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中出坡的意義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開啟中國禪宗僧團制度的恢弘氣象,使禪宗法脈傳承至今仍歷久彌新而不衰,能順應時代及地方的不同隨宜施設,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履。其中,「出坡」不僅是維繫僧團運作的重要制度,更是成就大眾道業的勝妙福田。

叢林,又稱禪林,通常指禪宗寺院,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其中有規矩法度。如《大智度論》卷三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大樹聚集之叢林;又以芳香之檀木比喻佛門龍象所住之清淨叢林,故亦稱檀林;另據《大乘義章》記載,叢林能成就智慧、禪定等功德,故又稱功德叢林。

出坡,原稱「普請」,指在叢林中普請大眾令從事作務、勞役。《敕修清規》:「普請之法,蓋上下均力也,凡安眾處有必合資眾力而辦者。」最早始於佛陀時代,於每月初八、十五等日,會鳴犍椎總集眾僧共為灑掃,直至唐代叢林制度確立,此法遍行各地,現代出坡之範圍愈廣,有動態之勞動坡務,也有較靜態如文書、美工等工作,凡佈施時間、體力、心力成就之勞務,皆稱「出坡」。

出坡普請,具多重意義。總合有二:一者,從利他中完成自利。藉由各種事務,服務利益大眾,擴大心量,培養慈悲與智慧,亦能學習各項技能,所謂「菩薩從五明處學」;亦體會禪定心性之理,於動靜之間磨煉,如六祖大師說:「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諸多禪宗開悟的祖師,皆是在挑柴運水中保任心性,累積福德資糧,待時節因緣至,出而大化眾生。因此,出坡不僅是修福,更是成就道業的契機。二者,維繫佛法,普利群生。大眾上下合力、分工合作,團結一心,共同為弘揚佛法而貢獻心力,因和合而力量大,使來道場的善信一見到莊嚴清淨的環境就心生歡喜。此即度眾之法,使眾生對佛法起信,更種下清淨善種子於八識田,將來必有果熟之時。

唐朝禪宗百丈懷海禪師,創立清規以定叢林綱紀,設立出坡普請法,並以身作則,日日帶領僧眾下田耕種、參與農事。弟子見他年老,多次勸他休息,一日甚至暗中藏起他的鋤具,禪師找不到農具,無法作務,當日便不肯用齋,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傳於世。出坡乃長養福慧,培養精進勤奮、對事以真的精神,不論對道場抑或個人道業,皆是利益無量,吾人當把握因緣,於叢林中隨眾出坡,當做則做,當行則行,使如此之道風流傳不朽。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了解叢林出坡的意義,不僅是去發心落實,更能樂在其中,不舍一小善,任何出坡作務的因緣都能積極發心,如得至寶一般珍貴。過去諸佛、祖師大德皆是由此累積福德,大眾之中好修福,更如諸佛發願:三千大千世界無不是我舍身之處!能以如此廣大心量發心,無一處不是功德叢林,無一法而非最上乘法,最後契悟這念無念、無住、無為之心,就能成就「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之究竟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