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楞嚴經》修學法要,常欽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頁,丙二、發明三觀以示調伏。

我們前面的重點講到菩薩的安住,這一科講到菩薩的調伏。這個安住的重點,就是在破妄顯真,本經的基本上的所觀境,都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

一、這一念心性,當它向外攀緣的時候,所謂的心有所住,當它住在外在的一個相狀的時候,這時候就是全體是虛妄了,造成很多的煩惱跟痛苦,所以這一部分我們是講破除,完全的破除。

二、當一念心性是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動,向內安住的時候,它全體是真實,所有涅槃安樂的根本。

所以我們在前面花了很多的時間來分別:什麼是我們心性的真實面?什麼是我們心性的虛妄面?這一部分就講到安住的問題:以不生滅心為住,菩薩才能夠產生真實的快樂,跟真實的功德。那麼當我們安住以後,接下來做什麼事呢?就是調伏。

調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本經把生命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我們眾生的一個整體的生命;一個是:一個各別的生命。什麼叫整體生命呢?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是離一切相的,那種無相的真如。古人說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三際就是說:它本身過去是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在時間上是充滿了三際,在空間上是充滿了整個十法界。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講安住。

其實:菩薩的安住——就是安住在這一念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心性。

但是這個地方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你不是安住就沒有事了,我們由於這樣的心性,因為我們多生多劫造了很多、很多的業力,菩薩還要處理業力的問題。這個善惡的業力,它會熏習我們的心性,就會創造每一期、每一期的生命果報出來,所謂的五陰身心。由於我們過去的生命,創造今生的生命,也將由於今生的生命,創造來生的生命,所以菩薩不是安住就沒有事了。

當然阿羅漢安住就沒事了,阿羅漢他不處理個別生命的。我們看阿羅漢的思考模式,對生命是一種逃避的。凡夫是全心的投入,弄得自己很痛苦。阿羅漢是全盤的逃避,結果失掉了功德莊嚴。菩薩對生命這一塊啊,是比較中道的,他也不全心的執著,但是他可也不逃避,那麼他是什麼心態呢?他是調伏——面對它、改變它、調伏它。

這個五陰身心,我們當然是要接受。我們由於過去的善業跟罪業的和合,把你的身心世界創造出來,可能是一個男人的身心世界,也可能是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不管你滿不滿意你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我們是要接受的。那麼接受以後,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因為你現在的身心是要創造未來,所以你怎麼去經營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講調伏的問題。我們對於這個五陰身心,我們待會馬上講到,菩薩怎麼去觀察五陰?怎麼去面對五陰?怎麼去調伏五陰?

那麼五陰的重點有兩部分:第一個是你的感受,另一個是你的想像。

第一、首先我們會觀察到:我們的生命世界有很多的感受。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有快樂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這個感受是看到你過去生命的業力,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你今生的感受,大部分都是快樂的,表示你從善業中來,你前生造了很多的善業;如果你今生的感受,大部分都是痛苦的,那你是從罪業中來。所以我們從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過去做了什麼事情,這個感受叫做認命。佛教只要是過去的東西,就是認命。佛教不試圖改變過去,因為不能改變。所以你看凡夫,就是在果報上一直改變,結果弄到自己痛苦當中更增加痛苦。

第二、我們所要觀察的是我們心中的想像,這個是關鍵。因為你的想像,就看到你的未來。你面對生命的快樂、你面對生命的痛苦,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是看得到你未來的相貌。有些人,他有一塊蘋果,他就有一種衝動,想要切一塊跟別人分享,這個人來生是大福報的境界。有些人,他有蘋果,他是把它藏在口袋裡面,那你來生就是貧窮。同樣一個蘋果,就看到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思考模式,也就看到他未來的生命相貌的雛型,已經看出來了。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你的思考模式,大概就是你來生的一個圖形就出來了。當然,在你死亡之前,你都可以改變,但是等你死亡以後,你又變成另外一個認命了,你這個業又變成另外一個果報,那你又得認命了,你這個機會就喪失掉。

所以,我們對五陰身心,跟前面的破妄顯真不同:破妄顯真對於這個虛妄的攀緣心,是完全消滅。但是五陰身心當然它也是虛妄相,但是它是不能消滅。因為:

你的菩提性、你來生的安樂道、解脫道,都在你一念的想像力!

