足,因為你福報大,你講話有攝受力了。那麼你這種福報的力量,再加上你正法的智慧,這個法能夠弘傳出去了。當然你福報要用對地方了,你用於放逸那就不對了,用福報來弘護正法。因為你福報大,你就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你宣揚佛法的時候,人家會容易聽得進去,是這個意思。

這個地方我們要解釋一下。在龍樹菩薩說佛陀有二種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報。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你分享的,你說你念佛以後,突然間阿彌陀佛把智慧送給你,不可能!智慧是不能輸送的,比方說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比方說你對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個善根這一部分,只要跟佛法聞思有關係的東西,佛陀不能輸送給你;但是佛陀的福報,可以跟眾生分享,佛陀在因地,所修的波羅蜜善業力,他的福報可以跟大家分享的。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等於是分享彌陀的福報。你平常也沒有做什麼佈施、持戒……但是你每天念佛,即便你沒有求生淨土,但是你信心具足,而且有一定的定課,來生生尊貴家。

這個地方的福報,我們要簡別一下,跟世間的福報還是有所不同。

在《楞嚴經》上說,我們一個人沒有發菩提心,沒有成就空正見的菩薩,修習善業力,由善業力所成就的福報,是一種輪迴性的。什麼叫輪迴性呢?因為我們在修福報善業的時候,在佈施、持戒的過程當中,我們心中是夾雜愛取煩惱。我們多少期望因為這樣的善業,而去招感來世的安樂,對來世的安樂有所期待。這樣子就構成印光大師說的善中有惡,因為愛取煩惱就是一種惡法。那這有什麼問題呢?

就是說我用有所求的心、有所得的心,來修善業,來生變成一個大富長者,但是你因地當中,因為善中夾雜惡念,你肯定會放逸,因為你前生就把因種下去了;那麼福報一放逸的時候,善根就退轉了,就造業,到第三世就墮落到三惡道去,這是印光大師說的三世怨:就是說第一生造善,第二世的時候享受福報,但是放逸,第三生的時候墮落三惡道。印光大師說第三世的三惡道,其實是跟你第一世是有間接關係的,因為你修善的時候,夾雜著愛取。雖然說你第三世的墮落,是因為第二世的放逸引起的,但是你在因地的時候,第一世就種下去了。

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我們凡夫修善叫輪迴性的,善中有惡,惡中有善。你剛開始造善的時候,夾雜惡念,你也沒發覺;那第二世的時候,肯定會放逸;放逸的時候第三生,就墮落到三惡道;在三惡道的時候,你起慚愧心——惡中有善,因為你多少有善根,就起慚愧心,起慚愧心開始又修善,又從三惡道出來;三惡道出來以後,又開始修善,修善的時候又夾雜愛取,又開始放逸,又開始墮落,墮落以後起慚愧心……變成一種循環,人天三惡道的循環。我們以有所得心來修學,就是在人天三惡道裡面,不斷的輪迴,叫輪迴性的善業。我們沒辦法做出一個完全百分之百清淨的善業,不可能!因為我們的菩提心跟空正見不具足。所以我們凡夫所修的善業,叫輪迴性的善業,有三世怨的這個危機。

這個是約著我們業力成就的,那念佛成就的就不同了,當你是憶佛念佛所成就的福報,這個就不是輪迴性,叫做菩提性,因為那是彌陀本願攝受的,那這個福報是完全清淨的,你得果報的時候不會放逸。

《楞嚴經》很重視這個因地發心,你做什麼事用什麼心態來做,你的結果是肯定不同的。《楞嚴經》說:你用沙去煮,煮得很久,叫熱沙;你用米去煮變成飯。所以在佛教當中,修善業是一回事,你的心態是很重要了,你心態的準備。

這個地方的福德,它的意思並不是我們善業所成就的那種福德,而是因為聞持阿彌陀佛的名號所成就的,所以這個地方的福報是清淨的,是隨順於菩提的。也就是說你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你會用福報繼續去積功累德,去增上的,這個叫做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這個福報是彌陀本願攝受的福報,不是我們一般所修的善業那種輪迴性的福報。

