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各位聞思講堂,我們淨土專修的蓮友們,大家晚上吉祥。好,我們還是請大家隨我三稱本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好,各位我們繼續講印祖的經典代表名篇《宗教不宜混濫論》,在前一講中我們講到宗和教。宗和教從他的定義也罷,從他的教學乃至從他所被的根機,還有他的怎麼樣去悟,怎麼樣去修,從這個層面一步一步的我們這樣講過來。今天大概我們要講一下宗和教的相承,這是傳老在這裡給判的。

這一段,我們先把論文給大家貼出來。上一段我們最後講到宗門怎麼樣先開始不能去看《禪宗語錄》,然後這種參話頭,然後開悟了以後,再去深入教研去抉擇差別智,完了回頭到悟後以後,還是如同悟前一樣,更加兢兢業業的去苦修。這是一個依著六即佛的脈絡,是千賢萬聖的必由之路。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下,我們看這裡開始講到「是知宗為前鋒,教為後勁。其所辦是一事,其所說是一法。但以語言施設,門庭建立不同。」

這就是總的作一個交代,你看他做了一個宗教的定位,一個是前鋒,一個是後勁。我們理解的話,為什麼說宗嘛他是主導開悟,開悟了以後,知見就與佛一樣,悟到我們的性德。但是雖然悟到了性德,還有曠劫無始以來的習氣種子不能夠頓斷,還必須依著教法次第來起修,這就是修德。

所以就這一個層面來講的話,宗就好比說我們說衝鋒陷陣,馬上佔領至高點,把旗幟先插在那一樣。不管怎麼樣,這標誌著我已經到這了。但是你只是衝鋒陷陣可能是幾個突擊的,大部隊還得要跟上來。這就是依然還教修事上的圓滿,所以稱之為,一個是前鋒,一個後勁。這個比喻特別的恰當。他就好比,次第裡面就像上次給大家講到的六即佛,裡邊「理即佛」到「名字即佛」的水平呢,就是指的宗門下的開悟。但是他仍然還需要經歷,觀行、相似、分證即佛才能到究竟即佛。這個過程呢是始終不能夠離開教法次第的。也就是沒有脫離了教法後勁,跑出來軌道。

再者,我們來理解前鋒和後勁的妙喻呀,如果從頓漸而言的話,宗是頓法,教肯定是漸次的漸法。我們要知道頓法,他是相對漸法而言的,漸教是相對頓教而立的。如果在頓和漸合論的背景下,樹立起頓漸的知見以後,我們就知道,如果從宗門的參究而入,就好比我們說的,可以說先下手為強。如果說從教門的次第這樣積功累德的去修,那我們可以說就是後發制人。雖然在法門的施設上,教學的手段上不一樣,但是他的目標和結果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印祖這樣說「其所辦是一事,其所說是一法。」從這句話就透露出來,我們常說的什麼叫作宗通和說通,為什麼說印祖這樣的祖師是大通家呢,就所謂的通就是明瞭了,他知道所辦的是一件事,是一個法,手心手背皆是手。他見到了翻來覆去皆是一隻手的境界,才能這麼說。所以所謂的宗為前鋒,教為後勁。

另外一個,如果這是不一定非常中肯恰當,我們說不能夠算正解吧。但是我們也可以這樣去分享一下。什麼呢,因為宗他可以說獨被上上根嘛,上次講到了獨被上根,他一定是且深,法是很深很深,但是且狹,狹窄的狹,且狹的。因為他不能廣被。教呢,可以說是闊廣的,寬闊的闊,廣大的廣,他因為可以連帶中下的。所以就宗和教結合起來,我們都把他用作宗教來學習的話,就根性而言,如果有的根性,他不論學宗或者學教,他都能夠得到宗的利益。有的根性,很可能他不論學宗或者學教,他只能到教的次第。

所以從得利益的上面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反映宗為先鋒的性質和根性。得教的利益的,他是後勁性質的根性。一個是先鋒,一個是後勁。種種我們都這樣作一個理解,就知道總而言之,所辦的是一件事,所說的是一個法。只不過是語言施設,門庭建立不同。就說明是方法手段,也就是入的道,進的門,看上去風格是不一樣的。但是進的屋子,完全是一模一樣的。這是這段話的頭半句。