菩薩對於五陰身心是轉變,你得借假修真,你這個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所以佛陀在講安住以後,菩薩以不生滅心為住;下一個開始要面對生命,開始去改變你的生命。當然你要改變它,你得先了解它,所以我們這一科開始講到發明三觀,菩薩以空假中三觀來調整自己的心態,來創造安樂解脫的未來。這個是一個菩薩安住以後,下一個要做的工作,就是調伏。

丙二、發明三觀以示調伏(分二:丁一、總徵。丁二、別釋。)

丁一、總徵

佛陀的一個攏總的徵問: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是要怎麼樣才知道,我們凡夫的五陰身心,它的本質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

我們解釋五陰是分兩部分:

一、它的相狀:是假借因緣所生,當然這因緣主要是業力,它的色受想行識都有它的相狀跟作用。

二、但是它的本質,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心性跟五陰的關係是怎麼樣呢?

這整體生命跟個別生命之間,我們拿一個黃金,黃金是沒有形狀的,但是你可以把黃金塑造成一個佛像,你也可以把黃金塑造成一隻螞蟻、你也可以把黃金塑造成一個轉輪聖王,這就有相狀了。不同的相狀,它就扮演不同的功能角色,但是這個相狀是暫時的。誒…我們覺得這相狀時間到了,又把它重新又熔成黃金,又創造另外一個相狀出來。那麼每一個各別的相狀,這個就是五陰的相狀。但是它們的本質統統是黃金,這個本質是不能改變的,沒有黃金,就沒有這些相狀。

這個地方所要詮釋的,就是《楞嚴經》一段很有名的話,所謂——觀相元妄,觀性元真。我們對於五陰身心——觀察它的相狀是暫時的、虛妄的。但是這個虛妄跟妄想是不一樣,妄想是完全破壞,這個虛妄是要保留的,你要借假修真,是改變它的。所以觀相元妄,那麼觀它的體性卻是真實的。所以大乘佛法對於生命是保持著:你不能執著,但是你可也不能放棄——不即不離的一個態度。這就是所謂的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五陰的相狀——是暫時的虛妄的,但是它的本質——卻是真實的。

丁二、別釋(分五:戊一、明色陰即藏性。戊二、明受陰即藏性。戊三、明想陰即藏性。戊四、明行陰即藏性。戊五、明識陰即藏性。)

戊一、明色陰即藏性

我們的生命體,會有一個物質的世界,包括你的色身,包括你外在所受用的山河大地、你住什麼樣的房子,這會受用什麼樣的色身?這個都是屬於色陰。那麼這個色陰它的本質就是真如,當然它的相狀,是由業力的熏習所顯現出來的。所以我們怎麼去看五陰,會比較全面呢?我們看佛陀從經文當中,以空假中三觀來發明,一個菩薩是如何面對你的生命體:

舉 喻

如實空義: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惟一晴虛,迥無所有。】

我們看佛陀教導我們,怎麼去觀察我們的色身:

先看空觀:佛陀這以下都是講譬喻,先用淺顯的譬喻來比喻這個深妙的道理。說:有一個人,以清淨目,這個人眼睛很健康,很清楚的看到任何的東西。那麼他去看什麼東西呢?觀晴明空,他去觀察晴朗光明的虛空。那麼他能觀的眼睛是健康的,所觀的境又是如此的晴朗光明,所以他得到以下的結果:惟一晴虛,是迥無所有。他看到整個虛空當中,是萬里晴空沒有任何的烏雲。這一句話是比喻什麼呢?就是說:佛陀在看我們色身的時候,比方說,你的色身不管是健康、不管是多病,首先你要看你自己的色身啊,你要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色身——迥無所有。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你本來沒有色身的。在你整體生命當中,沒有你這個身相存在。那本來沒有,是怎麼有的呢?看下一段:

如實不空義: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

合 法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這個人是無緣無故,這個地方很重要!

