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八識規矩頌講錄

【開題】

八識規矩頌,將八識分成四類說明:第一類是前五識,第二類是第六識,第三類是第七識,第四類是第八識。每一類用三頌說明,共有十二頌。在每類三頌中,又前二頌明有漏雜染識,後一頌明無漏清淨識。這次不依以上原有的程序講,另成一種組織來說明。先將十二頌分成兩大分:一、順轉雜染分,有八頌;二、逆轉清淨分,有四頌。先明順轉雜染分中,第一類明第六識,第二類明前五識,第三類明第八識,第四類明第七識。為什麼要依這種程序講呢?因為人類平常能覺察得到的識,多半是第六識,如各種思想、感情等心理作用,這都是第六識的功用;這不只是佛法能說明,就是世間學術,也都能說到,但不能完全說明就是了。

若單講第六識,於事實還有講不通的,因為不是有了意識分別,就有一切所分別的境的。如第六識能分別青、黃、赤、白等,但若盲人,眼根已壞,不發眼識,就不能見青、黃、赤、白,那麼意識就不能分別青等色了,所以第二類要明前五識。要前五識與第六意識,俱時生起現行,才能了別五塵境:如眼識與意識同時現行,就能了色塵相;耳識與意識同時現行,就能了聲塵相;乃至身識與意識同時現行,才能了觸塵相。但這所分別的五塵境,不是可以憑空造出的,要真有所對的境,才有所分別的相的。

如我們現在都能見這個蒲團是方的,這是形色,是黃色的,這是顯色,要在這個處所,真有這個蒲團,這時眼識和意識生起現行,才能分別;並且這所見的蒲團,是大家都能見到的,所以這不是憑個人識現的。前五識與第六識俱時所了別的六境相,既不是憑空而有的,那麼若不許在識外有境,這境又是依何識而有的呢?所以進一層的推論,要說到第八識。前五識所緣的器世間相,既不是前五識單獨變起的,也不是心外的法,就是第八識所變的,所謂內變根身,外變器界,都是第八識變緣的相分。若能明白這識變的道理,知道無始時來,依業力引第八識,在業力的軌範中,現成一期的根身器界;那麼世間所謂「自然界的一切萬有」的論調,就推翻了──因為萬有是業引識變的業果,而不是自然。

從第八識的變現上說,本交互相遍,同類相似的;如現在我們同得人的第八識,於是我們大眾能同見一種色,同聞一種聲,不過雖同見色,同聞聲,但甲所領受的境,未必恰是乙所領受的,只是相似變就是了。第八識既交互相遍,同類相似,所以沒有顯然自他、物我的隔別。但在有情的心境,卻恰成反例,顯然有自他、物我的隔別;有了自他,於是就要以自我為中心,要求自我的保存,自我的發展,自我的殊勝,自我要駕乎他人之上,人人都這樣,於是鬥爭不已。若單從第八識上說,既是交互相遍的,為什麼又有自他的隔別呢?所以第四類要說到第七識的功能。有情生命的成立,自我的發展,人格的表現,都從第七識中可充分說明。

以上所說識的四種分類,在世間科學、哲學,也有說到的。如哲學的素樸實在論,這是常識的,反對這常識而成自我唯心論。他們這派的立論,說是一切境相都是由我的分別所現。這在佛法上說,也不過只依第六識一部分的功能而立。到科學發達,趨重實驗而斥破憑空玄想,要有確實的根據,真切的證明,才能存在,所以自然科學和哲學的新實在論,已是從第六識推到前五識了;自我唯心論,已被打破。但說到、不拘前六識起不起現行境相都存在的理,那就不是世間科學、哲學所容易推想到的了,這就要說到第八識所變的本質境,並說這本質境就是識的相分。這種深奧難知的理,正是世人難知的,也正是世人所迷的。因為不明第八識,於是有說客觀的宇宙唯心論的,宗教家則說是神。

客觀唯心論,說宇宙現起,是客觀存在的精神所造成;宗教家說宇宙是唯一的神所造。這兩種所說,都是不曾將八識完全說明了的迷執。若說只是普遍的精神,唯一的神,但怎樣一切有情眾生又有各個自我精神的差別?而在這各個自我精神差別中,又有各個不同的宇宙呢?從事實上看起來,他們都說不通,所以非說到第八識,不能說明宇宙。也非說到第七識,不能說明有各個自我和自他隔礙的分別。若說有情的自我,是由神分開而成的;這樣,那不是「神」已分成各個「眾生」而沒有所崇拜的神了嗎!?其實、這就是佛法中說的第七識的功能。從現代一般的科學、哲學、宗教上看,第八識、第七識大抵尚迷而不知,只於前六識說到一部分。在前六識中,第六識又比較容易觀察;而他們迷而不知的那八、七二識,也正是最重要的。要明宇宙觀,非明第八識不可,要明人生觀,非明第七識不可。但因這兩種微細難知,所以這次所講的程序,不依原有的次序,只就凡夫雜染心上,順凡夫的心理,以粗顯易知的為出發點,然後一層深進一層,說到深奧微細難知的,所以名順轉雜染分。