我們再來看,「門外漢不知其同而不可合,異而不可離之所以。」然後就會「妄用己見,強作主宰。不是互謗,便是混濫。」

首先我們來看這裡講到的門外漢,在禪宗裡面是非常講究門外的、入室的說法的,好像上次給大家提過嘛,有入門的,有門外的,還有登堂的,還有入室的,真正的能夠大開圓解,承接法脈,悟到師徒同印證心地法門的人,才能叫作登堂入室了,要不然就是門外漢。所以門外漢就是指的至少不要說明心見性了,甚至他連道理上的一個感覺都沒有找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講如果他沒有明心見性,他就沒有進到屋裡,他就沒有從裡向外看的功德。所以他就不通嘛,因為從裡向外看的話,他是通的,為什麼,一個房間是通的,只不過有兩道門而已。縱然說退其次而講的話,你沒有明心見性,但是你要在我們說的分別思維的語言教法上,你也得知道這就叫從外向內望,我們也得知道雖然是兩個門,但是入的是一個室,一個房間。雖然是一房間,必是兩門,雖然是兩門,入的是一室。這就是異而不可離,同而不可合的,是這樣的一個相符相關的聯繫。

所以一定你在上面分了兩門的時候,就是同而不可合了。但是門外漢他不了解,他就會用自己的妄想知見,你看「妄用己見,強為主宰。」

我們可能不一定有感覺,就是參禪他沒有悟的人呀,或者他乃至他悟得不夠透徹,他如果不能夠滅掉他的分別知見的話,他是不由自主的。因為下意識的就有我執,這種第六意識的緣這個法,成的分別影像,乃至獨頭意識起動現形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妄見強為主宰。人人皆如此,不是說好不好的問題,這是一個自然現象。所以在這種地步上你就肯定不能夠正確的領悟嘛。

就像《楞嚴經》裡面講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他會以自以為是的知見上立起來這麼一個主宰,導致先入為主的分別。一旦進入先入為主的分別,必然有一個弊病會出現,這是千穩萬當肯定會出現的,就是自是他非。自己覺得認為對的一定對,別人的肯定錯,或者還有一種狀態就是去和稀泥,以圖作個老好人,因為他是一團亂麻嘛,他自己搞不清楚。你看在這樣的情況下,印祖就說到了,「不是互謗,便是混濫。」

你一定會出現一左一右這兩種情況。第一個就是相互誹謗,宗門和教下的相互不買賬呀,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了,在佛教史上,甚至久而久之,形成的弊病呀,有一些祖師像來果禪師就是對裡邊專門對各個門派,法門之間,特別一個是禪宗,宗門,一個是學教的教下,還有一個是淨土,這三大體系呢,相互是非,他曾經作過一系列的辯解,就是為了把互相誹謗的弊病呢給他息下來,滅除掉。

宗門和教下相互謗的時候,當時有好多情形。今天,我們利用時間,稍微繞一下給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呢我們依著這些,以後也有一個自己對於宗和教的一個生活中的通常知見。有時候不管看什麼書,或者聽別人講開示的時候呢,你自己能夠以中肯的態度來認知宗教之間的關係。

首先,在當時的教內,就是學教的人呢,看不上參究學禪宗的人。他們會說什麼呢,說:「禪和子開口,不是胡說便是亂道,如此將來,」就是這樣下去的話,「佛法無人撐,一定還是倒,」就是你天天自己在那抱個腿子坐著,別人問了也說不上個點,這樣的話,佛門何以為支撐,佛法一定會滅的呀。

當時來果禪師就說,這樣的一種誹謗是不對的。為什麼這麼說,說禪宗的行門呀,他本來就沒有開口處呀。你一個禪和子如果真正上了道,提得起功夫來的話,他不但說你胡說亂道不行,你就是正說真道也不行。因為語言相,你參禪的話他是離開語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呀。人能夠真正的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時候,那就是正法了,怎麼會倒呢,明心見性了呀。這是他這麼來辯解。

另外又有一人說了,說「甘作啞羊僧,反說僧中寶。問他用心處,只是把手搖。」就形容一個參禪的人,什麼也不會說,說有功夫,每天住著廟,在禪堂裡面打坐,過堂,十方供養,覺得現成。說問他說怎麼樣用功的,他把手一搖,說都不跟你說話。然後「不識者讚他,必定有大道。」說認不出來的說這個人有兩下子,「堪笑宗門人,盡是做假套。」說他是裝模作樣的。