丙三、善根堅固(聞名不退願 四十七)

我們看第三科的善根堅固。前面是講世間的福報,這裡是講出世的善根,就是說我們聞持名號,但是我們也不見得往生,那麼對我們來生有什麼好處呢?就成就這種不退轉的善根。看經文: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他所加被的根機,也是屬於他方國土,就是極樂世界以外的國土的發菩提心的菩薩。這個菩薩能夠聞持,這個地方跟前面一樣,他能夠聽聞以後,他有一定的時間的受持,受持我的名號,能夠相續受持而不忘失,他就能夠馬上成就不退轉,對無上菩提成就不退轉。

我們在菩薩道上最嚴重的問題,凡位菩薩就是善根的退轉。

你看我們學佛,剛開始的時候,看到三寶,很恭敬;慢慢慢慢看到三寶,就沒有感覺了,好像覺得跟三寶有點距離,再過一段時間,三寶的因緣就消失掉了。因為什麼?因為這個善根是生滅法,你不進就退嘛。就是說我們平常沒有在三寶當中熏習,它慢慢善根就退轉了。在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聽聞、受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成就不退轉。這個地方不退轉,在益大師的《彌陀要解》當中,提出了四種不退:

第一個是位不退。就是初果聖人,入於聖流,不墮凡地,階位不退;第二個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他的菩提心堅固了,他的菩薩之行不退,他不墮落於二乘;第三個是念不退。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心心流入薩婆若海,中道的智慧不退。

那麼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本來就是一般的判教,就把他判這三種,三不退。但是益大師又另外提出一個叫做究竟不退。他說一個人經常念佛,老人家說:

不論是至心、散心,不論你是有心、無心,或解、不解,對名號功德理解不理解,但彌陀名號一經耳根,假使千萬億劫,畢竟因斯而解脫。

也就是說,他這個究竟不退,我們看蕅益大師解釋這個不退,他是偏重在第四個——究竟不退。就是說阿彌陀佛的音聲,它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只要你聽到這個音聲一次,這個音聲它就從你的耳根,就侵入到你的阿賴耶識去了,變成一個種子。這個種子代表什麼意思呢?你產生一種跟彌陀感應的力量,他的本願在默默的加持你,當然不一定在今生表現出來,但是你的生生世世流轉當中,你跟阿彌陀佛中間就好像牽著一條線一樣,你跟他因緣永遠存在,叫究竟不退。他說:如食少金剛,畢竟不消!蕅益大師說:就像一個人吃下金剛鑽石,你吃下去,你沒辦法消化的,你一輩子放在腸胃裡面的。就是佛號一歷耳根——如食少金剛,畢竟不消。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個究竟不退的公案:說是有一個老人家,他年紀大了之後,在家裡面待著,他的子女對他也不孝順,他就很感概了,辛苦了一輩子,年紀大了,還看子女的臉色呢!他就想出家了。想出家以後來到寺廟,這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力來觀察他的善根,這一看,誒,八萬大劫都沒有善根!佛陀說沒有善根不能度化呢,度化也沒有用,浪費時間,就請他回去。這個老人家哭得很厲害:我在家裡面,子女不要我,僧團也不要我,就在外面哭。哭著哭著,佛陀就回來了,佛陀當然明知故問了,他說你為什麼哭呢?他說:我想出家,裡面的師父也不讓我出家。佛陀說:那沒關係,我親自為你剃度。佛陀為他剃度,剃度以後呢,如法的修學,後來證得四果阿羅漢。

那麼這個時候弟子就問了:佛陀,那不是說沒有善根不能出家嗎?佛陀說:他在八萬大劫之前是有善根的,你們阿羅漢只看到八萬大劫了,他八萬大劫之前他是一個柴夫,上山砍柴的時候,遇到老虎跑到樹上去,老虎一叫的時候,他突然念了一聲南無佛,一入耳根,永為道種,所以他跟佛陀結下一個得度的因緣。