【釋 頌】

一 順轉雜染分

甲 第六識

現在先講明意識的前兩頌。在未講本頌前,要大概說明意識的內容。意識分兩種:一、五俱意識,二、獨行意識。五俱意識,就是第六意識與前五識同緣五塵境。獨行意識,就是前五雖不起現行──眼不見色,乃至身不領觸,但意識仍可自起分別,如意識的緣過去、未來境,是意識自己憑空憶想的。在獨行意識中,又分三位:一、散位獨行意識,二、夢位獨行意識,三、定位獨行意識。夢位意識,是在睡眠時,前五識雖不起現行,但意識還能分別,只是昧略就是了。定位意識,不只是人不容易有,就是六欲天也沒有;欲界以上的色、無色界,才有生得定,常在定中;在人中要修得,既得定以後,在定中的境界,就與普通的境界大不同了。上面說第六識粗顯易知,不過只說的獨行意識中的散位意識,至於夢位意識不分明,不須說明,定位意識不是普通人的心境,不容易知道。現在能覺察的,粗顯易明的,也就是散位意識。由散位意識,再說到五俱意識。從佛法上說,雖是很淺的,但順凡夫的心理以說,在凡夫已是不易覺察的了。現在講頌文。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三境、就是性境,獨影境,帶質境。性境中分二:一、勝義性境,這在果中才能證得,因中不能證。二、世俗性境,就是在事實上是有的,不單由能緣識分別變起的,例如五識所緣的五塵;定中所緣境,也屬世俗性境。就真諦上說,雖五塵也都是幻有的,但就俗諦上說,也是由種子生,有幻相、幻用,不如鏡花、水月完全無用的,所以也名性境。獨影境也有兩種:一、有質獨影:雖在此時、此處、此界,沒有此法,但在法界中是有的,不過在此界、此時、此處,只是為意識所分別變緣的,所以仍是獨影。二、無質獨影:不但此時、此處、此界沒有此法,就是他時、他處、他界也沒有,只是意識上假立名言的分別,如妄分別龜毛、兔角。帶質境也分二:一、真帶質:就是以心緣心,如第六識通緣一切心心所,第七緣第八見分為我,也是以心緣心,所緣的相雖與所託的質不符,但確已帶有質了。二、似帶質:就是以心緣色,這只是獨頭意識所緣的帶質相分,是意識所增益的,如分別桌、椅等名物,其實只見顯色、形色,沒有見桌、椅。以上幾種,若分類說呢,勝義性境不變而緣,其餘的五種是變緣的。在這五種中,世俗性境同真帶質境是兼因緣變和分別變的,其餘的似帶質,有質獨影,無質獨影,只是分別變的。這三境,第六識都有。

三量就是現量、比量、非量。量、就是正知,因為境有三種,所以了境的智識,也有三種。在這三種智識中,前兩種是正確的,後一種是不正確的。現量緣性境,只有事實,不帶名類分別。比量緣正確的獨影境。非量緣不正確的獨影境同帶質境,那就與事實完全不符了。只是意識無始以來分別名言習氣,顛倒分別性相,如病眼見空中花似的──在平常不曾學佛的,大多是非量緣境,顛倒錯誤的。這三量,第六識也都能通。

三性,就是善、惡、無記三性。第六識作業範圍也很廣,可通三性。就第六識作用上說,在三界輪轉受生死,也容易知道。若造上中下三品惡業,墮三惡趣;若造三品十善,生人、六欲天、阿修羅三善趣;造三品十善,並修四禪、八定,生色、無色界天。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以上所說的八種識,都名心王,各有相應的心所,現在說意識心王與五十一位心所都能相應。這五十一位心所的數目,不過是根據天親百法論,和瑜伽論而說的,若廣分別,還不止五十一位心所;簡略說,也不到五十一心所。心所又名心所有法,就是心王起時,心所有法也隨之而起,如主從的關係一樣。但心所與心王雖同起,卻不是一體,是有兩法才能說相應的。相、是互相義,必須兩法同時、同處、同緣一境、同作一事,這才名相應。雖與五十一心所相應,卻不是一切時都與五十一心所相應,如與善心所相應,就不與煩惱心所相應;與煩惱心所相應,就不與善心所相應;且與此煩惱相應時,就不與彼煩惱相應;不過總說意識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

這五十一心所,可分為五位:一、遍行有五:遍行、就是無論何時、何地、何境、何識,但有識起,這五種心所都能普遍現行,所以名遍行。這遍行中的五心所,就是作意、觸、受、想、思。作意、是能警動其餘心心所現起的。觸、是根境識三和合,能觸境的心的作用。受、就是順觸的領受。想、是於領受境分齊限量,由此有彼此是非可判別,而立種種名,所以想是名字言說的所依。思、是造作的力,能令餘心心所去造作。