當時有這麼一個教下,學教人呢還同樣這樣來說參究的人。結果,禪師也是辯解著說,人要是來問佛法,而不能答,問經的義理來不能辯。那為什麼,是有所以然的。因為宗門下的一個參禪人呀,他首先要舍的就是一切的文字語言,佛經祖語呀,一切的祖師著作,都要舍得乾乾淨淨,如果你有一個不舍,就稱之為雜毒入心了,就會障你的道念。所以你想想,你如果不明白他的路數,他的苦衷,你就扣一頂帽子,叫啞羊僧,啞巴的啞,豬羊的羊,僧人的僧。就是他啥也不會說,就是會搖頭,這就等於無端給人家扣帽子了。

再者說了,就是一個功夫用到極力處的人,我們不知道,諸位如果同修們有到境界的時候,或者相對一段時間精進,乃至念佛七、打禪七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功夫用到極力處,乃至聞聲見色都有點呆了,像傻瓜一樣的,人家說什麼他都半天都沒聽見,這不是說真的傻了,不知道的人以為這是做假套了,在那裝瘋賣傻,其實是什麼,他真的到了這個地步。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問什麼,好像他答非所問,乃至搖頭晃腦,都有些不正常,你不能夠輕視他,一旦他的功夫到了極力處,回身華麗轉身的時候發明的大事,就可以一口吸盡海水,一拳打破虛空了。人家徹底見到本來面目了,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禪和子。

這講到實例了,我那會在普陀山的時候,在佛頂山出家常住,那會我們廟裡邊有一個閱藏樓,有一個閉關處。閱藏樓那會也會有好多十方的出家師父,聽說這裡會給修行人一個機會。就是說,那會我師父就是怎麼都行,只要是你來修行用功辦道的,你哪怕你自己安排時間,反正常住上一概的把你供養起來。那很多人就都沖這個來了,來修行,反正上上下下真真假假的都有。當時有一個師父就是這樣的,別人都以為他說,反正說他好像不正常了。他到了什麼地步,出去參學或者到上海去瞧一下病呀,看一下身體,背著包走寧波,背著包走到渡輪上的時候。

大家知道,在渡輪上,你車開上去以後,所有的人都要上到甲板,到了海峽的對面了,再下到你坐的中巴車裡面。結果他的東西放在車上,人上去了,下來找不著他坐的車了,包也找不著了,車也找不著了,完全他心就不在這道上。他沒記住車號,他啥也不管,所以沒辦法,當天又坐著那渡輪又轉回來又回到廟裡沒去成。別人就覺得,這連自己身子骨都照不了。後來我記得我師父那會給我說,這師父不是的,他已經功夫到了一定,這是佛門的真寶貝。他那會給我這麼說,說這才是佛門的真寶,我那會聽的還有點疑情,說頭腦都不靈清了,怎麼寶呢,現在回想起來,原來如此吧。

所以這就是當時教下謗宗門的人,相互不買賬。宗門謗教下的人也有,也同樣是如此。你看當時說的是什麼,一切的經教先要由心悟了,才可以再去弘揚,才去弘教。勢必要先入禪宗,悟明心性以後,先宗而後教。教理的妙法都要從你的開悟的心性中流出來,隨便說一句話,未必是跟經典一樣,但是都是教了,應該這樣,要不然你天天去學什麼教,也不是你自己的。來果禪師就說了,他辯解到什麼呢,說大悟的人,只有佛一個,如果真正能在末法時中,為人解說經典,哪怕說一句半句的佛經,令末法時代的人,種大善根的擁護三寶的話,這個人就跟佛現前說法正等無異的,怎麼能這樣的來評價說弘法是家務呢?這是一例。

再一者,當時也有禪和子說學教的法師,你天天在紙上學道,我們常說紙上談兵,終是入海算沙,說食數寶,任你講的天花亂墜,終究跟自己的身家性命沒有交涉,就是你自己不受用,心性沒開,他是這樣來看不起學教的人。

那禪師就說了,紙上學道,終究也算一個道人。現在末法時期了,熱衷於世俗流佈的庸人,你逼著他入海,就是入三藏十二部教海里邊嘛,你逼著他入海都難,能會算沙嗎。他會不會認認真真去研究經教呢。而且講到我們常說的說食不飽,好像光說不練,說食不飽。