我們跟佛陀結緣這件事情非常重要!佛陀度化眾生是看因緣,佛陀度化眾生,有親疏、淺深的差別。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諸法因緣生,你說:誒,這個老人家去寺廟出家,僧團不接受,他在外面哭,為什麼哭著哭著,佛陀就剛好回來,為什麼我們在外面哭的時候,佛陀不回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跟佛陀有結緣,不是佛陀偏不偏心。你在三界流轉當中,你跟佛陀完全沒有結緣,這件事情就非常不吉祥!你可以煩惱重,你可以業障重,但是你跟三寶沒有結緣,你就沒有希望了,你完全沒有希望了。我們寧可要你善根強,這個根利遮重都沒關係,最怕的就是你完全沒有善根,你就算你煩惱輕薄,你是世界上的好人,都沒有用。

智者大師講四種人嘛,根利遮輕最好——善根強,煩惱淡薄,這個人肯定馬上成就聖道;第二個根鈍遮重,這個最糟糕;第三個根鈍遮輕——沒有善根,但是他也沒有什麼煩惱,這世間的好人;那麼第四種根利遮重——善根強,煩惱重,這個人還有救的。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跟阿彌陀佛結緣,跟十方諸佛結緣,最快的方式就是憶念他的名號,最快的方式!你要去供養他,你還得有機會?但是你把他的名號不斷的憶念出來,創造一個音聲,你聽回去,這個叫做究竟不退。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在你未來的生命當中,在你因緣成熟的時候,佛陀就會出現,這個就是一種善根的加持。

丙四、十念必生(十念必生願 十八)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我們看第十八願:十念必生。

前面的消除災障、增長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約著我們沒有往生的角度來說,約著在生死當中的一個離苦得樂,但以下的第十八、十九願,就是說他不是只有信心而已,他必須有願力,所以這個名號成就一種臨終的接引,包括十八、十九的臨終接引。前面的念佛都是偏重在信心,這以下是有願力。

好,我們看第十八願的十念必生願。看經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十八願在四十八願中的地位太重要了,善導大師說叫願王,是願中之王,因為淨土宗有第十八願,才把淨土宗變成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句佛號的功德,能夠普遍的加被到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因為有第十八願的關係。所以善導大師對於第十八願讚歎有加了,他認為這個是所有彌陀本願的核心思想。所以這個願,我們就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來說明。善導大師把這段願文分成三小段:

第一、根機, 第二、法門, 第三、利益。

先看根機。這個願它所加被的根機是誰呢?是十方眾生。這十方眾生,善導大師把它解釋說,就是我們一般的罪惡生死凡夫,他加一個罪惡,不只是生死凡夫而已。他說這是什麼呢?就是罪惡生死凡夫。說罪惡生死凡夫呢,是善惡摻雜。就是這個人,他平常遇到好因緣修善;但是遇到惡因緣的刺激,他可也是造惡,所以叫做善惡摻雜的罪惡生死凡夫。

這個地方是指他這個願所加被的根機,他不是完全是造善哦,是是善惡摻雜的罪惡生死凡夫。那麼這個的人,他修什麼法門呢?他修三個法門:第一個至心信樂,第二個欲生我國,第三個乃至十念。那麼這信願行三資糧當中,善導大師特別重視至心信樂,他認為這個是主軸的思想。那麼至心信樂這句話,善導大師用四個字來代表,叫做順從本願,跟印光大師一心歸命的意思一樣。他說念佛的時候,你的關鍵點是要放下自我意識,要完全把心百分之百的順從彌陀的本願,你不能有任何一個你自己的看法。

那麼順從本願,善導大師他提出兩個標準,什麼叫順從本願呢?

