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莊,村裡有一匹矯健漂亮的母馬,公馬早已不在了。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馬配種,但都不理想。人們最後想到了母馬所生的一匹很強壯高大的子馬。但是人們清楚,牛馬拒絕近親交歡。於是,牧民們用黑布罩住了兩匹馬的眼睛,然後把子馬拉到母媽跟前。結果如願以償。

事後,牧民們在百米以外取掉馬的眼罩。子馬回頭一看,認出了母馬;母馬也認出了子馬。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只聽子馬仰天長嘯一聲,掙斷了韁繩,拚命向遠處的懸崖奔去……當牧民們反應過來時,子馬已經騰空跳下去了。

大家趕緊回頭看母馬,母馬也是大聲嘶鳴,朝著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臨近萬丈深淵時,同樣也是縱身一跳!

這是一位新-疆的詩人朋友親眼見過的一幕,說完後眼圈紅了。

他說,優勝劣汰,物競天擇,是自然界的法則。人如果沒有道德,真的連禽獸都不如。繼續下去,人類就沒有統治世界的資格,自動退權於禽獸了。

人們說牛馬弱智,但牛馬還知道羞恥;人們說企鵝蠢笨,但企鵝對愛情忠貞。這對我們自以為高等的人類特別是現代人來說,是個莫大的諷刺--當包二奶成為榮耀,當一夜情成為時尚,當離婚潮成為國情,當禽獸教師成為現象……

羊是懦弱的象徵,但羊知跪乳之恩;烏鴉更是不受人愛見,但鴉有反哺之德。鹿的形象也是很低調的,但是鹿也知道善良孝敬--鹿跳峽的傳說就很讓人類臉紅。比起那些不知尊老、敬老、養老的鳥人,鹿不知要高尚多少倍。

我們常說,狼是世界上最殘忍的動物,這可真是自然界的一大冤案。其實,狼只有在餓的時候才對羊張開嘴,而人類卻是吃飽了以後才去殺人,在餓的時候又濫吃無辜,慘無人道。不信請看一個傳統美食菜譜等充滿血腥味的名菜,都是人類貪婪殘忍的鐵證。

央視曾播過這樣一條新聞:雲南滇池上飛翔著許多海鷗,昆明市民很希奇,紛紛拿來面包、餅乾去餵海鷗。為此很是鼓吹了一番。

但是時間一長,人們就沒了興趣,海鷗被冷落了。可有一個老人,不管颳風下雨,他都去餵那些海鷗。這件事兒被一群到滇池寫生和拍照的大學生髮現了,他們開始並沒有注意。有一次下雨,老人又來了,這才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就把風雨中老人彎腰餵海鷗的場面拍了下來。但是,後來他們發現老人沒有來,有點奇怪,就忙著去打聽。人們告知,老人去世了,老人把幾乎全部積蓄買成面包和餅乾來餵海鷗。大學生聽了非常感動,就把自己偶然拍下的老人餵海鷗的照片放大後,豎在滇池邊上,上面寫著:

「老人已去,讓我們來關懷海鷗!」

誰知牌子一豎,被感動的不是人,而是海鷗。海鷗們突然看到了熟悉的老人,就在上面徘徊不散,甚至有兩排海鷗象儀仗隊一樣整齊地排在照片前面--它們在以自己的方式知恩報恩。

那麼人、高等人呢?

瀋陽有一位老人叫王儒臣,節衣縮食13年,出資數萬元資助了40多名貧困大學生完成了學業。但其中有十名大學生,既不給老人寫信,也從來沒有看過老人。老人的兒媳悲傷地說:「老人不圖別的,就是想看看他們,想得到他們的一點音信,哪怕寫來幾個字也好啊。」然而,這些大學生始終沒有露面。

比起那些海鷗,這些所謂的「時代驕子」和「祖國棟樑」們不知要低多少個檔次。

人們罵狗眼看人低,但狗對主人卻是忠誠的,看家護院,任勞任怨,很是敬業。但是人中不乏賣主求榮、恩將仇報、六親不認、父子為仇的。

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這話真是動物界的最高綱領。老百姓常說,無論幹什麼,首學做人。做人還用學嗎?沒錯,一切教育和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做人。沒有學會做人,一不小心就成了動物,甚至不如動物——人而無德,不是禽獸便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