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本京都滋賀縣境比叡山。又作比叡山寺、比睿寺、比江寺、山門、北嶺、台嶺。為日本天台宗總本山。桓武天皇延曆四年(785),最澄於此結一草庵,三年後,創立根本中堂,於中安置自作之藥師佛像,稱為一乘止觀院。後於延曆二十三年來華參學,翌年返日,依敕願建大伽藍,遂開日本天台法華宗。

弘仁十三年(822)最澄示寂。同年敕許建大乘戒壇,翌年賜「延曆寺」之額。義真任第一世天台座主,又有圓仁、圓珍等高僧輩出,故宗風大盛,諸堂建設次第完備,最盛時有三塔、十六溪、三千餘坊。貞觀元年(859),圓珍再興園城寺,以為別院。平安時期(794~1192)和鎌倉時期(1192~1333)佛教興盛,不少名僧到此學習。元龜二年(1571),織田信長(1534~1582)與延曆寺僧兵衝突,燒燬全山,僧眾死傷頗多。後在豐臣秀吉(1536~1598)、德川家康(1542~1616)支持下,由全宗、詮舜等重建,大致恢復舊觀。

教學方面,圓密戒禪之外,淨土思相亦發達於此,故發展為一綜合佛教之道場,開創鎌倉時期新佛教之祖師大都曾登臨此山修學。南北朝時(1336~1392),後醍醐天皇亦曾兩度親臨。

全山內分三塔:(一)東塔,以根本中堂為中心。根本中堂置有本尊藥師如來、千手觀音立像。大講堂於近年燒燬,本為舉行六月會、十一月會等法會之場所。戒壇院為圓頓戒(即大乘戒)最早之戒壇。此外,有文殊院(又稱一行三昧堂,係模仿我國五台山之風格而建者)、前唐院(圓仁住處)、總持院、淨土院(最澄之廟所)、檀那院(覺運住處)、五智院(圓仁之廟所)、明王院(無動寺之本堂)、大乘院(慈圓之舊跡、親鸞之修學所)。(二)西塔,以釋迦堂為中心。釋迦堂又稱轉法輪堂,本尊為釋迦如來,並安置文殊、普賢、四天王等像;西塔一院之大眾,於此堂修法華法、八字文殊法、不動法等。法華堂與常行堂有曲折之迴廊。黑谷之青龍寺位於釋迦堂之北,係良源所創,後為法然、真盛之修學地。此外尚有琉璃堂、相輪橖等。(三)橫川,以橫川中堂為中心。橫川中堂又稱首楞嚴院,圓仁所創,本尊為聖觀音,並安置脅士毗沙門天、不動尊。此外,四季講堂(又稱定心房)為良源之住處,惠心院為源信住處,定光房為日蓮之修學地,華藏院為道元之剃髮處,東山麓之滋賀院為延曆寺本坊,日吉神社則祭祀山王權現。

本寺寺寶有宗祖最澄所書寫之將來目錄、羯磨金剛目錄、天台法華宗年分緣起、六祖惠能傳、入唐牒、山門再興文書等。[九院佛閣抄、山門堂舍記、睿岳要記、三塔諸寺緣起、傳教大師行狀、天台座主記卷一、卷二、山家最略記] p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