第一、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就是說,你要好好的向內去反省一下我們是什麼人?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生生世世在三界當中,不斷的流轉,累積很多很多的生死罪業,那麼從今天開始,我也不吃飯,也不睡覺,每天好好的拜懺修止觀,修到我死為止,我還是不可能成就。不是我要不要,根本沒辦法成就!就是你今生盡最大的努力,你還是不可能了生死的,這是第一個認識。

第二個,你要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你要百分之百相信我自己不能,誰能夠幫助我呢?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他每一個願都是為眾生而發的,那麼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到淨土去,他一定要可以的。

這個地方順從本願,善導大師還提出兩個障礙,就什麼叫不順從本願呢?比方說:你念佛的時候:哎呀,我業障深生啊,我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你沒有順從本願。你念佛還打妄想,你還活在妄想當中。比方說:你念佛的時候,你說:我福報不夠,我不能往生。你沒有順從本願,因為你活在你的妄想當中。

所以以善導大師的標準:你念佛的時候,不能有妄想的,即便有妄想,也不能夠安住在妄想,要住在佛號。所以他這個順從本願的標準是很高的!那你對彌陀的本願是完全的靠上去的。如果你心中還安住在妄想,以善導大師的標準,你沒有真正的順從本願,你在抗拒本願!是你自己抗拒本願,不是彌陀本願沒辦法救你哦,是你自己把你自己障住了,你抗拒本願!

由於至心信樂的關係,也就是說你佛號一旦提起來的時候,你的心是百分之百的順從,隨順服從彌陀的本願力,完全皈依在阿彌陀佛本願攝受之下。然後呢,你能夠欲生我國,想要求生淨土的願力,然後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十念是指約著臨終的十念,不過這個地方十念,曇鸞大師解釋說:你也不一定是要剛好十聲佛號了,就是一種相續的稱念,一種相續的力量,乃至淨業成就。這個十念看這個意思,應該時間不是很長了。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除非你是造了五逆的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或者是譭謗大乘佛法、撥無因果等等。一個是罪業,一個是邪見。不過蓮池大師說,這個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即便你造五逆十惡、譭謗正法,只要你能夠懺悔,至心的懺悔,斷相續心,還是可以往生的。

其實這個四十八願,他就描繪出了淨土宗的一個重要思考,就是隨念往生的思想,就是從十八願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淨土宗它不重視佛號的多寡,你看乃至十念,即便說不是十句佛號,那從佛陀的口氣來看,它不是很多句佛號。這個地方就是說,重點在隨念往生——臨終的正念現前的時候。所以這一個願,歷代祖師把它判做一個往生的最低標準,就是劃出一條紅線,往生的最低最低的一個標準了,只有十句佛號。

但是這個標準的重點在於至心信樂,核心思想在於這四個字,產生一種強烈的皈依,他完全靠信願。你看善導大師解釋四十八願,解釋第十八願你去看啊,他花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他輕輕的帶過去而已,老人家是認為這個願的精髓思想在至心信樂,在順從本願那四個字。也就是說,你必須要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在彌陀的本願上,只要你活在妄想,你就不是順從本願,叫做抗拒本願。這個就是整個我們講帶業往生的主要的根據,所謂隨念往生,帶著業種。這個帶業往生帶業種,不能帶現行,帶業種。

我們再看第五的臨終接引,這是第十九願。

丙五、臨終接引(臨終接引願 十九)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前面的第十八願,在中國祖師的判釋,善導大師除外,善導大師認為這個十八願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益大師及其他祖師,是認為這十念往生,是比較偏重於中、下根的,臨終接引是比較偏重於上等根器的。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前面的十八願,它所攝受的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但臨終的時候,他卻對彌陀的本願功德,產生百分之百的皈依,他能夠完全順從本願,他相信自己沒有能力,相信彌陀一定可以救拔他,所以他能夠念念之間感應道交。那這個臨終接引,這十九願的態度是不同了,它的根機也不同。我們看:設我得佛,十方眾生,這個十方眾生是誰呢?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眾生,這個菩薩他是有一種願作佛之心,而且有願度化眾生之心。