二、別境有五:別境、是緣特別的境才現起的。別境中有五心所:就是欲、勝解、念、三摩地、慧。欲、是於境起希望,於順境希望能合,於逆境希望能離,於中容境不生欣求厭離的心,則無慾。勝解、於無疑境上,確定明瞭,印持不惑。念、即憶念,就是能明記不忘,在過去境上才生現行。三摩地、就是定,於所觀事明記不忘,而能念念專注一境。慧、依念、定所觀察境,判決簡擇,成明瞭決定,而有慧生起。

三、善有十一:就是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信、不是通常所說的信,因為通常的信,通於所謂迷信等,違於實事真理,只是煩惱中的惡見妄執,此不名為信。此中所說的信,是依佛法中因果實事,性相真理,信有三寶、四諦而起的信。要是沒有這個信,就成妄想流轉,是大隨煩惱中的不信,所以這信能對治不信,是萬善的本,智慧的源,功德的母。所以在善法中,首先說信心所。精進、不是通常所說的勤,因為於不善事也能生起勤。這個精進,就是四正勤,是依正信而起的,能止惡行善;就是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慚、愧、這兩種心所,都是羞恥心,凡能止惡行善,必定要有這羞恥心,雖都是羞恥心,但是有差別:慚、即尊重自己的人格,知自有佛性,與諸佛菩薩相同,既有此人格,怎麼於諸佛菩薩所成的功德,還不能成,於惡還不能斷呢?

所謂善猶未成,惡猶未止,自己生起羞恥。愧、就是對他生愧,一切諸佛菩薩,都具有三明、六通,於我現前所作所為,諸佛菩薩悉知悉見,我現在善猶未成,惡猶未止,怎樣對諸佛菩薩,怎樣對一切眾生呢?無貪、無嗔、無癡、名三善根,能對治貪、嗔、癡三不善根。貪、就是於己分之外,還要將所有的都歸自己統領。無貪、就是能將已經有的,施舍他人,未有的也無所取。無嗔、就是慈心,這不是普通的慈心,因為普通在相當的限度有慈心,但出分限以外,還要起嗔的;這由無嗔所發的慈心,是無分限的,普遍的。無癡、是對治癡的,就是於事理能明瞭覺悟;但與慧不同,無癡只是善,慧可通善、惡、無記三性。輕安、也是定心,在平常散心用事時,身心如負重擔,行走不定,但有定現行,如平常將重擔放下,只覺身心輕快、安樂,為向所未有的。輕安與三摩地不同,輕安只是善,三摩地通三性。不放逸、是依精進、無貪、無嗔、無癡和合而成的,不但精進修一切善法,並且謹慎能防護有漏法不生。行舍、就是行中之舍,簡別不是受中之舍,因為五受中有舍受,恐與舍受相混,所以說行舍。行舍就是依止精進、無貪、無嗔、無癡修一切善法,雖修一切善法,而心平等性,心無所住。不害、是無嗔中的一分,但這是悲心,見有情衰損惱害時,心生悲愍。

四、煩惱二十六,可分四類:一、根本煩惱六:貪、嗔、癡、慢、疑、惡見。這六種自性就是煩惱法,為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名根本煩惱。貪、是於三界有、有具,不了是苦而生貪著。貪與別境中的欲心所不同,欲只是希望,通於三性,但貪慾就成有覆或不善了。嗔、是於有情苦、苦具,正現起時,生違反心,生忿恚心──欲界眾生所作所為,都是從貪、嗔發動的,所以貪、嗔遍於欲界。到色、無色界,就只有貪無嗔了。癡、又名無明,就是不明因果,不知性相,由癡為依而生貪等煩惱心所。慢、有七種或說九種,總言之,就是自高凌人的意義。一切眾生,既有我見,就要將我提高,駕於人之上,而以他人為提高自己的工具。

這慢心所是任何人都不能免的,就是極低心下服的人,表面看似乎沒有慢,其實他只是沒有遇著機會,有相當的機會,他也要起慢的。疑、就是於因果性相猶預不決,由疑能障生善慧,能斷疑的,就是慧心所。惡見、又名不正見,包含有五種: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身見、就是個體見,執個體是我而成我見,由我見而有我所。邊見、是於我見上,執斷、執常,我身死後是斷滅了呢?還是永久不滅的呢?邪見、除身、邊二見外,其餘的都是邪見;但最大的邪見,就是撥無一切的虛無見,或名惡取空,或名豁達空。見取見、是於種種見中,隨取一種執為最勝、最上。戒禁取見、是執取所持的牛戒、狗戒等,以為能得解脫──信這種不正戒,以為能得解脫的,這正是迷信,是惡見,與前面善心所中所說的信不同。