他說,望盡世間人,如果一個說食的人,就是一個講法的人,稱之為說食嘛,這裡作比喻,他不容片刻間斷,乃至於能夠廢寢忘食的去說食,而且他不圖飽,只求說食,大家要聽到這個話的內涵。不求飽,就是不想著自己了不了生死,有沒有道,不想這些。只求說食,只想著把如來的經教不斷的去講,不斷的去弘。他這樣說如是我佛的大法,將未來世的眾生一網打盡。而且不願入海者,不肯說食者,現在大有人在。他是這樣來講的,來辯解學宗的人不能夠誹謗講法講教的人,這都是相互的。

其實最後中肯的來看,就是末法人確實是正知者少,邪見者多了。邪見者多的話,你用宗教兩門結合來治。為什麼,教能糾正人心,開示正見,讓我們不受五濁流轉。宗能夠把我們拔高,也就是能夠空凡空聖,了無階級,不受次第。這樣的話就輕易我們不會受迷悟呀,迷茫的這些亂進來遮瞞我們,就是欺瞞我們,我們認不清楚。因為你明心見性了,一目瞭然了嘛。所以真正的最佳狀態就是宗也弘,教也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弘宗演教。改惡事為佛事,轉人心為佛心,為什麼要相互誹謗呢?是這麼來說的。

在這你看,我們既然講到了第一個印祖這裡講到了,「強為主宰,不是互謗,」這就是相互謗言四起了,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入主出奴,在自己的地盤上都好說,出了別人的都是不對,這就叫互謗。首先第一點是互謗。互謗還算好了,剛才講這麼多,多了點插曲,就是為大家有一個明確宗教所以,和宗教的知見吧。

我們要知道他離就是雙傷,合是雙美。但是這種合雙美,並非是完全沒有原則,不揀別的一個串通。如果我們把宗和教互相誹謗,相互比高下,憑著一時的義氣,有時候設門庭格局的話,這個情境,稍微有一些一般佛學常識,或者學過佛法的緣起性空的這樣的一個乃至佛法是無爭法,是無求法,無高下法的話,那麼哪怕稍微愚笨點的人,還能夠稍微講一下他就能夠知道,利害相關,就是不會這麼陷的很深。但是如果把宗和教亂混合,也就是混濫的情形呢,就非常的迷惑人了。甚至是上根的聰明的行者,有時候也很難能夠辯的清楚,所以這就更加的要我們有法眼了。

為什麼這麼說,你看印祖也是說「互謗之過,愚或能知。混濫之愆,智猶難曉。」就是混濫的過患,有智慧的人也很難夠明瞭。

大家來看這裡講到「蓋以歸元無二,方便多門。宗家方便,出於格外,所有語言,似乎掃蕩。未得意者,不體離言之旨,唯噇出酒之糟。在宗則開一解路,不肯力參。在教則妄學圓融,破壞事相。」

這是講到混濫以後就很麻煩。為什麼說,你看這是歸元無二,是指的我們到家的情狀了,也就是我們說的什麼叫歸元,就是佛知見。從這個來講,不但是佛教的各個宗派,天台,華嚴,唯識,各執一套自己的修學體系,但是目標都是為了成佛,這是不會錯的。乃至我們上一次講的修止觀也罷,禮拜讀誦,每一個方法都沒有格外的目標,就是為了入佛知見。再往擴大說,乃至漢傳也罷,藏傳也罷,南傳也罷,方法雖然不同,但是目標也是無二的。

這裡說只有宗門的這種手段,他是與眾而不同。怎麼說,有時候我們想來想去,不知道用什麼詞。因為這裡印祖、傳老解釋都很清楚,我想想就是簡單粗暴,微細無比。為什麼簡單粗暴,直指人心嘛,不跟你來那些,商量呀,安慰呀,引誘呀,他就直接你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嘛。真的是要膽大,你看我們為什麼膽小,膽小就是因為有我在,害怕我。所以繼一個簡單粗暴,這是宗家的出格,出於格外他的方便方法。

再一個就是心要細,為什麼這麼說,心粗的時候,我們的心呀沒有在道用上,你微細的我們每天我們一切的生活情景,其實都是因果的體現,都是心念的發揮。但是如果你心很粗,你根本不會觀察,安不到現前當下來。所以沒在當下,你在有機會的時候,你根本就回不過神。所以這裡才講的宗家的方便出於格外,就是要膽大要心細,膽大膽大的要超出你平常的一些套路,心細心細的要到幽微不到之處,你得能夠透得過來。

