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 > 正文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於平常處見禪境。 3、為人要真,真人成佛。 4、常行天下才能學到東西。 5、天行健,君子以自...人們常把寺院和廟宇混為一談,其實它們是兩回事。寺院雖然已中國化了,但畢竟是外來的,是專門供佛、敬佛的道場。佛...聰明女人有三氣,即骨氣、靈氣和大氣。 骨氣就是不因壓力而彎腰,不因誘惑而迷茫,不因清貧而頹廢,不因困難而消極,...○修行要在動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來閉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儀中,以戒定慧三學,除貪瞋癡三毒,收攝六根如牧牛...
在寺院過堂的居士都會看到,吃飯前大眾要唱《供養偈》,奉請十方諸佛菩薩臨齋,然後會有一位師父拿著小刀和小手,從...1.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3.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你要是能夠天天誦持〈普賢行願品〉,能開智慧!能消業障! 我從一到鼓山,我那年才16歲。將近8-9個月,我想入學,(...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其猶病起...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前幾天,有位居士給我看他珍藏的一塊玉。玉的名字我記不起來了。這是一塊非常珍貴稀有的玉石,有將近一寸厚。那上面...好多在家菩薩說:「老和尚啊!我們在家學佛真是好苦喔!」佛陀在優婆塞戒經上說:「菩薩有兩種:在家菩薩、出家菩薩...問: 我悄悄地在寺院給父母立了一個消災牌位,父母始終不知道(父母反對佛教),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能不能消業障? ...
《佛印了元禪師痛諭文》,其略曰:一念靜心,終成正覺;蛙步不休,跛鼈千里。根有利鈍,器有淺深,及其成功,一也。...我們先來問一句話,如果現在有人從你的旁邊走過去,你會不會抬頭去看他?你的眼睛為什麼不由自主地會隨著他去呢?你...
修行有三個次第。我們看經文。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那麼在因地...淨土宗所立,即 一、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屬禮拜門; 二、口業執持彼佛名號,讚歎彼佛相好功德,屬讚歎門, ...迷惑執著之謂。即迷於諸法之真理而顛倒事理。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九(大二七·七一八中):「此是外道師句,彼於此中有...
引生修學的動力,就是所謂的精進。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是很精進,但是慢慢的,行就沒有力量,我們說老參沒有力量。為什...有位長者不但家財萬貫,心地也很善良;他覺得與其只有自己享受龐大財產,不如幫助大家都衣食無缺,因此大開善門,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不生,則固非不盡人事也。 吾鄉一居士無子,多方祈禱均不應,遂...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周易系辭》,有段文字,震動吾心靈: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曰《無量壽經》、曰《觀無量壽佛經》、曰《阿彌陀經》;一論即《往生淨土論》。三經以《無量壽經...
這個地方為什麼講勤修加行呢?古德註解上說,一個菩薩深深地了解到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別人是完全...
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樂音這地方時,有位貧窮的老母親,來問佛說:生老病死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而又將往何處去?還有眼識...
比爾。蓋茨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個靠觀念、智能和思維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財產是160億美...
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是我們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規定僧團出家的弟子在夏三月雨季的時候,不去托缽。由於下雨不方便...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眾生界中順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撥整了一番,又一番到來。若不把生死兩字貼在鼻尖兒上作對治,...
關於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臨命終時種種瑞相,都已載在往生傳內,這種例子已不勝枚舉。我出家...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廟宇的偶像為菩薩,從事燒香、禮拜、點燭、供養的,是非常的多,尤其杭州地方為最盛。 良善風俗,雖...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感受清涼智慧【圖】
2024/06/12
上篇: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圖解 | 下篇:十二光佛度眾生,一句洪名攝十二光 |

為什麼我們要自修,不是經上講阿彌陀佛加持?是,阿彌陀佛一直放光在加持你,你怎麼沒觸到光呢?你的力量跟他還不相...

妙湛老和尚法語開示集
寺院和廟宇是一回事嗎
聰明女人有「三氣」
虛雲老和尚法語

寺院每次過堂,為何要給眾生出食
金剛經的40句名言

開智慧的妙法--夢參長老的親身經歷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推薦】達摩大師悟性論

【推薦】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結人緣
妙蓮老和尚:煮好吃的素菜度家人
為父母立了消災牌位,能否消除業障

參禪之四易四難
我們甘心做一隻追石頭的狗嗎

修行有三個次第
【佛教詞典】五念門
【佛教詞典】迷執

突破障礙,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樂善好施的長者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怎樣才能求生淨土

修學佛法不要永遠停留在「知道」

生老病死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

比爾.蓋茨童年的故事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倓虛大師親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