二、小隨煩惱十: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這十種煩惱,是自類各別起的,範圍狹小,如忿起恨不起,所以名小。隨根本煩惱而起,所以名隨煩惱。忿、恨、惱、害、嫉,都是隨根本煩惱中的嗔心所起的。忿、是於現前不饒益境所起的。恨、是於過去忿境上懷怨不舍。惱、是由忿恨以後所起的嗔心所。害、是無悲愍心,常損惱有情。嫉、是耽著名利恭敬,見他人有榮利事,不能忍耐。覆、誑、諂,都是隨根本煩惱貪、癡、所發動的。覆、就是覆藏己過,不肯發露懺悔。誑、就是耽著名利恭敬,雖無實德,假現不實功德,欺騙他人。諂、就是諂曲,矯飾惑世。憍、慳,都隨貪所起的。憍、是於自己的一點有漏榮利事,貪著在心,醉心於中。

慳、是慳吝,將自己所有的身命財產保守,不肯施舍。三、中隨煩惱二:就是無慚、無愧。這兩種煩惱,遍於不善,範圍較寬,所以名中。也是隨根本煩惱而起,所以名中隨煩惱。無慚、是慚所對治的,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名無慚。無愧、是愧所對治的,不顧他人譏嫌譭謗,名無愧。四、大隨煩惱八: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忘念、不正知、散亂。這八種通於一切染心,範圍最寬,所以名大。也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所以名隨煩惱。不信、為信所對治的,就是於實事真理不能把握,令心成流蕩無歸,一切煩惱心所都從不信生起的。懈怠、是不精進,不策勵心。放逸、為不放逸所對治,就是不修善法,不防護惡法。惛沈、是無癡所對治的,就是蒙昧無知,能障觀不生。掉舉、是輕安所對治的,就是令心不寂靜,能障止不生。忘念、是念所對治的,就是忽略心。不正知、與惡見不同,不正知但於事理不能正確明知,惡見是執見確定。散亂、就是不定心,令心流散。

五、不定四:悔、眠、尋、伺。這四種不定是善、是不善、是無記,所以名不定。悔、又名惡作,就是於已作不作的事,心中生起追悔。若於已作的惡、生起追悔,這就是善;但常時惡作,令心不安,這也是不善。睡眠、也通三性,若適當睡眠就是善,若耽著睡眠,就為不善。尋、就是尋求。伺、就是伺察。尋求相粗,伺察相細,言說分別,就是從這兩種心所建立的。通常心理學所說的思想,不是佛法中所說的想心所,只可算是尋、伺。

意識心王若與這五十一位中的善心所相應,就成善意識,若與不善心所相應,就成不善意識,沒有拘定的,所以說: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性、就是善、惡、無記三性。在第六識作業通三性,或善、或不善、或無記。界、就是三界,由意識作業通三性,所以受報也不定,或欲界、或色界、或無色界。受、就是五受;意識或時苦受,或時樂受,或時憂受,或時喜受,或時舍受。因為意識於性、界、受這三種中都不拘定,所以說:性界受三恆轉易。根、是根本煩惱,隨、是隨煩惱,信、是信等十一,等、等取遍行,別境。第六識起時,或與根本煩惱相應,或與隨煩惱相應,或與信等心所相應。這些心所與意識總是相連而起的,所以說: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凡造成業,要經三種階段:一、審慮,二、決定,三、發動。前兩階段,都是意識的功能,到了發動,才有身語業的發現。所以、身識雖能動身,舌等語具雖能發語,但動身、發語的主動力,還是在意識。唯意識有這種功能,所以說:獨為最。引、是引業,就是由第六識所造的強有力的善惡引業,熏成業種,含藏在阿賴耶識中,成熟時能招當來總報。滿、是滿業,就是由第六識所造的劣的善惡滿業,熏成業種,含藏在阿賴耶識中,成熟時能招填滿總報的別報。引業力強,滿業力劣;引業如畫師畫大概的模形,滿業如弟子加功填彩,圓滿所作。所以、雖由第八識受報,但都由第六識的造業所牽引的。