特別是這種格外,你看這裡說,「所有語言,似乎掃蕩,」就是似乎把一切的語言都給進行了一個批判。所以我們總的來了解禪宗,他總是要讓我們覺得要出乎意料之外的,雖然他在情理之中。為什麼說這裡叫出於格外,就是要改變我們常規的見解呀。一般我們人的思維,第六意識的這種通常思維習慣,他都在一個格中。就是又有白天又有晚上,又有今天又有明天,又有你又有我。就是因為條條框框太多了,我們才現在這麼認真的生活,每天經歷著煩惱。這裡講的印祖出於格外就是要掃蕩,所有的一些似乎都要掃蕩。

掃蕩有兩種。第一個就是否定,遮詮,一切原來的認識都不對。世間、出世間,信心,有信仰沒信仰,有修行沒修行,這都是在格中而不在格外。所以他有時候超情離見,就是直接把你第六意識給你截斷眾流,不讓你起分別,這就是否定。再一個掃蕩就是擴展,你常說學佛的人,絕不能幹什麼,絕不能做什麼,至少你不能說佛的不是吧。他就認為這是執著,就會障成佛之道,他就認為要說,呵佛要罵祖,就給來這一套。你認為不能殺生,他情急之下就用這種殺生的這種逼著你,把煩惱思維一下子能夠頓斷,就用這個手段,這個情節,來逼你,嚇唬。你說有什麼因果,有凡聖,有修有證等等,他說這都是妄想。就都在這些格外來直接掃蕩的,讓你下狠手鏟情識,當下見道。

你看這「未得意者,不體離言之旨,」就是不能夠體悟宗旨的人,他就會怎麼樣,只會聞到一點點以為是酒的味道,就開始裝模作樣了。就像這裡說,「唯噇出酒之糟」就是稍微感覺到一點酒的味道,他就以為這就是整個酒的最醇的質量了。就開始裝模作樣,不能自拔了,說的時候,說其言在九天之上,但是觀其行全在情識分別之中。這樣的話還真不如老老實實勸人念佛,自己憑信願,這輩子往生。所以,在不分凡聖的情況下,他就會以凡濫聖,以迷解悟,以口妄行,修行的行,都會出現這種弊病。在這樣的情況下,學宗不像宗,學教不像教。

這裡講到了,「在宗則開一解路,不肯力參。」就是不好好去學,提起來正念去積聚功行,去參究話頭,只用自己以為是的教的這一套了,來把宗給解說一番。很麻煩呀,以前的宗門裡邊解釋的甚至有時候非常出格,讓你哭笑不得,這裡我們就不給大家講,不結這個妄想緣了。

學教不教,教本身你是有次第的,有因果有凡聖的,有修有證的。這個時候,就是他又會「在教則妄學圓融」,就開始講理不帶事了,我們常說的執理廢事,說的圓融,行的不圓融,他就會破壞事修,這裡講到的破壞事相。

所以印祖最後總結的時候說 「唯大達之士」,大就是出格,大人丈夫,達就是通達宗教無礙的這樣的一些祖師級的大人物,才能夠知見與佛無二無別的,能夠雙得其益,同時能夠把這宗教兩門的利益,大大的收於懷。這樣的祖師們,真的是中國歷史上也是數不勝數的,佛教史上。遠的有智者大師,慧遠大師,僧肇大師。近的再往後有永明延壽大師,禪宗裡面的達摩祖師,慧能大師,乃至五家的這種開山祖師們都是如此。特別是淨土的十三代祖師,那更是如此。離我們最近的徹悟禪師,乃至印光法師,還有像近代明末的四大高僧,蕅益大師,蓮池大師,憨山大師和紫柏大師。他們的這些見解,都是雙管齊下,是非常圓滿的,所以才能稱之為雙得其益。

我們怎麼理解雙得其益,除開宗和教的這兩個稱之為雙,就是在佛法的大背景下,一定要後面會講到二諦圓融。就是空有,你要能夠掌握的住,事和理,你要能夠圓融的起來。就是具體的事行和理的悟證,他是一體的。但是沒辦法,到我們凡夫的層面下意識的,始終就在一個二元對待的層面。所以所謂的雙得其益,就是能夠把他圓融無礙,就分得清楚又能夠合得完美。

明末清初有一個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老人吧,我們今天有一段話,摘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叫作雙得。你看人家的見地,指性或者我們的心性,或者情,就是我們情識,他怎麼呢,他說「性如水,情如冰」。就是超情離見的明心見性的性就像水一樣,我們的分別妄想就像冰一樣,「冰有質礙,而水融通」。這些大達之士們他就是悟到了水的境界,他非常的圓融通達。但是,宗謗教,教謗宗的這些人來,或者是以自己的第六意識妄想在這解宗,自以為是得了高人聖境,都是有質礙,就是有障礙的。

