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觀想力來供養

供養佛的時候,那是「法供養最」。香花燈塗果啊,茶食寶珠衣啊,初一、十五在大寮做些供品啊,但是你若假觀力呢,這供品就不思議了。沒有觀力呢,供一碗飯就是一碗飯,供一個寶珠就是一個寶珠;加上觀力了,供的就是「遍」。但是,這些有相的都不是真供養。有些有相的,非得買上這麼個花籃、買上幾朵花——這有數量的,很局小啊。

你用意供嘛,你坐著一觀想,把你所到過的超級市場啊,最好的超級市場,一作意就搬到你的佛堂來了——思想搬來的啊,他那兒還沒動,你這兒可搬來了,全都供養諸佛。

說「這是假的嘛」,那個比這個假。你的心裡永遠不壞,你這供養,坐這兒,從早到晚,一天都在供養,你供養一個月,你的心不會壞啊。供養、永遠供養;假的不行。

說「這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那個它一個月也不會變色、不會謝。這個啊,不要十天就謝了。你說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這個社會,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假的當真的,真的又當假的,叫顛倒眾生。這是事物的供養。

還有法供養。像我們個窮和尚,哪兒買那麼多去?那你去上街,跑街上去買水果、買花去?不必要。坐到這個佛像前、或者跪在佛像前,念部《心經》,不多吧?很快就念完了。再不會念,念「阿彌陀佛」,供養阿彌陀佛。你聽了很奇怪吧?念「釋迦牟尼佛」,供養釋迦牟尼佛;念「普賢菩薩」,供養普賢菩薩。這才是真的!不要向外面求,求自己。

蘇東坡跟著佛印禪師,兩人到廟裡散步去,參觀廟。蘇東坡看到觀世音菩薩拿個念珠,他就很奇怪,塑像塑了個念珠。

他問佛印禪師:「觀世音菩薩塑個念珠作什麼?」

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在念‘觀世音菩薩’啊。」

問:「觀世音菩薩還念‘觀世音菩薩’?」

說:「是呀,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啊。」

他說:「哎呀,我不明白。」

說:「那你參去吧。」

「你給我解說解說。」

「我不給解說。」

就走了,逛去了。逛完了,出門口了,蘇東坡一拍大腿:「我明白了,不要你說。」佛印禪師說:「你明白什麼了?」他說:「求人不如求己!」

懂了吧,大家懂這個話吧?供品還要找人去買、還要幹啥,你就坐這兒,好好對自己,在這兒供養吧——把我的身體觀想地供養,完了念一部《心經》。

有人問我:「和尚不上早晚殿行不行?」我講:「不上早晚殿行啊,你怎麼還飯錢啊?你吃的、穿的、住的,誰給你的啊?那不是白來的啊。人家用血汗掙來的錢來給你,你怎麼還哪?」

我們的祖師不像在印度佛在世的時候,那時一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了;證得阿羅漢果,債都還了。那我們和尚怎麼還?就得念經,真心實意地給他念,念完了給他迴向,完了給他修觀想。

觀,就是想,想時盡想佛、法、僧。這樣觀想,貪、瞋、癡漸漸沒有了,一切世間事你都看得破了;看得破,你就放下了;放下了,你還不自在嗎?這就是「觀自在」。若是你還沒明白,那好了,那你就照一照吧,觀自在就這麼照的,「照見五蘊皆空」。用什麼照?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才能照見五蘊皆空。懂得這個含義了,你想了半天:我在這兒做供養呢。

我這講的法供養,就拿你的觀想力來供養。念部經,這叫法供養。念完《普門品》,再少,沒那麼多時間,念觀世音聖號也可以。念一百聲觀世音聖號,念幾聲「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神咒,都算供養。這叫法供養,念部經、念聖號、念咒。

我什麼都不念,我在這兒觀想,這是把「我的」除了。「哪是我?」參禪中觀想,找「哪是我」,就用這個來供養,這叫法供養。法供養的意思很多,讀誦、禮拜、觀想……都是法供養,都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