菩提心有二種:一個是悲增上的菩提心,一個是智增上的菩提心,菩薩是有兩種的。

智增上的菩提心,他的四弘誓願是怎麼發呢?他是從佛道無上誓願成,他是以佛的功德為所觀境,所以他只好眾生無邊誓願度、他只好法門無量誓願學、他只好煩惱無盡誓願斷,他是以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他的主軸思想,他是以上求佛道為根本,這個人是智增上的發心人。也就是說,他雖然發了菩提心,他雖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初階段他偏重在上求佛道,智增上的菩薩,他大部分的時間應該都在佛堂用功的多。

另外一種悲增上的菩薩,他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主軸,他因為要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他只好——斷煩惱、修法門、成佛道,為利有情願成佛,他的思考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引導的。這種人在共修的時間裡面,看得到他的時間少,但是你到義工團隊去看他,他大部分做義工了,悲增上菩薩。

總而言之,這二個菩薩都是發了菩提心,不管你是悲增上的、智增上的,而且你是怎麼樣?你不是發願,你還有行動,修諸功德。那麼他不斷的積集六波羅蜜的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以這福慧兩種資糧,至心發願,欲生我國。他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他有這樣理想的願景,而且他還是有福德、智慧,有資糧力的菩薩。但是他看到五濁惡世,障深慧淺、充滿了惡因緣,所以他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他的整個因緣是這樣子的,跟前面的罪惡生死凡夫,臨終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是不同的。

那麼這個人,臨壽終時,阿彌陀佛假設不跟蓮池海會的諸大菩薩,包括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而現在其前的話呢,不取正覺。

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的差別,在整個中國的十三代祖師傳承當中,善導大師這一系,是偏重於第十八願的。因為第十八願而提出三業專修的思想——身業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口業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業專門觀想皈依阿彌陀佛,三業專修,萬修萬人去。但是益大師跟蓮池大師的看法,他認為他偏重十九願,就強調圓修的思想——以信、願、持名為正行,以六波羅蜜為助行,他提出了正、助合行的思想。他認為念佛不能夠廢除六波羅蜜,因為你要福慧雙修的。

蕅益大師說你為什麼求生淨土?你是為了成佛而去的嘛。那你現在你要成佛,你肯定要把你菩薩種性弄好。所以我們看在蕅益大師的圓修思想,是以第十九願為軸心,開展出以一門而圓攝百千法門的正助合行思想。這沒有什麼對錯了,你是什麼根機的,你就修什麼法門。

那麼第十八願,它的核心思想在哪裡呢?在至心信樂,在信心;這第十九願的核心思想在至心發願,在願力。還是有所偏重的,雖然三資糧都具足,但是二種思考模式不一樣。一個是對阿彌陀佛本願,百分之百的至心信樂;一個是對淨土的莊嚴,產生強烈的好樂,一個是願力,一個是信心。當然這就看你的根機,你適合十八願,你適合十九願,這兩個都是阿彌陀佛發的願,都可以!都可以啟動彌陀的接引。

這個地方我們要簡別專修、圓修,還有一個叫雜修。雜修就不可以了,就是今日張三、明日李四,你的目標不明確,今天有人講禪宗你就修禪宗,明天講密宗你就修密宗,你對彌陀的信願本身是不具足的,那這個就雜修了。今日張三,明日李四,就是方向不明確的,這個就不行。我們看第十頁,乙二、觀淨土殊勝以啟願力八

前面的五個願,都是在觀察名號功德。名號功德包括了我們現世的消災、來世的福報善根,也包括臨終的接引。這以下是對淨土的觀察,觀淨土莊嚴以啟願力,這個很重要!你往生的願力,就是你對淨土的了解,我們如果對淨土很生疏,你的願力不可能很真切的。那我們怎麼去觀察淨土的莊嚴呢?這以下提出了八點來觀察。

丙一、遠離惡道(不更惡道願 二)