如果「融通則本無能所」,既然本無能所的話,還為什麼你要謗我我要謗你呢。「而質礙則根塵亢然」。亢然就是憤亢的亢。就是因為像冰一樣有了執著,就凝固了,就有你我分別了。所以他講到,「此義有知有覺,知則意雖瞭然,觸事乃迷」,就是哪怕在上面有一些相似的理解,但是一旦境界出來的時候你還是迷的。為什麼,功德不夠呀。「覺則觸事會理,情塵自空」,是圓的。

所以你看這段開示,就非常圓滿的把宗和教套進去,就解釋的一目瞭然了,心開意解。這就是叫作「大達之士,雙得其益」。為什麼,因為這雙得的利益呀,其實是一個利益一回事。包括對於空性和淨土這兩門。

你比如,淨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師徹悟禪師,他在融匯般若和淨土的這兩門的時候,他就講得非常透徹。他怎麼說,他說「般若,乃是即緣起而明性空,雖性空而不壞緣起。淨土,乃是即性空而明緣起,雖緣起而不礙性空」。所以他就這裡講到「此則空有兩門,互不相礙也。不特於此,正以緣起故性空,若非緣起,說誰性空」。那很簡單,我們就可以套,正因為有教,故有宗,如果沒有教的次第,何來宗門的頓悟。祖師又說,又以性空故緣起,若非性空何從緣起。

那我們還可以套,因為宗故而有教,如果沒有宗的這種教外別傳,怎麼來去再分別教的文字義趣。所以我們不相混濫的時候,就是越是宗,他越是頓超,教外別傳,其實他越頓超的是教的次第,是教的路途呀,越是能夠深知教的次第,才能夠次第而一目瞭然和所以然的來頓超。這就是叫作同而不可合,異而不可離,最完美的狀態。大達之士才能夠有這樣的知見。這都是祖師們事理圓融以後,稱性給我們流露出來的,雙得其益。

但是我們現在是怎樣的情況呢,就跟印祖這裡說的,「否則醍醐甘露,貯於毒器,遂成砒霜鴆毒矣。」鴆就是一種鳥,他的羽毛泡在酒裡面,人一喝就毒死了。砒霜,大家知道了是有名的毒藥,就等於我們現在學法本來是醍醐甘露,宗和教是圓融無礙的,但是由於我們的知見總是分別,就把醍醐甘露之法,到了我們這一了解,就成了害人的法了,不是利人的法了,他是這樣的一個相關利害關係。

阿彌陀佛。好,我們繼續往下看這一段,大家來看,這裡論文裡邊講到的,「教雖總明萬法唯心,然須就事論事,事理因果,毫無混濫,原始要終,不出唯心。」

這是開始講到什麼,講到兩門宗和教他們的教學了,怎麼個教學原理。

首先講的是教,宗和教的教學手法,他是各自有特色的。總而言之,先說教來講,一語以蔽之,講的是終歸不出萬法唯心。我們要知道在教法裡講的話,他會講好多內容,比如從因果呀,輪迴,修證的次第,還有從凡到聖,什麼時候是凡,到什麼時候是聖,到了聖還有大乘小乘等等這一切。但是這一切的內容,包括我們修學菩提道,還有五十二個階次,等等這一切的內容,萬變不離其心的。所以教法雖然講了那麼多內容了,他最後一定要回到萬變不離其心的總的根本法上來,就是萬法唯心。其實也是我們講的緣起性空,唯心就是性空,萬法就是緣起。

所以既然講到了反正總歸教下所有三藏十二部內容,它講的就是這一個理,這一個根本的大原理,萬法唯心。所以這裡講到,我們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是我們的心,如來藏真如性的心,它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如果我們隨著染緣,不清淨的染的緣法,它就體現的就是世間法,現實就是因果輪迴,就是我們常說的發揮群相。如果我們這個心,它隨的是淨緣,就是我們常說的,就叫出世間法,體現的現實就是解脫因果,而不是輪迴因果,而且講的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如來藏性。總歸,看你怎麼修怎麼證,但是都不出唯心的一念心體。