乙 前五識

性境現量通三性。

前五識所緣的只是性境,如現前有實有色,眼識才能緣;但這所緣的是世俗性境,因為不能隨心改變其性,所以名性境。現量、是說前五識只有現量,無比量、非量,因為要五根對五塵才能發識,比量、非量都是由識自起分別的;又前五識對現前性境,直接了知,無錯亂,不帶名言,所以無比量、非量。三性、就是明前五作業通三性,但前五不能自動造善惡業,只能幫助第六意識作善惡業,隨第六意識而有善、惡、無記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前五識中的鼻、舌二識,只有欲界有,因為欲界受段食;到色、無色界都是禪悅為食,所以用不著了知香、味的鼻、舌二識了。眼、耳、身三識,則二地有。二地、是指三界、九地中的欲界五趣雜居地,同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這離生喜樂地,雖已在定中,但有時出定可見色;並且互相談話,可聞聲;身也領觸,所以有眼、耳、身三識。過此地以上,就常在定中,前五識都不起現行了,只有定中意識。因為這眼、耳、身三識,只止於五趣雜居地,同離生喜樂地,所以說二地居。雖說第二地以上,前五識不起現行,卻不是指的出世聖人,只是說的異生,因為出世聖人,不受三界分限拘定了。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前五識心王,與三十四心所相應。就是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三種心所。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根有兩種:一、浮塵根,又名扶塵根,或根依處,就是平常肉眼能見的眼根乃至身根。二、勝義根,又名淨色根,是潛在浮塵根的根依處中的,雖是色法,但肉眼不能見,依佛法說,天眼才能見到。現代科學中所說的視神經,聽神經等,似乎是說的這五種淨色根,但也不是平常眼所見的,要用顯微鏡,並加以一種推測,才能見到。依這五種淨色根,才能發五種識,所以這五種根,就名發識的增上緣依;也名同境依。不過,眼識生起時要九種緣,以上所說的增上緣依只是一種,還有其餘的八種;就是空緣、明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頌中說的九緣,就是指眼識現行必須的緣。耳識生起現行,只要八緣;除明緣一種,因為黑暗中也能聞聲。頌中的八、就是指耳識必須的緣。鼻、舌、身、三識,生起現行,就只要七緣,除明緣、空緣兩種,因為這三識要逼近才了知香、味、觸。頌中的七、就是指這三種識現行必須的緣。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鼻、舌、身、三種識,要與境相接觸,才能取境。眼、耳、二種識,要與境相離,才能取境。小乘、外道、凡夫這三種人,無真智慧,對五根與五識不能分別辨明,所以說:愚者難分識與根。

丙 第八識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三性中的無記性有兩種:一、有覆無記性,就是在他的業性雖沒有明確界限,可以說是善、是惡,但有覆蔽的。二、無覆無記性,就是在他的業性既是非善非惡,而又沒有覆蔽的。從第八識作業上說,是屬於無覆無記性,所以說:性唯無覆。從第八識的現行上說,只與五遍行相應,不通其他的煩惱心所,善心所;不但不與其他的煩惱相應,連無明也都不相應。或有說也同無明相應的,這不是就現行說的,只是就含藏有前七識的種子而言,因為前七識的無明種子,也含藏在阿賴耶識中。界、指三界,地、是九地。他、指第六識。生、是從無而有,假名為生。在第八識隨引業現起一期命根就名生,這一期命根終了,就名死。第八識隨第六識所作引業力的支配,在三界九地中生死死生,相續不斷,所以成有情的生死流轉。因為第八識的行相,是相似相續的,很微細難知,就是聲聞、獨覺聖者都不能明瞭,而生起迷執。迷執有兩種:一、增益執,就是執無為有,如本無人、法,而眾生二乘執為是有。二、損減執,就是執有為無,如八識心心所法,雖如幻化,而是幻有非無。在二乘人不明瞭,就生起迷執,撥無第八識。由此無著、天親、護法,這些大乘論主,引經據典的與二乘諍論,來證明唯識的正理,以破他們的迷執。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阿賴耶是梵語,譯為藏,阿賴耶識,就是藏識。此有三義:一、能藏,二、所藏,三、我愛執藏;這都是就阿賴耶識而言的,只是對向不同就是了。對一切種子名能藏,因為一切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中,種子是所藏的,阿賴耶識是能藏的處所,所以名能藏。對一切現行雜染法名所藏,因為根身、器界這一切雜染現起以後,阿賴耶識反為一切雜染法覆藏,為一切雜染法所藏了,所以名所藏。對第七識名我愛執藏,因為第七識恆時有我愛執,這被執為我的,就是阿賴耶識現行的見分,所以就成了第七識所愛執的處所,所以名我愛執藏。頌中的三藏、就是指這三種。浩浩不可窮、是說這三藏義,都甚深難知,無有邊際。因為阿賴耶識所藏的一切種,不可窮盡,所以能藏一方面也不可窮;因為藏阿賴耶識的雜染法不可窮,所以所藏一方面也不可窮;因為第七識的我愛執,很不容易覺察,就是睡眠時都相續不斷的執我,這不但普通人不易覺察,就是稍用點功的,也不容易覺察。

在禪宗下曾有一段公案,就是有一個參禪的人,用了很久的工夫,他自己說他的心能自作主,但有人問他說:‘當你睡眠到無夢時,你也能作主嗎’?他就默然了。這就是不覺第七識執第八識的緣故。但此不但稍用點功的不易覺察,就是二乘也不承認,所以無著菩薩造的攝大乘論中,用六種理由來成立第七。最顯明的,如無想定,因為有第七染污意,所以與滅盡定不同,所以聖者不修此定;若無第七,那麼無想、滅盡就沒有分別了。又有五同法可比知有第七,因為前五識都有所依根,所以可比知第六意識也有第七為所依根,如果沒有第七,那麼第六就沒有所依根了;第六既沒有所依根,前五也不當有所依根,五同法就不能成立了。

由以上所說的,可見第七最不容易覺知,但又不能撥無第七,所以從我愛執藏上說,也是甚深難知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這是譬喻:第八名本識,如淵深的海;前七名轉識,如波浪,依海而得起。但這七種轉識,都有境為增上緣,才得生起,如海上有風,才能起波浪似的。雖前七都以境為增上緣,不過在前五識最重要,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前五識離境就不能發識;在第六識還可由識分別妄現的境也可發識;第七緣第八見分為境,境也常有,而不須別藉他境才生;所以最不可離的就是前五識。

