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心對淨土宗的修習非常重要

在發菩提心之前首先要發起出離心,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從前面學習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可以知道,沒有出離心做基礎所發起的菩提心有三種過失:

第一,它有雜染性,菩提心當中夾雜了名利心;第二,它不堅固,遇到挫折容易退轉;第三,它會讓我們產生懈怠,不能精進修學佛法。我們之所以對三界會有愛取之心是因為我們有顛倒妄想,我們錯誤地以為我們能夠在三界中尋找到獲得快樂的方法,所謂的「尋求有海樂方法」。但是從佛法的角度,三界是沒有快樂可言的,無論是樂受、苦受還是舍受,其本質都是苦,所以佛法是用苦諦的思惟來對治愛取。

我們對三界的愛取有兩個方面:年輕人比較偏向於對今生的愛取,認為可以通過今生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或者是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上了年紀的人比較偏向於對來生的愛取,自己今生未實現或者未得到的希望來生得以實現。對於今生的愛取,我們需要修習暇滿難得觀和死歿無常觀來對治,通過修習這兩種觀法就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名利心和懈怠心;對於來生的愛取則要用思惟生死過患來對治,當我們對生死輪迴的過患產生勝解之後,我們的菩提心也會隨之堅固起來。

出離心的修習對於淨土宗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於我們對娑婆世界生起厭離之心。但是我們要注意出離心出離的是對三界的愛取而不是外境。舉一個例子,作為一個在家居士,在生活中會有很多工作、家庭的事務需要我們去處理,那麼我們在做功課的時候,當進入佛堂以後,我們是萬緣放下,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念佛、持咒或者拜懺當中去,還是頭腦中妄想紛飛,不能放下生活中的瑣事,這就要看我們出離心修習程度的淺深了,而它也決定了我們能夠獲得多大的功德,所以每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在發菩提心之前先要修習出離心是毋庸諱言的。

在有出離心做基礎之後,我們就可以正式發起菩提心了,省庵大師為我們指出了發菩提心的十種因緣,其中為「尊重己靈」而發心是依理觀而發心,站在自己與諸佛具有同一真如本性的角度而發心,這樣的發心是依止不生滅心而發,是非常堅固的。所以對於淨土宗的修行者來說,除了為「求生淨土」而發心以外,最好能夠把「尊重己靈」這個原因也一併加入到自己的菩提心中來,從而使令自己的菩提心能夠更加堅固。

在實踐當中,我個人的體悟是雖然我們的菩提心是面對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這樣一個廣大的所緣境而發起,但是我們的下手處還是應該從對身邊的人發菩提心開始,因為我們與身邊的人接觸最多,與他們的因緣最深,所以他們是最容易碰觸到我們的煩惱的,而這時也正是我們的修行處。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觀察,在我們學佛之後,我們與家人的關係是否更和諧了?我們的家人有沒有因為我們學佛而對佛法更加親近甚至好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應該檢查自己是否發心不夠,作為一個菩薩在度眾生時既要有智慧又要有慈悲,因為有慈悲所以我們希望令一切眾生皆能親近佛法,成就佛道,這就需要我們首先改變自己,不能再以自我為中心,凡事應當多代人著想,為他人做一個良好的榜樣。因為有智慧所以我們能夠善於觀察因緣,抓住一切可以使令眾生親近佛法的機會對其進行引導,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所以在這樣的修行中我們就能夠與眾生共同增上,我們的菩提心也會不斷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