我們一個人生命的開始是沒有開始的,它沒有原因的——

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這個生命就沒辦法結束,有真實的因,你就不能消滅啦。所以這個妄想是沒有因的,所以達妄本空嘛,它沒有個開始。那是什麼時候開始打妄想呢?就是沒有開始。那麼沒有開始的時候,他在無始劫來一念的妄動就不動目睛。

不動目睛這一句話指的是:我們一個人本來眼睛是正常,是要眨眼睛,但是這個人他突然間不眨眼睛,他就專注在一個所緣境,就表示這個人開始產生攀緣了。你看比方我們眼睛專心看一個東西,就表示什麼?表示仁者心動。你的心開始向外去躁動。這就是我們一念妄動以後的第一個所謂的無明業相,最根本的一個造業動態的開始。瞪以發勞,眼睛瞪久了以後就產生疲勞,這是指的能見相。則於虛空別見狂華,這是我們境界的所見相。那麼這個地方都是微細的第八識的三細。

那麼真實表現出來色身的是下一段:復有一切狂亂非相,就是從第八識的三細,然後因緣成熟了,表現出來我們外在的受用,就是在虛空當中本來沒有華,突然間我們眼睛有毛病,因為你一直看虛空看久了,突然間,誒!感覺到虛空有一個如夢如幻的華出現,那我們的色身亦復如是。

佛陀引導我們怎麼觀察色身呢?

首先你告訴你自己:我們本來沒有這個色身,後來在前生的某一生,突然間一念妄動,去造了某一種業,可能你造的是一個善業,你到了三寶的地方,突然間看到三寶的莊嚴,產生強大的佈施持戒,誒!你今生的色身特別的莊嚴美妙,你所受用的這些物質世界是如此的安樂美好,就是那一念的妄動。那麼你在某一生也可能是一念的妄動,是往邪惡的地方動,你今生的色身短命多病,受用的果報也特別的卑賤。所以說,我們的色身是在過去生的某一生,遇到某一個環境,結果仁者心動,心動以後就創造一個業力,那麼今生把它表現出來。就好像:虛空本來沒有一個華,結果突然間我們眼睛一瞪,誒!華出來了,等到結束的時候,這個華又消失掉,這個就是我們對色身的觀察。

所以如實空義——這個空觀所觀察的是心性的本體,是離一切相的。但是假觀所觀察的是心性的作用,叫做循業發現,個人循業發現的。

我個人有一個小小的經驗,跟大家報告一下——

我在講《楞嚴經》的時候,有一天…我要回我的房間,結果我開門的時候,不小心,這個門撞到我的頭,產生一個包。那我就想:我這個頭的包從什麼地方來呢?你說,門給我這個包,不對!這個門是個物質,它怎麼可能把我頭上的包創造出來呢?你說,我頭上自己產生的,我頭上也不可能有這個包啊。那是從什麼地方來?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我本來就沒有這個包,但是門跟頭碰撞的時候,我過去的某一個業力成熟了,就把這個包創造出來了。那麼我在承受業力的時候,這個業力慢慢慢慢就像放電一樣,放消失了,誒!這個包也不見了。

所以我們的色身是沒頭沒尾的,生命是沒頭沒尾的。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就是在過程當中,因緣合和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業力在釋放的過程當中,它的確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你問它將往哪裡而去?如果你一定要問的話─

那它是從清淨本然的空性而來,它也回到了清淨本然的空性,所以說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如此而已!

你說你現在的色身:比方說我釋淨界,我幾十年後,我往生了,那我這個色身跑哪裡去了呢?就跑到本來無一物的地方去了。它從本來無一物而來,它也回到了本來無一物而去了。等待下一個業力的成熟,又創造一個因緣的假相,這就是我們對色身的觀察,就是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說它本來沒有;即假就是循業發現;它本來沒有,但它就是因為因緣就有了。這個就是我們對色身的理解,哦是這樣子觀察的。我們不執著,但是也不排斥,因為我們要假借這個色身。

《楞嚴經》講到五陰——

我們對五陰的態度,跟前面對妄想的態度是不同的。我們前面對攀緣心是絕不留情,完全的破妄顯真。對五陰的話叫借假修真,你一定要跟你今生的生命溝通的,一個菩薩不能夠對今生的身心世界是全面的拒絕,那你就是在修出離之法,不是修菩提法。所以說,色身是暫時有,但是你好好的利用,它可以把你帶回家的。

佛法的思想是這樣:

我們從本來無一物,一念妄動離家出走了,你現在回家,你要循著你的老路回去。你當初是怎麼離家出走的,你現在還是根據這個路線回家,沒有其它的路線,這叫就路還家。所以我們不管你對今生的身心滿不滿意,你還得要利用它去創造淨土的功德、創造你菩提的功德,這個就是調伏。

戊二、明受陰即藏性

前面的色陰是一個外在的物質的世界,這以下的受想行識是一個內心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第一個出現的,就是我們心的感受:

舉 喻

如實空義: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

佛陀說:阿難!佛陀也是講譬喻說:比方說有一個人,這個人的雙手雙腳四肢,都非常的安適快樂,百骸調適,百骸就是整個身體非常的調和順暢,他的內心的感受是快樂的,他整個身體的感受是順暢的。那麼就在這安樂順暢的過程當中,忽如忘生,性無違順,他突然間忘掉自己身體的存在,他心中的感受也消失掉了,那麼這個時候內心性無違順,他的感受是安住在不苦不樂。這個違就是不如意的境,就是一種痛苦的感受;順是快樂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本來的面目,從空觀的角度來照見感受,當你問感受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誒!我們本來沒有這種感受,人生本來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那本來面目是一念清淨的心性,沒有感受,那現在怎麼就有感受呢?看下一段:

如實不空義:

【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

合 法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心性本來是沒有快樂、痛苦這一件事情,但是突然間無緣無故,在過去的某一生當中,遇到某一件事情啊,就以二手掌,這個二手掌,比喻這個根、塵,六根面對六塵,可能你是眼根看到佛像去禮拜,或者看到僧寶去供養,或者遇到法寶種種的讚歎學習。這個根塵,六根攀緣清淨莊嚴的六塵。這個根塵的互相摩擦作用,或者是你過去六根去攀緣五欲的六塵,在那個地方互相摩擦作用,就把你的感受,今生的感受創造出來了。

那麼這個感受有四種——澀、滑、冷、熱。蕅益大師說:這個澀─苦澀,就是什麼呢?三惡道痛苦的感受。這個滑指的是人天的安樂感受;這個冷是二乘的這種偏空枯寂的感受;這個熱呢?是菩薩慈悲榮耀的感受。這四種感受,就是這整個九法界的感受,就是我們過去生六根攀緣染淨的六塵,然後相互的作用(就是:造業),就把你的感受創造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感受亦復如是。說這個感受也不真實,個人的循業發現。

我可舉一個很清楚的事情:比方說,我們有一群人,四、五個在一起喝茶,其中某一個人講一句話,三個人聽,覺得沒什麼,其中一個人聽了就很痛苦。那你說:你的痛苦感受從什麼地方來呢?你說,是這一句話引生的。不對!如果這句話,真的可以使一個人痛苦,那其他的人聽到,都應該痛苦才對啊。其他三個人聽了都沒感受,那表示你自己有問題。我們自己這方面:可能我們曾經去譭謗過別人,我們曾經有口業過。所以這一句話,應該說:這句話,去啟發我的業力。它只是敲門,那真實的感受是你的業顯現出來的。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

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從外面來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內心顯現出來,讓你自己受用,這叫自變自緣。唯識學說:你自己變現一個相狀,你自己去受用攀緣。外在的人事永遠只是一個助緣,沒有一件事情是離心別有的,離開你的心另外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我個人體驗很深的一件事情:我在僧團住了二十二年,我出家二十二年,我除了在外面講經以外,大部分都在僧團待著。我就看這個人啊,一個人發心出家了,又走了,來來去去看了幾百個。你看一個僧團,我們住同樣的房子,穿同樣的僧服,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整天是愁眉苦臉,有些人內心充滿了快樂,很奇怪啊,同樣的環境啊。在家人就不用講,因為在家人,有些人福報大,住大房子,我們出家人是:你不管你福報大小,你來到僧團是一視平等。但是同樣的環境接觸的時候,福報大的人,他的善業力強,他跟外面的環境接觸的時候,他自己變現的這一部分是快樂的。你有罪業的人,你本身的罪業跟飯菜接觸的時候,你自己變現這一部分是苦惱的,這個人循業發現。

你遲早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可以去改造你自己。我們一般人,都是把所有的過失推給別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生、一生,我們錯誤的痛苦的歷史一再的重演,因為我們永遠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一個人不能自我反省迴光返照,那你就沒有一個美好的來生,你今生就空過了!

