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為什麼能夠圓證三不退

第二個約正念的功德。能夠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你往生的話,都能夠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轉。就是說雖然你是位不退,但事實上是圓證三不退。

關於這一點,我們解釋一下,看附表第六:極樂世界為什麼有這種三不退的功德呢?智者大師根據淨土的經論,在《淨土十疑論》當中提出五點,來解釋這個不退的因緣。

第一個,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這個不退跟彌陀因地的發願有關係。

彌陀的四十八願,在慧遠大師——這個慧遠大師不是隋朝的慧遠大師,是清朝做《無量壽經疏》的慧遠大師——他說這個四十八願可以分成三類:第一個是攝法身願,第二個是攝淨土願,第三個是攝眾生願。前面是阿彌陀佛自己的功德,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以後,他的正報要怎麼莊嚴法,他的國土要怎麼莊嚴法,法身的功德、淨土的功德。最後一個是攝眾生願,他這種功德對眾生有什麼好處,你見聞覺知有什麼好處。所以說,我們今天到極樂世界的三不退,跟彌陀的願力有關,這第一個。

第二個,佛光普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跟佛的光明有關係。釋迦牟尼佛的光明是一由旬,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更廣大,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佛光普照,使令我們的菩提心能夠增進,這個是佛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淨光照我的色身,慈誓攝我這一念心,所以使令我們身心不退。這個是約佛寶來說,佛寶的功德。

其次是約法寶。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這是法寶的力量。在娑婆世界我們聽聞佛法,要有人能夠弘道,要有人。但是極樂世界,它是有情、無情同宣妙法。比如說這個八功德水,我們在那個地方喝喝八功德水,不但是甘美,喝了八功德水以後,菩提心還增長;或者聽這個鳥,這個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或者是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個水、鳥、樹林,有情、無情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

尤其是在極樂世界,它那個法寶的力量特別的強,不但是人弘道,整個五塵都在說法,增長我們的正念。你到極樂世界,你的見聞覺知都是增長正念的,這是第二個,法寶的力量。

第四個,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個是僧寶。就是我們能夠在極樂世界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以為同參道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

這個僧寶、僧團是很重要的。我想我們諸位也可以稍微觀察一下:我們還沒出家之前,認識一些居士,你會發覺居士的進步很困難很困難。居士要十年前看他是這樣子,十年後還是保持原狀,就很難得,這個人肯定是有在做定課,不要說進步了,因為他的惡因緣太多。居士的境界在家庭當中,不是愛就是恨,惡因緣特別多。

你看釋迦牟尼佛的九種餘報,其中有一個餘報:釋迦牟尼佛出世說法的時候,佛的威德,使令這個國王、大臣都皈依了佛法。外道就嫉妒了,外道說,我們從現在開始可是生活不下去了,大家都供養三寶,不供養我們外道了。外道就集合起來,我們一定要想個辦法,把三寶給破壞掉。

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一個計劃,有個辦法,如是如是,但是要有一個人犧牲。誰能夠犧牲呢?這個外道的僧團當中有一個女眾叫孫陀利,長得很莊嚴,她說,我可以犧牲,我為我的教團犧牲生命沒關係。她就照著這個計劃去做了,平常打扮的花枝招展,經常往祇樹給孤獨園聽聞佛法,經常到祇樹給孤獨園去。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外道就把她給殺死,殺死以後就埋在祇樹給孤獨園的一棵樹下。

外道就說了:我們一個道友不見了。但是有人說,她這段時間經常親近佛陀,我們要找找看。這外道就帶了一大堆人去,誒,果然就找到了。找到了就把她的尸體挖出來,就帶了尸體在街上遊行,說,你看這個瞿曇說他有正法,你看做出這種事情出來,就種種的譭謗。

種種的譭謗,當然這居士當中,對佛法有信心的,不動,知道這是你外道自己在譭謗;但是有些人對佛法沒有信心的,就開始動搖、懷疑了。那比丘到街道去托缽的時候,就托不到缽了,空缽而回。聽到外面的譏嫌,說這個釋迦牟尼佛,你看做出這樣的事情出來,跟她發生問題以後,還把她給殺死了,就譭謗佛陀。

譭謗佛陀以後,比丘就白告佛陀,佛陀說,這件事情七天以後自然就消失掉了,不必去回應它。比丘就說,佛陀啊!你老人家所有的罪障都消滅了,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怎麼還會有這種餘報呢?

佛陀說,這個死者孫陀利跟我的因緣很深。怎麼回事呢?說,我過去在做凡夫的時候,我是一個男居士,我那個時候名字叫淨眼,我認識一個女眾叫露相,這個露相特別的莊嚴。兩個人的感情很好,經常工作之餘就去外面郊遊。但是露相後來又認識了一個男朋友,淨眼就嫉妒了,找她談判。談判不成,一氣之下,就失手把她給殺死了。殺死了以後,他說,從那以後,露相生生世世與我作對;到現在我成佛了,她還是不放過我,還為我做障道因緣。

所以我們在三界當中,有時候我們靜下來想:我們在三界生死當中,不應該今生才學佛的,那麼多生多劫的學佛,為什麼現在還是這種境界呢?還出不去呢?這個障道的因緣是很重要的。這個惡因緣還不是很厲害,這個愛因緣也是很厲害,這個軟賊。你要修行,它用恩愛迷情來障礙你。今生他障礙你,下一輩子換你障礙他,這個生生世世愛恨的蜘蛛網越結越深,誰都不要出去,就是這樣子。

所以娑婆世界,這個逆水中的魚,在這個強大愛恨的逆流當中,你要增上是不容易的,真正不容易。

所以說我們剛開始應該要怎麼樣呢?要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小止觀》說,剛開始修小止觀的人,不可以跟一般凡夫住在一起,因為他那個愛恨的境界會障你的道。所以它那個五方便:持戒、精進,最後近善知識。這個近善知識,就是你要跟同參道友住在一起。你修止觀,他也要修止觀;你修止觀,他在那邊看電視,你就修不下去了,到最後你就陪他去看了。所以這個外在的因緣也是很重要。

極樂世界的外在因緣,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這是不退轉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修行,我也修行,大家都修行。

第五個,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前面是三寶的加持,這是講到壽命,這個壽命也很重要。

我們三界的生死,這個報障,說你二十歲開始修行,八十歲死掉,修了六十年,功夫正好相應純熟的時候,死掉了。死掉以後又做人,有隔陰之迷,隔陰之迷又是一個顛顛倒倒的境界。等到你二十歲,又被找出來修行,修到八十歲又死掉,這個功夫不能累積,被這個死亡給隔絕住了。

就像你燒開水,用水去燒,誒,好不容易發出聲響,快要滾了,關掉。關掉經過一個小時以後又冷掉了,冷掉了又打開,快滾了又關掉了,你一輩子不能把水煮開,就是你這個修行沒辦法相續。

極樂世界的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壽命永劫,這也是一個重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你有足夠的時間成佛,所以它也是一個不退轉的因素,這個壽命長。

智者大師他提出五點說,我們到極樂世界為什麼能夠圓證三不退呢?有三寶的加持,還有壽命長。

好,這個是講到一生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