這是第一點遠離惡道,這是四十八願第二個願:不更惡道願。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在我成佛以後,極樂世界的天人,因為極樂世界是沒有三惡道了,所以極樂世界只有二道,你到了極樂世界,要麼你是天,要麼你是人,在極樂世界待過以後,你壽命終了,然後你在未來的生命當中,假設又墮到了三惡道,又跑到地獄、餓鬼、畜生道的話,阿彌陀佛就不取正覺。也就是說,在你的生命當中,只要你去過一次極樂世界,一次就夠了,你以後你不可能到三惡道去了,即便你過去生當中還有很多三惡道的罪業,那個罪業不能得果報——彌陀本願的攝受。

在整個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佛陀在經典,你看大乘經典,佛陀是警告所有的菩薩:你不准墮三惡道。它理由是什麼,諸位知道嗎?不是只有痛苦而已。說三惡道很痛苦,那菩薩受一點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關鍵在於善根的障礙,善根的遮障太厲害了。你們兩個同時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兩個同學嘛,一個人不小心到三惡道去了,你一出來以後,你的善根面目全非了。我們做一個人,在人道裡面受一點苦,我們在苦當中會啟發我們的出離心、道心。所以人世間的苦,某種程度會啟發菩提心的,對善根是有加分效果;但是三惡道的是完全不同,三惡道的苦你真的是白受了,而且那個苦受完以後,你的善根還隱沒了。

所以你看佛陀把三惡道判做八難之一。你從三惡道出來,你的善根就完全遮蓋,就愚癡了。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個人從三惡道出來,很可能第二世會再墮落,第二世墮落可能性很大,因為他善根隱沒了!

理論上,從自利的角度來看,你要證得初果以上,我們才能夠永遠的遠離三惡道危機。也就是初果聖人,即便他過去還有殺、盜、淫、妄的罪業沒有去受報,但是因為他初果的定共戒的力量,他也不可能到三惡道去。

那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說:你到了極樂世界,即便你悲心特重,你要很快能夠回入娑婆,回入娑婆以後呢,你三惡道的業也不可能得果報了,你要麼在人間,要麼在天上,你是有兩種情況而已。這是第一個保證,這是極樂世界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起碼先離開痛苦,離開這種障道的因緣。

丙二、國土莊嚴(一切嚴淨願 二十七)

我們看第二個:國土莊嚴。前面是偏重在離苦,這以下後面的七個,偏重在得樂。這個國土莊嚴,就是在二十七願的一切嚴淨願。看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瞭,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這段願文,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把它做一個綱要式的描繪。我們怎麼去了解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呢?看經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這國中天人是約著能受用的人;這一切萬物是指他所受用的環境,這個偏重在環境,依報國土。它的環境是怎麼回事呢?以下提出兩點:第一個,約著它的本質;第二個,約著它的數量。

一、約本質:

先看本質。它的本質是嚴,這個嚴是個總相,就是無量的莊嚴。極樂世界的莊嚴,它有三種功德(它的別相):

第一個,清淨。我們娑婆世界的莊嚴是帶有染污的,比如你看到珍寶,你會起貪染心,它那個莊嚴當中是不清淨的,帶動煩惱的;極樂世界的莊嚴是帶動我們的善根的,帶動我們戒定慧的,所以它是清淨的。

第二個,極樂世界是光明。我們娑婆世界的珍寶不能放光,頂多你用光明照它,它能夠反射光明;但極樂世界的珍寶,是能夠主動放光的,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所謂的晚上這件事情,因為它所有的寶物都是放光的。

第三個是美麗,它特別美麗。

清淨、光明、美麗,叫做莊嚴。它的形狀跟顏色,也特別的殊勝奇特,為世間所稀有。總而言之,這個莊嚴是怎麼回事呢?窮微極妙。就精純微妙不可思議了,不但是不能用口業來稱嘆,乃至於不能用內心去思惟測量,這個地方是指它的本質。