一個菩薩,你可以有一個不滿意的過去,你也可以有一個不是非常滿意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安樂的未來。就是你要覺悟,而覺悟的本身,你要先知道生命是怎麼回事。所以一個人,當你面對某一個人事痛苦的時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去佛堂懺悔。對啊,去佛堂懺悔。你自己的業顯現出來的,別人只是一個助緣。

所以這個人的感受,是自己兩個手掌把它摩擦創造出來的。所以個人的感受,這個是。所以你想知道你前生到底都做了什麼事情?你看你的感受就知道了。感受是看過去,下一個想像就看你的未來,這個想就很重要了。

戊三、明想陰即藏性

這個想它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於境取相:感受是沒有相狀的,它是一個快樂跟痛苦的感受,這種直覺的感受。這個想陰它開始去攀緣一個相狀,他心中肯定有一個相狀,可能是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等,有各式各樣的相狀。

第二個、然後在這個相狀裡面,開始施設名言;這個名言就是分別,產生善良的分別、產生邪惡的分別。

總之,身為一個想像,第一個捏造一個相狀出來,第二個在上面不斷的分別,然後開始準備造業了。想就到了思,下一個行陰就開始造業了。我們看這個想陰對我們影響是太大了,尤其是:你的未來——就在你一念的想像力。

舉 喻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

合 法

【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佛陀解釋想陰,也是用譬喻的。佛陀他講出兩個譬喻:

第一個、談說酢梅,口中水出。這個人他嘴巴本來沒有口水,但是他心中想像酸酢,想像這個梅子,那麼當他把這個酢跟梅子的相狀現出來以後,他在那邊談說(談說:就是分別,不斷的分別。)誒,這時候他的嘴巴就自然的流露出口水出來。

舉曹操的例子:我們中國有一個公案叫做望梅止渴嘛,曹操他帶軍隊去行軍的時候,到了一個叢林,迷了路,這個士兵又饑又渴,士氣很低落。曹操這個人很聰明,他出來講話說:大家不要怕,我知道在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梅子林,那個梅子又酸又大,我們繼續往前走,一定可以找到梅子林,就可以解渴了。那麼曹操講這個話的時候,一般人緣這個話,他就會出現相狀嘛,每一個人就有想像力了,我們聽到這句話就會想…哦!裡面有一個梅子又酸又甜。誒,這個時候口水就出來了,口水一出來的時候,這個飢渴的相狀暫時就舒緩了,士氣大振,就往前走,果然找到水。所以你說,你的口水從什麼地方來呢?就是想像出來的嘛。

第二個、另外一個情況,思蹋懸崖,足心酸澀。這個人他沒有真正的站在懸崖,但是他思惟自己蹋(蹋就是站立)站立在一個萬丈的懸崖當中,這個時候他的足心就有酸澀的感受出現。

所以:口水從什麼地方來?足心的酸澀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所以想陰當知亦復如是。我們過去的想像力、分別功能就是從這個地方而來。大概一個人的未來,就看你平常遇境逢緣,經常用什麼想像,大概就知道你來生將往哪裡而去了。

這個想像在唯識學上說,它對我們生命未來的影響,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影響你是不是安樂。第二個、影響你是不是解脫。

一、我們從安樂道來看:比方說,我們現在想像一個杯子,裡面裝了半杯的柳橙汁。那麼你面對這樣一個所緣境的相狀的時候,一個杯子有半杯的柳橙汁,你產生什麼樣的分別?有些人說:哎呦!不錯哦,還有半杯哦。這個人今生跟來生,他快樂的時間多,因為他經常想像他擁有多少。那麼有些人說:哎呀!糟糕了,這個柳橙汁剩下半杯而已。他看到那個空掉的那半杯,他看到了他失掉的這一部分,這個人不管你福報多大,你未來的生命,痛苦的時間肯定多。你經常思惟,你的想像力是著重在你得到的這一部分,你擁有多少,你的快樂的時間會長一點。你經常去思惟你失掉的部分,那你未來的生命,不管你福報多大都沒用,痛苦的時間肯定多,因為你的感受業力顯現出來以後,要經過你想像的轉換。

我們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對福報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年紀越大的人越明顯!