首先你看它把教的核心內容先給我們這麼一交代,開始又說了,「然須就事論事,事理因果,毫無混濫,」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你把總的核心內容雖然了解了,但是你不能夠說這個理,還得就事上而來論事。這是什麼意思呢,就事論事就是雖然我們的本性跟佛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現在在輪迴,就要在輪迴的事理中,怎麼樣跟佛一樣,所有的這一切操作方法和走的路子,你得在事相上來說,不能拋開事相上來論。所以他就講到,因果就是依著我們的心性而所顯的根本現象。

通常我們的講解層面也是從因果,修證上面,認真的去分別,仔細的去交代,讓我們明白什麼叫做造業受報,什麼叫做從因感果,都是萬法唯心的原理。但是,我們去斷惡修善,去從有超凡入聖,他還是得細細的從事相上去講,不能夠繞開的,不能夠混濫的。但是雖然你這樣放開了講,最後,你看這裡講到,「原始要終,不出唯心」。就是從頭至始,終歸還不會出萬法唯心的理念。

所以這一點呀,祖師們徹悟禪師就講過,非常的到位,說萬法唯心。他講到是我們一個凡夫呀,或者九法界的眾生,不但凡夫,包括羅漢菩薩,他都有念頭的。這個念頭就是我們當下的萬法唯心的心念。這個念頭他是念念不停的,每起一念,一定要落在十法界,就是落在萬法唯心的心裡邊的哪一法中,看你跟哪個唯心所現的法界相應,就造哪一個法界的因,感哪一個法界的果。

如果你造惡業,就是感的三途,造善業的話,你就是感的人天,造出世間的業,就感的阿羅漢,造的六度萬行,以利他為主,自他皆利的,那就是造的菩薩業,那就是菩薩。執持大悲心,名號功德念阿彌陀佛,那就感的佛法界。他有過這麼一段開示。這就是講到,整個的教法,萬變不離唯心之理,從善惡因果的事相上去闡明,不能夠混濫。但是終歸結底它還不會出萬法唯心的道理,這一段其實就是講的這個意思。

下面他用了一句,「宗家的實商量,亦復如是。」這句話就很有意思了。什麼叫做宗家的實商量呢,就是從宗門下面,也就是禪宗的人,他如果要講教的話,也得從最透徹的角度,而去開示來問法的行者。所以他說的都是乾的,不會閑言碎語,也就是往萬法唯心,心唯萬法上去引,去匯,所以這裡講到的,「宗家的實商量,亦復如是」,也是講的萬法唯心的道理。

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宗門下,有的人來的時候已經開悟了,來參問的祖師爺給他一印證,以心印心萬事大吉,這怎麼都好說。但是如果有的人來了,他有點小悟,沒悟透徹,或者他還沒有悟,在這樣的情況下,禪宗又不會跟你,沒完沒了的嘮嘮叨叨的去,他是痛快直接的。那他就會只講幹的,不會閑言碎語,剛才講到。直接就把最透徹的的實商量的萬法唯心給你講,用語言方便的表達出來,即刻就你不往外再走了,再散了,直接給你往裡走,往心性上走。所以他才講到,宗家的最究竟痛切的講法處,也是這樣的,因為有的人沒匯過,那祖師只能用語言來方便表達了,但是他講的時候,不出萬法唯心,不會繞的很遠,離的很開的。

但是我們再往下看,「若舉揚向上,雖指盡世間法法頭頭為問。答時總歸本分,絕不就事論事。」

大家要聽明白了,剛才教下的教學方法就是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能混濫。而宗門的方法就不一樣了,所有的舉揚向上,總歸本分。什麼叫作舉揚,就是舉古來的,比如以前曾經誰開悟了,在什麼情形下開悟的,那他就問,這是怎麼情況,把他例子舉出來,揚出話來,放出話來問,問善知識,善知識來回答。或者善知識來提問,問法的人來回答。總歸就是看你在不在道上,有沒有開悟。所以說舉揚向上,向上就是向上一路,要悟本來面目,雖指盡世間法法頭頭為問。

為什麼會說,雖指盡世間法法頭頭為問?一般開悟的祖師,他已經悟到無生理了嘛,在他看來真正的就見到說什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性」,他是看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性無非佛性。所以他這個時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他可以用來作為教材的。他特別可以方便的用借假來問真,答者也可以借假來答真,絕不會依著我們通常情理來,就事來論事。就是像教法一樣,因是這樣的,果是怎樣的,你要怎麼修,這樣修一步修到什麼地步他不弄這些了。在他看來全是第一義諦,所以問的時候也是依第一義諦,答的時候也必須依第一義諦,不在世間論了,是這麼一個姿態。