受熏持種根身器,此明阿賴耶識受熏持種的功能。因為阿賴耶識是無記性,所以受前七轉識染淨熏習,既被熏以後,就將染淨種子執持不舍。如室中燃香,香的自體雖盡,而香氣還留在室中,所以阿賴耶識受前七轉識熏後,所成的習氣種子,也含藏在阿賴耶識中,執持不舍。內根身、外器界,也是阿賴耶識所變所緣的。所以這識的相分有三種:一、一切種,就是受前七熏習所成的種子。二、器界,就是所變的相分。三、根身,就是五根的身體,身是總,眼等四根是別。這根身是阿賴耶識的執受,因為根身就是五根諸法和合的總聚,這總聚為阿賴耶攝持依止為自體,能生覺受,觸受境界,於是根身與阿賴耶識就成了同安樂共患難了。如人穿一件極難脫下的衣服,同身體都和成一體了,於是被人損害這件衣服時,自體也同感覺痛苦,撫摩衣服時,自體也覺到快樂。又阿賴耶受熏持種的理,也可以比知,如我們在前幾十年的事,到現在一想,還歷歷在目,這雖由第六意識記憶的功能,但還是因為第八能持種不失的關係。這還不明顯,再明顯的,就是有時雖未經明瞭的意識記憶,只要前五識與五俱意識現行,阿賴耶識就受了熏而持為種;所以有時夢中境,是平常曾未經過的,第六識也不曾記憶的,這就是由阿賴耶識持種不失的功能所現。

若這一期業報已盡,阿賴耶識對根身不持為自體時,這就名死;若最初受胎的一剎那,就名生。在人死時,全體都冷盡,但有一處暖氣最後舍,在那時、前六識都沒有功能了,只有阿賴耶識還沒有離去,要這暖氣完全沒有了,這才名死人。受生時最先成胎的,成立第一剎那生命的,也是阿賴耶識,然後前六的功能才隨之生起。所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有情一期生死的主人翁,所以說:去後來先作主公。雖是主人翁,卻不能執以為我,因為他雖是相續不斷的,而實是剎那生滅而無常的,而且是隨業流轉而無力的。

丁 第七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帶質、就是帶質境,第七緣第八見分為我,是真帶質境。因為所緣所執的我,雖不是第八見分的真相,卻是自識托第八見分為本質而變起的妄相,所以「我相」是由第八見分同自識兩方面的關係變起的。現在以譬喻來說明:第七識如病目,第八見分如燈光,由病目對燈光,才見有五色光輪,這光輪喻如我相。但光輪不是燈光的真相,是病目才見的,卻又不離燈光而有的,所以五色光輪是病目同燈光兩方面的關係幻現的。我相、也是同樣的理由。為明瞭起見再作表如下:

(病目)

(燈光)(五色光輪)第七識

第八識──→見──→我←──能變識

本質境 帶質境

第六識也有真帶質境,但是不明顯,只有第七最明顯,故在此說明。有覆、就是有覆無記性。第七識只一味的執第八見分為我,不分別六塵境界,亦不對他有情發生交涉,沒有顯然的善不善,但由他念念執我的關係,可影響前六我不淨,所以本性雖是無記,而有我執的覆蔽,就成了有覆無記性了。通情本、是說第七的帶質境通於情本:情、就是能變識──第七,本、就是本質境──第八見分,由能變的情識,托第八見分的本質,而現有帶質的我相。有說:通情本,是說第七執我,通為三界有情生死之本。但是正確的解釋,還是前一釋。

隨緣執我、是說第七隨所緣的第八識而執為我,第八若生在欲界,就隨生在欲界,執第八見分為我;生色、無色界,也是一樣。在三量中,第七屬於非量。因為第七不了第八真相,所以不是現量;不能推理,所以不是比量;只一味的由自識托第八見分變起的我相而執為我,所以說:量為非。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就是八大隨煩惱,遍行五,別境中只與慧心所相應,根本煩惱中與我貪、我癡、我見、我慢、相應。頌中的我字,通於貪、癡、慢、三種。癡就是恆行不共無明,又名根本無明,由第七與根本無明相應,所以不明第八真相而生我見,就執為我。這我見所由起的不明,就是我癡。由執為我,於是愛著不舍,隨第八生在何界何趣都不舍離,就是自殺者,也是為了愛我,這就是我愛。因為愛我,無形中就要使我居於一切人之上,由尊重我,所以只見我是最勝最上的,這就是我慢。第七執我的功能,最不容易斷,只有從第六識用功,使智慧訓練至強銳有力,然後才能對治,漸漸斷除;從第七本身,在凡夫位,是無法對治的。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七識、梵語名末那,譯為意,是恆審思量的意義。恆、是恆時不斷,審、是決定不惑,思量、是遍行中的思同別境中的慧,和合而成的。第八恆而不審;第六審而不恆;前五不恆不審;只有第七末那恆時審決思量於我相,相隨不離。雖是很簡單的只一味的執我,但影響於有情甚大,令有情日夜永久在昏迷中。日夜、也可說是生死。鎮、是永久義。四惑、就是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八大、就是惛沈、掉舉等八大隨煩惱。因為第七與四惑、八大相應而起,所以前六轉識雖修善法,但由第七執我的關係,也成了有漏善。第七若轉成清淨,前六所作善法,也就成無漏了。因為前六轉識,依第七而成染淨,所以說:六轉呼為染淨依。