你看,差不多四十歲是一個轉捩點,我們四十歲之前,從唯識的角度,那個受─六根特別敏感,對不對?年輕人他那個舌頭、他那個身體的感受,舌頭的感受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特別強,他對外境的苦樂感受特別厲害。但是到了年紀大了以後,他的六根暗鈍,你看年紀大的人,他吃什麼都沒什麼感受了,他六根暗鈍了嘛。但是你講一句話刺激到他,那不得了、非常嚴重。

在《唯識學》上說:年輕人重視的是身受,老人家重視的是心受─內心的感受,因為他六根暗鈍了,所以諸位,你跟老人家講話要小心一點啊!他是靠著想像力在過活的,因為他跟外境幾乎沒什麼接觸,因為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用了五六十年,大概該破了破、該壞了壞,他吃什麼都沒感覺了。那麼他的生命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完全靠想像!一個老人家,你講錯一句話,他這一句話放在心裡面好長、好長一段時間。他是活在自己的想像,心受。

這個受、這個想像我們可以這樣講:外在的環境我們沒有選擇權,我們今生會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你會跟誰在一起,這一部分,你如果一定不滿意,你要怪前生的你,你改變不了的。所以外在環境的這一部分,你沒有選擇權,你來到人生,你對今生外在環境,只有兩個字認命,就只有這樣子。佛陀不改變外境的。身為一個釋迦牟尼佛,萬德莊嚴的佛陀,琉璃王要滅釋迦族的時候,佛陀用神通力三次的阻擋,還是沒有成功,琉璃王照樣把釋迦族給滅掉。目犍連尊者不服氣,用缽救了五百個釋迦族,想要留了做種,結果變成血水。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一旦這個業成熟的時候,佛陀都不能改變。

你要永遠記住——

我們是生長在一個有漏的、就是有殘缺的世界,這世界充滿了安樂,但是也充滿了痛苦,這一部份你改變不了。但是你可以選擇:我用什麼樣的想像來面對,這個你可以選擇的。

你看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老太婆,這個老太婆她有兩個女兒,她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冰棒的。到下雨天的時候,老太婆就很痛苦,哎呀,下雨天我的小女兒冰棒賣不出去了。出太陽的時候老太婆也很痛苦,糟糕了,我的大女兒雨傘賣不出去了,所以都很痛苦。後來善知識說:你不要這樣想,你換個角度,你下雨的時候,你想想你的大女兒,把那個所緣想像力放在大女兒身上,哎呦,雨傘賣得不錯。那麼出太陽的時候,你想像你的小女兒,誒,不錯啊!冰棒賣得不錯。大女兒要賣雨傘、小女兒要賣冰棒,這老太婆沒辦法做主的,他作不了主的。我們不是上帝,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但是你心中去面對生命的時候,你要怎麼去想像,這是你可以做主的。

我必須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諸位受了菩薩戒,你在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法王說,一個人要行菩薩道,你不能讓自己落入到非常痛苦中,不可以。你的生命經常活在痛苦當中,你很難發菩提心。佛法不追求快樂,但是要追求安樂,適當的安樂。你連你自己都不可能讓你自己安樂,你怎麼讓眾生離苦得樂呢?所以我們改變不了外境,但是你經常要作正面的思考,這一部分是你可以做主的。

二、解脫道:當然這個地方講安樂道,那解脫道更是如此。極樂世界的功德,你對佛號的皈依,一個人對佛號萬德洪名,然後一心歸命,那你這個佛號的功德,要跟極樂世界的莊嚴相連結才可以。這塊我們等到《念佛圓通章》再來說明,我們如何把佛號跟極樂世界的功德做一個連結,然後對佛號產生強烈的皈依。

總而言之:在你修學當中,你想要讓你今生活得安樂,更重要你要創造美好的未來,你的想像力很重要。你看你…你有財富的時候,你用什麼方式來想像,你喜歡跟人家分享或者獨自佔有,這樣的一個想像開始運轉的時候,其實你來生的相貌就開始出現了,所以我們的想陰會決定我們今生的苦樂,也會決定你來生的去向。