所以他出現的一個平台就比較高檔吧,你看這裡表達的說是,「所謂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全部匯歸現前當下,離言絕待之際,沒有讓你依著交流,依著情識來展開任何機會,其實就是讓我們不要起分別。所以問在答處,答在問處,就不能離開當下,你不管運用什麼教材,你不管運用當下的文字也罷,話語也罷,或者動作也罷,或者旁邊的這些耕地的挑水的等等,房子屋簷,怎麼都能說。總歸你心在道上。心在道上,不管怎麼問答,都能夠心心相印,這就叫問在答處,答在問處。

我記得那會雲門寺老和尚有這麼個事情就很好玩。那會老和尚有一次出去在廟裡邊去這樣去經行繞彎,繞彎的時候,大概就是有點下雨了,下雨就沿著那個走廊去走。走的時候經過殿堂,殿堂的屋簷不是有滴水嗎,滴水下來了往四處濺。有的地方就會接一個盆呀桶呀的什麼的讓它不要四處濺。那時候,有一個地方大概流水了沒有接盆。這個時候,老和尚就拄著拐棍往過走,看見說,為什麼不趕緊拿來個東西把它接住呢,看著水一直在流。

結果旁邊跟了好幾個人,有的人就下意識的趕緊去找個盆,或者找個桶過來,趕緊接住。結果旁邊的一個小侍者師父二話沒說,直接順手就拿了旁邊的一個盛垃圾的竹簍子,就放在那。大家想想,竹簍子怎麼能接得住水呢,他是通透的呀,全露掉了。但是當時老和尚就稱讚他,說什麼,雖然當時他肯定沒有開悟嘛,但是什麼,他當時就沒有進行思慮分別。你去找盆桶的人肯定說這竹簍子怎麼能接水,我得找個盆能夠接水的東西,那早就到了第二第三無邊無量了。所以這下意識的,他就是直心直行了,不容分說,沒有分別,直接下手找來一東西就墊在這。很多時候所謂的問在答處,答在問處,就是要在這個點上來碰,來撞,往開了撞。

所以縱然有些時候,你看下面一句,「縱有似乎就事說者」,縱然有些時候,旁人聽起來他們問的呀,答的好像是個話,我們常說的像點話。可是千萬不能上當,絕非是他們表面所論的意思。就是「意在於彼,而不在此」,就是聽上去別人好像聽的有個理路,其實問者答者,他的心不在理路之內了,是這樣來認知的。

所以印祖這裡講到,「若認作就事者,」就是如果你當真以為他們的意思,你問的、他答的這個意思雖然脗合,但是如果你依著話的意思,就怎麼樣啊,「即白雲萬里矣。」早就十萬八千里之外了。白雲萬里就是看上去白雲一片,實際上沒有見到天空。

所以大家想想宗和教,這就是他們的教學,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內容就是宗和教的教學,和宗和教的相承。相承就是所辦的是一事,所說的是一法。教學的話,從教來講,幾乎都是就事論事,而往萬法唯心。從宗來講,講萬法唯心的時候已經是多餘了,人家的套路是總歸本分的,這是他的教學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你看確實是不宜混濫,如果結合的相當完美的狀態是什麼呢,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為什麼這麼說,你看這裡講了半天了,宗也是如此,教也是如此,這樣的根機,那樣的根機,總歸就是總有不對的時候。只有修淨土沒有不對的時候,沒有出錯的時候。為什麼,淨土信願就是教,就是教的教學方法。執持名號,就是宗,他就是把整合了這兩套,而且還配套的非常有保障,雙管齊下的到這樣的地步的一個總持法門。

所以得生與否,但憑信願之有無。世人但念阿彌陀,便是無上深妙禪。大家要仔細悟,佛法絕不是兩個,就我們現在講宗講教來講的話,我們是為了匯歸淨土,千萬不要忘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還是把阿彌陀佛要想起來,極樂世界要憶起來,要念,要執持名號,要迴向發願往生,要想著,盡量的要想著要去西方。

好,今天我們就到這裡,希望今天的講法功德迴向。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談笑風生之際,顧盼左右之間,都不要忘了還有個世界叫極樂,阿彌陀佛正在說法。希望以此迴向。

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週週三再講。阿彌陀佛。