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記載,蓮華有香、淨、柔軟、可愛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樂、我、淨四德。《華嚴經》、《梵網經》等都有蓮華藏世界之說。於密教有以八葉蓮華為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臟,並表示眾生本有之心蓮。

據善無畏三藏所傳,印度有五種蓮華:

 五種佛教的蓮花

又作缽曇摩華、般頭摩華、波曇華、波慕華。意譯為赤蓮華、紅蓮華。《大日經疏》卷十五說:「西方蓮華有多種,一者缽羅華。復有二種,一者赤色,即此間蓮花也;二者白色,今此間有白蓮是也。」葉呈圓形,直徑約六十至一百釐米。產於東印度、波斯、中國漢藏等地、緬甸、北澳大利亞及日本沼澤區。夏日花梗抽出水面數尺,開白、淡紅色的大花。自古以來,印度都將缽頭摩花視為水生植物中最高貴的花,在諸佛典中,也被譽為七寶之一。

五種佛教的蓮花

又作優缽華,烏怛缽羅華,優婆羅華。譯為青蓮花、黛花、紅蓮花。有青、赤、白色等。即睡蓮,花似蓮而小,葉片浮在水面上,呈寬廣卵形全緣,表面為有光澤的暗綠色,葉背是淡綠色,邊緣為赤色且有不規則的暗赤紫色斑點。《翻譯名義集》卷三:優曇缽羅,此雲瑞應。優曇缽樹,有金花者,世乃有佛…睿師云:優缽羅,此雲青蓮花。優缽羅盤那女,生青蓮花中…

五種佛教的蓮花

又作拘物頭華、究牟地華、句文羅華。譯為白蓮花、地喜花,亦屬睡蓮,有赤、白、青、黃四色。在《慧琳音義》中記載:拘物頭華,其花莖有刺,色蹴然故,以其花莖稍短,未開敷時,狀郁或赤白,抑或名小白花也。《續高僧傳》卷二皆譯作黃蓮花。《大日經疏》卷十五中則說:拘物頭,有赤即青兩種。又云:俱勿頭是蓮花青色者。

五種佛教的蓮花

《阿含經》與《涅槃經》等均說,一切蓮華中,以此青蓮是為第一,又印度常以青蓮形容美人之眼。《大日經疏》卷十五云:泥廬缽羅,此蓮從牛糞種生,極香,是文殊所執,自如青蓮,亦是此色。

五種佛教的蓮花

又作分陀利迦華、分荼利迦華、奔荼利華;譯為白蓮華,又稱百葉華、妙好華。不被煩惱污染之清淨無垢佛,其法性即喻為分陀利華。悲華經及妙法蓮華經即以此華為經題。《大日經疏》云:即大白蓮,此花之瓣,約百葉許,葉葉相承,圓整可愛,最外之葉極白,漸向於內,隨帶微黃,最內之瓣,則呈黃色,與萼色相等,其香極濃。普通佛教所稱之蓮華,大抵即指此芬陀利迦。《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

此芬陀利迦蓮花的三種狀態:未開敷、半開、全開,分別有不同的名字,列記如下:

五種佛教的蓮花

據僧睿《妙法蓮華經》後序,芬陀利迦蓮華有三時,含苞未開的「未敷」之時雲屈摩羅(mukula)……僧睿云:未敷蓮者,為蓮故華,是為實施權,即喻佛為顯一乘真實之教,故先說三乘之權教。

五種佛教的蓮花

據僧睿《妙法蓮華經》後序,芬陀利迦蓮華有三時,處盛開之時的「中敷」名芬陀利……僧睿云:開敷華者,花開蓮現,是開權顯實,即喻佛開會三乘之方便,而顯一乘之實義。《阿彌陀經摘要易解》(1卷清真嵩述)此華處中間開。彼雲芬陀利。即白蓮華也。

五種佛教的蓮花

據僧睿《妙法蓮華經》後序,芬陀利迦蓮華有三時,開敷正落之時的「落敷」曰迦摩羅。僧睿云:將散之迦摩羅華,花落蓮成,是廢權立實,即喻廢三乘之權教,而唯存一乘真實之教。《阿彌陀經摘要易解》(1卷清真嵩述)此華將落。彼雲迦摩羅。

善無畏三藏之《大日經疏》卷第三云:「不思議法界即喻蓮華台,種種方便道即喻蓮華葉。」又此《疏》卷第五云:「此蓮華台,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是以蓮實(即蓮台)為自證真實,以蓮葉(瓣)為大悲方便之一點。

又蓮華的開敷形態,又可分為未開,半開,八分開,大開,都不一樣。據善無畏三藏於《大日經疏》卷第十五中,釋上揭之經文曰:「然世間蓮亦有無量差降,所謂大小開合色相深淺各各不同,如是心地花台,亦有權實開合等異也……若是佛,謂當作八葉芬陀利白蓮花也,其花令開敷四布。若是菩薩,亦作此花坐,而令花半敷,勿令極開也。其花或白或黃或作寶蓮華皆得,但赤色者是世間花,在下也。若緣覺聲聞,當坐於花台之上,或坐俱勿頭花葉上,淺識博以為一邊之智也……若淨居諸天乃至初禪梵天等,世間立號為梵等,皆坐赤蓮花中,念謂憶持不妄也,其色純赤,世稱為坐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