二、約數量

看它的數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這個眾生就是往生的這些三乘的聖賢。即使他成就了天眼通,對於這樣的依正莊嚴,也不能夠很清楚的去明瞭。這個明瞭是約著內心,第六意識的明瞭;也不能用口業去陳述。也沒辦法去明白,也不能陳述它的名稱、它的數目,有多麼的廣大。也就是說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在受用這個果報的時候,叫做日用而不知。我們受用果報的時候,你說:誒,你到了極樂世界一趟,你描繪描繪給我聽聽看。描繪不出來,這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描繪不出來是什麼意思,諸位知道嗎?因為它是一種不思議境。我們過去生造了一個善業,這個善業得一個安樂的果報,這是可以描繪的;你到了天界去,天界是怎麼回事,你可以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是極樂世界是什麼?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等於是一個凡夫的心,進入到彌陀的整個法身的涅槃的功德海,你怎麼描繪呢?佛的境界你有辦法描繪嗎?連等覺菩薩都不能描繪的。

所以這個果地教,我們要把果地教弄清楚,就是說我們一般的修學叫因地教,你修到什麼程度,你就有多少果報,你有佈施,你就有富貴報;你有持戒,就有尊貴身;你有忍辱,就有莊嚴,你有修就有,沒有修就沒有,叫做因地教,每一個果報,都要靠你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去修學。極樂世界叫果地教,就是它的功德是本來就成就的,彌陀的本願功德海本來就成就的,我們是靠跟彌陀感應道交,而進入到彌陀的功德海去受用的。所以,那個功德是沒辦法去稱量、沒辦法去描繪的。

蕅益大師把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把它用四個字做代表,叫勝妙五塵。澫益大師說這個殊勝是怎麼回事呢?是約著它的安樂來說的。到了極樂世界,你有種種的莊嚴安樂叫殊勝;那麼勝妙這個妙,這個微妙的意思呢?蕅益大師說:你到了極樂世界,你接觸這樣的一種寶物的時候,它是演說妙法、增長善根。它有不退轉的力量,你到了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在那個地方沐浴的時候,你自然增長你的善根;你到極樂世界,這個寶樹之下經行的時候,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你說我現在不想去佛堂拜佛,也不想去講堂聽阿彌陀佛開示,我想一個人靜靜的在樹下經行,也是增長善根。也就是說你眼睛所看到的色塵,耳朵所聽到的聲音,它在安樂當中,念念之間,在增長你的善根,所以叫做果地教。就是你進入到彌陀的一種殊勝的功德海當中,這個跟我們一般的有漏業力的國土是不同的。

諸位你可以看果地教這個思想跟業感緣起的因地教,你可以比較,那個窺基大師不是有個《阿彌陀經通讚疏》嗎,他解釋極樂世界依報莊嚴的時候,他提出來,他說彌勒淨土跟阿彌陀佛淨土的差別,從依報環境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彌勒淨土,它是業感緣起,它是兜率天,那是修十善業所成就的。所以你到彌勒淨土,你有放逸的可能性!嚴格來說,彌勒淨土不能講淨土,只有佛才叫淨土嘛,三賢十地積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嘛。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他還沒有降生,他還沒有成佛了。所以彌勒淨土,我們的定義就是:它是穢土中的淨土。只是說因為有彌勒菩薩說法,相對於諸天來說,那種放逸的境界,彌勒淨土好多了,因為他有彌勒菩薩說法。但是那個國土本身是個穢土,它的本質是個穢土,它是業感緣起,眾生有漏業所感的。所以你到彌勒淨土裡面,你一不小心你會放逸的,它裡面的天人、宮殿,你要是不小心的話,你會產生放逸貪愛的。

極樂世界不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不可能!它的國土的本質不是我們業感所成就的,那是憶佛念佛而顯現出來的,它不是業感緣起啊。

所以我希望大家把彌勒淨土跟西方淨土做一個簡別,一個是純粹的淨土,是淨土中的淨土,是完全無漏的;一個是穢土中的淨土,它們的本質是不同的。

好,我們先講到這個地方,我們慢慢的觀察,再培養我們的信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