以上將雜染第七識兩頌講完了。到這裡才明瞭社會的不平,人心的不良,根本原因就是由第七作祟。明瞭這個理,可見思想簡單的唯物主義,以為衣食住平均,就能解決人生痛苦,使天下太平,這是不明人生真相的。要知道人的求衣食豐裕,只是我貪的一部分發展,這只是資生之物。第七執我不是這樣單純的,還有人為求精神快樂,舍棄物質享用,並且連肉身也可不要的,如印度的投崖、拔發等外道。還有我慢熾盛的人,由我慢影響前六的作為,處處要光榮體面,在人上而不肯受人壓制,所以雖以多少金錢運動他,也不能使他屈服。可見只求衣食住平均,以為就能解決人生痛苦的,依佛法看起來,實在覺得他們無知,同時又感覺到他們可憐。

到這裡,順轉雜染分八頌都講完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也知道了。以後再說到逆轉清淨分。

二 逆轉清淨分

此中八識的順轉逆轉,都是就凡夫的心理而說。順轉、是順於凡夫平時轉向外境的心而說;逆轉、是將凡夫平常的心轉向內識而證清淨。怎樣能轉向清淨呢?要先從第六識用功,將自識轉成無漏智;進一步就轉第七識,將第七所有的障隔打通;然後再由第六、第七合力,轉第八識;第八既轉向清淨,前五是最無力的,於是也隨轉成清淨了。所以逆轉清淨分的次序,第一頌明第六識,第二頌明第七識,第三頌明第八識,第四頌明前五識。

甲 第六識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地前有資糧位、加行位,資糧、是對佛果說的,如人行遠路,要帶著資糧,我們從凡夫位到佛果,也要廣集資糧。集資糧就是修福慧,修福慧就是修六度行:佈施、持戒、忍辱,三度是集福;般若,是修慧,精進、禪定,通於福慧。在這資糧位,共有三十心,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華嚴經中說十住以前,還有十信。在十信位,也修六波羅密行,但這是意識散位行。如在欲界,由第六意識,聽聞正法,由聞法而生慧,就是聞所成慧,這就是六度中的文字般若。由聞法以後,能持戒,這就是思慧,包括六度中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因為戒的廣義,不惟是佛制的戒條,才名戒的;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在起心用事時,都要觀察合不合佛所說的,觀察應作不應作,所以戒法的範圍很廣,能包括四度。

但後因有人不如法行,佛才為這類眾生,製定戒律,作他們行為的標準。由思惟而如法修行,由修行純熟而得禪定,這與定相應的慧,就名修所成慧。由定力成就,於是出生種種不可思議事,能轉現業報,能超欲界境;不過佛法不重在定,重在由定所生慧,由慧才能斷惑證真,這就是六度中的禪定、般若兩度。由修六度,而使信心成就,證入初發心住。因為到這位,勝解修行力才現前,才能發深固不退的菩提心,所以名發心住。以後只有進無退,得安住於佛法中了,到這位就名賢位菩薩了,所以這是由凡夫入聖的關鍵,是最難入的。然後由初住到十住、十行、十迴向,都修六度,廣集福慧資糧,但有淺深不同就是了。但這三賢位的菩薩,還沒有起立證真如法性的決心,到暖、頂、忍、世第一──四加行位,才加功進行,常在定中,一心求證真如法性,不證不起,然後由定力發生證真如的慧──若沒有以前的三十心而求證真如,那就只能證小乘生空果,只能證真如空性,而不成不空妙德。

慧將生起時,名暖位,如日光將出時,先有暖相現。慧已生起,名頂位,如日光已出到山頂,能光明朗照了。第三是忍位,就是由定慧能忍可,這位有上中下三品忍,到上品忍而進入最後一剎那的世第一位,就是在世間是最為第一的。以上所說的修行的位次,都是有漏第六意識的用功力,但有散位、定位的分別就是了。前五識雖也能幫助用功,但是無甚力量,第八完全不相關,第七不但不幫助,反為第六修行的障礙。經世第一一剎那,入真見道,由真見道入相見道,這才登初地,這時第六、第七就轉成無漏了。頌中所說的歡喜地,就是初地。因為在地前,用有漏第六識修行,有漏聞思修慧,漸伏分別所起二障。