戊四、明行陰即藏性

這個行就是一個流動相,我們凡夫的心不是寂靜的,他是一個躁動的、動態,這個動態就開始造業了。所以前面的第六意識是想像,這個行陰就是造作。當然它的造作其實受了想陰的影響,你的心往哪一個方向思考,你認為財富是跟人家分享的,你有這樣的思想,你就會造作佈施的業出來,所以你造作的一個方向,是受著想陰的主導,所以到想陰之後變成行陰。

舉 喻

【阿難!譬如暴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

合 法

【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那麼我們內心的一種造作的功能,是什麼意思呢?佛陀說就像一個暴流,就是一個從高山上,流下一種快速的水流。那麼這個水流的性質有兩個:第一個、波浪相續;一個波浪接一個波浪,它中間是沒有中斷的;第二個、而且它前面的波浪跟後面的波浪,不會互相的超越。

所以當我們在造一個業的時候,一直造業,那個心是念念相續的,才能構成業力。你看我們造業的時候如果中間懺悔,那麼這個業就沒有成就。就是你在做的過程當中,方便時、根本時,在整個過程當中只要你懺悔,然後改過,那這個業就不能成就了。所以業一定要怎麼樣?相續,很堅定,那麼這個果報就很堅定。

唯識學講一個業的成就,要有三個條件:

第一個、意樂:你要有這種動機,你看你你開車來慈明寺,你壓死了三隻螞蟻,這個算不算罪業?這根本不是業,這個不能講罪業,因為它裡面沒有動機啊,沒有意樂啊,這頂多也是無記業而已,不能講殺業,殺業的成就要有殺心的、要有意樂的。第一個你要有意樂。

第二個、你要有加行:你要有方法,你要採取行動。

第三個、究竟:對方死亡。

所以這個業它要像水流一樣,一個接一個,要有相續力、堅定力,要有意樂、加行、究竟才構成一個業,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在這段文,蕅益大師講出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你讀到行陰以後,你要去思考兩個問題:

一、造業是誰?

二、懺悔是誰?說:誒!造業是我啊,我在造業啊,也是我在懺悔啊!不對!造業的就是:你那個內心當中,那個念念相續的念頭,行陰就是那種造作,是行陰來造作;現在你懺悔呢,也是靠行陰緣三寶的境界來懺悔,所以我們真正的造業是行陰來造業的。當然這個行陰我們作不了主的,從修證的角度,它是受著想陰的主導,還是在你的想像,你是正確的思考,或者邪惡的思考,就引導這個行陰去造業了。

戊五、明識陰即藏性

這個識陰就是一個我們講異熟識,第八識的一個倉庫。前面的感受而產生想像,帶動我們的造業,那麼這個業造完以後,跑哪裡去呢?跑到我們第八識。第八識全部一五一十的把它收藏起來,就累積一個來生的能量。我們看這段經文:

舉 喻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

合 法

【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我們講出一個譬喻說,比方說有一個人取頻伽瓶,這個頻伽瓶就是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這種鳥,一個身體兩個頭,因為形狀很美麗,所以商人就把它做成一個花瓶的形狀。但是它本來是兩個頭,但是兩個嘴巴是相通的,但是這個時候把兩個口啊向外開通的口把它阻塞。一個頻伽瓶阻塞兩個孔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我、法二執;凡夫因為執著有一個內在的我,跟外在的法。這時候我們就產生生死輪迴了,就有以下結果了:

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那麼本來迦陵頻伽瓶裡面的虛空,跟外面的虛空是一空無二空是相同的,但是這個人把這個瓶口塞住以後,他就認為里面的虛空跟外面的虛空不同。那他怎麼做呢?他就帶著這滿滿的虛空啊,擎(擎就是攜帶)拿著這樣的一個瓶子啊,就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遠行,到他國去享受。那麼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是比喻什麼呢?比喻說:當然阿賴耶識或者講異熟識,它是我們整個生命的根本。它就不斷的釋放業力、成熟業力,創造一個果報,又創造一個果報。但是它在創造果報當中,其實它的本性還是畢竟空寂的,我們講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阿賴耶識當它被阻塞的時候,被塞住的時候,我們看到無量無邊的一次一次的生死輪迴,但是你醒後空空無大千。其實這個花瓶裡面的虛空,跟外面的虛空是不二的,阿賴耶識的本質,跟真如是不二的,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