入初地時,才將無始本有的無漏清淨種生起現行,頓斷分別所起二障種子,到這時一向求證的真如也證到了,第六識也轉成了妙觀察智了,得未曾有,生大法喜,所以名歡喜地。在雜染位上,八識各有相應心所的多寡不一,到清淨位上,都與二十一心所相應。在染位,識是心王,到了清淨位,五別境中的慧心所就轉成智了,智就是心王,智相應的識與其餘的五遍行,四別境,善十一,都隨智轉。頌中所說的初心、就是入初地的心,因為十地中,都有入、住、出三心,入心也名初心。在初地,第六識雖轉成妙觀察智,但俱生所起二障還沒斷盡,只斷了一分異生障,不墮惡趣了,所餘的二障,有時現行纏繞意識,有時或眠伏不起現行,但並沒斷,遇緣還要生起現行的。所以從初地到七地,都不能算純無漏。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遠行地、就是第七地。到第七地以後,第六識的俱生現行二障,完全不現行了,因為入二空觀,證真如法性的慧,相應不斷的現起,沒機會使二障現行,所以說:純無漏。從初地到七地,是下品妙觀察智,七地以上,是中品妙觀察智,到佛果就成了上品妙觀察智。圓滿明淨,雙觀真俗二諦,普遍朗照大千世界。

乙 第七識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極喜、就是初地。

第七識無始妄執我法,直到初地,第六意識轉成無漏清淨智,此強有力的智,才將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了,不但不執第八見分為我,反能遍觀一切法平等性。但由俱生二障種子沒斷,所以有時還執我,直到第八地,證真如智已能不加功用而任運現起,於是第七執我的我執,就恆被第六無功用行將他摧滅了。所以到第八地,第七才沒有了我愛執,才舍了第八識。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如來有法性、受用、變化三身。受用身、又分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是佛自證境界,第十地菩薩,都不能見的。為要使初地至十地的菩薩,也受用法樂,被十地菩薩的機,所以又現他受用身。為初地菩薩所現的佛,是以百蓮花為座的佛,為第二地菩薩所現的佛,是以千蓮花為座的佛,乃至為十地菩薩,各現他受用身,這都是平等性智的功用。

丙 第八識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八識也名阿賴耶識,就是藏識,因為這識被第七識執為我,所以名藏。將到不動地前,我執永伏,才舍了這個名字。異熟、就是異熟識,又名業報識,因為這識就是受善不善業所感的報體,凡受業報就有分齊,到金剛道後,就不受業報支配,就無分限、無邊際了,所以說:異熟空。無垢、就是無垢識,因為此識不再受熏,一切有漏雜染種子永斷,所以名無垢識。大圓、就是大圓鏡智,因為只與清淨善無漏慧相應,所以名大圓鏡智。到佛果位,第八轉成大圓鏡智,無垢淨識同時發,普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因果,實事真理,無不朗照於大圓鏡中,所以說:普照十方塵剎中。

丁 前五識

變相觀空惟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前五識轉為成所作事智以後,也能觀生空、法空所顯真如,但不能親證真如,只能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而觀生空、法空。因為不能親證真如,所以沒有根本智,只是後得智攝。前五就是到佛果位,也不能證真如,所以說: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下二句,是說大圓鏡智無垢淨識同時發的時候,那時所持的五根就成無漏五根了,由無漏五根所發的識,也成了無漏,於是前五轉為成所作事智,有三類化身,就是:勝應身,劣應身,隨類應化身。為初住以上的菩薩所現的身,名勝應身,有大威德,相好莊嚴。為凡夫,二乘所現的身,名劣應身,如丈六金身的釋迦牟尼佛。

隨種種類所現的身,名隨類應化身,如人見佛為人類,鬼見佛為鬼類。由三類化身拔濟眾生,息眾生的生死苦輪。

以上已將八識規矩頌大概的講了,現在還要附帶申明幾句。在玄奘法師以前的古德,講唯識都是直從第八講起的。玄奘法師為要按照八識的次第,定為規矩,所以變更次序,先從前五識講起。在這次所講的次序,又稍變更一下,是從順轉和逆轉講的,但並不是無意義的變更,這在前面已略提出理由。現在、再將順轉逆轉總起來一說,先就凡夫的心理,為他說明無始以來的雜染弊病,使他知道病源,既找著了病源,在一般有大願大志的,不滿足這有漏雜染的凡夫法,要求解脫安樂,並且不只為自了,還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究竟,所以才又說到以後的逆轉清淨分。

我們要是不滿足現實的人生,要趣入佛果,現在就可從第六識尋伺心的聞思慧下手用功,修集福慧資糧,行四攝、六度,成就信心,希望入初住。但這在凡夫位,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在這時,俱生的、分別的二障習氣很濃厚,單靠自力不容易對治,所以要信三寶力,發弘誓願,由信願力修四攝、六度,成就與聞、思、修慧相應的信心,然後得入初發心住。既入初住,就是賢位菩薩了。既入了賢位,那就有進無退,按步就班的可直趣大乘菩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